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閒聊

“陳糧太多,常平倉又替換在即,這物事還是要物盡其用。”

受命前往三州木料倉的薛大鼎除了要先敲定木料之用外,還要前往一趟石城鋼鐵廠,除借調工人規劃線路,還要給王孝通傳旨。

王孝通一把年紀,但身體康健,幽州新築水庫,就是王孝通親自主持。幽州都督府基本沒浪費多少,純靠徵發民夫來衝抵稅賦,湊齊了人工,用時兩年半,一個像模像樣的水庫就修成。

水庫修好之後,幽州新增田畝達到一百六十萬畝,其中一半被用作棉花,另外一半則是豆麥套種地。

整個工程能夠保證未來十年就回本,主要是棉花還是緊俏,“滄州三號”棉如今已經做出了名聲,骨力幹人及室韋人,多願意用牛羊換這種優質棉。

“薛公,陛下欲築弛道,怕不是有三千里?”

“不止。王太史拿新制輿圖粗算過,最少五千裡。”

“五千裡——”

工部的官僚們眼睛都直了,五千裡,修到猴年馬月去?

然而薛大鼎畢竟是做過地方書記的,對這種套路還是有所瞭解,於是道:“諸君莫要以爲只是爲了修建弛道以觀滄海。”

搖搖頭,“薛書記”眼神有點嚴肅:“陛下這是消耗東夷民力,你們以爲修路是那般容易麼?只說高句麗故地,尤其是漢四郡舊土,及百濟新羅之地,北地多山,南隅多水,哪裡是那麼好修的?這一段,約莫千五百里,修五年,東夷土著,還能幾何青壯耕地勞作?”

“也是,前來做工,吃了便當糧食,還種個甚麼地。”

說着,一個綠袍小官搓了一把手中的陳糧,而且是標號貞觀十三年口袋的陳糧,僅僅是手指輕輕一搓,立刻化作粉末。

這還是稻米,倘若是糜子麥粒,更是糟糕。

陳糧很難入口,可到底也是糧食,高句麗遺民多是一日一餐,二餐都極少。一日能飽食者,大多都集中在平壤,可因爲唐朝的連消帶打,邊境青壯早就潰散,平壤作爲扶余種腹心,同樣傷筋動骨。

所以,此時的平壤城,用中原之語來描述,不外是家家戴孝,戶戶治喪。

十年光景,平壤城街頭巷尾,女子極多,甚至成爲了勞動主力。舊時王城附近揀拾菜根的城中貧賤之人,也從年邁老漢變成了少女童女,持續放血的戰爭,其後果可見一斑。

更要命的是,唐朝已經體量巨大,百倍於高句麗,可唐朝玩的還是慢慢磨的那一套,並沒有視扶余人爲突厥帝國。

大量的屯兵烏堡以及袖珍哨所,就像是撒豆成兵一樣,從遼水逐漸推進到鴨綠水,然後逢山開道遇水造橋,舟船封死水路,戰兵設卡結寨,直接困死高句麗原本就有限的精銳邊軍。

高句麗並非是亡於唐朝的致命一擊,既沒有蘇定方三百騎夜襲金帳的戲碼,也沒有百萬兵遼東揚威的套路。這麼一個扶余人領導治理的地方小霸,就是在幾次戰鬥幾次衝突幾次封鎖之後,在十年時間中,“莫名其妙”地從唐人的印象中消失了。

甚至連誕生“琅琊定胡碑”這種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橋段都沒有,這一個時間跨度歷經數朝,給隋朝帶來極大傷痕的地區小霸,就這麼亡了。

洛陽長安的說書匠都來不及編撰幾個經典故事,它就這麼從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淡去。

“要說這等手段,還是杜正倫和李道興最是厲害。”

都是管子成法,但也要看誰用,管仲是不敢去比的,這等智計超絕謀算稱霸的天才,想要直接從唐朝的人堆裡撈一把出來,難度係數太高。“薛書記”作爲升官進入快車道的“頂級官僚”,他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幾個被流放在外的“英傑”。

其中自然就有秀才杜正倫,至於李道興,“薛書記”一直當他是老牌米蟲的,一個被皇帝吐槽然後轟走的宗室廢物,萬萬沒想到滾去交州之後,居然建樹頗多成果斐然。

“杜秀才如今是‘南海宣慰使’,手持聖旨,非同一般。南海這麼走一遭,只要能活着回來,即便不官復原職,禮部、鴻臚寺,還不是隨便去?”

“說來這禮部,原本是個屁,如今卻是大不一樣。還有鴻臚寺,自從長孫伯舒做出一番事業,當真是鹹魚翻身。”

“到底是‘一箭雙鵰’血脈,分突厥如裂帛之輩的後人,豈能墮了乃祖名聲?”

工部官僚們閒扯着,自然是想到長孫衝的爺爺長孫晟那也不是吃素的。真要論起來,長孫氏最強的,還是長孫晟,然後纔是長孫無忌和長孫衝……

原本是一蟹不如一蟹,甚至有點虎父犬子的意思,可誰曾想皇帝的“氣運”實在是逆天,上位二十年,居然把“家業”弄的這般固若金湯龐大恐怖,於是反過來讓長孫無忌這個“虎父”成了病貓,反而大表哥長孫衝溜的飛起,完全看不懂行情。

“薛公,這‘榻上蘇武’如今依然逗留河中,陛下怎地也不起疑?”

“起疑作甚?你當陛下是隨便放權的?長孫伯舒要是不能給敦煌增補進項,早就勒令還朝。”

說到這裡,薛大鼎有些神秘地對同僚們說道,“老夫還聽說,只是聽說啊,紫微令還曾前往武漢,想通過張江漢書信程磧西,以期借西軍之手,救長孫伯舒……”

“哇,中書令好大的膽子!”

“真的假的?陛下難道不知道?”

“知道了又如何?程磧西只要不謀反,只說懷遠郡王每年駝隊的利潤……嘖嘖,那是多少駱駝,你們知道麼?”

“能有多少?總不能十萬頭吧。”

“嘖,十萬頭?”

“嘶……”

原來不是老子太蠢,而是老子的想象力太貧瘠……

“所以,諸君,陛下那裡,只有一條,那就是做好差事,捎帶着忠君爲國即可。至於其它,諸君想必不會謀反謀大逆吧?”

“多謝薛公點醒啊。”

“我等督建渤遼弛道,陛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結果大善,便有大功。”

至於言外之地,大約就是有好處就撈,但不能只盯着好處,還得辦事。事情做好了,老闆還能真的看你“偷油”就剝皮腰斬或者流放三千里?

一羣工部官僚聊着聊着,也回味起來,既然老闆只看療效不看廣告,老子還怕個什麼?該撈的時候就得撈,過了這個村,可沒有這個店了。

東夷有什麼?修路有什麼?

腦子一轉,先是琢磨着土石木料,又想起水泥磚窯,再一想,媽的老子堂堂工部,用船運點奴婢去山東怎麼了?

這是豐富山東人民羣衆的業餘生活!

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八十五章 登門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八十四章 專業的不務正業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三十章 謀生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二十章 怠慢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十八章 投資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五十六章 背鍋俠(遲到的一更)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六章 癡女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七十六章 狂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六十一章 走對了路第九章 鬥智鬥勇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八十四章 專業的不務正業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五十章 功績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七十章 蘸糖吃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惡鬼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八十章 冬季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六章 癡女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