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

和洛陽長安的繁忙熱鬧不同,在長孫無忌眼中,蘇州雖不如兩京富貴,但城池內外的百姓,日子卻要比兩京好過的多。

沒有定死的規制,沿街的鋪滿鮮有佔道,半牆開了個窗,用棍子支起來,這就是個叫賣的口子。櫃檯上碼放好叫賣的貨物,順着牆板從窗沿依次降低,就是其它的東西,一眼看去,就是滿滿當當。

即便是個貨物並不算豐富的店鋪,興許還只是個獨門獨院的小檔口,可還是讓人覺得這個店家定然是貨物充沛。

吳縣長洲的街面多是青石板,屋舍則是磚木結構,江南溼氣極重,就必須讓房屋通透,這就使得城中的房子,往往四面都能做鋪面檔口。於是這種前店後住的人家,在蘇州幾乎是隨處可見。

“主公,可是要去看看絲綢街?”

“不必,本地到處都是叫賣絲綢的,何必專門看這個。”

“那主公有甚意願?”

“本地幾個市場,都先轉一轉。”

因爲陸德明的緣故,蘇州的市場雖然也有嚴格意義上的“東西兩市”,但更多自然而然形成的民間市場,纔是創收的主力。

尤其是蘇州城遠沒有長安洛陽那般廣大,每一塊城市土地都是精打細算,加上水網發達,這就使得本地的民間市場,往往和碼頭運河息息相關。

從吳縣出發前往常熟,有相當成熟的水路網,而且使用了千幾百年,原本主要是運送糧食。

但是隨着蘇州市舶大使的位格越來越高,整個地區的水路網上的大宗商品,就逐漸從單一的糧食運輸,轉變成了糧食、飼料、紡織品、燃料、香料、調味料、糖、鹽、奴隸……

整個蘇州諸縣諸寨及港口衙門,僅僅是外來織女保有量,就已經突破了五萬人。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大概就是唐朝花了十幾年時間幹挺突厥之後的斬獲。

五萬個適齡生育的女子,其價值比幾十萬雜兵重要得多。只可惜蘇州諸縣成年男子根本看不上外來織女,尤其是倭女,矮小丑陋,更是讓人硬不起來,下不去屌……

自松江整飭完畢,解決了海水倒灌、雨季內澇等等自然災害問題之後,松江入海口,很快就發展了相當成熟的奴隸走私貿易的集散市場。

整個唐朝南北方的奴隸貿易航線的交匯點,就是松江口。

東海都督府有些撈偏門的官吏,偶爾也會跟船走,到松江口有個黑話,如果沒風險,表示可以安全靠港上岸,那麼就說“上海”;反之如果恰逢官府創收搞業績敲竹槓,那麼就不能上岸,得另尋北上海州或者南下泉州,黑話就說“下海”。

奴隸貿易終究是不能擺放在桌面上來談的,朝野內外即便知道,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往往某個地方開港,明明最大的生意就是人口貿易,但在官方口徑中,往往會用“東海特產”或者“朝鮮特產”來替換。

松江口同樣如此,隨着民間自發形成的貿易市場誕生,官方接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管是從長遠秩序或者收益來看,交給民間有活力社會團體,都是朝野無法接受的。

於是在貞觀二十三年,松江口增補一鎮,名“上海”,歸崑山縣和華亭縣雙重管理。松江江北爲崑山縣管轄,江南則是由華亭下管理。

新設碼頭一應官吏,由蘇州市舶大使領導。

這些蘇州人事變動,長孫無忌雖說沒有經手,但卻全程盯着,能讓朝廷專門再增設一鎮,收益自然是相當的可觀。

“主公,這裡就是織女市場。”

“噢?”

馬車內,長孫無忌有些詫異,和京城的牙行不同,蘇州這裡的“織女市場”着實讓他有些訝異。

因爲即便是京城的牙行,也是充斥着各種糟糕氣味的“垃圾”市場,亂七八糟的人物混在一塊,達官貴人根本不想落腳在那。

但是蘇州這個臨河“織女市場”,卻是透着一股子“斯文”。

寒春天裡的東主、掌櫃,往往都是穿着一身棉袍,頭上頂個保暖帽子,然後握着一把不知道幹什麼用的摺扇,或坐或立,都是笑眯眯喝茶聊着。

從外邊看去,除了幡子、招牌能夠清楚地表明他們“奴隸販子”的身份,其餘的一應外表,和尋常做正經生意的商人,並沒有任何區別,甚至要更加的儒雅。

道路臨河,不管是道旁還是河對岸,都是磚木混合的建築,每一間每一棟,都是“奴隸販子”們的檔口。

和武漢一樣,這條臨河街道,同樣有門牌。

道旁鋪面的門牌,打頭是“河北”兩字,然後再緊跟數字。長孫無忌看在眼中,心中暗道:怕不是對岸就是“河南”。

“這裡有多少鋪面?”

長孫無忌忽地問道。

“六七百家。”

“全是做織女的?”

“說是‘織女市場’,實際什麼都做。‘河南’那一片鋪滿,因爲是臨河鋪面,往來客戶都是行船的,所以做的買賣,更偏向水上來去。所以,‘河南’多賣青壯,‘河北’纔是最早的‘織女市場’,只是一直恁般叫,便定了這個名字。”

“呵。”

饒是見多識廣,長孫無忌也是被驚住了,冷笑了一聲,忽地覺得自己也着實是個良善之輩。

想想陸德明生在在此,本該教化鄉里,他就是這麼教化的?

溫文爾雅的奴隸販子?

冷不丁想到這麼個描述,長孫無忌自己都笑了出來。

“主公是看見可笑之物了?”

“老夫只是感慨,這南朝風流甚麼的,大抵也是不值錢罷。”

“……”

親隨一頭霧水,長孫無忌卻也不解釋那麼多,雖說是走馬觀花,但整個“織女市場”還是讓他大開眼界。

整個市場中的奴隸交易,很多都是交易千里萬里之外的“貨物”,整個市場中能夠擺出來的“商品”,其實不算多。

“織女市場”現存的倭女數量並不多,也就幾百個,日子不能說很好,但也不差,至少一日兩餐能夠管飽,只這個待遇,怎麼看比契丹十部大部分牧民的日子都要好。

倭女吃的是大米!

這更是超出了長孫無忌的想象,他是頂級權貴不假,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底層人吃的是什麼。即便是關中老鄉,能夠保證天天頓頓都能糜子管夠,那也要到貞觀八年之後。

給奴婢吃米,就算關隴豪門,也沒見着有這樣乾的。

偏偏“織女市場”就這樣幹了。

“就算是如今,邊軍亦不能保證各軍寨都能飽餐米麪。這‘織女市場’賣的是奴隸還是主子?”

長孫無忌一聲感慨,嘆道,“蘇州人錢多啊。”

親隨見他如此,本想說主公不必爲此哀傷,卻聽長孫無忌接着道,“老夫收他們的錢,原本還有點受之有愧,如今看來,卻是老夫想差了,這‘劫富濟貧’,誠乃道理啊。”

“……”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長孫無忌之前還覺得自己可能刮的有點狠,現在看來,這特麼就是毛毛雨啊。

來了蘇州不狠狠地撈一筆,這不是白瞎了他中書令老大人的做官才華了嗎?

“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啊……”

看了一路“溫文爾雅”的奴隸販子,長孫無忌再三唸叨着,眼睛亮着光,跟狼一樣。

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八章 人地論第四章 俺脫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六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十九章 數學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十五章 搞定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十三章 大哥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六章 癡女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九十章 宰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八章 會做事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七十九章 蘇烈(一更)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四十三章 紛紛請戰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八十章 理想與現實第九十章 眼界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三章 求榮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五十章 定局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一章 拜佛第十章 毒啊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三章 機靈鬼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七十三章 看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