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

咣!

“堂堂崔氏,何止與此。何止與此啊——”

將手中的釘耙用力一摜,年不過二十的青年一邊落淚,一邊朝天咆哮着。他依然頭戴冠帽,雖然質地較之以前的絲綢羽絨差了不少,卻還是頭戴冠帽。來西域已經快半年,博陵崔氏的子弟,衣冠總是這般的齊整。哪怕不是日日華服在身,卻也體面。

如今爲了上工,舊年楚楚衣冠的少年郎,也收拾了寬大袖口,學着中國老農,將袖口纏裹,或是向上一翻,腰間的衣帶也多是用繩索系的更加緊緻一些。

早年流行的步履皮靴,一股腦兒全賣給了胡人,自己爲了便當,要麼赤足,要麼赤足,要麼赤足……

行走田間地頭,哪怕是芒鞋木屐,都比舊年鞋靴便當爽利。

“休要聒噪。”

打頭的老漢即便一身短袍,可那股子出人意料的儒雅,還是能夠從一雙老態的眼睛中投射出來。這是一種浸潤某種領域數十年的氣場,外人如何學,那也是學不來的。

不是沽名釣譽的人形畜生,也不是全然沒有臉皮的衣冠禽獸,老學究一枚,僅此而已。

擺了擺手,老漢環視四周,淡然道:“這塊坡地,若是修好‘井渠’,能得田千六百畝。一畝地打一石糧食,一年兩季,多少也能剩個二三千石。夠吃了,再咬咬牙,擠出一筆嫁妝,也不是不可以的。”

指了指不遠處的另外一塊石頭灘,有灌木叢,也有一片草地,跟着稍微長一點的一片亂石灘,便是一塊不差的草場。但草場和他們無關,是西軍的。

“那地界,養豬養雞都可以。老夫聽西軍的記室、文書說起過,有些中國農戶,是跟着賈氏在這裡操持舊業的。漚肥之餘,還能產一些蛆蟲,是給家禽進補一場的‘肉食’。草場雖大,也沒崔氏的份,不過,西軍的馬跑起來,草場的蟲子,也是找地方飛的。蟲子可以做個燈,既然讀書,應該也懂‘飛蛾撲火’的道理,收拾一些蟲子,也能給家禽‘進補’。能養鵝,崔氏求親,也不必專門去打個大雁……”

慢條斯理地說着,老漢面色如常,就像是沒有懷念過去一般。他手指搓着掌中日漸厚實的繭子,就像是以前搓着那些新制宣紙印刷的書籍一般,心境如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懂、做……做到,不可混爲一談。既爲崔氏子,難不成只有傲氣,沒有傲骨?”

老漢說罷,緩緩伸了個懶腰,然後沉穩地看着一羣年輕的後輩:“程處弼既爲皇帝所屬‘冠軍侯’,甚麼時候‘封狼居胥’,都是望眼得見。西域,天大地大,大不過唐人,大不過唐軍。胡女尚且知曉‘唐朝軍漢,穿衣吃飯’,難不成,崔氏女比胡女都不如?”

他扛起了鋤頭,鋤頭一挑,竟然是熟練地將一隻大茶壺挑了起來,然後一邊走一邊看着年輕的後輩們:“莫要再耍甚麼世家大族性子啦,一個結結巴巴的崔季修還不夠麼?走,上工!”

一片寂寞,只是片刻之後,老少男丁,都是抹了一把汗,吃了一口茶,挖地的挖地,鋤草的鋤草,縱然是有抱怨,也不再入耳,至多至多,只是顯露在了臉上,顯露了在了不服氣的眼神中。

舊時疏勒王城,鬍子拉碴的常服文官多了起來,磧南軍在城外的大本營,營帳中只穿了一條沙灘褲模樣大褲衩的程處弼正來回踱着步子,多年作戰留下的胸前傷疤,卻也擋不住多年增長的胸毛。

饒是體毛甚多的胡種親衛,脫了衣服,也沒有程處弼這個來得有衝擊力。

“這崔氏眼下的當家人,倒是好氣魄。這老傢伙,什麼路數?”

“季修公的書信中,說起過此人,言及此人是個老夫子,只愛學問讀書,不甚和崔氏嫡傳來去。原本也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至多子弟求知問解時,會來尋他,比翻書好用。”

“到底還是家底厚啊,一窩的雞毛,還藏着根金的。難怪幾百年不死……”

灌了一氣冰涼的葡萄酒,程處弼掀開軍帳,看了看外面的日頭,這地界,熱起來能死人。不是氣話,而是真的能熱死人。

每年西軍,哪怕是本地的雜胡僕從軍,也是要熱死人的。除了熱死人,還能凍死人。

唐軍因爲越來越善於利用煤炭,解決保暖禦寒問題反而要比解決消暑納涼要便利。西域因爲環境的緣故,加上地廣人稀,壁爐、地炕在新技術和新燃料的幫助下,很快就受到了歡迎。

程處弼手頭有一個數據,冬季出生的嬰兒,成活率比夏季高得多。西軍雖然是屬於爲數不多能稍微管住一下下半身的唐軍,但“有錢有糧”有“煤球補貼”的唐軍大兵,在西域養三五個外室或者只是“飼養”幾個發泄慾望的侍妾,那是比比皆是。

娶妻的門檻還是在於歧視鏈,獨臂將軍王祖賢娶了個莫姓羌女,尚且爲人鄙視,何況是不值錢的胡女。

當然程處弼並不關心士卒如何上他們的外室或者侍妾,他關心的是這些人的生育能力。

只要射出來的還是正常蝌蚪,用不起也不需要用***的大兵們,在零件功能都正常的情況下,有後代子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這是一個可觀的數量,拿來做樣本,綽綽有餘了。

程處弼麾下唐軍子弟,來源複雜,天下南北東西的人都有。於是在他的“賬面”上,冬天的孩子要比夏天的孩子多。

直觀點而言,在程處弼眼中,“熱死”的孩子多,“凍死”的少。

當然,這僅僅是西軍這個著名ID開發出來的周邊,纔有這種現象。本地土著就是顛倒過來,雖然夏冬兩季死的孩子都多,但“凍死”的要更多,“熱死”的反而要少一些。

如何解決“西軍後代”問題,程處弼是沒有辦法的,他還專門寫信給張德,希望能夠解決一下。很顯然,程處弼並沒有從綱常、禮法、人倫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大問題。

然而老張也無法給出答案,別說老張這條非法穿越前被社會科學玩成智障的工科狗,即便是作爲“僞科學”典範的社會科學其從業人士,也無法給出答案。他們自己連“知青後代”這個問題,尚且都只是抖動嘴皮子呢,何況本身?

有大志向的並非只有李奉誡,不管是“程門立雪”還是“程立雪門”,程三郎都不是等閒之輩。

哪怕熊孩子時代,雖說他表現出來的狀態一直是“智障ing”,但他作爲程家行三的廢柴,居然就和“呼保義”“及時雨”哥哥成了兄弟,這就不是一般的智障。

於是,拍着護心毛,程處弼穿着一條大褲衩,站軍帳外吼道:“去把那崔家老漢給老子帶上來!”

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十六章 獵殺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四章 俺脫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二章 西行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三十六章 稱宗道祖第三十八章 暢想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十章 興致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八十一章 挑戰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樣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四章 靈前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七十章 秉持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二十一章 跳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十章 肥雞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六章 用能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十章 肥雞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章 特進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八十章 雞肋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五章 浴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