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黜王皇后之後,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三人見長孫無忌還是沒有任何動靜,於是立刻求見李治,準備一舉完成他們的最終目標。
廢王之後,肯定就是立武了。
李治在兩儀殿接見了他們三人。
許敬宗率先進言道:“如今王氏已經廢黜,後宮不能一日無主,陛下得趕緊立武昭儀爲後。”
李治神色中透着一絲猶豫,問道:“朝中大臣對此有何看法?”
李義府道:“王氏和蕭氏犯下恁地大罪,其罪當誅,陛下只是將其貶爲庶人,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大臣們都在讚揚陛下心懷仁義,寬宏大量,乃江山社稷之福。”
李治可不傻,這話焉能相信,又問道:“連太尉那邊的人都贊成麼?”
李義府愣了下,道:“太尉那邊倒是沒有贊成,但也沒有說什麼。”
“陛下!褚遂良被貶,可是太尉一點動靜都沒有,都未替褚遂良說過隻言片語,老臣看這事不太尋常,說不定太尉在密謀着什麼,陛下可一定得小心啊!”在說到長孫無忌,許敬宗是一如既往的積極發言,他恨極了長孫無忌,言外之意,就是暗示長孫無忌可能發動政變,甚至於造反,咱們要先下手爲強。
李治聽得心裡咯噔了一下,但卻瞪了許敬宗一眼,道:“太尉乃是朕的舅舅,他會密謀什麼?誰若敢再這般說,朕定不饒他。”
他可不蠢,長孫無忌三十年宰相生涯,又是開國元勳,勢力滲透到各個部門,各個州縣,沒憑沒據你就這麼說,那不是逼長孫無忌造反,萬一長孫無忌造反成功了,最慘的可是他。
李義府又道:“陛下!或許太尉會念及舅甥之情,但是其餘人呢?自古以來,多少大臣串謀造反,都是受迫於手下的人,咱們不能不防啊!尤其是盧國公,他與太尉可是有着幾十年的交情,而且盧國公又掌控着京師的防衛。”
李治皺眉道:“當初朕登基時,是盧國公曾領禁軍不眠不休守衛着朕,他是絕對忠於朕的。”
許敬宗道:“可是盧國公一直都未出聲,包括他手下的將領,老臣甚至還聽說連大司空都忌憚盧國公三分。”
程咬金對外戰績遠不如李勣、李靖等人,但是他一直都是在守衛京師,包括玄武門之變以及李治登基,都是程咬金在守衛京師,在京城禁軍的勢力,程咬金是絕不容小覷的。
李治聽後沉眉不語。
李義府眼眸一轉,道:“陛下,若就此論定盧國公會有異動,實有不妥,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微臣倒是有一計,不知可不可行?”
李治道:“說。”
李義府道:“一個月前西突厥真珠葉護奉陛下之命,前去討伐叛賊阿史那賀魯,可惜未能成功,反而被阿史那賀魯擊潰,近日連發數到信函希望陛下出兵討伐阿史那賀魯,而那阿史那賀魯一直都與我大唐爲敵,羣臣都建議要出兵討伐他,徹底消滅阿史那賀魯,以絕後患,這也是我朝歷來對北邊的策略。陛下何不派盧國公統兵討伐阿史那賀魯。”
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緊急的事件,這阿史那賀魯本是西突厥大將,後來投奔了唐朝,但是卻在李治登基那一年舉兵造反,這對於李治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羞辱,李治也一直在對阿史那賀魯用兵,勢要殲滅阿史那賀魯,但是如今朝中呈現分裂狀態,此事也迫不得已被擱淺了。
李治思忖良久,道:“此事朕還得與李司空商量一下。”
雖然他心裡有了想法,但是他並不昏庸,行軍打仗,李義府他們都是門外漢,信他們就完了,這事得問李勣。
於是,李治又宣李勣進宮議事。
李勣聽聞此事,面露喜色,立刻道:“那阿史那賀魯野心勃勃,一心想做草原的主人,而且此人曾背叛過我大唐,不可再信也,應當出兵徹底消滅他,順勢也可以平定北方,將其納入我大唐版圖。老臣願親自領兵前去。”他就愛打仗,而且大唐一直在爲徹底消滅突厥餘孽做最後的準備,這不是一時興起,大唐一直將高句麗和西突厥視爲首要敵人,這兩個一定要滅了。
李治一聽,這還得了,你走了,那我怎麼辦,那我寧願不出這兵。道:“區區阿史那賀魯,怎需要勞煩大司空。”
什麼區區阿史那賀魯,他現在是漠北最強的一股勢力呀!李勣心想這你不派我去,派誰去啊?因爲如今老的一代元帥都已經死了,而新的一代元帥還不知道在那裡,除了他還有誰。
李治輕咳一聲,道:“朕想派盧國公前去。”
“盧國公?”
李勣微微有些皺眉。
李治道:“怎麼?不妥麼?”
李勣猶猶豫豫道:“老臣一直都非常敬仰盧國公,盧國公也是久經沙場,對付阿史那賀魯,那是綽綽有餘,可是盧國公從未做過三軍統帥,經驗可能會稍顯不足。而此戰可平定漠北、草原,徹底消除我大唐北邊邊境的後患,意義重大,陛下要不慎重考慮下。”
他說得非常有道理,程咬金雖然厲害,但一直以來沒有當元帥,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大唐擅長打仗的元帥實在太多了,像李靖、李勣、李道宗、侯君集、段志玄、薛萬徹。等等。程咬金活在這麼一個年代,也沒有辦法。
李治見李勣沒有反應過來,只能提醒道:“大司空,朕現在非常需要你留在長安,可除大司空之外,唯有盧國公可擔此重任。”
這麼一說,李勣明白過來了,李治玩的是一箭雙鵰的把戲,一來討伐阿史那賀魯是有必要的,二來還可以順便支走程咬金。考慮到當前長安的局勢,程咬金在京城的勢力也令李勣感到有些壓力,所以他也只能點頭答應了下來。
但是,其實李勣最擔憂的並非程咬金,因爲程咬金是看得見,大家也知根知底,這就不可怕,他擔心的是那些看不見的。
爲什麼李治、李勣直到這一刻,都非常忌憚長孫無忌,並不是忌憚長孫無忌在軍中的勢力,其實長孫無忌在軍中勢力並不大,他很少去參與軍政,但是長孫無忌背後有許多關隴貴族在支持着他,因爲長孫無忌代表着關隴集團在朝中核心利益,這纔是最可怕的。雖然如今的關隴貴族雖遠不如西魏、隋朝的時候,但是關隴貴族幾乎都是軍閥貴族,他們的勢力已經滲透到軍中。
哪怕是李勣帳下都有很多將領是來自於這個集團的,這些人是無法預知的,如果他們的家族被長孫無忌煽動起來,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將領會選擇以國家爲重,還是家族爲重,沒有人可以預知的,這纔是最恐怖的。
所以,直到目前爲止,李治還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得到李勣的點頭後,李治立刻就召集了重臣商議,其中包括長孫無忌、來濟、韓瑗,雖然暗地裡鬥得是你死我活,但是這種軍國大事,李治還是得詢問下他們的意見,這也是兩碼子事,而且李治也需要他們幫忙,畢竟打仗打的是後勤,而後勤方面,長孫無忌這一派是最擅長的,李義府、許敬宗他們完全沒有任何經驗。
討伐阿史那賀魯,這是關乎着大唐在漠北草原的核心利益,大唐本就是一個擴張性的帝國,出兵是毋庸置疑的,關鍵就是派誰去。
韓瑗、來濟本想提議讓李勣去,數來數去,李勣是最合適的。
但是卻被長孫無忌給用眼神阻止下來了。
李治親自開口提議讓程咬金去。
程咬金心中早有準備,他作爲武將,生來就是打仗的,他沒有拒絕的權力,只能抱拳領命。
而長孫無忌也點頭贊成,不管是出兵,還是派程咬金去,他都沒有什麼異議。
李治也是長出一口氣,他也怕長孫無忌要讓李勣前去。
此事就此決定了。
出得兩儀殿,長孫無忌、韓瑗、來濟走中間,李勣走邊上,程咬金一個人走在後面,大家幾乎沒有任何言語交流。
程咬金突然喊道:“太尉請留步。”
言罷,大步追了上去。
長孫無忌皺了下眉頭,但還是停了下來,餘光就看向李勣。
李勣完全當做沒有看見,餘光都沒有往他們這邊瞟,晃晃悠悠的離開了。
程咬金追了上來,先是朝着韓瑗、來濟道:“你們兩個先回去,老夫有事要與太尉談。”
韓瑗、來濟行了一禮,就離開了。
長孫無忌雙手藏於袖中,淡淡道:“你這老匹夫過來作甚?”
程咬金嘆道:“事已至此,老子過不過來,還能改變什麼嗎?反正老子也快離開長安了。”
長孫無忌愣了片刻,慢步往前走去,嘴上突然道:“這回是我連累你了。”
“行了!我都一把老骨頭,多活幾年,少活幾年,也沒多大的事”
程咬金擺擺手,又略顯擔憂的看了眼長孫無忌,道:“我走之後,你可得小心啊!”
長孫無忌沒有做聲。
他們都已經成精了,李治這安排,心裡面都明白的很。
程咬金又道:“我說輔機啊,自高祖太原起兵以來,我們跟隨先帝南征北戰,建立起一個強盛的大唐,什麼沒有見識過,什麼苦沒有吃過,什麼福沒有享過,咱們一輩子都能當上人家十幾輩子,也該知足了。如今咱們還能活多久,到時也只能化成一堆泥土,還圖那些作甚,也真虧你有這精力。”
長孫無忌兀自沒有做聲,繼續往前走着。
程咬金搖搖頭,道:“行了,老子去打突厥餘孽了,省得在這裡讓你礙眼。”
說着他就大步往前走去。
其實他是想離開的,留在這裡,他只會左右爲難,索性一走了之。
長孫無忌喊道:“老匹夫。”
程咬金斜目往後一瞥,“作甚?”
“此去一定要小心。”長孫無忌擔憂道。
程咬金皺了下眉頭,隨即點點頭,大步離開了。
長孫無忌一個人獨自往宮外走去,一向殺伐果斷的他,在這一刻竟然變得十分的優柔寡斷,以前不管是玄武門之變,還是立李治爲太子,還是房遺愛一案,他都是非常果斷的拍板,從未優柔寡斷過,但是他在面對李治時,有太多的顧忌,舅甥情,長孫血脈,李世民的囑託,甚至於他年紀也大了,銳氣肯定減少了不少,他也害怕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
他曾期望先平穩渡過這一關,等時機成熟時,再出手扭轉這不利的局面。可是程咬金的突然離去,讓他變得有些不安了,他也無法拿捏準,李治安排程咬金離開,究竟是要對付他,還是爲了自保。
其實你要說他不害怕,那也是假的,畢竟當初很多權傾一時大臣都被他斬草除根,他難道就不害怕這一切會發生在他身上?
他也在權衡,如果殊死一搏,一來,他沒有什麼把握,二來,縱使成功了,那麼後面的問題又該怎麼辦?他這麼大年紀了,可能會出現自斷長孫血脈,爲別人做了嫁衣的後果,這是他無法接受的。他又覺得失態還未發展到這一步,但是他現在又完全失去了對於李治的控制,他不清楚李治究竟是怎麼想的。不過,他知道再這麼下去的話,自己的勢力遲早會被吞噬乾淨。
不禁又想起了程咬金方纔那句話,都這麼大年紀了,究竟圖的是啥?他又想到了長孫延,然後立刻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韓藝。
如果退居二線,可以保存現有的實力,不失去對朝堂的掌控,又能將長孫延給推上去,讓關隴集團的實力得以延續,這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可若要這麼做的話,那就必須支持韓藝上位,由韓藝來領導關隴集團,因爲韓藝就是那個最完美的人選,也只有他才能擔此重任。
問題就在於,韓藝是否值得相信?
一向泰然自若的長孫無忌,在這種危急時刻,不禁也顯得非常掙扎。
因爲這一刻對於他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他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有可能改變他、李治,甚至大唐的命運。他不得不慎重考慮。
ps:求訂閱,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