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討韋

這一次見面,秦少游和尉遲循毓的地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已是天下最強的諸侯,一個是喪家之犬,尉遲循毓便是再蠢,也曉得認慫的道理。

所以他乖乖行了禮,秦少游已是上前,笑吟吟的道:“鄂國公不必多禮,長安的情形,本王已是知悉了,韋氏誅殺諸皇子,人神共憤,天地所不容也,鄂國公忠心朝廷,不肯與韋氏同流合污,本王敬佩的很,而今天下動盪在即,鄂國公棄暗投明,此前本王與你確實有些誤會,不過現在,大義當前,你我理應冰釋前嫌,以匡扶天下爲己任,卻是不知,鄂國公以爲如何?”

話說到這個份上,尉遲循毓便鬆了口氣。

秦少游沒有否認他們之間的矛盾,事實上,若是秦少游將這矛盾隱去,反而顯得虛假,反而將這個矛盾重新提起,然後告訴尉遲循毓,你我之間矛盾是有,不過現在有了共同的敵人,理應緊密團結,忘掉過去的嫌隙,這番話,很實在,也顯出了秦少游足夠的誠意。

尉遲循毓連忙道:“願以殿下馬首是瞻。”

秦少游笑了笑:“這自然好極了,你既然來,也不能閒着,你是忠臣之後,難道到了洛陽,讓你吃乾飯嗎?凌煙閣裡懸着功臣子孫,在大廈將傾之時,理應力挽狂瀾於既倒,卻不知,鄂國公有什麼打算?”

若說前一句,還有客氣的成分,那麼這一句,就最是實在不過了,前一句的大家別鬧彆扭了,而這一句是直接告訴尉遲循毓。你找個事做吧。

好話誰都會說,可是讓你找個事做,這就是真正共棄前嫌了。否則……將你圈養起來,讓你別添亂就可以。何必非要讓你效勞?

秦少游如今坐擁三十餘州,下頭有兵馬近二十萬,有的是文武之才,難道還缺人給自己效勞不成?

唯一的原因就是,秦少游是真心實意想讓尉遲循毓在這兒安頓下來。

尉遲循毓這時候反而不好意思了,不禁道:“我的祖父,靠的是軍功打下的家業,現如今。天下即將大變,實在不成,不妨讓我從軍,以供殿下驅策,如何?”

這是他唯一想到的出路,尉遲循毓確實不是什麼人才,他前半生,不過是躺在自己祖宗的功勞簿子裡混吃等死的人物,書是讀過一些,不過很是有限。弓馬也練過,當然……也算不得精通,最重要的是。年輕的時候練是練過,不過像他這樣的功勳子弟,也沒有真正上陣搏殺的機會,這一點,他有自知之明,所以也不敢說,殿下你給我一支兵馬,我收復河山之類,畢竟臉皮還不夠厚啊。只好說,我去從軍。估摸着,也不指望着領一支軍馬。不過是供秦少游驅策而已,馬前卒的幹活。

當然……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尉遲循毓就有點兒後悔,他實在不是衝鋒陷陣的材料,可是讓他乾點別的,似乎也有點爲難,他現在擔心的是,秦少游若是當真就坡下驢,把自己編入軍中,他心裡掂量着自己的分量,自己殺敵立功,學着自己的祖父建功封侯多半是癡心妄想,不被人宰了,就算不錯了。

想到這裡,他老臉一紅,突然覺得自己有點兒對不起祖宗了。

秦少游卻是抿嘴一笑,似乎沒有看穿他的心思,不過令他鬆一口氣的事,秦少游道:“從軍?不可……你年紀不小了,進了軍伍之中,爬是不妥當,本王沒有嫌棄鄂國公的意思,只是沙場之上,刀劍無眼,還是小心爲上。”

尉遲循毓立即鬆了口氣,卻還是不忘道:“我豈會怕死,若是怕死,怎肯來洛陽。”

這是世家子弟最常的心態,大爺我輸人不輸陣啊,再怎樣,也不能顯得自己丟份,無論任何關頭,總要死鴨子嘴硬一番。

秦少游卻是沉吟,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他慢悠悠的道:“本王有意,在洛陽,設一處迎賓館,用處嘛,自然是將來,怕是有諸多似尉鄂國公這樣的義士顛沛流離,前來投效,他們到了這裡,總要有所安頓,鄂國公交遊廣闊,這事兒,就讓鄂國公來打理,一切迎來往送,還有他們抵達洛陽之後,有什麼難處,都由鄂國公報到神策府,讓神策府盡力給予方便。如何?”

迎賓館……

這……似乎是個吃吃喝喝的地方。

效用怎麼聽着,跟朱樓似得。

尉遲循毓在長安,也算是消息靈通的人,曉得朱樓的好處,據說那位上官辰,當真是快活無比,拿着秦少游的錢,四處揮霍,優哉遊哉,而這迎賓館,當然和朱樓的效用不同,朱樓是蒐集情報,而迎賓館,說穿了,其實就是招降納叛,秦少游把反韋的大旗立起來,接下來……幾乎可以想象的是,無數如尉遲循毓這樣的人都要攜家帶口而來,這些人的身份,說尊貴也是尊貴,他們的家世,自然是沒得說的,能量……也是不小,假若人人都和尉遲循毓一樣,一到了洛陽就要求見二皇子,或者要見秦少游,這二皇子和秦少游將來即便有三頭六臂,怕也不夠應付的。

迎賓館,顯然就是爲了這個而設,一方面,任何人抵達了洛陽,就可先與迎賓館聯絡,一方面,迎賓館給予他們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可以把情況報到神策府,讓神策府,爲這些人做安排,表面上是做招待,使這些人不必忐忑不安,安撫他們的心思,另一方面,也可以儘快的像尉遲循毓一樣,給他們提供一些差事,不必浪費他們的才能。

這些人,可都是有影響力的人,用的好了,好處不可想象。

至於尉遲循毓,本來就久在長安,又是第一個來投奔洛陽,算是典範,這樣一個和秦少游有嫌隙的人。都得到了秦少游的重用,這等於是告訴天下人,只要你肯反韋。到了洛陽,就算你和秦少游有殺父之仇。秦少游也絕不會虧待了你。同時,尉遲循毓與這些人多少都有些熟識,人在異鄉,這些人能見到尉遲循毓這個老熟人,也安心一些。

無論怎麼說,這是一個肥差,而且……既不會承擔什麼風險,看上去。似乎也算是爲這個反韋大業,做了一點事了,尉遲循毓別的不會,可是這種與人打交道的事,卻算是他與生俱來的才能,簡直就是爲他量身定做。

尉遲循毓面露喜色,連忙道:“殿下深謀遠慮,尉遲循毓佩服之至,我願爲殿下效勞,絕不辜負殿下重託。”

“既如此。那麼就勞煩鄂國公了。”

秦少游幾乎是將尉遲循毓親自送了出去。

而後…………在目送走了尉遲循毓,秦少游立即命人準備車轎,往龍門宮去。

…………………………………………………

從秦少游的神策府到龍門宮並不遠。在車廂裡,秦少游倚着休息了片刻,等他被外頭街市嘈雜的聲音吵醒,便打起精神,龍門宮即將要到了。

消息傳來的時候,秦少游就知道,該面對的問題,終究要面對了。

太子和四皇子突然的暴斃,雖然外間各種都是韋氏動手的流言。而且天下人都是深信不疑,可是秦少游卻不這樣看。因爲……這個世上再沒有人比自己更瞭解武則天了,別人不相信的事。他卻是相信,這事兒,如此乾脆利落,分明就是武則天的手筆。

既然武則天選擇了動手,那麼……自己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皇室宗親,已經死的差不多了,碩果僅存的,也只有洛陽的二皇子。

這也意味着,從前韋氏捏着的天子,現在號召力已經開始大大減弱,從太子暴斃的那一日起,所有人對大唐復興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這位二皇子的身上。恰恰,二皇子在自己手裡。

現在……總算到了攤牌的時候。

秦少游神色冷靜,並沒有熱血沸騰,有的卻是更多的打算。

等到了龍門宮,龍門宮裡的人已經久候多時,出了這樣的大事,二皇子李重福又怎麼會不曉得此事的嚴重,他料到秦少游一定會登門的,於是秦少游求見,幾乎不必傳報,在下一刻,雙方便在正心殿碰了頭。

李重福一開始就表示出了激憤,雖然他曾經,十分嫉恨自己的兄弟,沒有一日不在擔心害怕,可是現在,卻流露出了兄弟之情:“魏王,韋氏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害死了本王的兄弟,已是野心畢露,這個惡婦,實在是罪該萬死,其罪馨竹難書,本王與她殺弟之仇,不共戴天,卻不知魏王有何打算?”

秦少游臉色十分平靜,道:“殿下不是已經打算好了嗎?”

李重福愕然一下,秦少游這一句反問,確實是戳中了他的心思,李重福當然是打算好了,都到了這個份上,還能有什麼打算?如今韋氏已經成了衆矢之的,這個時候,當然是帶兵殺進長安去,將她碎屍萬段,當然……最最理想的情況是,若是自己的父皇沒有死,則遙尊他爲太上皇,自己登基來做天子,可是死了,那也無妨。

總而言之,李重福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時機,韋氏眼下是衆叛親離,李重福覺得只要肯討伐韋氏,天下必定有許多人附從。

可是被秦少游戳破了自己的心思,還是讓李重福有點啞然,他只好道:“不錯,朕有意討韋,卻不知魏王以爲如何?”

秦少游二話不說,立即道:“臣自當效勞。”

聽了秦少游的許諾,李重福鬆了口氣,連忙道:“這便好,只是如何討韋,卻還要從長計議。”

李重福現在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便是,自己幾乎一點班底都沒有,在這洛陽,幾乎任何事。都要跟秦少游商量着來辦,自己每日關在龍門宮裡,其實對外界的事。所知也是不多。

不過……他還是打起精神,不管如何。現在的自己,再不是那個落魄的喪家之犬了,當初因爲長安有太子,所以自己不過是多餘的王爺,不會有任何人看重,來了洛陽,也只有秦少游一個人可以依靠。

而如今,他心裡深知。現在卻是完全不同,天下唯一合法的繼承人,就是自己,各鎮的都督,但凡有討韋的,或者是忠於李家的,都會效忠自己,據說尉遲循毓也來了洛陽,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投奔。這些人,將來都可以成爲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現在差的就是登高一呼。之後……便該是萬人擁戴了。

所以現在的他,心思發生了某種奇妙的變化,以往是一切仰仗於秦少游,所以對秦少游敬重無比,事事聽從他的安排,而如今,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地位已經全然不同,固然現在還不得不徵詢他的意見,可是心裡。卻不免有點兒灰心喪氣。

秦少游抿嘴笑了笑,似乎沒有看穿他的心思。他徐徐道:“此事好辦,殿下只需以太子的名義下詔。討伐韋氏,而後傳檄天下,命各鎮諸侯,以及八方義士,齊聚洛陽,共商討韋即可。”

就這樣的輕巧。

李重福愕然一下,在他想象中可不是如此,單憑一份詔書,似乎有點過於兒戲了,自己畢竟是大唐唯一的希望,難道不該是親自檢閱三軍,而後發出討韋檄文,親自接見各方投奔來的大臣,甚至親自領軍,陳兵於函谷關下嗎?

他陡然發現,至少在秦少游的安排裡,自己唯一能做的,似乎很有限。

他顯得有些不悅,不由道:“現在八方來投,本王是不是該見他們一面,安撫他們的心。”

秦少游忙是行禮,道:“殿下,萬萬不可,現在確實是八方來投,可是來投效的人,良莠不齊,誰知這些人中,似乎混雜了韋氏的人,一旦讓他們靠近了殿下,若是行兇,殿下豈不是危在旦夕之間,臣已請尉遲循毓設了迎賓館,專門負責此事,殿下如今是萬金之軀,決不可輕易犯險,甚至……龍門宮還要加強防衛爲好,臣會立即調撥一隊精銳的神策軍,在龍門宮外衛戍,以防萬一,現在是非常之時,任何一丁點疏忽,都可能招致彌天大禍,殿下……三皇子和四皇子已經身亡,殿下的安危,已成了最重關重要的事。”

李重福踟躕起來。

他覺得秦少游說的很有道理,可是隱隱之間,又感覺不太對味,彷彿這一場反韋,自己成了局外人,可是秦少游語出至誠,他竟也無法反駁,秦少游說的對,誰曉得,那些人裡,會不會混雜了韋氏的細作或者是刺客。

當然李重福沒有反駁的理由,最重要的還是李重福必須依靠秦少游,至少在這洛陽,李重福是不敢與他翻臉的。

既然如此,那麼只好接受了。

李重福一臉遺憾的道:“魏王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本王只需在此等候就是嘛?本王擔心,這樣躲在這裡,會讓天下忠臣義士寒心,大家都爲了本王列祖列宗的社稷而出生入死,本王……豈可坐在這裡,坐享其成?若是如此,本王心中總有不安。”

秦少游便安慰他道:“殿下乃是天潢貴胄,理當如此,所謂遠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殿下何需親自出面,只需在龍門宮謀劃一切即可。”

這句話說的很漂亮,卻是怪怪的,決勝千里倒是沒有錯,可是李重福有運籌帷幄嗎?

李重福便不吭聲了。

這時候秦少游道:“至於討韋的檄文,臣已經與高士們擬定好了,還請殿下一觀。”

連檄文都準備好了。

這讓李重福不禁有點兒不喜,討韋的檄文,他在洛陽的這些日子,可是每天都在打腹稿,就想着有朝一日,能有機會,將這韋氏狠狠痛罵一通,現在自己唯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這個,誰曉得……居然秦少游也已經準備好了底稿,這豈不是讓自己照抄一份,頒發出去嗎?

他只好道:“本王來看看。”

那早已準備好的檄文底稿送到了李重福面前,李重福打定主意,要把檄文推翻,好讓自己重新擬定一份,不過這份檄文,卻是秦少游與許多名士們在一起參謀過的手筆,李重福看了看,竟是發覺一丁點破綻都沒有,比自己心裡打的腹稿要高明的多,沒有任何的錯漏,他更加灰心喪氣,只好道:“好,不錯,寫的不錯,這些話,正中了本王的心坎。”

…………………………

大章送到。(。)

第412章 武三思必須死第391章 河南府大總管第30章 老虎不發威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116章 風口浪尖第436章 權柄第293章 地動山搖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357章 關鍵之處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370章 還都第478章 時不待我第310章 搶錢 搶人 搶地第147章 誤交匪類第152章 大豐收第91章 喪盡天良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239章 招攬人才第364章 殺招第313章 縮頭烏龜第296章 碾碎他們第490章 十拿九穩第397章 人才濟濟第217章 大功告成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594章 打臉第352章 立威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618章 強攻第487章 拼了第139章 秦都尉入宮第235章 光明正大的財源滾滾第319章 宏圖大業第333章 一於奉陪第641章 征服第141章 武家軍第256章 攤牌第568章 天降大任第124章 吃了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151章 丘八有丘八的手段第359章 絕招第419章 天羅地網第302章 首功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153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380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29章 作死之地第562章 歸降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381章 訛上你了第47章 行路難第636章 亡天下第88章 殺無赦第436章 權柄第434章 燙手山芋第301章 改周爲唐第238章 開府第502章 生死第139章 秦都尉入宮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628章 大勢已去第267章 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579章 可喜可賀第347章 神器第274章 龍顏震怒第488章 惹錯人了第584章 人言可畏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20章 恭迎聖駕第642章 莫非王土第91章 喪盡天良第70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635章 萬事俱備第6章 飛黃騰達第394章 利滾利第83章 殺一儆百第342章 操傢伙第271章 富甲天下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267章 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第369章 大難臨頭第578章 魏王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483章 虎狼第192章 事態升級第171章 入宮第575章 五軍府第226章 天命第125章 大周的RM幣戰士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231章 無罪第227章 龍爭虎鬥第84章 人頭落地第425章 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