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魚我所欲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歷史上,正是唐玄宗開啓了藩鎮。藩鎮可謂是大唐的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後,放出的魔鬼,最終毀滅了大唐。

唐玄宗之時,大唐進入中期,這個時候唐初立國的府兵制基本上崩壞,無府兵可用,府兵也不能戰。唐朝不得不改用募兵制,爲了應對當時邊疆的緊張局勢,唐玄宗大量擴張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先後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玄宗時的節度使,其實顯著的特點就是繼承了以前的都督府軍制。在重要的地點設置軍府,玄宗時設立節度使,並不斷擴大節度使的職權,邊境上先後設立十節度使,統稱藩鎮。

這也就開啓了後來滅亡唐朝的藩鎮割據的開端。

節度使節制藩鎮,坐鎮邊疆,在一開始確實也有許多積極的意義。

邊疆形勢複雜,安全問題嚴峻,又遠離中原,信息往來不便。玄宗授權各藩鎮節度使,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掌握全部的軍政大權,這樣做固然讓邊疆大將有更大的自主權,不須事事請示中央朝廷,能有效的應對邊疆的各種問題,更好的防禦外患。

但這些藩鎮大權在握,不免最終出現實力過大,最終威脅中央的結果。大唐走向衰弱的安史之亂,正是因爲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一人掌握着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控制着極廣闊的大唐北方地區,擁有了和朝廷對抗的實力,這才反叛。

安史之亂後,中勢中衰,藩鎮大量設立,雖然不少藩鎮依舊服從中央,是拱衛型藩鎮,但在河北河南河東等一帶的藩鎮,卻是割據一方,基本上是表面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自成一套,亦不賦稅,形同獨立,成爲割據局。

說到底,這就是外強內虛的危險。

大華要長治久安,必須要保證中央的強大。

這就如同張超此前堅持分封之制,但分封的核心卻又是中原不封。分封之同時,又保持了朝廷的六十萬常備軍的強大軍事力量,以此震懾諸侯。

現在張超要部署兵力到海外,增強在海外的影響力,保證在海外的權益,他寧願多支開軍費,再擴建十六萬軍隊,也不願意從中原調走兵馬,更不打算削減中原兵力。

大華奉行的始終是中原本位制。

中原就是核心,這一核心如果打破,大華也許還能按着慣性強盛個幾十年百年,但早晚還是會分崩離兮。

不謀全局,又如何謀萬世呢。

蘇定方是兵部尚書,他考慮問題,更優先從軍事角度來考慮。特別是他現在管的兵部是軍政體系,主管軍費開支預算、裝備後勤這些,下意識的總會去考慮軍費開支啊,裝備費用啊,將士薪俸等等。

而張超做爲皇帝,考慮的是保證大華在海外的利益同時,既要擴大影響力,又還得保證朝廷的核心利益。

這個核心利益,就是要讓中央朝廷,尤其是中原的力量,一直要有絕對性的優勢。

他不會去走唐玄宗的老路。

唐玄宗的天寶十節度設立,雖然短期內挺爽的,省了朝廷許多麻煩,但那不是什麼靈丹妙藥,反而是動亂之源。

大華現在的軍制是常備軍制,也是職業軍官士官加上義務兵制。這種制度下,其實比起府兵制,那種戰時徵召,戰兵解散歸鄉的制度,更需要防範。因爲兵馬長期在營,不免兵隨將走,甚至是將領擁兵自重的局面。

哪怕現在大華也針對這些做了許多防範,比如說軍隊平時統兵將領只到營一級,營以上非戰時都是不統兵。戰時才設立營以上的各級編制,集結兵馬。

但該防的還是得防,提前預防,總好過出了問題來堵。

有的時候,張超也想着過過太平日子就好,關起門來管好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也不要去管外面的世界。

反正以如今大華的實力,真要偃武修文,那麼百年盛世肯定能保證的。大華不打別人,百年內,誰敢來打大華?

可這種舒適的念頭每次也只是冒出來一下子,很快就被他拋到了一邊。有能力擴張的時候不擴張,等這個機會過去了,再想有這樣的機會可就難了。

如今的大華與其它諸國,相差的實力是最大的時候,但這種差距也不會是一直如此,大華的技術,大華的治國策略,哪怕再對他國封鎖保密,可總會慢慢的傳出去,會被別人學習。

到時這種實力的差距也就會慢慢的縮小,甚至有可能被別人後來居上。

要保持擴張,不斷的開拓,雖然越往後越難,也還會因此帶來不少其它的新問題。比如對於殖民地的管理,對於諸侯的控制,甚至是對於軍隊的控制力問題。

畢竟這個時代,交通、通訊等等對統治有極大的限制。

三千里的距離,都已經是非常遙遠。而如果五千裡,那就鞭長莫及,若是萬里之外,基本上已經不能有效果和及時的管理了。

張超爲什麼要把艦隊從四艦隊改爲十二艦隊,畢竟本來四大艦隊時代,就有十六個分艦隊的。

就是因爲四艦隊時代,多了一級管理,就讓艦隊的決策上受很大的影響,無法第一時間決策,有的時候,可能只是一點點時間的耽誤,就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後果。

十二個艦隊,每個艦隊負責一地,也是要讓他們能夠有更大的決策之權。

同時,艦隊變小,也是爲了防範駐紮於海外的艦隊,到時侯如藩鎮一樣的失控。

十二個艦隊,總比四大艦隊更分散些,更安全些。

本來一開始的時候,張超是沒想過要單設一個陸戰隊的,最初的計劃,是這陸戰隊配給海軍,隸屬於艦隊。

這樣一來,十二個艦隊,每艦隊兩萬人,艦艇人員一萬,陸戰一萬。可考慮到後來,張超覺得這樣一來,艦隊實力強,兵權集中,更容易失控,萬一失控,那天高皇帝遠的,可就麻煩了。

最後張超等於是把海軍一分爲二,艦艇人員跟陸戰人員分離,哪怕是駐紮一起的兩萬人,卻分屬於兩個部門兩個系統。

各有各的指揮,互不統屬又互相配合,這樣一來,還能相互監督制衡。

屁股決定腦袋,所處的位置不同,往往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張超做爲皇帝,考慮的不僅僅是軍事方面,他還要考慮到更深層次的問題。

畢竟軍制不是小事,是影響一個王朝延續的核心問題。

唐朝均田制度推行不下去,府兵制跟着崩潰,改爲募兵制,結果後來又發展爲邊疆藩鎮,結果最終導致安史之亂,此後留下藩鎮割據的餘毒,最終葬送了大唐。

而宋代結束五代之亂,開國皇帝吸取了五代武夫亂國的教訓,對武人嚴格防範,雖然對武將防範的很好,可卻又大大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使得有宋一朝,雖然經濟富裕繁榮,但從始至終,都處於外族的威脅之下,並最終還是被外族滅亡。

明朝皇帝朱元璋是個放牛娃出身,他設計的軍制又是最簡單的那套衛所制,而且還是武官世襲制,衛所兵世襲制。可衛所制和武官和軍戶世襲制,同樣也是迅速的腐壞,武官成爲地主,軍戶成爲農奴佃戶,衛所糜爛,兵不能戰。

可以說,唐、宋、明,甚至是後來入侵中原的滿清,他們開國之初的那套軍制,後來基本都是一成不變,然後很快不能適應時局變化,最終成爲幾個王朝滅亡的一個原因。

大華的軍制,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龐大的常備軍,類似於宋朝的禁軍制度。但大華的常備軍不同,軍官和士官是職業制,但又非終身制,每一級晉升都有淘汰率,每一級軍官也都有任期年限的,如果最終無法晉升,就會被要求退伍。

而士兵又是實行的義務兵制,優秀的會提升爲士官,其它的則在三四年的兵役後退伍回家,避免老兵油子的出現,保持軍隊的朝氣。同時,也爲朝廷培訓保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預備役力量。

讓大華能夠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迅速的徵召這些受過訓練,甚至是打過仗的老兵回軍補充做戰。

當然,這麼龐大的常備軍,這麼龐大數量的民兵部隊,以及受過訓練的退伍兵,也是一個問題。

維持龐大常備軍的軍費開支極大,現在大華朝廷倒還能維持的了,但若將來大華的財收無法保持這樣的增長,則龐大的軍費都可能拖垮朝廷。

此外,這麼龐大的軍隊,管理同樣是個艱難的問題。

尤其是現在張超還決定要向海外部署軍隊,幾十萬的軍隊駐紮在海外,軍費開支增加了,管理更難了。

這些駐紮海外的軍隊,會不會成爲唐玄宗的藩鎮,張超現在也都沒有個底。

他現在想到的對策,也只有加強對將領的對調輪換,保持中央在中原地區的強大兵力,還有定期讓中原和海外的部隊進行輪換,讓海軍各艦隊也輪調。

這些可能都會加大管理難度,加大軍費開支,可張超現在也只能如此。

第931章 求月票!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238章 獄霸張三第1239章 衆叛親離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711章 微服第1265章 終身大事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1573章 太宗武皇帝第623章 懲罰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946章 朕虧了第710章 洗手做羹湯,交杯入洞房第139章 隨軍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431章 趙國公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965章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164章 過堂第976章 內相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522章 雙生第751章 太上皇第1273章 殺承乾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1310章 膨脹了第960章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856章 身份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722章 天王第590章 內定第1355章 天賜第99章 聯合養牛第630章 行者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761章 鐵板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926章 求月票第1586章 僱傭軍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787章 嘿嘿嘿!第1045章 弒君奪城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三十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1326章 合夥人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643章 殺無赦第416章 朕一定給你個交代第1362章 懶王第183章 奶牛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1546章 孽多侯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1544章 拔劍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1068章 安西四鎮第1181章 初長成第415章 毒殺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354章 團滅第128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227章 過河卒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1514章 保守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17章 三把火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859章 讓賢第900章 黑太子第398章 宮變第681章 對口第1047章 李世民第1142章 老丐第120章 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