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最壞的人(下)

寧琳琅和張沐在古玩市場的時候,就已經看過這些東西了,現在再次仔細觀察了一遍之後,還是有點說不準。

寧琳琅指着那件安樂堂款的黃地鬥彩荷花貫耳瓶道:“師兄,我看這件像是成化鬥彩,唯獨‘安樂堂’的款識不能確定,但它真的很像是成化鬥彩;這琉璃瓦應該是元代的白琉璃,可是我也沒見過實物。”

張沐則是盯着那件雞油黃的太康款黃地壽字紋玉壺春瓶看了又看,道:“釉色是雞油黃,這點可以肯定,但是這個‘太康’款,卻也是沒聽說過;還有那幾塊琉璃瓦,以前也沒見過,該不會真的是白琉璃吧?”

姜聖懿兩人對他們說的東西完全不懂,只好是疑惑地看着張辰,希望能夠從他那裡得到解釋。

張辰笑了笑,道:“這些琉璃瓦的確就是元代的白琉璃瓦,迄今爲止我也只知道這十四塊,再沒聽說過什麼地方出現過這種白琉璃瓦,除元代有燒製記錄之外,其他的歷朝歷代也都沒有少過這樣的東西。

元人尚白,所以就出現了卵白釉這種瓷器,那時候有不少的建築都是白琉璃瓦頂的。你們看這琉璃瓦上邊還有編號呢,這種編號一共有六種,東下六、東上二十七、南上七、南中十九、西中四、北下七、北中十三,這應該是橫列某一排的數字,在建築的時候按照編號來排列,或者是爲了給後續的修繕預備的,能夠在一面就排列出至少近二十七排琉璃瓦,可見這座建築物的規模有多大。

還有這上邊的字,你們沒有仔細觀察吧,這是趙體字啊,什麼朝代的工匠會用趙體字來作爲記號的字體呢,只有元代的工匠了。而那個李三又是從包頭帶回這些琉璃瓦的,在古代的時候,漢人很少在包頭修建什麼大型建築,用到這麼多琉璃瓦的就更是不可能了,所以這些琉璃瓦肯定是元代的。”

寧琳琅和張沐對自己觀察不夠仔細而自愧的時候,姜聖懿和洛湘怡兩人也在爲張辰的觀察力驚歎,這傢伙也太細心了吧,從幾塊瓦片上就能看出這麼多問題來,在古玩市場裡那些人對他的崇拜可都不是白給的啊。

琉璃瓦已經確定是元代的了,還有兩隻瓶子沒說法呢,張沐對於張晨的信心是無比堅定的,知道只要是張辰看上的,那肯定不會是普通貨色。

急着道:“那小辰你說說,這兩隻瓶子是怎麼回事,我還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這種款識的瓷器呢。”

張辰見張沐急了,就有心逗逗她,問道:“這兩件肯定是有說法的,不過小沐姐你是想先聽這隻壽字紋的,還是想先聽這隻鬥彩的呢?”

張沐一聽這小子在調她的胃口,兩眼一瞪,道:“你趕緊的給我說,不管哪件都可以,你要是再欺負我我就找二姑和五師叔告你的狀。”

張辰感覺自己真的很賤,沒事招惹張沐幹嘛,這姐姐可是很不講道理的,遇上什麼事只要張辰不讓她滿意的,就會擡出張芷蘭和陳雯琳這兩尊大神來搞壓迫。

忙舉手投降,道:“好好好,小沐姐你別急,我這就給你說。”

也不理寧琳琅和姜聖懿幾個幸災樂禍的表情,拿起那件黃地鬥彩荷花貫耳瓶,道:“我們還是從前往後說吧,這隻瓶子琳琅你猜的沒錯,正是成化鬥彩。讓人看不懂的是它的底款‘安樂堂’,這樣的瓷器從來沒有在存世的成化朝瓷器中出現過,其它朝代的瓷器上也沒有這樣的款識。

我們先來說黃釉,明清兩代對於黃釉瓷器的管理是相當嚴格的,黃色是天子和皇家專用的顏色,民間絕對禁止燒造。而皇室用瓷也有一定的規格,並不是誰都能用的,哪怕是貴如親王后妃,也都有相應的規矩。

我們現在可以查到的宮廷資料中,有明確記載,並且很詳實的,就是《國朝宮史》了,其中的經費條裡記載了後宮嬪妃的用瓷等級劃分爲六個級別,嬪以前一人一個等級,貴人以下是統一的一個等級。

皇后使用的瓷器有黃瓷盤兩百二十隻、各色瓷盤八十隻、黃瓷碟四十隻、各色瓷碟五十隻,黃瓷碗一百隻、各色瓷碗五十隻、黃瓷盅三百隻、各色瓷盅七十隻等等;皇后的用瓷是完全黃釉的,皇貴妃的用瓷是內白外黃,貴妃的用瓷是黃地綠龍的,等級越低的,瓷器上的黃色釉就越少,顏色也不那麼純正。

但是你們看這隻瓶子,黃釉呈色純正,而且工藝之精湛也不是其它可比的,這應該是天子用瓷啊,但是卻沒有紀年款或者天子私款,這是爲什麼呢,因爲這是一件不是天子用瓷的天子用瓷。

萬貴妃深受成化帝朱見深寵愛,對於皇帝的其他妃子宮女一概視爲眼中釘,但有懷孕者,都會派心腹太監送墮胎藥去強行墮胎。但是朱祐樘的命好一點,他母親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居然沒有把墮胎藥全部吃下,留了朱祐樘的一條命。

他母親也因爲是宮女的身份和皇帝歡好,而被萬貴妃找藉口打入冷宮,就在冷宮裡產下了朱祐樘。在被廢的吳皇后和很多人的照應下,朱祐樘在工匠和太監養病等死的安樂堂裡秘密生活了五年,才被成化帝朱見深接到身邊。”

寧琳琅和張沐是要專門學歷史的,對於各朝代的歷史都要有一定的瞭解,這一段她們也都知道。可姜聖懿和洛湘怡兩人就不一樣了,她們的生活和歷史完全不掛鉤,現在聽到這麼悽慘的故事,眼圈都有點紅了。

洛湘怡有點憤恨地道:“這個萬貴妃好歹毒啊,別人懷了孩子她就要逼人家墮胎,這樣的女人實在可惡,一點母性的慈懷都沒有,真該千刀萬剮。”

張辰接着道:“呵呵,這萬貴妃確實是可惡,不過他也間接的塑造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只娶了一個老婆的皇帝明孝宗,這個應該是所有女性都喜聞樂見的了吧。朱祐樘也許就是在童年和少年時代見慣了後宮嬪妃的爭鬥,所以一生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也正因爲如此,孝宗皇帝至死也只有朱厚照一個兒子。

好了,咱們說正題。朱見深見了自己唯一的兒子,怎麼能不疼愛有加呢,再一聽說皇子是在安樂堂里長大的,所以就把安樂堂當做出龍之地,賞賜一些帝王用瓷去,以表彰安樂堂的功勞,也用來見證皇子在那裡生活過。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推測,但是應該也差不了太多。因爲這畢竟是一件貨真價實的成化黃地鬥彩瓷器,之後的其它歷朝歷代中,再沒有能燒出這麼漂亮鬥彩瓷器的時候了。褚太師叔倒是能燒出來,但是他不會幹這種無聊的事情,不可能讓自己的作品流傳到市面上去。”

張辰把這件貫耳瓶放到一邊去,又拿起另一件玉壺春瓶,接着道:“現在來說這隻壽字紋的玉壺春瓶,小沐姐你剛纔也說過了,這是正宗的雞油黃,但是卻沒有見過‘太康’款的。其實你說對了,這件和剛纔那件一樣,也是正宗的官窯瓷器,弘治雞油黃,問題同樣也出在底款上。

剛纔我已經說過了,明孝宗朱祐樘一輩子只有一個老婆,所以他的子女非常少,一生只有三女兩子,其中四個全部夭折,只有朱厚照一個活下來的。所以朱祐樘對女子女都特別的疼愛,尤其是他的小女兒朱秀榮,朱祐樘最是寵愛之極,一歲多早夭之後,加封了太康公主。

這隻玉壺春瓶的釉色是標準的雞油黃,弘治朝後也再沒有人燒出來過,上邊有壽字紋,底款是兩個字‘太康’,這是什麼來頭就不用再說了吧。”

張沐現在對於古玩這一行算是比較通了,聽了張辰的話,問道:“可惜我們只買到這一件,如果這個公主的墓被盜了,應該流出來很多的吧?”

這樣的東西能有一件就不錯了,張辰翻了個白眼,道:“小沐姐,這件可不是生坑,少說出來也有一百年以上了,你也不想想,真要是生坑的話,我能買它嗎,最先要做的就是報警。在所有的瓷器中,黃地瓷器,或者說是以黃色釉爲主的瓷器留下來的最少,這類瓷器在紅衛兵眼裡是最容不得的,現在能不能找到第二件都難說,哪來的那麼多呢。”

姜聖懿打斷張沐將要出口的話,道:“張辰,你說這是一件陪葬品?你快點拿開,我害怕這些東西。”

看起來姜聖懿很衝的樣子,沒想到膽子這麼小,張辰笑道:“這有什麼好怕的啊,你沒去過博物館嗎,那裡的大部分文物都是從墓葬裡邊挖出來的,你不是也沒有怎麼樣嗎,而且這東西都出土超過一百年了,什麼都沒有,看你那慫樣兒,好像它會咬你一口似的。”

姜聖懿這才穩定了一點,道:“我就是膽子小啊,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我一個人怕。”

說完轉頭看了看其他人,發現五個人裡邊只有她一個人在害怕,張辰和張沐姐弟倆還有寧琳琅都是古玩行的,見多了這些東西,不怕很正常,但是洛湘怡也沒有一點的害怕,搞得姜聖懿還真有點不好意思了。

趕忙轉移話題,問張辰道:“那你把這些東西說的這麼好,像是稀世珍寶似的,這些東西都很值錢嗎?這兩隻瓶子看起來倒是很漂亮,要說值點錢的話還能說得過去,可這些瓦就沒有那麼高的價值了吧?”

張辰再次開始了知識普及,道:“聖懿同學,你怎麼能用這麼世俗的眼光來看待呢,我們得到一件東西最先想到的不應該是它值多少錢,而是它有什麼樣的研究價值,在歷史上有什麼重要的作用,是否推動或者帶動了一些社會的進程,在現在又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如果你非要講錢的話,倒不是不能說,但是它們值多少錢也是建立在我剛纔說過的那些基礎之上的。就說你最看不上眼的這些琉璃瓦吧,它代表着中國人在元代時候的建築成就,一般來說,大型的宮殿和官府等等建築都是面南背北的,這些琉璃瓦的最大序列數字是東上二十七,而它們又分爲上中下三個序列,也就是說它們所要用在的建築是三層的,最上邊的一層至少要用到二十七排琉璃瓦,你想想那是多麼宏偉的建築。

這就是它們所包含的歷史價值,還有這種精美的做工,代表着當時的制瓷工藝在世界上的領先程度,憑着這些價值和它們的稀有程度,這裡的每一塊琉璃瓦最少都要值八十到一百萬。”

姜聖懿還真沒想到,就這麼一塊瓦片,居然這麼貴,要比她一年的工資還高,這十四塊就是一千多萬,而張辰這傢伙只花了五百塊就買來了,這中間的差價就有兩萬多倍,這也太恐怖了吧。

再看看一邊的兩隻瓷瓶,這個的購買成本算是四千塊一件,又問張辰:“那這兩隻瓶子呢,能值多少錢?”

張辰假裝神秘地一笑,道:“聖懿,我告訴你了,你可不許出去說,這兩隻瓶子中的任何一隻最少都要八千萬以上,如果上拍賣會操作得好,上億也是很輕鬆的。”

今天是姜聖懿活了二十多年以來受到震撼最強烈的一天,只不過半個下午的時間,張辰就用八千多塊換來了價值最少也要近兩億的東西,這是在她的觀念裡從來沒有過的暴富程度。張辰開了那麼大的博物館,裡邊的東西據說都是寶貝,這傢伙得有多少錢啊。

撇撇嘴,佯裝不屑道:“張辰,你太壞了,明明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卻要在古玩市場裡和人家裝作不明白,用那麼低的價格買到手,還裝的那麼像,你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了。”

第404章 考慮一下第338章 密匣第677章 終於等到了第303章 陳年舊事(中)第539章 衣錦還鄉(二)第464章 求救電話第623章 想不承認妖孽都不行第456章 當張辰發狠第387章 打個賭吧第738章 新春大漏(二)第37章 驚天寶藏(一)第262章 二六三章 大收穫第213章 開放第20章 初聞賭石(中)第197章 十足的贗品第631章 也是妖孽第369章 風暴初現第76章 拍賣會上的大漏(上)第178章 原來如此第85章 賭木第666章 打劫的第70章 密室藏品(上)第652章 又一尊坐像第89章 藍第56章 或許是個好機會第449章 義舉第212章 驗收(下)第398章 海上絲綢之路(七)第147章 慘淡收場(下)第104章 一賭爲快一睹爲快(七)第291章 踩肩膀借光第506章 拍賣會恩怨(十)第700章 破而後立(上)第675章 推進第632章 雙後至寶第598章 突來的消息第359章 收魂人第316章 突來的變化七一三彪悍的盜獵者上第596章 女神歌聲的傳說第656章 都是誤會(上)第289章 虎頭陀第400章 海上絲綢之路(九)第438章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第424章 車匪路霸第39章 驚天寶藏(二)第212章 驗收(下)第67章 銀元第498章 拍賣會恩怨(二)第34章 騰衝交易會(四)第85章 賭木第47章 不要讓我鄙視你第591章 五牛圖(下)第725章 歪打正着第571章 挖洞第569章 蚌中之秘(下)第6章 得與失第281章 漢府瓷第484章 七年之癢(五)第508章 拍賣會恩怨(十二)第311章 出海第241章 靈光一計第648章 答記者問第68章 四大天王狻猊鏡第465章 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七一九岳家人的野心第282章 樂極生悲第204章 談琴(上)第150章 虎符第176章 木質不同第437章 瓘靖二妙第612章 翁婿密談第253章 滿盤皆敗第660章 衝進警局第461章 漢奸比鬼子更可恨第456章 當張辰發狠第524章 無恥沒下限(續)第360章 讓我姐姐走第149章 柴窯當屬皇第240章 談判的基礎第614章 最奇葩第181章 建築工地上的求職者第一一九一二零章 海盜行業的佼佼者第439章 克孜爾孔雀(中)第654章 懷上了第389章 心服口服第560章 衣錦還鄉之那又如何(下)第592章 津溏之行第626章 華夏最牛年輕人第458章 公平競爭(上)第216章 好主意第726章 先保命第606章 再遇海盜第635章 如此瘋狂第641章 比試比試第300章 進化(下)第271章 終見良渚玉第577章 出貨第60章 摟着兒子睡第503章 拍賣會恩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