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

今日早朝。

懷玉班位很靠前,雖就雍州治中僅是正四品職,但他本階是金紫光祿大夫的正三品,何況雍州牧只是個八歲皇弟,雍州別駕還空缺。

現如今雍州十八縣,都將由武懷玉統領,權勢極重。

當然,暫時武懷玉還沒有到任,他要過了正旦才正式上任,現在他不需要去雍州衙門忙。

但也沒閒着,他還兼着刑部侍郎、太子洗馬、崇賢館主兼學士,甚至還檢校太子右衛率。

最重要的是,武懷玉深得皇帝信任,如今還是六扇門刑憲司的郎中。原本郎中是張亮,現在張亮升光祿卿,也還兼着刑憲司郎中,而皇帝讓武懷玉也任郎中,就成了兩人一起負責刑憲司。

大事開小會,大會無正事。

早朝有點無聊,尤其今天還是十一月半,朔望朝會,朝參官員多,連在京朝集的地方都督刺史們也都來了,所以更沒有什麼正經議題。

一番例行程序後,早朝結束。

那麼多官員摸黑起早,又是趕路又是宮門排隊,結果最後上了殿就不到兩刻鐘就結束了,甚至不少品級低的官員,甚至都沒能進殿,就在殿外廣場上站着。

挺折騰人的。

不過這麼多人,真要在早朝時議點正經事也不現實,人多嘴雜嘛。

早朝結束,內侍過來點了一些名字,內廷議事。

七位宰相,然後就是今日要議題相關的一些官員,武懷玉也被點名了。

內廷議事待遇可好多了。

殿裡暖和不說,大家還都有柔軟的坐墊,甚至還有茶水點心。

議事時也比較放鬆,沒有殿中侍御史一直在盯着。

懷玉看着面前小几上的點心。

今天提供的小點心是江南道進貢的橘子,還有酥梨,懷玉記得今年城南武家梨園的酥梨好像大豐收,不僅做了許多酥梨膏,也還釀酥梨果酒和酥梨燒,另外也採了不少鮮果,進貢宮中和贈送親朋。

武家這酥梨可是貢品,還有個別稱將軍梨,果色金黃、異香撲鼻,汁濃香甜,酥脆可口,人稱金頂謝花酥香貢梨,算是長安的一個有名特產了。

江南橘子,武家酥梨,還有紫薯玉米這些。

不過看大家都還是很注重禮儀,沒有誰不顧形象坐在那裡亂吃。

姐夫馬周也在殿中,雖說他僅正五品,但給事中跟中書舍人一樣,都屬於機要之職,人稱儲相,一般廷議要重要議事,中書舍人跟給事中都會列席的。

武懷玉在廷議時位置也比較靠前。

二十歲的金紫重臣實封國公,在殿中還是比較顯眼的,許多人甚至都想不明白爲何武懷玉能夠這麼平步青雲,也不覺得他立了多驚世之功啊,可偏偏皇帝對他一賞再賞。

倒是那幾位宰相,不管是房杜幾位,還是新拜的宰相王珪溫彥博秦瓊,其實倒是知曉點刑憲司的存在的,這個秘密機構,現在擴張的有些迅速,魏徵都曾幾次向皇帝進諫,覺得沒必要搞這麼個秘密情報機構,希望皇帝罷撤。

可李世民沒聽魏徵的,反而是增加了六扇門的經驗、人員等。

廷議比早朝還是挺有效率的。

一件件事務君臣討論,他觀察了一下,主要議事流程,就是幾日前可能已經先提上了議程做了相關準備,今天相關議題的負責官員,就直接向皇帝和宰相們彙報,然後要附帶解決方案。

這個時候,宰相們則也提前有了預案,直接審議,爲皇帝做出建議,皇帝做出決策。

然後這事就算通過,等廷議結束後,三省就據此出相關文件走流程,比如中書省擬詔,門下省審議,最後交尚書省執行,因爲廷議時皇帝和宰相都達成一致意見,所以就不用三省互相扯皮通不過,到時就是直接走一遍流程就行。

其實李世民現在這種廷議方式,是變相的侵奪了一些宰相之權。

如現在議事的方式,本來是政事堂宰相們堂議模式,三省的宰相們聚一起議事,這樣達成一致後,就不會再出現三省不能很快通過的事情。

當然,李世民年輕嘛,三十歲的天子,即位剛一年多,正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也最有進取心的時候,他不可能什麼事都交給宰相們去做。

廷議效率很高,各項議題都是很快就有結果,沒有那種爭來爭去扯皮不清的情況。

因爲皇帝給廷議也制訂了一整套的議事規則,比如每件事情從彙報到討論,都有時間限制,不能東拉西扯,也不能胡亂攻擊。

相關官員彙報你不僅得彙報問題,還得帶着解決方案,甚至可能還得準備好備用方案,而宰相們也得提前對此做好預案,擬好處置建議。

不許亂髮表議題不相關的內容。

就事論事。

之前蕭瑀和陳叔達兩位宰相,就在皇帝面前議事時互相攻擊,東扯西拉,甚至最後擼袖子幹勁,結果惹怒皇帝。

蕭瑀後來跟封德彝兩位僕射,也是在皇帝面前奏事時內鬥。

今天議題裡比較久決不下的有兩件事,一件是今年關東大旱,受災的州縣很多,朝廷雖然也及時下旨免除關東今年租調,但許多百姓受災斷糧,地方上救濟不過來,導致許多關東百姓逃入關中或江淮、山南等地乞食。

甚至也導致關東有些地方出現了流民聚集爲盜、爲匪的情況。

現在皇帝要求拿出可靠有用的方案來,有些官員建議是要攔截災民,不讓他們出境,必須讓地方官員把自己轄下的災民都控制在原籍鄉里,不許跨縣鄉流動。

讓他們等撥糧救濟。

而有些官員則認爲,這次災情較嚴重,如果讓百姓在家中等救濟,可能救濟不過來,肯定會餓死很多人,也必然會有更多饑民爲活命而爲流竄、爲盜賊等。所以不能人等糧,而是人就糧,哪裡有糧,就先讓災民往哪去,這樣能提高救濟效率,還能節約成本。

他們甚至建議,眼下一切以救災濟民爲主,其它的就不要那麼嚴格,諸如百姓去外地,地方官員要全力配合,給路引甚至給乾糧,各地官府不得攔截這些災民。

甚至有地方上的地主豪強們要招這些流民爲佃,暫時也當允許,等度過災情以後,到時再來調整。

武懷玉挺贊同後一種政策的。

畢竟以人爲本。

災情只是一時的,保住人才是關鍵。

爲了賑災,又有官員提出了向大戶借糧借錢,其實這就是變相的徵大戶的稅,這種借,一般都不會還的。

這提議遭到不少官員反對,認爲沒有依據,這是強行攤派,必然擾民害民。

本就沒打算還,你說借,那不是耍流氓嗎,朝廷要是信用沒了,會出大亂子的。

也有官員建議就不要說借,直接下道詔令,向大戶、商賈直接加徵一筆錢糧。

這更狠,幌子都不打,直接搶。

“武懷玉,你是雍州治中,如今雍州十八縣皆你治下,現今大量關東災民涌入京畿,你有什麼好的應對處置建議?”

皇帝點了武懷玉的名。

別人都在商議事情,唯獨武懷玉在那裡剝橘子吃,吃了一個又一個,太顯眼了。

“陛下,臣以爲雍州要應對災民,關鍵是兩點,一得有糧,其二是如何賑濟管理,只要災民有口飯吃,就能安定下來,但太多流民聚集,如果不管理好,也確實容易出亂子,所以臣覺得可以分兩步走。

“其一,以雍州衙門名義,向京畿王公貴族或大戶商賈們發行債券,約定好利息,給予票據,到期本息一起兌現。”

“用發債借來的錢,向市場和貴族大戶們徵買糧食。”

“利用現在聚集的災民,在關中開展一些土木工程,諸如清理疏通鄭白渠,清理長安漕渠,再比如修橋鋪路等等,以工代賑,災民做工,發放糧食工錢,”

懷玉的這個幾步計劃,確實也挺實在。

針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言之有物。

雖然這個債券挺新鮮,但聽的也像那麼回事。

“具體說下這個債券。”李世民來了興趣。

其實剛纔大家爭論許久,李世民是傾向於借錢的,直接向大戶加稅這明顯後患很大。

但借糧也不好借,因爲大家覺得你就是有借無還的攤派。

“陛下,關鍵是這個債券要可以流通、轉讓,可以不計名,到期憑券便可兌換,按票面上所約定好的債、息兌付,並且要保證朝廷能夠到期後都能兌付。”

懷玉要來紙筆,把一張宣紙裁成許多巴掌大小的紙片,然後提筆在上面寫。

有千文、五百文、二百文、百文等幾種面額,還可以約定三年期兩年期一年期等,利息也從年息六分,到兩分不等。

最低的一年期利息僅有百分之二十,相比起公廨錢放貸年息至少百分之百,確實比較低。

但武懷玉告訴皇帝,這種債券,可以流通,就是朝廷不僅承諾到期付本還息,甚至沒到期的時候,也是可以用債券來抵充諸如代役錢、折庸錢等,可以用這錢在官倉購買糧、布等。

不強行攤派,而是讓官民自願購買,比如買了一萬錢的債,可以是十張一千文的債券,也可以是一百張一百錢的債券,這些債券跟借條不同的是,不記名字,不管誰拿着這債券,到時朝廷都是憑票兌換。

當然,沒到期的時候,你也可以流通,比如拿去買官倉的物資,或折抵稅役錢等,沒到期,也可以按其面額和實際已有的利息兌換。

只要朝廷能想辦法保證這債券的信用,那麼這能成爲一種理財產品,對於一些手裡有些閒錢但又不多的百姓商人來說,買點債券那也是有利息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去放貸收息,放貸也得有實力才能保證本金不受損。

李世民拿着那一張張紙片,“爲何要弄成不同的面額,甚至不同的期限呢?”

“也可以都弄成一種面額,一種期限、利息的,這倒不重要,只弄一種能減少些成本,但弄不同的債券,自然也有其便利性。”

那幾張紙片,從皇帝手裡又傳到了七位宰相手裡,宰相們看後又傳到民部尚書戴胄、吏部侍郎楊師道、刑部尚書李靖他們手裡,

轉了一圈,大家都對這小紙片很驚歎,畢竟朝廷因戰爭、災害等原因向民間借錢是常有的事,有的打借條,有的借條都不打,但要說弄出債券來,這還是頭回。

無記名債券,有個防僞造的問題,當然真要弄其實想僞造也不容易。

“這張紙,就是一千文錢?”魏徵拿着一張寫着一千文的宣紙片問懷玉。

懷玉笑笑,“這張是三年期,年息六分,三年總息一千八百錢,所以三年到期後,這張紙,實際值兩千八百錢。”

魏徵吸了口氣,兩千八百錢,要是銅錢,那得十七斤多重,可現在卻只是一張薄薄的紙。

哪怕是兩千八百錢的絹,也足十四匹,一匹十二兩重,那也十來斤。

魏徵看着這薄紙片,總感覺有些不對勁,可一時又說不上來。

他有種強烈的感覺,這東西不能弄,會出事的。

畢竟就算以前朝廷鑄大泉、重金,也頂多是以一當十,當二十,可也還是銅錢,這一張紙寫上字蓋上章弄點防僞記號,結果就值兩千八百錢?

而一張百文錢的債券,幾乎同樣大小,卻只值二百八十錢?

“陛下,臣以爲向民間借債不可爲,以紙爲券當錢用,更不可爲,”魏徵堅決反對。

“魏相,那你覺得朝廷要如何賑災濟民,如何渡過眼前難關?”

“請聖人出內帑錢,再讓貴族帶頭捐獻,百官也捐出一些俸祿來,共渡時艱。”

魏徵這話讓李世民嘆氣,皇帝出錢,貴族出錢,百官捐俸祿,說的好聽,可這根本不現實。

“陛下,這只是一張債券,朝廷向民間借債暫渡難關,以後再償還本息,這有何不妥呢?

這雖是張紙,但並不是紙錢,他只是一張不記名的憑據而已,魏徵根本用不着這麼害怕它。”

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670章 武青天第775章 刺面第1209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1286章 愛卿,朕欲以公主妻卿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855章 開拓令第1067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1113章 向西兩千五百里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697章 朕聽說第1248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93章 滿朝勳貴半親朋第952章 駕崩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270章 開府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850章 武良娣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16章 永康公府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346章 爭路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324章 段公子第84章 戰場種菜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473章 鄉賢良第28章 合作伙伴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67章 東宮報道第1115章 征服者第623章 瓜分第1157章 慶功酒第83章 白袍總管第1130章 駕崩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1225章 妻兒問歸何太遲第295章 風塵三俠第937章 新世界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94章 原來是他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626章 磧口第890章 出事了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977章 朕來做個媒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1269章 心煩意燥李大郎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668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55章 飄風戲月第910章 長樂軍第750章 石龍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1278章 想學司馬懿?第1165章 烽煙起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503章 老狐狸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284章 城鹽州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52章 開張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91章 戰鋒絞殺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346章 爭路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463章 觀自在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420章 告你誹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