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捉錢令史

第10章 捉錢令史

三原縣城就在塬下。

從白鹿塬下來,便是沿着塬畔東去的清峪河舊河道,引清峪河南入舊白渠後,這舊河道也改做了引水灌溉的支渠,繼續向東接入石川河。

舊河南岸,便是三原縣城。

這是一座很新的縣城,新到做爲縣治僅幾年而已。

塬下平原上,一座夯土小城普普通通的立在那。

三原縣最早的歷史應當追溯到北魏的三原護軍,後來置三原縣,治於淳化固賢小豆村,在清峪河谷,那又名鬼谷。

“這些年縣城遷來移去太頻繁了。”趙書吏都對這新縣城不滿,北魏時三原縣很大,甚至北周時還曾設過郡。到了隋朝,將三原縣治從淳化永安城,遷到了宜州治所永安鎮(富平淡村鎮)。

永安鎮離懷玉新分地的長坳很近,都在白鹿塬上,也就八里距離,其實離現在這新縣城任城也很近,也就十里。

“武德四年,朝廷將三原易名池陽,接着將縣治從永安鎮遷到了任城此處,可武德六年,又將池陽移回了清水谷永安城改名華池,接着分治三原,隸北泉州······”

從北魏再到北周、隋唐,三原縣治和縣境都變動極大,大唐立國才九年,更是改來改去。

大唐是個處處講究身份的朝代,就算服役,也都是要按身份來派發的,課戶的白身正丁一般是要服正役的,殘疾人、中男則承擔地方雜瑤或是一些特殊色役。

“那都是縣裡徵召的百姓。”

像武懷玉這種品子,捉錢就能捉到吏部銓選的機會,只要有些能力就能一路授官。

“給王公和三品以上官充親事、帳內,其實不是啥好差事,說白了就是給他們當僕役驅使,爲他們辦事經常還得自己貼錢,辛苦還不划算。我建議二郎可以找縣君謀個捉錢差事。”

“二郎,這差事挺不錯的。”趙書吏提醒懷玉。

白直、執衣、驛丁等則由普通白丁充當。

“這勞役也分三等的,頭等的是丁役,也叫國家正役,一般是朝廷徵發承擔修城隍、運糧、修河等役,往往是要前往州外甚至邊疆,不僅辛苦,而且路上往返可能還得一兩月,這二十天正役,加上路上時間,耗費太多時間,甚至可能還有危險。多數還要超期服役,能避就避!”

張縣令哈哈笑着,“嗯,這差事不錯,不過咱雖是同鄉,但本縣九個捉錢令史,掌管的可是衙門裡的公廨本錢,辦公開銷、食堂用料,還有官吏俸料雜項,可全指望這本錢生息,要是差事辦不好,可得自己補貼的。”

“二郎你如今年紀雖還未成丁,也已是中男,暫不用交納租調課稅,卻已經需要承擔勞役了。”趙書吏給懷玉提了個建議,一會拜見張縣令的時候,請張縣令幫忙,安排個色役。

“沒成年的中男,一般是服雜瑤,由州縣徵發,只在州縣裡服役,做些送糧、修城、修路的活計,相比正役要好些,但雜瑤兩天只能頂一天正役,二十天正役,雜瑤就得服四十天!”

趙書吏帶懷玉兄弟去倉庫領錢,“二郎放心,五十貫本錢,保證都是本朝新鑄開元通寶錢,絕不會有隋五銖舊錢甚至是白錢僞錢。”趙書吏十分熱情,是抱定武家這關係不肯鬆開了。

“聽說朝廷先前又計劃要將三原與華池兩縣合併,到時這縣城又要廢了!”趙書吏滿嘴抱怨,如果重新合併,極可能是保留三原縣名,但治所可能仍在永安城,這對他們這些胥吏來說,無疑影響很大。

現在三原和華池兩縣都隸屬於北泉州,這個北泉州治所在永安鎮,華池遷回清水谷永安城,而三原治所在任城,永安城在清水谷地形最險要,而永安鎮在白鹿塬上,也是扼守通往陝北的要道。

武士彠,那不是武則天的父親嗎?自己跟他還是同族親戚?父親與他是同曾祖的族兄弟,算起來,到他這輩剛好是五服親了,再下一輩就出五服了。

趙書吏就很羨慕,他這個書吏其實正式名稱叫書手,流外品都沒有,也屬於雜任,甚至是編制外的,也是色役一種,連俸祿都沒,只有口糧,當然,在衙門裡辦事,只要手裡經辦要權,那收入還是不少的。

只有那些高級職官和封爵貴族,才能免除本戶內的同居大功親屬,其餘丁中也是不免的。

“這捉錢令史具體是怎麼做?”懷玉也不太想去給那些高官王公們當僕役驅使。

“多謝趙兄提醒。”

張縣令老家還是河東的,說來又是同鄉,於是大家十分親切。

如果是高級官員貴族子弟,則可以充當三衛官、親王執仗、執乘、親事、帳內這些差事,這些職事當番輪值,雖也辛苦,但卻可積累年資,到一定年限可以去吏部參加考試,通過的能授官,這其實是五品以上官員子弟的一種福利。

“利息其實也不算高了,要知道這些年動盪,民間借貸利息可比這高多了,就算百姓到寺院借糧,春借秋還,一石糧都要還半石,這還是極少數大寺,而多數寺院和貴族商賈借糧,那都是還一倍,借一石還兩石,這還只是半年呢。

一個殘疾,一個還沒成丁的中男,也仍要承擔國家差役,不過他們免服正役,服的是門夫色役,一種有專職的雜瑤。

老武僅是從七品致仕武官,雖有個視五品的勳,但勳官只是視品而已。

有這體制內的人在一邊解釋,懷玉也才知道,原來武家雖也是官員之家,但老爹和懷義是三品以下官,所以也只能免本人和妻妾、部曲、客女、奴婢的課役,親戚並不免。

相比起明朝那種考個舉人,都能免全家的情況,確實大有不同。

“色役也分輕累好壞,驛丁、烽子、屯丁這些是最辛苦的,而去給官員做執衣、白直、庶僕這些也不輕鬆。”

懷義兄弟拜見張縣令。

色役屬雜瑤一種,但相比沒有固定任務的雜瑤,色役是有固定職事的,比如看橋的橋丁,守門的門夫,掌烽火的烽子管馬的馬子,還有屯田的屯丁,驛站遞送文書的驛丁等。

三原變池陽,池陽又變華池,華池又分出來一個三原。

“咱們縣裡的捉錢令史,跟京城各司的比不過,咱這屬於不入流外,是縣選的雜任,但是隻要錢捉的好,三年番滿,也可以參加州選,到時通過就能獲得正式的流外品階。多數地方捉錢好的令史,都會被京城各司調去捉錢的,前途大好。”

“應國公姓武諱士彠,是咱族叔,他跟咱阿耶是同一個曾祖,兩人的祖父是親兄弟。”

懷玉點頭謝過,路上他問懷義,“剛張縣令說的應國公是怎麼回事?”

這可以說是一條仕途終南捷徑,比參加科舉還靠譜,畢竟這年頭的科舉一年錄不了幾個,還管明經還是秀才、進士科,那確實得很有學問才行。

更何況,有身份的品官之家,還怕一年放不出五萬錢的貸款?這可是公廨本錢,好些捉錢令史,都是打着公廨錢名義放貸,實際上還要添上許多私本,在其中還能大牟其利,名利雙收。

搞的好,還是個出路呢。

連趙書吏這樣的胥吏都受了影響。

一句話,就拉近了幾人的關係。

更何況,捉錢令史這差事比較特殊,是衙門裡人,但不管其它繁瑣雜事,只要能按月交息,平時根本沒有人管束。

只是他出身低,沒啥家族背景,所以想捉錢也輪不到,更難說有好的前途。

懷玉聽了倒覺得這還真挺適合自己,他不想給高官去當雜役,也不想去服那些勞役。

“咱家以前住幷州文水縣,應國公那支住幷州壽陽縣,咱阿爺與應國公共同的曾祖曾經封壽陽縣公,只是咱家這支屬旁支,他們是大宗嫡系。前朝大業時,咱阿耶還跟應國公、宣城縣公、安陸縣公他們兄弟幾個一起販過木材做生意,後來也是通過應國公的關係,在馬邑鷹揚府做了夥長······”

本來三原是京畿上縣,結果現在淪爲了下縣。

午後,城門前沒什麼人進出,有一老一少兩人在守門,老的是個獨臂殘疾,少的約摸十七八的毛頭小夥,兩人躲在城門洞陰涼處打瞌睡。

趙書吏對衙門裡的事務那是門清,他給懷玉仔細分析如何充色役以避正役雜瑤,又如何挑選色役裡好的差事。

懷義也覺得懷玉可以考慮下捉錢令史這差事,雖然一年有五十貫錢利息這個任務,但他覺得應當問題不大,畢竟民間利息也並不比這低。

這居然還是好差事?這是把品子當羊來薅了吧,能收到這麼多利息?收不到品子補?

“這麼高利息?不是高利貸嗎?”懷玉幾乎以爲自己聽錯了,一年利息翻倍?

後世月息三分,年息百分之三十六,那都是紅線了。

也有專門服役當差的諸如庶僕、白直、士力、執衣這些。

“這金刀子是秦王所賜吧,我也有一枚。”縣令笑着說道,“我秦王三護軍出身。”

大唐沒有什麼專門的基層公務員隊伍,絕大多數都是徵發百姓承擔差役,甚至除了京官,地方官員都沒有俸祿,朝廷給他們在地方劃拔職田,另外又劃出一些田做公廨田,又拔一筆錢充公廨本錢,以這些充做地方經費和官員的補貼。

一番寒喧過後,懷玉也便順勢提出想請縣令幫忙安排個捉錢令史的差事。

“這個請明府君放心。”

張縣令擺擺大手,“回頭見了令叔應國公,代我問好。”

“捉錢也稱捉錢令史,只有品子身份纔可以充當,其實就是拿衙門公廨本錢去放貸收息,以供衙門辦公開支,以及補貼衙門官吏俸料。”

“咱跟應國公府關係如何?”懷玉之前也沒聽武老爹他們說起這親戚。

“不客氣,以後有事儘管找我。”

“如果有辦法,就服色役。”

而有些樂工匠戶則要承擔專門的一些色役職事,比如工匠雖是良民,但不許入普通戶籍,不預士伍甚至不許改業,他們就要承擔專門的匠役。

懷玉聽了也沒太在意。

“六品以下官的子孫和勳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子,稱爲品子,他們可以充當王公和三品以上官的親事、帳內,定期上番,也還可被差經管公廨本錢,也還可派充地方雜任,即縣史、渠頭、里正等······”

這個五萬本錢,一年利息五萬,其實不是地方上亂來,而是長安三省六部諸司各衙門,也都是按這套標準,長安各衙都有自己的一個捉錢令史的隊伍,據說正式編制的捉錢令史就有七百人。

“尋常民間商人拆借,都是月息一分,借五萬一年,利就六萬了。”

縣衙。

“領掌五萬錢,每月納利四千,每年納利五萬,以做公廨錢,用做衙門官員胥吏的俸料雜項。”趙書吏如實相告。

就算放貸不出去,大不了自己補上這五萬錢利息,相當於掏錢買官了,雖然買的也僅是個銓選機會。

“年輕人就是痛快有幹勁,本縣現在就讓人給你辦手續,你現在就是本縣的捉錢令史了,五十貫本錢可直接去庫裡領取。”張縣令特事特辦,十分痛快。

“謝明府。”

老武能帶給懷玉的實打實好處就是他有品子這個身份,能夠挑選輕鬆的色役以避正役。

至於任城,建於塬下平原上,沒啥險可守,還不如龍橋堡守着清峪河谷,但這裡優勢也是處於平原地帶。

而諸如里正、坊正、渠頭、倉督、衙門裡的佐、史等這些,是管事的基層吏員,一般也都是要由品官子弟,或是有勳官的才能充當。

張縣令並不是懷玉印象裡的文官模樣,卻是個軍伍出身的武將,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嗓門洪亮,兩兄弟一進門,他目光就盯上了二人腰間那枚金刀子。

“捉錢?”

要是遇災荒之年,饑荒的時候那利息更高,春借一斗秋還三鬥,這樣的還很難借到。”

這些捉錢令史都選用京官品子,直接授予流外五品,若是捉錢捉的好,只要兩三年利息繳的及時足額,就可以參加吏部銓選,通過了就可以授散官,有流內的正式出身,再到吏部番上當差幾年,番滿就能直接授流內實職。

沒出五服,而且往來也挺親近,武士彠是李淵太原元謀功臣十七人之一,絕對心腹,武德朝歷任庫部郎中、檢校井鋮將軍、檢校右廂衛、工部尚書等,由義原郡開國公,晉爲應國公。

去年有人告發鎮守揚州的趙郡王李孝恭謀反,李淵命武士彠馳赴揚州,檢校揚州都督府長史,不僅接替了北上抗突的前長史李靖,也實際代揚州大都督府事。

武士彠有親兄弟四人,他還有兩兄長封縣公,武德朝一門三公。

怪不得張縣令這麼客氣!

(本章完)

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16章 永康公府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1120章 附庸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769章 上一課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251章 楊家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308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338章 豪強第396章 彈章如雪又如何第710章 皇帝輸不起第46章 金風玉露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855章 開拓令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569章 征服者第1152章 還能勝麼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273章 邀約第16章 永康公府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633章 天可汗第785章 臣妾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29章 母大蟲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791章 李靖的選擇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90章 跳蕩先鋒第1279章 滿牀笏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1278章 想學司馬懿?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1134章 巡遊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1219章 賜封國姓九江王第66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1226章 朕替你清除隱患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598章 白金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1298章 皇帝吮血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263章 江湖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948章 三樹五鈿迎入宮第400章 門生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821章 賢婿啊第52章 微服私訪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154章 庭州第42章 連升四級第1119章 沙陀人第435章 桃園之盟第489章 洛陽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