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世民要出去和泉蓋蘇文談判的時候,太子側妃武瞾求見李世民。
武瞾見到李世民說道:“父皇,太子殿下在我來東征軍之前,說等您要去和高句麗人談判的時候,讓我把這封信交給您。”
李世民接過信說道:“好,你先下去吧。”
李世民看完了李愔的來信,把信轉給李靖、房玄齡和尉遲恭等人傳看。
等大家看完了以後,李世民問道:“你們看,這其中的建議,哪一條兒可行?”
房謀杜斷,說的就是房玄齡的腦子轉的快。李世民剛剛說完,房玄齡就說道:“按照目前的情況,臣覺得最後一條兒,應該更合適一些。”
李靖也說道:“臣同意房大人的意見。”
尉遲恭卻贊成第一條意見。
李世民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這樣吧,我想跟泉蓋蘇文談了再說吧。”
南浦城裡,侯君集的唐軍,已經陷入了危急的境地。
隨着水軍的離開,侯君集也斷絕了和東征軍聯絡的途徑,他現在只是知道,東征軍已經快接近平壤了,具體什麼時候能夠和他匯合就不清楚了。
原本城裡的物資儲備充足,侯君集再堅持三個月也不成問題,可是就在幾天前,出現了意外。
在一個物資倉庫裡,有一名高句麗的倉曹和幾名高句麗士兵,他們以前監守自盜,在倉庫下面挖了一條地道,向外盜賣軍用物資。
唐軍進城後,這些人就躲在地道里,沒有被唐軍發現。
唐軍進城二十多天了,城裡治安很好,看守倉庫的人的警惕性下降了。
高句麗的倉曹和他的手下,熟悉倉庫的情況,他們趁着夜色,放了一把大火,倉庫裡儲備的服裝、箭矢、木盾等物資都是易燃物品,大火無法控制,儲備的物資大部分燒燬了。
經過二十多天的血戰,唐軍已經損失了近萬人,城裡的剩下糧食還能夠支持5天,可是其他物資已經很少了,尤其是箭矢,全軍剩下不到2萬隻,沒人還攤不上一隻。
沒有了弓弩的威脅,高句麗人直接就可以在城下駐紮,攻城的準備也更加方便了。
侯君集開始頭疼,他現在需要了解東征軍的進展情況,可是現在大軍圍城,他無法得到消息,於是他決定抓幾個俘虜問問。
任務又交給了步兵第六師警衛營長,他最近的表現令侯英傑很滿意。
這天,高句麗人又開始攻城了,一名高句麗軍官爬上雲梯,努力向上爬去,他爬到了接近城頭的時候,發現上面竟然沒有人把守,他心中驚喜,迅速爬到了頂端,踏上了城頭。
下面的高句麗人看到他上去了,一陣歡呼。
那名高句麗軍官站到了城牆上的時候,才發現,城垛後面彎腰埋伏着一羣唐軍士兵,他一下子傻眼了。不等他反應過來,幾支撓鉤伸過來,將他拖倒在地。
跟在這名軍官後面的士兵,正在向上爬得起勁兒,一羣唐軍士兵冒出頭來,用撓鉤頂住雲梯,向外猛推,將梯子推翻了,上面的三名士兵被摔得七葷八素。
侯君集審問了這名高句麗軍官,得知唐軍還在順川以西地區,看來一時半會的還打不過來。
侯君集認爲不能坐以待斃,他分析,高句麗人的主力在平壤一帶,大同江以東地區高句麗人的力量較弱。他決定帶上剩餘的糧食偷渡到大同江到東岸,擊潰東岸的高句麗軍隊,向新羅和百濟聯軍靠攏。
王寶生走時,留下了16艘哨船,協助侯君集封鎖江面。這種哨船每艘船可以運載120名士兵。侯君集決定連夜渡江。
凌晨兩點半。侯英傑親自率領警衛營和步兵第一團的一個營,登上了哨船駛向大同江東岸。
夜黑漆漆的,16艘哨船靜悄悄的向東岸靠靠近。距離岸邊還有幾十米的時候,由於哨船吃水較深,再往前就會擱淺,警衛營長率領100多名熟悉水性的士兵,下水游泳過去。
他們剛剛上岸,就被高句麗人的哨兵發現了,很快河岸上燃起了大量的火把,至少上千名高句麗人涌了出來。
警衛營長一看高句麗人有防備,急忙招呼士兵們下水往回遊,高句麗人亂箭射來,唐軍士兵們紛紛中箭,警衛營長的背上也中了一箭,幸虧傷勢不重,他咬着牙游到了哨船跟前,被唐軍搭救了上來。
跟隨他偷渡的120名唐軍,逃回來的僅僅不到40人,其餘的都葬身在了大同江冰冷的江水中。偷渡失敗了。侯君集只好放棄了偷渡的打算。
怎麼辦?侯君集和幾位師長們商量,認爲不能在這裡等死,突圍出去雖然也很危險,但是卻有一絲希望,至少可以靠着搶劫有口飯吃。
侯君集決定再堅守最後一天,後天凌晨突圍。
第二天,各部都在準備突圍,後勤部門把剩餘的糧食製成熟食,分發給了所有戰士,讓大家分頭攜帶。
此時,他們還不知道,高句麗人已經接到了大同江東岸的部隊的通報,說南浦城中的唐軍有突圍的跡象。
高句麗人已經做好了對付唐軍突圍的準備,他們在城外挖掘了很多陷坑,設置了絆馬索,佈下了埋伏,在夜間加強了戒備。
凌晨1點半,唐軍悄悄打開了西門,騎兵們在前面開路,正要猛衝出去。忽然,外面亮起了很多火把,有人騎馬打着火把朝着城門馳來。
在城門口的騎兵第11師師長對侯君集說道:“陳國公,高句麗人有準備,怎麼辦?”
侯君集果斷地說道:“過了今天,高句麗人準備得會更充分,衝吧。”
騎兵第11師師長挺起胸膛,舉起橫刀,大聲喊道:“弟兄們,跟我衝。”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喊道:“不要放箭,我是東征軍信使,我要見陳國公。”
侯君集聽到了來人的喊話,急忙說道:“大家先不要動,等一下,讓他過來。”
不久,一個唐軍信使來到了侯君集的面前,他說道:“國公爺,皇上的信。”
侯君集沒有接信,他警惕的問道:“你是什麼人,皇上的印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