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想法,變化

矛盾麼,或許吧,有時候舒安感覺自己有着兩個人格,或許是前身的影響。

不過更多的時候還是後世的人格佔據主導的位置,幾十年的時間,前身的人格倒是慢慢被同化了。

“狂虎,派人去找張士貴要一份這一次陣亡將士的名單。”

“包括之後草原之戰結束之後找仁貴要一份這一次草原士卒埋骨沙場的人數。”

舒安不由向着舒狂虎出聲吩咐道,話語之中帶着一絲憐憫。

或許諸多年之後,這一些人都會被遺忘,甚至連姓名都不存在。

但是舒安的話,在是想要改變這一個局面,這一些士卒不應該被遺忘。

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建造一座英烈祠,這無論是後來的將士,還是現在,都有不少的好處。

如何衡量一個國度的強盛和韌性,一方面是因爲實力,而另外一方面則是精神。

類似後世的日耳曼人,讓人一想到的話,就會給人一種嚴謹的感覺。

就算是國度失落的話,那麼也沒有人會懷疑這一些人會重新崛起。

可以說這就是一種精神傳承,大唐能夠強盛一世,二世,甚至三世。

然而想要一直強盛哪怕是李世民都不敢說出這話,相反話精神纔是足以傳承萬世的事物。

而現在的舒安就是打算將這一精神傳承下去,有一些人應該別銘記,因爲這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

“是,老爺!”

舒狂虎眼眸露出了一絲精光出聲道,因爲他知曉自家老爺肯定又有動作了。

曾經舒狂虎也有入行伍的想法,但是偶爾也會感覺士卒的不值得。

只不過他什麼都不能做,唯有感嘆而已,人命如草芥,但是現在的話,自己老爺上心了。

那麼這件事情的話,就註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李世民並不知曉自己這一位亞父的想法,因爲這一個時代原本對於士卒都有着各自一套處理方式。

這是早已經固定好的,至少這一位帝王也從來沒有想過改變什麼。

對於這一趟遼東之行的話,李世民還是很滿意的,不說大敗了高句麗。

接下來的大唐遼東基本沒有任何的隱患,還有就是從亞父這裡得到了火藥。

其次的話就是磨練了自己幾位兒子了,很明顯經過遼東之行之後,幾位兒子都有足夠的長進。

至少看上去沉穩多了,當然這其中還是有着例外,那就是李泰了。

似乎和之前看上去沒有太多的差別,哪怕是李世民面色之上都有不少的黑線。

當然他也知曉,這是青雀面不改色的緣故,都虧了之前的書院遊歷讓李泰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度。

哪怕是遼東對於李泰影響不小,但是李泰也不會輕易就表現出來。

若是兒子太出色的話,哪怕是這一位帝王都會感覺有一些沒趣,當然內心之中還是少不了欣慰。

好在現在的李世民也不想理會這一位兒子了,因爲這一位帝王看出來了,這一位兒子心志之堅,可不是常人能比的,這就足夠了。

......

“老爺,您回來了!”

書院之中武順看到了舒安的身影之後,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欣喜出聲道。

對於武順來說,舒安就是她的天,現在武順對於自己的生活很滿意。

一開始她對舒府還有諸多的畏懼,做什麼事情都要詢問管家。

不過後來的話,也漸漸放開了手腳了,同樣很多事情來福都交給了武順。

來福也有意在培養武順,其中更是帶着小姑娘見識了不少朝中大臣。

類似長孫無忌對於來福都是十分客氣,畢竟當初來福對於長孫無忌這一些弟子還是十分照顧。

更不用說來福所代表是舒安了,自然武順很快就進入了長安諸多朝臣的目光之中。

“武士彠生了一位好女兒!”

前因後果的話很快便有人查清楚了,關於武順的身份對於這一些朝臣來說可不是難事情。

同樣也清楚這是長孫皇后做主的事情,當然放在後世的話可能還會有批判。

不過在這一個時代的話,那麼倒是沒有太多的意外。

但是更多人還是羨慕武士彠的,要知曉跟隨在安玄公身邊,可是一件好事情。

至少現在長安權貴都知曉武順此人,就算碰到的話,那麼同樣會問候上兩句。

漸漸武順也就自信了起來,比起之前那般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至少比起之前的話,那麼武順自信和氣質之上有了很大的改變。

不過武順知曉,現在她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爲自家老爺的緣故。

所以武順對於舒安的安危自然是關注了,現在看到了自家老爺終於鬆了一口氣。

“名則,倒是有一段時間沒有見了。”

舒安面色之上倒是露出了一絲笑意出聲道,算上來回的時間。

還有在遼東所待的時間,也有一個多月甚至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舒安並沒有仔細去算,但是重新見到這一位侍女還是十分開心的。

“老爺,房間洗漱東西已經準備好了。”

“您是否要先吃個飯,然後再稍微休息一下。”

.......

武順碎碎唸的聲音在舒安身邊響起,彷彿是另外一個管家一般。

哪怕是舒安面色之上都不由露出了一絲無奈的神色。

不過也沒有多說一些什麼,反正他知曉這是爲他好就足夠了。

當然舒安選擇並不是武順所說的這一些動作,而是目光落在書院之中。

其中目光落在正在書院讀書的學子身上,要知曉這可是新一年的學生。

現在書院招生可不是之前,每一年可都是要擠滿整個長安。

可惜的是能夠被眷顧的只有少數幾個人,不過對於舒安來說這一些都是陌生面孔。

要知曉每一次書院學生可都是舒安親自上臺開講,然後認識每一位學生。

可惜今年的話沒有這一個機會了,可以說是讓這一些學生十分失望。

好在現在安玄公歸來了,儘管在上課,但依然有不少目光看向了窗外。

關於安玄公歸來了消息同樣暗中傳開了,這一位院長可是有着聖賢之名,只要是讀書人無人能夠忽視。

第四百八十三章 明悟,魯木第九百三十一章 少年路,不對勁第八章 學生杜如晦!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四百一十一章 線索,嚴重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暴富的帝王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歸來,喜悅的一天第三百七十五章 被針對的孔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敗,黃泉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四百八十四章 事畢,西南變故第九百零三章 稀裡糊塗,麗質揚名第一百七十九章 慶幸,返長安第五十章 提議,出宮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一百五十章 神醫之言,災臨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四百四十三章 金元蹴鞠,驚駭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扶貧,禽獸不如?!第五百五十四章 輝煌氏族,紈絝?!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十一章 養生成聖,發現!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三百六十章 平地生雷,面世第六百三十一章 例常,下一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八百一十二章 驚動,對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能拒絕的邀請第九百零七章 半年,傳言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五百六十章 驚訝,世家算計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造船,思緒延伸第九百一十七章 獎金與影響,時間逝第六百零一章 馬周的明悟第一百一十八章 希望輸的賭局第九百三十四章 轟動隴西,猜測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五百八十章 遼東決策,關鍵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二百四十三章 眼紅,一半份額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三百五十四章 秦懷玉的慶幸第七百八十九章 玲瓏閣的力量第八百二十章 生前身後,帝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零一章 身份,算卦第六百一十二章 應對,支招第六百七十章 耐心,壞事傳千里第四百一十五章 煩惱,勤奮少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諫,關內初動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九百零九章 歐陽通的低落第五百八十三章 地點,分頭佈置第三百三十七章 風暴,試一試第二百一十二章 沉默,轟動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平靜的秀寧,歸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作,底氣第六百六十四章 病重的李淵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來,花光盤纏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明,捷報入長安第七百四十四章 海航歸來,動人心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六百二十七章 來自李淵的選擇題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淵之問,八年第四百一十五章 煩惱,勤奮少年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二十三章 書法大家,舒門十問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聚,頡利決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二百三十二章 敘舊,後悔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蘇大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簡易火藥,打算第八百四十二章 邀請,幫手第八百八十四章 眼界差距,看好第四百七十四章 打算,守護大唐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八百零六章 長安雲動,亂象第六百四十七章 真相浮現,想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遼東地圖,武士彠第一百零五章 算計,杯水車薪第五百三十四章 舒安的籌劃第八百二十五章 蘇大山的動作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