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龍山脈,嬴都峰。
一封傳書悠悠而來,落入那山頭宮觀之內,待片刻,這閉鎖的大門忽地洞開,一陣急風驟然掀起,便把門前傳書一併捲了進去。
觀內,幾個模樣清秀的童子正淨手焚香,俄而又拿起蓍草左右掃弄,現一見急風捲了傳書入內,這些弟子便立時聞風而動,急忙跑上前去想要搶先拿得此物,最後則是一體型壯碩,身寬體胖的童子勝過衆人,拿了傳書就往內殿跑去。
“尊者,是扶微宮掌門的書信。”
他撲進去跪拜下來,將那傳書雙手呈上。
薊道人這才掀起眼皮,聞見扶微宮三字後略有驚訝,隨即便把那傳書抓到手中,拂袖賞去胖童子幾枚靈玉,就叫對方喜不自勝,歡歡喜喜地退出門去。
薊道人見狀也是一嘆,心說這些記名弟子裡沒一個有成器之相,資質好些的,心性便差了,心性堅韌的,資質又有些拿不出手。兩者兼得自然是好,只是這樣的弟子,又早被宗門修士給收了去,他如今擄來的這些,也都是旁人遴選剩下的了。是以他一身衣鉢尚還無人承繼,倒也十分可惜。
北雲洲便再是富饒,終也不能同上界相比,薊道人更是一心要往大千世界去尋取機緣,又苦於身上沒有兩件趁手的法器,到了上頭恐將難以自保,這才左右求得文王山、扶微宮諸派,欲換取一兩件好用之物,作爲來日飛昇上界的倚仗。
可惜上乘法器大都稀缺,哪有富餘到能夠拱手讓人的地步,品相稍次之物,薊道人又看之不上,一味挑挑揀揀到了今日,卻也沒件得用之物傍身。
故今日收到扶微宮掌門傳書,薊道人也是心頭一喜,以爲法器之事有了着落,便滿懷希冀地打開書信一看,倏爾眉頭微皺,倒是有些遲疑起來。
信上講,扶微宮昔日敵派朱玄,今又藉着一外化修士重回北雲,此人手中恐持拿着當年朱玄祖師的一件至寶,名曰百川玉淨瓶,此物可盛四海之水,又能煉製各種水木精氣,將之凝作水玄丹玉,與人交手時放出此物,自是克敵制勝的一大殺招。此外,這百川玉淨瓶還是一件絕佳的保命之物,當年朱玄祖師被樑延芳幾乎打碎丹田,卻還能憑藉此物護住自身,不可說是不神奇。
此件法器能攻能守,甚爲罕見,縱是挑剔如薊道人,也難免不心頭意動,只是按心中所言,此物還拿在朱玄派那位外化修士手中,扶微宮自己不去拿了寶物過來,卻反而選擇賣他一個好處,將此消息傳書告知給他,便不得不令薊道人感到懷疑了。
繼又往後讀下,薊道人心裡即又感到一片火熱,原是這扶微宮一時騰不出手來對付朱玄,卻又不甘讓這昔日敵派捲土重來,故纔想託他前去對敵,只要能殺了朱玄派的外化修士,扶微宮也就不會插手那百川玉淨瓶的歸屬。
對這般說法,薊道人也並非全信,只他的確知曉扶微宮等派最近都在籌劃秘宮一事,文王山亦爲此打發過人來招攬於他,只是那法器他看不太上,於是便拒絕了下來。
念此,薊道人不由暗暗想到,上乘法器可遇不可求,若不曉得消息便罷,如今既知道了百川玉淨瓶的下落,又怎能不去爭奪一番?有了這等保命之物傍身,自己就是去到了大千世界,做事也無須那麼束手束腳了。
薊道人暗自起意,便又在府中小心籌謀了一番,這纔去信給樑韶,言自己願意出手,此番也多謝樑韶肯賣他一個人情。
此後才駕起遁光直往西南,向着信中給出的朱玄派方位趕了過去。
三日後,川丈山上。
幾個朱玄弟子正呼喝苦力修葺屋舍,言語間諸多不耐,動輒就是劈頭蓋臉一頓喝罵,即便如此,這些苦力勞夫也盡都低眉順眼,不敢表露半點異色。自丹羅派覆滅後,此派長老與諸多真傳都已被駱成遺下令誅殺,其餘弟子便被廢去修爲,留在這川丈山上任人差遣,做些瑣碎繁雜的活計。
朱玄弟子本就看不慣這些丹羅舊徒,平日裡也藉着差遣之名多加羞辱,駱成遺等人自對此睜隻眼閉隻眼,從未有過訓誡。
“還不趕緊搬了東西上去,手腳都麻利些!”一杏袍少年叉腰大喝,更不忘死死地盯着面前之人,生怕當中有偷懶懈怠的。
卻在這時,幾絲細雨灑落而來,逐漸淋溼各人衣衫,叫那杏袍少年擡頭望天,心道奇了怪了,怎剛纔還是萬里晴空,現下就黑天沉沉,彷彿有狂風暴雨將至。
忽然間,一陣惡風驟然掀起,自四面八方席捲而來,伴隨着瓢盆大雨,電閃雷鳴,幾乎霎時之間,就叫這川丈山方圓百里盡數陷至昏沉雨霧之中,一時間,草木傾折,洪水奔嘯,此三山四水之地,諸多江流也有衝潰兩岸之兆,最爲壯闊的惠水河上,更是黑浪翻卷,拍得堤岸晃動不休!
洞府內,趙蓴雙眼頓睜,已是知曉山外異常,隨即劍遁而起,登時現身雲天之上,一手將身後山頭按定下來。
此時,駱成遺等人方覺出不對,趕忙出門查看,就見趙蓴神情肅然,示意他等留宗庇護弟子,不必插手進來,於是得其授意而爲,皆是沉下臉來將自己喚到身邊,心頭卻不由七上八下,因着此次來人乃是外化修士,而倍感緊張慌亂。
雲天上,趙蓴直身而立,神識向前一探,便看清了在此呼弄風雨之人的真容。
那道人身量矮小,體形枯瘦,一件黃袍法衣穿在身上,便好似吊掛於枯木一般,隨風左右晃動,偏他又相貌不揚,一對粗眉配得吊梢小眼,肌膚若樹皮般皺起,便顯得如六旬老者,頗是醜陋。
趙蓴直視於他,略微皺起眉頭問道:“何方道友在此興風弄雨!”
道人聽得此話,方纔乾笑着從雨霧中露出身形,向她做了個稽首道:“貧道薊延才,今爲扶微宮與貴派之間的恩怨而來,道友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