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灣出名了!
譚家灣出名是因爲譚家菜出名。有歌謠爲證——
譚家菜,譚家菜,一天不吃沒神采,
譚家湯,譚家湯,三天不喝心裡慌。
燒燴燜扒煎烤蒸,山珍海味譚家烹,
紅白喜事找譚家,譚家菜系甲天下。
話說到了民國初年,譚世聰後人譚起龍爲譚家菜的掌門人,總廚譚起峰,譚家菜系自成一派,甚至在整個嶺南也很有名氣。
譚家灣鄰村有個洪家寨,原是太平軍兵敗之後的餘部,退卻到洪家寨散了武裝,官府也不再追究。
太平軍餘部的後裔在此落腳休養生息,幾乎與外面隔絕。洪家寨有一洪姓後孫,名叫洪一昆,他聽說譚家灣有譚家菜很是聞名,遠道而來的食客紛紛來此品嚐,譚家大戶日進斗金,賺得盆滿鉢滿,很是眼紅。
洪一昆先是以食客的身份到譚家灣暗訪。吃了幾天譚家菜之後,回到洪家寨,再吃自家家宴,感覺食之無味。
於是藉口幫工,混進譚家菜莊園,想偷學廚藝。開始,也沒有任何歹意,無非是想學得譚家菜的廚藝之後,回家滿足自己的口福而已。
爲了學得譚家菜的真諦和精髓,洪一昆放下身段,做起了雜工。掃地洗碗、摘菜洗菜、配菜傳菜這等粗活兒,沒有一樣不幹的。
凡事細緻入微,在譚起龍和譚起峰面前,格外殷勤。招呼客人也很有一套,沒幾天時間,就和廚房和雜勤人等,混得非常熟絡了。
嘴巴乖巧而又做事幹練,很快就得到了譚家二人的賞識。先是混了個廚房雜領的差事,挑水的、摘菜洗菜的、洗碗掃地的一衆十多人,全受洪一昆使喚。
洪一昆也幹得特別賣力,雜勤事務,鉅細無遺,上上下下里裡外外,被洪一昆打理得井井有條。
半年後,洪一昆對譚起龍說:“我來了這麼長時間,能否學學譚家菜的做法?”譚起龍爲難了,因爲自譚家菜開創之日起,就立過一個規矩:譚家菜不對外族傳授,而且對內也有嚴格規定,那就是傳男不傳女。
封建社會,視女性爲外族後人,所以譚家菜傳承六七代,外族人是不可做學徒的。
爲了打消洪一昆學習譚家菜的念頭,譚起龍只能實話實說:“譚家菜自從我們的祖爺爺開創之日起,就立下了規矩,不向外族傳授,我不能破了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如果收了你做徒弟,我在譚家灣還怎麼立足!”
洪一昆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晚上他睡在牀上思考着,就這麼回去吧,豈不是幾個月的勞心勞力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瞎子點燈白費蠟嗎?思來想去,於是又生一計,他決定改洪姓爲譚姓,過繼給譚起龍做兒子,這樣總可以吧?
再說這個譚起龍娶了三房太太,三房太太都沒有生兒子,譚起龍眼看自己年歲已高,正愁香火難以爲繼。當洪一昆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譚起龍後,譚起龍很是興奮,與譚家族長商議之後,認爲這個還是合乎老祖宗的規矩的。
得到族長的許可之後,譚起龍帶着洪一昆到譚家祠堂,當着列祖列宗的面,燒香磕頭,收洪一昆爲義子,洪一昆改名譚維鑫,並收爲愛徒。洪一昆就這樣曲線學藝,成了譚家菜的嫡傳門人。
譚起龍爲了考驗洪一昆,經常把一些銀兩放在顯眼的地方,洪一昆特地把銀兩收起來,放進譚起龍的房間。譚起龍認爲,這小子不貪便宜,不愛錢財,於是把譚家灣的其它佃戶的賬目交給他,要他每月按時收租。
自從洪一昆得到收租的差事後,久而久之,其本性逐漸顯現。第一是隨便給佃戶上漲租金,搞得佃戶入不敷出,租金稍微一拖延,又加滯納金;二是籠絡不務正業之徒,對佃戶和譚家灣外姓村民敲詐勒索。
譚姓族人他不敢敲詐,因爲有族長和譚起龍、譚起峰二人撐腰,而洪一昆的劣跡還是被外姓鄉民告到了族長那裡。
族長認爲這是對譚姓族人的極大侮辱,譚家灣自立名號以來,靠的是禮儀誠信和溫良恭儉讓,再說,這些外族人都是當年跟隨老祖宗譚述志的將士的後裔,情同手足,如今幹出這些出格的事情,不按老祖宗定下的規矩處罰他,難以服衆。
於是,召集譚家灣民衆幾千人,在譚家祠堂對譚維鑫(即洪一昆)進行公開處罰,杖責三十棍,責令退回不義之財,將其從譚家族人中除名。
這次公開對洪一昆的處罰,讓譚起龍和譚起峰對洪一昆有了不好的看法,這小子在他們臉上抹黑了,這倒不提,譚起峰提醒譚起龍說:“譚家菜的精要,如炒菜用的自制醬料、熬湯用的秘製湯料、滷菜的滷料和譚家菜菜譜的用料和比重,尤其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精製私房菜秘訣,萬萬不可傳授這個品行不端的人。”
“還好,按照規矩,還差一月,我就要傳授這些精要之法了。這小子學是學了一些東西,也不過是煎炸烹炒的一些家常菜。”譚起龍說。
晚上,月光如初,夜色朦朧。譚起龍把洪一昆叫來,對他冷冷地說:“當初看你學藝心切,所以就收你爲義子,以你的表現已經被譚家族人除名了,你我今後這層關係也不存在了。念你跟我師徒一場,我給些錢你,還是回家吧。”
洪一昆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原來的如意算盤既可得譚家財產,又可繼承一部分譚家菜的遺產,這一下打回原形,如何是好?洪一昆說:“你別翻臉不認人,我既然進了譚家的門,就沒有打算回去,你自己看着辦吧。”
洪一昆耍賴,把譚起龍氣得當場見了閻王。譚起龍被洪一昆活活氣死了,這個洪一昆連靈牌都不願意端了,大言不慚地說:“我由洪姓改爲譚姓,目的是爲了學習譚家菜。現在這個老傢伙死了,我還是回洪家寨算了。”他怕譚家族人找他算賬,乾脆來了個腳底板抹油——溜了。
譚起峰也氣得七竅生煙,氣歸氣,碰上這等沒有人性的歹人,也只能強忍怒火,譚起龍的靈牌還是譚家幾個侄兒端着送上山的。好在,譚家是大族大姓,在譚家灣經過六七代繁衍,有好幾千人。譚起龍也風風光光地下葬入土爲安了。
話說這個洪一昆回到洪家寨竟然自立門戶,在洪家寨立起了洪家菜的招牌。
譚起峰聽說後,覺得這是譚家灣的恥辱,更是譚家菜的恥辱,於是親自到洪家寨找洪一昆理論,洪一昆說:“譚家菜非得是譚家的嗎?我姓洪,我做的菜不叫洪家菜叫什麼?”碰上痞子和無賴了,譚起峰沒轍,氣得回家睡了三天三夜。
氣消之後冷靜下來再立規矩:以後譚家菜只能傳授正宗的譚姓族人後孫,什麼義子繼子養子一概不得傳授!
再說洪一昆打出的洪家招牌菜,儘管是譚家菜的嫡傳,想要出名也很不容易。一是因爲此人人品在洪家寨備受冷落,二是因爲洪家菜沒有文化底蘊,偷工減料,食材和用料大幅縮水,明明是按照譚家菜的製作工藝做成的菜品,吃起來與譚家菜相比,色香味形均相差甚遠。
好酒是酒客品出來的,好菜是食客吃出來的,洪家菜苦苦經營一年之後,因爲門庭冷落終於倒閉了。洪一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倒把洪家菜的倒閉歸咎給譚家菜。心想:要是沒有譚家菜,我洪家菜還不是照樣經營得紅紅火火的了?
落敗的洪一昆無所事事,後來糾集洪家寨的一幫小混混,靠收地皮費、保護費爲業,幹起了敲詐勒索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