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笑個不停

王家自有看門房的僕人,只因楊氏就坐在門房裡,所以僕人爲了在東家面前顯示自己很忙,正拿着掃帚在門外掃地,這個活他都幹了好幾天了,王宅門前掃的一塵不染,可沒辦法,就算掃得再幹淨他還得掃,老夫人就坐在裡面呢啊!

一見有人上門,不僅楊氏大喜,這門房也挺高興,終於有活幹了,他扔下掃帚,正要上前招呼,卻感身邊一陣風颳過,定睛看去,竟是自家主母楊氏,真沒想到楊氏這麼大歲數了,走路竟還走的這般快,比自己還快!

楊氏三步並做兩步,出了大門,雙手叉腰,哼道:“錯了,這裡不是小神醫的家,你找錯門兒了!”

那車伕滿頭大汗,急得不行,又問道:“那打聽一下,小神醫的家怎麼個走法?”

楊氏一指前面道路,道:“你向前走,出村一里,有個岔路,你向左轉,再走一里半,又有一岔路,你再左轉,這回要走一里多,遇見岔路後,你再左轉,這便上了大路,最後你再左轉,便可到小神醫的府上了!”

這車伕叫道:“多謝指點!”一甩長鞭,駕車急疾,車中突然傳出一陣狂笑之聲,笑聲嘶啞,卻似癲狂,真不知車內乘客有什麼好笑的!

楊氏拍拍手,哼了聲,轉身回了門房,也不進去睡午覺了,叫僕人送上熱茶,她坐在門房裡喝了起來。

過了不多時,馬蹄得得,車輪響處,那輛豪華馬車又回來了。是啊,能不回來嗎,左轉、左轉、左轉、再左轉,不回來這車也沒地方可去啊!

馬車又停在了王宅門口,這回車伕可不坐在車上問了,嗖地就跳了下來,叫道:“我說老太太,你特也缺德了,竟然告訴我一路左轉,這不又回來了嗎!我一時着急趕路,等上了大道這才明白上當!你你,你這不是調理別人嘛,我又沒招你惹你!”

楊氏慢斯條理的站起身,道:“怎地沒招我惹我,你剛剛問路時說錯話了,老身聽着不舒服,所以讓你跑上一圈,好好想想你的過錯!如何,現在可想明白了?”

車中忽然又傳來大笑聲,車伕連忙轉回去,車內傳出說話聲,似乎是在訓斥車伕。車伕一頭大汗地又跑了過來,焦急地道:“這位夫人,不管剛纔小人說過什麼,小人都給你道歉了,對不住對不住。敢問王平安小神醫是住在這裡吧,他可以家中?”

楊氏大感得意,她白等了好幾天,憋了一肚子氣,這時候哪可能放過車伕,道:“又說錯話了,老身聽着不順耳,你再說一遍!”

車伕是又急又氣,可他已經明白,這裡就是王平安的家,這位夫人很有可能是王平安的家人,真正是得罪不起的人物,他只好又問:“敢問這裡是小神醫王少爺的府上吧?”

楊氏一瞪眼睛,喝道:“還敢再說錯,老身看你還得再去跑一圈兒!”

車伕急得跳腳,汗水順着腮幫子往下流,低聲下氣地道:“敢問老夫人,小人到底哪句話說錯了,還請你老人家明示!”

楊氏哼了聲,大聲道:“神醫便是神醫,爲何前面要加個小字?”

這句話一出口,車伕差點沒氣暈過去!弄了半天,就因爲多說了個“小”字,你就讓我圍着五里村跑了一圈,我說大娘,你特狠點兒了吧!

車伕撲通一聲就給楊氏跪下了,道:“老夫人,求你行行好吧,小人說錯了話,你就擔待一二。我家主人身患重病,實在耽誤不起了。小神醫……不不,是王神醫如果在家,求他救我家主人一救!”

“這還差不多!”楊氏得意洋洋地道:“我兒平安不在家,你們請回吧。去城裡找醫生看病,以後別再來了,我兒不會替你家主人看病的!”一甩袖子,老太太一搖三晃地進門了,砰地一聲大響,把大門關上。

車伕茫然無措,回頭衝着馬車叫道:“主人,王神醫不在家中,咱們咱們……”

車裡狂笑聲不絕,聽聲音是個老年男子,而又傳出個少女的聲音:“想必是在家中,只是那位老夫人擋着不讓見罷了,我來求她。”說着話,一個少女出了馬車。

這少女身材高挑,穿着緊身窄袖的胡服,金髮碧眼,鼻樑挺秀,膚色雪白,竟是個極美麗的白人少女,看年紀不過十五六歲,真正稱得上是青春靚麗,豔光四射!

長筒皮靴踏在地上,少女下了馬車,正要上前扣門,大道之上傳來一陣馬蹄聲,又有一位騎着健馬的胡人來到,卻是那位阿依丁。

阿依丁離得老遠便叫道:“阿曼古麗,你怎麼纔到,小神醫可在家中?”

車伕從地上慢慢站起,擦了把汗,心想:“圍着村子兜了一圈,可不才到嘛。這事說起來還得怪阿依丁老爺,要不是他滿嘴的小神醫,我至於得罪了那老太太,被難爲成這樣嘛!”

白人少女名爲阿曼古麗,她等阿依丁到了近前,搖頭道:“王神醫在不在府中還不清楚,但他的母親似乎不喜我們打擾,把大門關上了!”

阿依丁跳下馬背,奔到馬車旁,打開門叫道:“姐夫,你沒事吧?哎呀,怎麼還是笑個不停,這臉都紫了!”轉身跑向大門,道:“還是我來叫門吧,王神醫的母親我見過,別的不愛,就愛聽好聽的,我拍拍她的馬屁,她就會讓我們見小神醫了。”

------------

王平安帶着丁丹若,兩人進了徐州城。徐州街市繁華,熱鬧非凡,兩人一邊走一邊看,遇到有賣特色小吃的攤子,便坐下來吃點,逛街逛得倒也開心。

小姑娘丁丹若是最高興的,她自小就在王家當童養媳,兼職當使喚丫頭,以前的王少爺不喜歡出門,她也就沒有機會逛街,今天有少爺相伴,進城逛街玩耍,她是高興到了極點,看什麼都新奇,看什麼都想買。

王平安大方得很,反正他帶了錢袋,丁丹若喜歡什麼,他就買什麼,走到晌午時分,兩人手裡已是大包小包的提了一堆東西了。

路過一家文房四寶店,看門臉極大,王平安道:“這裡有家文具店。走,咱進去看看,我想買幾枝好筆。”

帶着丁丹若走了進去,店夥計見兩人衣着華麗,王平安還一副少爺派頭,立知是有大主顧上門,迎上前去,陪着笑臉:“公子爺,您可好久沒來了,上次說的硯臺,小店可還給您留着呢,這可是上好的陶硯,您這邊請!”

丁丹若咦了聲,道:“少爺,這人認得你啊,你什麼時候來過這裡?”

王平安嘿了聲,小聲道:“他見每個人都是這麼說的,他不是讓咱們看硯臺嗎,你瞧着,那硯臺必定貴得嚇死人!”

兩人隨着店夥計來到一處大案前,這案上擺放着幾十個硯臺。店夥計拿起一個硯臺,道:“公子爺你看,這可是真正的陶硯,虢州出產,現在鹹同書院的公子們都用這種!”

王平安哦了聲,他這次進城本就有打聽書院的想法,聽店夥計提起,便問道:“鹹同書院裡的人都愛用這種硯?”

附:如果讀者大大們手裡有多餘的推薦票,還請給這本書投一投,平安在這裡先行謝過了,多謝多謝!

肝硬化食療方-山藥桂圓燉甲魚

原料:山藥片40克、桂圓肉20克、甲魚500克。

做法:先將甲魚宰殺,洗淨去內臟,連甲帶肉加適量水,與山藥片、桂圓肉清燉,至燉熟。

用法:食用時,吃肉喝湯。

作用:滋陰潛陽,散結消腫,補陰虛,清血熱。適用於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患者。

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科第823章 武媚娘成神婆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545章 不如一起去泡溫泉吧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362章 看病要仔細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19章 鉅富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196章 屠戶第403章 不用藥也能治好肩周炎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426章 跟着我,真的會給你們肉吃第900章 站隊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246章 刮痧可解中暑之症第113章 九陽白珍菜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399章 百官求情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兒郎第254章 問題出在柳樹上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422章 大聖安碰上了突厥第一勇士第263章 封侯,真的是委屈人家了第685章 拜佛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217章 大肆宣傳詩文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354章 不負衆望第166章 山漆第164章 開山鼻祖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令第55章 名不虛傳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98章 難老難少第63章 刺史大人家的家規第750章 談判第296章 李治親來做收尾工作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71章 生漆過敏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340章 誰是長安醫術第一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典禮第376章 豔若桃李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778章 公主姑奶奶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36章 猛藥治重病第476章 營嘯第500章 考生們都來靈感寺裡借宿第323章 眼保健操現在開始第507章 四目相對第771章 非要找到那個她不可第816章 怎麼會是她第272章 多提提太子第565章 亮眼第19章 鉅富第573章 跪倒一片文曲星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111章 狀告大糧商第560章 上元節第67章 紈絝,就要有紈絝的樣子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49章 竟學諸葛亮第157章 風火眼疾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630章 李恪也派人去慶州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253章 大聖安第36章 猛藥治重病第764章 給武媚娘找證人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771章 非要找到那個她不可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53章 成神醫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