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檢校庫

朝堂上。

武懷玉向皇帝奏請正式罷捉錢令史,罷公廨錢放貸,以及成立三大官營錢莊,並加強民間放貸監管,劃下借貸月利不得過六分,不得複利,利不得過本等。

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池塘,

頓時漣漪陣陣。

引起無數反對之聲,

同中書門下三品王珪高聲反對,認爲朝廷罷捉錢令史罷公廨錢放貸這是對的,但怎麼還能建官營錢莊來放貸?

魏徵也高聲反對,他最恨放貸的了,當初爲跟太原王氏聯姻,借貸給賠門財,結果那高利貸差點把魏徵逼的上吊,現在一提放貸,他就恨的牙癢癢。

在魏老頭眼裡,放貸的那就是一羣最無良的人,朝廷怎麼能成爲放貸者呢?

可李世民早已經跟武懷玉達成一致,

武懷玉今天站在朝堂上也是自信滿滿,他脣刀舌劍,獨戰羣臣。

武懷玉當然不會去說官營錢莊賺錢,而是說要帶着規範這個行業,要幫助百姓。

“現在借貸普遍倍利,有急需借貸者,負擔極大,現在朝廷有意解民之需,濟民之困,

三大官營錢莊,放貸給百姓月利才兩分起,給小商小販們的幫扶借貸,最高也不過月利四分,

朝廷還由此出臺法令,限制借貸月利不得過六分,利息不得過本,這些難道不是良政善政仁政嗎?”

青苗貸,才兩分息。

助農貸、助商貸,也都才兩三分,最高的貸款都不超過四分。

這多麼好的政策,多麼關懷幫扶百姓,你們這些宰相,難道就不關心關心黎民百姓?

可朝廷如果僅僅是說借貸不得過六分,但百姓如果借不到錢,那還是一句空話,所以朝廷得做表率,得拿出真金白銀來借貸給百姓,解百姓之急。

武懷玉站在殿上,

把魏徵都駁的啞口無言,當初你魏徵想聯姻五姓,堂堂四品官爲了一百萬賠門財,囊中羞澀借貸無門,最後只能去借高利貸,後來還不起耍賴,那個時候如果有官營錢莊,肯提供兩分息,三分息的借貸,

你魏徵難道不願意,不高興?

你曾經淋過雨,難道現在就不願意替人打傘了嗎?

“朝廷要辦的官營錢莊,本質上和常平倉是一樣的,都是爲了濟民。”

常平倉這些年來,就經營的不錯,既幫扶了許多百姓,也還爲朝廷增收。

現在官營錢莊同樣如此,而且武懷玉甚至還想到了本錢的解決辦法,吸引百姓存款,然後再來放貸,

這樣有閒錢的百姓,能夠得些利息,

而有需要的農民工商,也能解決資金需求,這是雙贏啊。

魏徵說不過,卻還是認爲這是錯識的,朝廷不應當去辦錢莊放貸,

但武懷玉可不這麼認爲,後世國營的還少嗎,而且國營也是重要力量嘛,就算是當今,這少府寺裡的手工作坊還少嗎?

魏徵這樣的官員,就是缺少這方面的能力,所以一味的畏懼。

他們巴不得復古,最好是恢復到周朝井田制,這樣管理起來最簡單了。

武懷玉是民部尚書,而且不是第一次擔任了,他此前統領三司,引領兩稅改革,常平倉等也是他完善起來的。

爲貞觀崛起助力許多,

大家也都是看在眼裡的,現在武懷玉說要改公廨錢爲官營錢莊,要調整借貸利率,

其實不少人覺得武懷玉的計劃還是可靠的,畢竟他有那麼多成功經驗。

當然,在金殿上爭論最後,武懷玉使出了殺手鐗,

那就是三大錢莊每年贏利,會上繳國庫,然後會設立專項,將其中部份劃撥給大唐京師地方諸衙門,充做公廨錢補助。

取消公廨錢放貸後,京師地方的這些衙門,公廨錢當然也還有,來源主要是火耗歸公後劃轉,攤丁入畝錢糧的劃撥,以及稅賦留存的專項等,

現在官營錢莊營利,也還要劃一筆用做公廨錢補貼,

這就涉及到所有衙門官員了,

包括胥吏們也是受益羣體,如果這筆錢比較多,那大家都能增加不少福利,不僅僅是衙門免費食堂的伙食更好,也還會有諸如炭薪以及年節福利等更好待遇。

這個殺手鐗一出,

反對的聲音立馬就小了許多,

也就魏徵王珪幾個還梗着脖子死硬。

可皇帝卻已經撫須大笑,十分‘賢明的’順從衆意。

“既然利國利民,那就當行,此事便交由武司空負責。”

“太子。”

“父皇,兒臣在。”

“你也參與此事,跟着武司空好好學習。”

這件事情大體就這麼定下來了。

隨後就是進入正式的操辦階段,

武懷玉在數天後,向皇帝又上一本,

請求朝廷禁止除三大官辦錢莊外,其它任何朝廷機構再向民間借貸。

想再放公廨錢,不行。

嚴厲禁止,哪個衙門敢亂來,那首先追責長官,一票否決,直接處罰,十分嚴厲。

當然,武懷玉也考慮到有些衙門肯定會有些小金庫等,那這筆錢如果不能放貸,放着也是死錢,不能利用也不免浪費資源。

因此他建議皇帝,可以允許這些官衙,把這些錢拿到官營錢莊存本生息。

這跟公廨錢放貸是兩碼事,

衙門把一些富餘資金存到官營錢莊,得到的是存款利息,而不是自己放貸收息,更不會存在強行抑配攤派的問題。

至於利息多少,則視本錢多少而定,如果是數額大,當然可以議息。

如果是一般存款,就按照一般存款利息,具體的當然也還分活期定期等。武懷玉的這道建議,其實就是想攬儲,畢竟現在三大官營錢莊還沒本錢呢。

錢莊最主要的賺錢業務,就是放貸,可沒本錢怎麼放貸。

武懷玉緊接着又上了一道奏章。

大唐開國雖也有二十年了,但這些天邊疆戰亂,內地災情,也是因此遺孤遍野,到處都是戶絕財產和無主財產,

這些財產還引發許多民間糾紛等,

武家這些年就收養了許多孤兒,對此還是比較瞭解的,他提議朝廷官府出面,把屬於孤兒、絕戶的財產,全都普查登記,然後由官府代爲保管。

朝廷專門成立一個檢校庫,保管這些財產並負責經營。檢校庫每個月再給那些孤兒發放一筆錢,做爲他們的生活費用,

等將來孤兒們長大,屬於他們的那筆登記在檢校庫的財產,則發還給他們。

這也是保障這些失去親人的未成年人的基本利益。

當然,檢校庫既然把那些孤兒、絕戶的財產登記保管,那會是一筆很大的數目,所以這錢最好是也能生息。

這利息也能做爲國家運營檢校庫,保障孤兒們利益的開支成本,使得檢校庫更好運營。

當然,檢校庫不適合自己去放貸,

所以檢校庫的資金,可以直接交給三大官莊,代爲放貸,協定利息。

這樣檢校庫也得益,三大官營錢莊也得利,雙贏。

這又是一個利民之策,

李世民當然不會拒絕,

早朝時一宣佈,連魏徵都覺得沒法反對,那麼多孤兒,確實存在。而許多絕戶也是事實,民間爲了吃絕戶爭孤兒財產,矛盾糾紛也多,吃絕戶嘛還僅是吃相難看鬧一地雞毛。

但那些孤兒確實可憐,武懷玉的這檢校庫計劃挺好。

也別那些什麼親戚朋友來爭財產了,

讓朝廷代爲保管他們的財產,朝廷按月發放一筆生活費,誰肯代爲撫養孤兒,那就能拿到這筆生活費。

而孩子將來長大後,官府把代爲保管的財產發還給他,

多好。

魏徵聽了都十分感動,

以前,民間孤兒,一般也都只能是由宗族親戚等撫養照顧,可很多人得不到真正的照顧,甚至有人只是爲了得到財產。

但現在設立檢校庫,代爲保管財產,誰也別急,朝廷按月發撫養費,誰撫養誰拿,等孤兒成年,財產發還給他自己。

當然,

天下孤兒並不是個個都還有家產,

所以檢校庫成立,還可用那些收回的絕戶財產,來給那些無產的孤兒發放生活費用,甚至是建立一些孤兒院養老院等福利機構。

如果將天下孤兒、絕戶的財產都登記收起來,那不是一筆小數目,存進三大錢莊,利息也有不少。

這件事若真能做成,

那以後得養活照顧好多少孤兒?

武懷玉搞的這個檢校庫,其實就是相當於信託理財,

“這個檢校庫保管的錢存入官營錢莊,利息多少,能不能保證本錢安全?”魏徵追問。

存款利息,

這也是最近武懷玉一直在考慮的事,

以前沒有真正的有息存款,一般是寄存保管業務,要出保管費的。當然一些百姓商人地主可能會把一些閒錢,交給寺廟或是店鋪,代爲出貸等,約定收益。

“目前官營錢莊暫定的借貸利息是年息兩分到四分,”

年息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還是比較低的,最低月息也只有一分多點。

既然放貸的利息低,存款的利息也不可能高,

所以初步擬的存款利息,是活期月息五釐,定期從半年到一年、三年,則分別是六釐、八釐、一分息。

最高三年期,暫定的是年息百分之十。

存一貫錢,一年利息一百錢,三年利息三百錢。

這個利息要是放在後世,那就高的離譜了,後世都要負利率時代了,三年期都不到三。

不過現在畢竟借貸年利能達到四十,甚至私人的往往超過百分百,

所以這三年,也才一分生息,確實不高。

當然,如果是那種大額的款項,那個可以跟錢莊協議,拿個一分半甚至兩分也是有可能的。

檢校庫的錢,存進三大錢莊,可以存一部份三年期的一分息,年利息百分之十,還是不錯的。

畢竟錢存進三大官營錢莊,肯定本金安全可靠,又有穩定可靠的收益,還是不錯的。

魏徵也覺得不錯。

一分生息,檢校庫的錢能夠生生不息,那這些孤兒們也能得到穩定的幫扶。

不過細想想,這邊最高存息是一分,而最高借息卻是四分,這裡面直接是差了幾倍啊。

武懷玉這算盤還真是打的響,

一分吸儲,四分放貸,賺翻了。

哪怕是兩分的青苗貸,都賺了倍利。

第163章 極品紈絝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549章 決戰暴風雪之夜第63章 衣錦還鄉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1073章 大姨子的提醒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396章 彈章如雪又如何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912章 安平堡第313章 夜宴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51章 忽冷忽熱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1052章 天恩浩蕩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41章 三娘子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165章 夜不歸宿第67章 東宮報道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1125章 臣服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49章 仗內供奉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460章 荔枝來第651章 試點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615章 幽州軍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465章 二年夏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200章 高處不勝寒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615章 幽州軍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689章 分家第87章 火線提拔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920章 功勳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917章 邀戰第466章 迎冬驛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1057章 姬夫人第70章 拜見四叔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19章 美人相贈第907章 他急了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233章 四絕第48章 名達天聽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80章 李三娘子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