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分析

嘎吱嘎吱,嘎吱嘎吱……

熱風把磨面的風車吹的轉動,發出了令人不快的聲響。

磧西的天氣依然炎熱,野火撲滅之後,敦煌聽從了程處弼的建議,設立了專門防火救火的馬隊。給了一個流外官的缺額,是博陵崔氏的子弟從程處弼這裡拿一個崔氏女換來的。

而這一次,這個不過流外四等的“治安監察史”,卻因爲一個不經意的上報,引來了一場讓博陵崔氏子弟,如何都忘不了的血腥殺戮。

當時那位名叫崔懂的“治安監察史”,只是發現草場以南,似乎有人跡的樣子。爲了防止有人縱火,他便帶着隊員,四處尋找。因爲“治安監察史”有五十個人的配額,其中除了唐人,還有突厥人和疏勒人,當地人對地形相當熟悉,很快就找到了痕跡。

這是一支突騎施人的小部落,發現這片已經烏漆嘛黑的草場沒了人煙,便想着在這裡駐紮逗留。這是突騎施人的自來習慣,風俗和突厥人無二,往常來說,並沒有不妥之處。

但是,崔懂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和和氣氣跟突騎施人說小心生火,收到消息的程處弼,卻直接命安菩率領騎軍,將這一支小部落團團包圍。

“這裡是唐朝。”

天氣依然炎熱,人們通過面具的孔洞,依然能夠看到安菩眉眼周圍的汗水。然而,他的話卻充滿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力量。

突騎施人解釋這是一貫的習性,但安菩只有一句話:“這裡是唐朝。”

恐慌蔓延開來,崔懂同樣臉色發白,他本能地想要說些什麼,但是根本等不到他說話,甚至跟他同來只是想要看看熱鬧的族內兄弟,都完全想不到,爲什麼安菩會一言不合就大開殺戒。

殺戮持續了一刻鐘都不到,除女子兒童,盡數殺死……

“這、這是爲什麼?!這是……這是爲什麼?!”

“興不義之兵,這是自取滅亡之道啊——”

崔氏完全不理解,他們的思維,跟程處弼完全不在一條線上。

很快,讓他們更加不理解的事情又發生了。數百枚骷髏頭,壘砌起來,而旁邊,則是豎起了一塊石碑。

上面刻着的,不是宣揚唐軍的武功,也不是吹噓大唐的富庶,而是簡簡單單明明白白地把進入唐境之後應該做什麼的條款,一一列出。

向什麼衙門報備,找什麼部門蓋章,要籤什麼字,按幾個手印,說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荒原之上,就這麼一塊碑,一堆骷髏頭,再也沒有多餘的文字去敘述這裡發生的故事,以及故事的過程。其中沒有自吹自擂,也沒有恐嚇威脅。

然而,越是如此一板一眼地講條款道理,越是讓博陵崔氏的子弟感覺如在冰窖。

半個月後,疏勒王城,如今的磧西州城,操着各種口音語言,前來州城報備的大小部族首領,數量逾千。

哪怕是在州城腳下種地的疏勒人,想要在外放牧牛羊,也會本能地先去衙門報備,衙門會給他一張紙,上面會寫着,某年某月某日,磧西州城某某氏,於某某地放牧。

然後上面會有兩級單位負責人的簽字,還有兩級單位的印章,至於磧西州城某某氏摁的手印,那就不必多說。

至於最早的故事,被人傳揚出去,編排成多少個傳奇故事,那是後話。但是自此時起,崔懂作爲“治安監察史”,很清楚草原上除了“孤狼”,大小部落,只要是遷徙,都會規規矩矩地前來報備。

沒人會選擇冒險,用自己的全族性命,去賭唐軍的橫刀會不會落下。

至於唐軍所能觸及的範圍內,同樣沒人願意拿本族的習性,去碰撞唐朝的“法度”。因爲唐軍不會聽你的解釋,也不會和你爭辯,只會像安菩一樣,扔出一句不帶感情的話,然後再扔出一塊石碑。

該鎮的鎮,該壓的壓,如果有本領掙脫唐軍的鎮壓,那也是本事。當然,前提是要有這樣的本事。

“讓本督說個甚麼雅文雅語,老子說不出。本督當年在務本小學都沒正經聽先生講課,甚麼‘仁義’,至今也不曾弄明白。但有一個,本督兄長說過,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法。對特殊的人,用特殊的法。”

程處弼大馬金刀坐在上首,辦公的地方是個透氣的屋棚,四周都是大樹,哪怕是白天,也能陰涼不少。倘使咬咬牙,再弄點冰塊,那自然是更好。

冰塊自然是沒有的,不過穿的簡單利落點,倒是可以。別說程處弼自己,就是跟着辦公做事的博陵崔氏子弟,同樣短袖短褲一雙木屐。倘使要出去,至多就是罩的素色斗篷,也有省錢的,用麻衣披着,遠遠看去,彷彿家裡死了親人……

“現在那些個算學先生,講甚麼分析。老子也分析,也將算學,只不過,本督的賬,算起來和你們是不一樣的。我兄長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末,你們這些讀過書的,便說說,對磧西,對西軍,甚麼又是問題,又該如何分析呢?”

看着博陵崔氏,以及和博陵崔氏一個性質被流放至此的年輕人,程處弼看到他們一臉複雜的表情,直接道:“你們眼裡的問題,便不是爲西軍琢磨,甚至連給朝廷琢磨,都沒有。至於分析,更是談不上了。本督的兄長便不願意和你們來去,你們是勞心者,勞心者只要去治勞力者,便成了好事,還要甚麼分析?對不對?”

這話聽着極爲刺耳,然而不管是博陵崔氏還是別家,都沒有開口爭辯,哪怕心中不爽,也只是低着頭,任由程處弼說話。

“形勢比人強,你們也有低頭的一天,還是在本督這個莽夫面前,唯唯諾諾伏低做小,儼然是妻妾,着實可憐。可見,也有說話不算的時候,也有聽別人說話的時候。而我,在這磧西,偏又不用你們的故智,你們肯定是不痛快的,然而,不痛快憋着!”

程處弼嘲弄地掃了一眼:“唐朝法度,西域規章,你們家傳的道德文章是做不了主的。在這地界,能做主的是本督,還有西軍的刀,西軍的箭。”

“眼見着突騎施人死了,你們心生憐憫,這個老子懂,君子遠庖廚麼。可你們給老子聽着,將來不但有突騎施人死,還有疏勒人要死,甚至還有唐人也要死。你們哪怕無比不忍,也要忍着。因爲,這就是本督的辦法,也是本督的分析。”

啪,將茶碗隨手丟在桌板上,程處弼環視衆人,“你們可以不聽不問不痛快,但是,誰敢不做,老子就分析誰!”

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八十七章 劫營第八章 期望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十九章 鳥爲食亡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七十三章 看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十章 進一步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十五章 閒聊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十六章 倒逼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九十一章 顧忌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五章 傳道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十章 毒啊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七章 予其誓第六十八章 安排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章 大買賣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章 道生一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七十三章 路第七十三章 看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二十五章 減緩擴張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十三章 無道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一章 勢第三章 海闊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七章 謀事在人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