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將錯

“外面這麼吵,叫人還咋睡得着呀?”

李氏掀了棉被,憤憤地跳起來,又披了外衣,草草綁上腰帶,這纔出了屋門。

剛一出門,卻正好看見寶柱也頂着雜亂的雞窩般頭髮出來。

顯然也是才醒不久的,沒來得及做收拾!

“娘!咋回事啊?”他撓了撓頭髮,不耐煩的埋怨道。

“我也才醒過來,還沒出去看哩!”

李氏說着,便擡手將兒子雜亂的頭髮順了順。

可那髮絲從未經過保養,髮質極差,她哪怕再是用力的梳順着,卻也無濟於事,非但沒弄得好看,反而還越來越亂。

“啊!!疼————不要你幫了!”寶柱委屈的叫了一聲,乾脆撥開她的手,自己綁好束帶。

李氏見狀,訕訕地收回了手!

站在一邊嘟囔道:“沒道理啊,二柱那娃子的頭髮也不常打理,咋也不像你這樣難看?”

“難看就別看,你去玩他的頭髮好了,哼!”因着母親扯疼自己的頭髮,寶柱氣憤的說道。

李氏不免又是一陣安撫。

……

“王爺說笑了,我們王家沒有收養過什麼棄嬰?這一切,想必都是誤會!”

想起兒子害死了抱着二柱的那個婦人,後面又一直虐待二柱,王老漢不禁一陣後怕。

他那時只當是縣裡的大戶人家來着,怕惹麻煩就叫李氏將孩子的襁褓埋了。

哪知道埋得了襁褓,卻埋不了這件事兒!

如今信王找過來,他是不敢想要什麼賞賜了,只盼着王爺別怪罪了王家就好。

若能將這事兒馬虎過去,便是最好。

可瞧着站在離信王不遠處,眉目與他有五六分相似的二柱,王老漢心中一陣發虛。

二柱是知道的,他不是王家的孩子這件事。

這事兒還是自個兒爲了讓他安分一些,刻意和李氏說出來的。

好在,他瞧着二柱面色沒有大的變動,應當是腦子轉不過來,沒有將兩件事聯想到一塊兒。

可他過得了二柱那關,卻過不了信王這裡。

“若王家不曾收養本王的孩兒,那便是你們見財起意,謀財害命!”

信王看着他的目光驟然間變得森寒,語氣亦是冰冷無比。

王老漢的額頭上滲了細汗,心下焦急,卻又不知如何說清楚這事兒。

他連忙將目光轉投到王逸軒的身上,尋求幫助。

王逸軒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挺身而出,維護王家道:“王爺此言差矣,先不說小王爺身上究竟有沒有金鎖,即便真的有,也未必是被我王家所拿!”

信王卻沒有與他扯皮的心思,冷笑了一聲,道:“本王沒有功夫和你耍嘴皮子,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回孩兒!”

他把話說得這樣決然,王逸軒聽了內心也犯怵。

“祖父,我們家真的從未收養過棄嬰麼?”他看着王老漢問道。

王老漢心下一嘆,無奈之下,只得要將事情道出。

“其實……”

他遲疑不已,話欲要說出口,又不知該從何而述。

二柱看了好一會兒,始終沒有開口與他搗亂。

王老漢恐怕是擔心兒子和兒媳害死人的事泄露,又怕信王會因三房虧待自己的事,而怪罪下來。

故而他想隱瞞。

可信王今日既來到這裡,就必然有足夠的把握,如今人證胡掌櫃已道出往事,即便王老漢再是推說,也瞞不住衆人。

想到這裡,二柱面無表情的看了眼還在竭力隱瞞的祖父,暗暗搖了搖頭。

血緣一事,當真重要。

信王爲找能夠頂替活死人,成爲安定朝臣之心的另一個世子,而這樣大費周章!

王老漢更是一直如此,在王大柱與自己之間,在王逸軒與自己之間,在王家不冒風險與自己的前程之間,他選的永遠是前者。

好在,二柱已經習慣了。

他還想看看,王老漢對着信王,還能胡扯多少東西。

……

連王逸軒這個受他重視的出息長孫都提出了質疑,王老漢一個人獨木難支。

眼看着就要說出事實。

這時候,只見一個頭發亂糟糟的婆子,從老屋左側那一頭飛奔了過來,手裡還拉着個衣冠不整的少年。

卻是李氏和她的兒子寶柱。

“王爺!!”李氏尖銳的嗓音傳了過來,她急切的拉着兒子的手,匆匆跑出來,跪在信王腳下。

信王一不留神,被她嚇了一着,身體不自覺的連連往後退。

李氏扯住了他的衣襬,擡頭眼巴巴的看着,又指着寶柱,黝黑的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容:“寶柱,就是我在河邊撿來的!”

隨後,便見她聲淚俱下,緩緩地將往事道來。

只聽她說,十幾年前,勤勞肯幹的她常常去河邊洗衣服,其中一次,便有個木盆從上游飄下來,只見盆中有一個嬰兒,瞧着那嬰兒實在太可愛,她便將其抱回家去。

直到現在,撫養成人。

“噗!!”二柱險些笑出聲!

就李氏這人,且不說她是否勤勞,就衝她那個看見嬰兒可愛就抱回家的說法————

如果這是真的,他可以肯定,李氏這些年被人穿越了。

剛出生的嬰兒能可愛到哪裡去?再說李氏此人無利不起早,好吃懶做之名是傳遍了整個荷花村的。

最關鍵的是,又有哪一個母親,對待撿來的會比對親生的更好?

還是說自己和寶柱都是她撿來的?

二柱失笑,虧她想得出這一着,妄圖用親生的兒子來頂替自己的身份。

信王早前就派了人來查過王家的底,二柱相信,即便他不瞭解王家的情況,也不會被李氏那拙劣的謊言給矇蔽。

寶柱眼裡閃爍着淚光,已是緊緊抱住了信王的大腿。

“父王?!”

他擡着頭,那雙眼睛飽含期待的看着信王。

若不是母親李氏說破,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是王爺的兒子。

看他眼圈通紅的樣子,二柱嘴角略一抽搐,心中只覺得一陣好笑。

王老三還活着之時,也不見他對自己親爹有那麼親近,如今面對信王,卻是這般諂媚。

面對突發狀況,信王愣神了好一會兒,隨後纔想起自己今天來王家的目的。

他回過頭,看了眼面色如常的二柱,眼中流露出一絲笑意。

二柱和他對視一眼,看着他眼中戲謔的神色,心中有不好的預感。

卻見信王撥開李氏死揪着他衣襬的手,將跪在地上的寶柱扶了起來。

過程中,他狀似無意的拉起了寶柱的袖口,目光略一瞥過去。

如預想中一般,卻了點印記。

“我兒,爲父可找到你了!”

信王猛地與寶柱這個失散多年的兒子抱在了一起。

第三十三 辦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梅妃紀事第九十章 血石第二百五十三章 圍剿楊承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信王聲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進入皇宮第一百七十二章 進入皇宮第九十三章 脫身第九十二章 香囊第五十一章 之地第270章 設局番外:和親第三十六章 燒死第273章 瑣事第二百零四章 快叫仵作來第十二章 童謠第一百八十五章 層層毒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樓徵第七十八章 誰是第六十三章 落幕第二百四十章 緣由第五十八章 形勢第三十二章 愁思第三章 禍從口出第三十四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王的處理第一百八十四章第261章 替母報仇第266章 分道第九十六章 做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 莘妲夫人第262章 五步之詩第二百二十九章 地牢之中第二百零四章 快叫仵作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印章無用?第二百三十章 逃離成功第一百零三章 損壞雕像第261章 替母報仇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處的惡意第二百零九章 輕易擺平第一百零二章 敲響的鳴冤鼓第五十四章 斬首第一百七十六章 葬禮上的一團紅布第267章 喜鵲第二百三十二章 識破第八十八章 海棠(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各自招募第四百四十二章 偷聽到第二百三十九章 消磨兵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偷聽到第八十六章 王憲之第280章 剝繭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處的惡意第269章 解圍第三十三 辦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搜尋結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御林軍來臨第270章 設局第二十三章 進學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處的惡意第四十八章 一幕落第九十四章 書房第二百一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八章 家事第二百零七章第八十七章 嫉恨第一百一十四章 毒計第十八章 實情第五十五章 顧全第八十八章 海棠(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梅妃紀事第一百零五章 有人上山第一百零二章 闖禍第270章 設局第三十九章 信王第二十九章 編排第一百八十八章 樓徵第九十二章 香囊第二百五十七章 爭論第八十二章 轉移第十章 事發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昭的詩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詩會第286章 信王駕崩(完本)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入金鑾殿第十五章 疑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作戲第一百二十五章 曲水流觴(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二百二十一章 故意放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地牢之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製造誤會第七十二章 數罪第一百四十四章 佘幽第二十九章 編排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別之前第二百二十六章 佘幽的花第一百三十九章 挑撥第二百三十章 逃離成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淘汰第九十八章 再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