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宮中的氣氛倒是頗爲和諧。
倒不是這裡的嬪妃們個個通情達理,友善和諧,而是因爲規矩。
皇后雖然通情達理,但那只是針對不壞規矩的前提下,若是有人壞了規矩,那後果就不用想了。
而這個所謂的規矩,就是不準挑起任何紛爭,若有不滿,可找皇后評理,誰若是私下裡去搞小動作,那麼抱歉,日常所需被罰沒都是小事,皇后甚至有權力取消一位嬪妃的翻牌權。
而這種情況下,除非是皇帝直接點名,不然一輩子也不可能翻到你。
來了宮中自然要學規矩,而對於這裡,青禾很不適應。
理想中的生活,應當是田園農舍,風景靚麗的地方,詩情畫意,到處散着濃郁的浪漫。
只是,那種生活,似乎永遠也不可能出現。
服侍皇帝,一夜春風,青禾心中唯一所剩下的,也就是希望自己的肚子能夠掙點氣。
“兒臣參見父皇,見過雅姨!”李承光帶着稍稍青澀的聲音,站在寢宮堂口朝着正在梳洗打扮的兩人請安。
人雖小,禮儀卻掌握的恰到好處。
古制言:妾通買賣,以其賤同公物也。
妃跟妾沒什麼區別,不同的只是她們服侍的對象不同。
在宮中,這些嬪妃的地位並不高,稍稍犯一些錯,就會被禮部的官員上報到皇后那裡。
好在皇后通情達理,一些小的錯誤,只是說幾句便算了,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基本不會嚴懲。
禮部官員雖感無奈,但這是皇后做出的決定,他們無權干涉,也無權去改變,更無權去皇帝那裡提不滿。
他們敢對嬪妃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卻不敢對皇后有任何的不滿,甚至一絲情緒也不敢出現。
李承光作爲長子,不出意外將來是肯定要當太子,當皇帝的。
而且李承光這些年來的表現,也很讓人喜歡,無論什麼時候,都很有禮貌,無論面對皇后,還是這些嬪妃,或者是那些弟弟妹妹們,李承光都做到了身爲長子應當做的義務。
一個七歲的小屁孩能做啥?
放在窮的叮噹響的山村裡,你看一個七歲的小屁孩會做啥?
宮中不是小山村,但兩者的環境卻極其相似,雖然是兩個極端。
加上李承光天資聰慧,又有皇后這塊天然盾牌作爲支撐。
爭儲?算了吧,真以爲宮鬥是那麼容易的?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
就像之前李建成,李世民二人之爭,李淵難道就有這三個孩子嗎?
當然不是,成年的孩子還有一大堆呢,可其他人怎麼不站出來爭一爭?
不是不想爭,而是沒資格爭,他們只要敢站出來,先不說這三位會怎麼反擊,就是大臣們都能一人一口唾沫把他們給淹死。
爭儲的前提是,同爲嫡出,或嫡出全部死亡,這時候庶出纔有資格進入這一行列。
但這麼說的話還是有些牽強,除非皇后也死了,而皇帝沒有立後的打算。
不然的話,皇后過繼一個到名下,那麼他就成了嫡出,在身份上佔據了天然優勢。
所以說,別把宮鬥想的那麼簡單,或者那麼難,想要發起一場宮鬥,爭儲之戰,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而且有爭鬥能不能開始,要看皇帝是什麼想法。
皇帝想,就能爭起來,皇帝不想,那就爭不起來。
七歲的李承光,身上已經頗具一副小大人的姿態。
“朕聽說你前些日子打了老二?”李元吉輕輕嗯了一聲,頭也不回的問着。
青禾則在繼續幫着李元吉打扮着,她搞不清楚李元吉的心思,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兒臣確實打了二弟!而且還不止一次,兒臣甘願受罰。”李承光倒也沒有否認,直接光明磊落的承認了下來。
“不止一次?”李元吉微微皺了皺眉。
老二是玉兒所生的,與李承光相差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現在所有皇子中,只有他們兩個是最大的,年紀最相仿的。
再往後,老三才五歲不到,所以老大和老二倒是成了一羣孩子頭,跟個小大人似的。
李承光打了老二,這事李元吉倒是聽過,但當時也並未放在心上,後來也沒人再提起,他也就忘了。
只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李元吉又想起了這件事情,所以便問了起來。
但他沒有想到,兩人竟然不止一次打架。
“如實道來!”
“諾,父皇,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當日五弟告訴兒臣說二弟偷吃了羋兒最喜歡吃的糕點,而羋兒又哭鬧不止,兒臣氣不過,便去找二弟理論,想要讓二弟給羋兒賠禮道歉,結果二弟拒不承認,理論中,兒臣便與二弟動了手,是兒臣衝動了,不該與二弟動手的。
第二次是在此事過後的第二日,兒臣覺得前一日的做法有些不妥,便去找二弟賠禮道歉,結果正巧見到二弟在欺負五弟,原因是前一日的事情,是五弟告的密……”李承光將幾次打架的原因以及過程一一道來。
有處置不妥的地方,也有身爲長子必須要站出來的地方。
老二雖然排行老二,但卻改變不了他庶出的身份,實際上在嫡出面前,老二是不佔任何優勢的。
但一個小小的孩子,就做這些‘欺男霸女’的事情,的確也有些不太像話。
從這一角度來看,李承光的做法並不算過,而且這也是他身爲長子的責任與義務。
“此事你母后是如何處置的?”李元吉繼續問着,他對後宮的事情瞭解的太少了,只知道後宮一片和諧,卻不知在這和諧的背後,又有多少故事的發生。
“母后訓斥了兒臣,罰兒臣寫了檢討,給二弟和玉姨道了歉。不過二弟卻被玉姨給收拾的不輕……”李承光低聲的說着。
這算是兩敗俱傷嗎?可自那以後,二弟卻很少再跟自己說話了,而且就連學習也不怎麼上心,成績?
算了,還是不提成績了,傷心……
“如果此事你母后不管,讓你自己去解決,你打算怎麼辦?”李元吉繼續問着,對於兒女的管教,自己操心的並不多,一眨眼孩子都這麼大了,自己好像纔剛想起來這麼回事。
作爲一個皇帝來說,自己或許是優秀的,可作爲一個父親來說,自己好像又是不合格的。
爲什麼會忽略?爲什麼會成這樣子?
李元吉也說不上來,反正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各種各樣的理由,然後一眨眼,就到現在了。
“兒臣會繼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二弟,畢竟二弟本身來說,腦袋其實也不笨,只是沒有用對地方,如果實在行不通的話,兒臣會關二弟的緊閉,或者將二弟送去禁軍待幾個月。”李承光想了下,說道。
聽着李承光越來越成熟的想法,李元吉有些意外。
一個七歲的孩童,就能有如此的心智,到底該怎麼形容呢?
天才?還是打小就心機深?
但從這件事情的本質上來看,李承光的態度還是很讓李元吉滿意的。
至少,他已經成功的進入了長兄這個角色,也很好的詮釋了長兄如父這四個字的含義,不但爲親妹妹羋兒出頭,還爲庶子老五出頭,這一點是最難得的,也是李元吉最希望看到的。
雖然兩者僅僅相差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但兩者所表現出來的東西,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李承光說老二腦袋並不笨,只是沒有用對地方。
宮中的教育是最好的,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特別是在皇子的教育問題上,一但出現這種問題,老師會立即與皇后聯繫,並說明問題的,而且老師也不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因爲這隻會證明他的教育能力有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依舊出現了,那麼最終的可能,也只有兩個,一是李承光在說謊,二是玉兒在作怪。
兩者不論是哪一個,都有站的住腳的理由和依據,在李元吉這個位置,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子都能成才,而在李承光這個位置,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兄弟會被人指着說不行,而對於玉兒來說,或許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長大,不要牽扯到某些事情。
畢竟玉兒也算是親身經歷了玄武門事件的主人之一,雖然當時他只是侍女,但生死之間,可不在乎你是不是侍女。
玄武門事件的導火索是什麼?
李淵的優柔寡斷?還是三個兒子的演技太高明,騙過了李淵?
都不是。
直接導火索,是因爲這三個兒子都太優秀了,優秀到每一個人坐了皇帝,都可以給大唐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沒人願意服輸,沒人願意成爲那個失敗者,然後經過日積月累,就有了玄武門。
父子二人的談話,並沒有影響到青禾手中的動作,雖然聽着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李元吉爲什麼會在自己的寢宮來教育自己的長子,但這件事情,還是讓青禾感覺到有些不太正常。
結果就是,李元吉看了眼鏡中的自己,已經裝束完畢,便直接站了起來,跟青禾道了個別,又悄悄的安慰了幾句,這才朝着李承光說了句:“今日你隨朕去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