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

遼東城外,

一支龐大的船隊抵達,武懷玉親自到碼頭迎接。

當先的船上一面旗幟上書呂宋二字。

呂宋縣公武承志從船上帶頭下來,一襲紫袍越發襯的高大挺拔。

“阿耶。”

“這趟可還順利?”

“從呂宋過來一路順風,直航到石馬津,再航至遼河口,循遼河、太子河抵達遼東城,一路平安。”

眼下季節,遼河、太子河的航運條件都還不錯,起碼從遼河口到遼東城這段非常通暢,河面很寬水也較深,連呂宋的海船都能直接開過來。

呂承志的這支呂宋艦隊,運來了許多糧食、棉花棉布還有蔗糖、藥材等。

馬周看着停靠碼頭的船隊,笑道,“你們還真是準時。”

“答應了陛下的事,自然得說到做到,”

呂宋不缺糧,那裡一年甚至能夠三熟,就是颱風、洪澇會影響些,但地廣人稀,搞莊園化種植,效率還是不錯的,每年都能夠有不少糧食可供出口中原,這還是呂宋那邊農業有調控,大力在發展甘蔗、棉花和茶葉、蕉麻種植,

呂宋糧食多也便宜,不過要運出呂宋,雖走海運,這運輸成本也不低,以往都是直接運到香港島、廣州港或是泉州、漳州、鷺港,杭州港。

這次直接一路運來遼東,運費比糧食本身還貴一些。

武懷玉拍了拍兒子,雖然曬的有點黑,但越發高大了。如今也是當父親的人了,轉眼真正長大了。

“呂宋家裡一切還好吧?”

“很好,”承志笑着對父親道,呂宋現在幾大支柱產業,就是淘金、冶煉、伐木、造船,以及海運、貿易,還有就是傳統的糧、茶、糖、棉、鹽、漁,還有就是香料加工。

利益於武家在中原的地位,呂宋背靠中原大唐,發展的很迅猛,以貿易、加工帶動了本地的種植、製造等產業,

呂宋如今除了一直受人口限制外,發展是日新月異。

種甘蔗制蔗糖,種棉花搞棉紡加工,甚至種蕉麻搞蕉麻紡織加工,這造船等也是風生水起,

只要能一直跟中原維持現在這樣的關係,呂宋就能持續迅猛發展,畢竟呂宋現在也就一百多萬人口,可背靠着幾百萬戶的大唐市場足夠了。

大唐徵遼東,

呂宋也就很樂意運大米、棉花等來增援了。

馬周看了承志送上的物資清單後,對於船上運來的棉花、棉布是最感興趣的,原來皇帝也只是打算在寒冬到來前就班師的,可現在已經決定要派兵留駐打下來的這些城池,

遼東早寒,冬季漫長,十分的寒冷,中原士兵需要足夠的過冬禦寒的衣服。

填充棉花的棉衣,可比以前填綿絮的冬衣更保暖。

“這批棉花棉布可是太及時了。”馬周道,朝廷已經傳令回內地,令各地開始籌集棉花棉布,趕製棉衣棉鞋棉被等。

“走,進城。”

武承志站在碼頭,看着熱鬧無比的場面,到處都是人,既有唐軍將士,也有突厥、粟特、契丹等一些蠻夷協從軍,還有剛整編的高句麗降軍,他們現在編爲高桓權的禁衛十二營,

“碼頭怎麼這麼熱鬧?”

“最近都在忙着搶收高句麗人種的麥子,”懷玉笑着跟兒子解釋,李績和懷義北上,長孫無忌和蘇定方南下,

兩支人馬,一支去打新城,一支去打安市。

不過他們也沒急,皇帝交給了他們一個任務,就是順勢掃蕩沿途高句麗人,騎兵掃蕩,步軍以及那些蠻夷僕從軍,還有高句麗俘虜等,就負責在後面搶收麥子。

高句麗那些山城堡壘裡的軍民,要是敢下山來收麥,那就把他們人一起俘虜了。

有唐軍一路路輕騎到處掃蕩,高句麗那些中小山城堡壘裡的士兵和百姓,哪個敢出來,只能眼睜睜看着唐軍收割麥子,連麥草都給收走充做馬草。

收割的麥子和麥草,部份直接充做軍糧運走,一部份則通過太子河、渾河,水運到遼東等唐軍佔領的城池中倉儲,

最近到處收麥子,這糧食是一船船的通過太子河運來遼東城,碼頭上到處都是搬運的人,自然熱鬧無比。

“這就是漢之襄平城?果然雄偉啊。”

“嗯,現在是大唐遼州城了,也是遼東都督府、遼州治所,”

太子河從南順東牆外向北流過,這座城有內外兩重。

曾經擋住隋朝三次猛攻,卻在唐皇親征下只堅持了三天。

“真不敢相信,這樣的堅城重鎮,居然只守了三天就被攻破,”武承志感嘆,這遼東城可比呂宋的那些城池堡壘高大雄偉太多了。

跟遼東城相比,呂宋的那些城堡,就跟個貴族莊園似的。

“僅用三天攻破是沒錯,但陛下率兩萬餘人攻高句麗四餘多兵馬所守的此城,戰死者不過百餘人,卻斬首幾千,全殲四萬守軍,拿下此城。”

武承志越發讚歎。

他在呂宋這些年,也經常跟那些島夷土著做戰,島夷們動不動叛亂,但他打的那些仗,跟大唐東征相比,真跟村鬥一樣了。

“我在石馬津依靠補給的時候,聽到那些消息,還以爲是假的呢,實在是難以置信,這短短時間,就已經打了這麼多勝仗了。”

懷玉和馬周帶着承志他們進城,

皇帝派人傳旨召見。

李世民看到承志呈上的運輸物資清單後,撫須大笑,連聲誇讚武承志忠心耿耿。

雖然呂宋運來的這大批物資,並不完全是勉強進貢給朝廷的,有許多是朝廷事先下單採購的,可能這麼如期甚至還提前送來,並且還多運來不少,仍是讓皇帝極滿意的。

“臣聽聞陛下親征,我唐軍兵鋒所向無敵,攻城掠地無人可擋,不僅連破諸多大城,也繳獲了許多糧草器械,現在又在收麥子,臣從呂宋運來的這些糧食,倒是多餘了。”

“不多餘,戰場上糧食永遠不會多餘,多儲備點纔會更有保障。趁着現在順風,呂宋若是能再多運輸一些糧食來更好,當然,朝廷會撥錢購買的。”

太子河、渾河的下游,地勢低窪,遇雨則澇,高句麗人雖費時十六年修了遼東千里長城,但對遼河、太子河、渾河等卻並沒有怎麼疏浚治理,也沒有修築河堤,

有些季節通航就受影響。

現在的條件,一年裡有半年時間,太子河能通航的河段得有四百多裡,渾河能通航的河段也有四百多裡,

都是可以從遼河口,直航到遼東城下、白巖城下,或是新城下的。

遼河干流運輸還是大有可爲的,以後把河道疏浚一下,再修堤築堰,既能提高通航運輸能力,也能幫助水利灌溉,

這遼河平原,可是很肥沃的,只是高句麗人一直沒能怎麼大規模的治理,年年遇雨則澇,有些可惜。

遼河若是稍加疏浚,是可以直接通航到鐵嶺的。

僅遼河下游修堤壩建水渠,就能墾田萬頃,且還都能成爲水澆地。

遼東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甚至有餘糧儲備,而遼東只要能夠解決供給問題,那就能夠穩固下來。

武懷玉跟李世民已經討論過以後遼東治理開發的問題,首先就是疏浚河道,把河海聯運搞起來,前階段,必然還是需要中原的物資補給支持的,而海河聯運,無疑是成本最低,也最快捷的。

遼河、渾河、太子河等運輸搞起來,規劃碼頭,修築堤壩,開墾糧田,

糧足,才能軍穩。

呂宋的糧食很便宜,通過海運到遼東,相比起從中原內陸調運到遼東,依然還更省時省力省錢,

皇帝也是拍着武承志的胳膊說,呂宋能運來多少糧食,朝廷都要,價格上還能比現在這批再上浮一點,絕不讓呂宋吃虧。

從呂宋、安南等地買糧調糧,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影響到中原糧價。

按以往經驗,若是從內地大量購買糧食,哪怕是朝廷出錢購買,也會引發糧價的上調,

哪怕朝廷這些年建了不少常平倉等,但大宗糧食的調動,還是會引發很大連鎖變化的。

其實今年皇帝親征高句麗,

從河北河南河東江南等地調撥轉運糧食,已經引的糧價一直在上漲了,雖然朝廷一直在調控糧價,但民間百姓對於戰爭的擔心,還是使的不少人開始囤糧,價格也就一直在緩緩上漲,到如今,鬥米十二錢了。

雖然這比起當年隋朝徵遼時的糧價還是較低的,但比之貞觀三四年時鬥米才二三錢,還是漲了不少。

“臣回去立馬再召集組織商船主,從真臘、林邑、扶南、室利佛逝等南洋諸國採購糧食,然後海運來遼東,”

“嗯,辛苦愛卿了。”李世民說着,還從身上解下一塊玉佩送給武承志,以示嘉獎。

兩個車伕推三石糧,千里迢迢運到遼東,這三石糧還不夠他們路上口糧,陸運的成本太高。

而一條船可以載千石,甚至幾千石。

還有一點就是,南洋那邊的糧食採購真的便宜,哪怕加上海運的成本,算下來依然遠低於內地徵糧陸運。

就算從河南江淮等地徵糧運到登萊,再轉海運,成本也高。

武承志得到鼓勵,也就大膽的提出了一個請求。

“呂宋氣候一年可兩三熟,可就是極缺勞力,大片的荒地無法開墾種植,臣斗膽請求,希望能夠用糧食換一些高句麗奴隸回去墾荒種糧,

這樣呂宋也能向遼東輸送更多糧食。”

皇帝聽完,捋須大笑,“你這個請求根本不是問題,現在遼東這裡不缺奴隸,缺的是糧食,是鹽茶布匹棉花,你萬里迢迢乘風破浪運糧前來,朕這點要求自然能滿足你,”

皇帝金口一開,先賞賜了武承志一百個奴隸。

然後說這批運來的物資,就用高句麗奴隸結算,武承志直接在遼東碼頭裝奴隸走,價格上還能給他優惠些。

以後呂宋運輸糧食布匹棉花葯材等物資前來,可以直接換成等價奴隸運回呂宋墾荒種糧。

反正這些奴隸,送到幽營,或是青泥浦、石馬津港,也是要出售的。

皇帝高興大批物資送達,當天還特賜宴招待了武承志一行。

晚上,懷玉跟承志爺倆抵足而眠。

“陛下晚宴時,直接讓我回程時,把船上全裝滿奴隸,這些高句麗奴隸運回呂宋,划算嗎,好管嗎?”

“拿糧食棉花蔗糖藥材這些換奴隸,怎麼算都是划算的,呂宋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我們從呂宋島一直打到香料羣島,現在擁有那麼大地盤,但很多島上我們都沒有人,只能是仍交給那些歸降的土著頭人代爲管理,

就連呂宋本島,現在也還有大量的土地沒有開墾,有許多礦山沒人開採,就是船場、鹽場、糖場、紡織場,也都一直缺人。

這幾年朝廷對移民呂宋卡的越來越嚴,想招攬漢移民越來越難了,我們也只能多弄些奴隸過去,或是招撫同化一些夷人土著,”

管他高句麗人,還是靺鞨人,又或是百濟人、突厥人啥的,只要是人,現在呂宋就都缺。

糧食等物資換奴隸,這絕對不虧。

本身呂宋運來這些物資,也不全是武家生產的,也有許多是在呂宋甚至安南、流求、林邑等周邊採買的,

武家採購後運來遼東,就算是之前朝廷給的採購價,仍還是能獲利不少的。現在不直接換錢,而是換成奴隸,運回呂宋,甚至賣到琉求、嶺南、安南等地,其實這裡面的利潤更高,賺的更多。

當然,武懷玉提醒兒子,這些奴隸運回去,除了武家自己莊園農場、礦山工場使用外,也當優先賣給呂宋羣島的漢移民們,先呂宋內部消化。

“這次陛下親征,打的真順利,想不到高句麗人如此不堪一擊呢。”武承志感嘆。

“高句麗人也沒那麼弱,只是他們遇到了很強的對手,陛下爲了此次東征,也是事先做了許多準備的,何況這次出征多少名將猛將,隨便一個都能讓他們受不了,何況這麼多。”

“若是陛下讓阿耶掛帥,也足夠橫掃遼東吧。”

“現在這樣也挺好的,我啊,就想早點去呂宋養老呢。”

“阿耶還這麼年輕呢。”

“我都當祖父了,孫子孫女外孫都一堆了,”懷玉笑道。

爺倆難得有機會這般一起睡着聊天,這晚上聊了許多。

次日一早,

皇帝召武懷玉爺倆一起吃早餐,

薛仁貴呈上一封急報,是從安市城送來的,長孫無忌急奏,安市城主樑萬春拒絕歸附大唐,而高句麗北部耨薩高延壽、南部耨薩高惠真,率領十五萬高句麗、靺鞨兵,正趕往安市城救援。

李世民看着這奏報,愣了會神。

“懷玉啊,又被你料中了,這樑萬春果然不肯降,而高句麗還真又調了十五萬大軍來救,”

“安市城免不了一場硬仗了,你說,這仗要怎麼打?”

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1150章 逆戰第1168章 武司徒第464章 殺出局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460章 荔枝來第1095章 噩耗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165章 烽煙起第1309章 鎮守遼東十萬軍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337章 拒絕第1318章 翻案第769章 上一課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919章 捷報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1222章 贊拜不名天子迎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908章 三個開拓者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4章 雙喜臨門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874章 開封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213章 崔寡婦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094章 交易第905章 白旗第1108章 栽了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273章 邀約第236章 老丈人第790章 阻擊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741章 火槍隊第7章 至寶丹藥第1138章 無敵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737章 一萬首級的任務第30章 千金堂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9章 棄籍投附第627章 滅國擒王終雪恥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874章 開封第983章 贈金三千兩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240章 代師傳藝第20章 千牛備身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464章 殺出局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221章 逼債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729章 老狐狸第1214章 當堂對質龜茲宮第1322章 詔令立斬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269章 開國公第1246章 佛手難藏驢腳自露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491章 老卒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49章 仗內供奉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232章 大嫂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477章 賜號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