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六十年——
——薊州孟凡生回憶錄
前言
退休在家清閒無事,看報紙上常講老年人多用腦,多動腦有利健康,我也就想做點既動腦筋又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幹什麼呢?我既不擅長寫作,又不擅長書畫,不可能留下文學作品和書法字畫。當我看到書攤上有許多中國和外國,歷史上和現代一些名人、大人物對歷史事件的回憶錄,受到了啓發。這種文學體裁,寫得比較實在。它既不像長篇小說那樣需要生動的故事情節,也不像抒情散文那樣用很多華麗的詞藻。我何不也寫一部回憶錄呢,把我自身經歷過的,以及我所見所聞周圍發生過的一些真實情況,記錄下來流傳下去,不也是對歷史對社會的一點貢獻嗎。當然,那些身經百戰的開國元勳們寫的回憶錄,反映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件,是國家和社會變動、發展的大事,他們的事蹟,他們的經歷,是應該載入史冊的。我所回憶的都是些社會基層平民百姓所經歷的小事,不管是國史還是地方誌,大概都不會記載這些小百姓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事的。但是,我所反映的百姓生活小事,卻也是對那些大事件的點綴和補充。尤其是我所經歷的這些歷史變化,畢竟是現在許多年輕人不知道的,尤其是廣大網民,大多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光聽媒體公開的宣傳報道,很難了解過去的真實情況。而且國史和地方誌只是記載了正面的史料,而對於當時官方不許公開報道的史料是不許收入地方誌和部門志的範圍之內的。我的回憶錄則是全面地、如實地、客觀地記錄了這些歷史事實,這也起到野史對正史的補充作用吧。所以,我的回憶錄,對年輕人瞭解過去,應該是有所幫助的。
我是1948年春出生的,當時正處社會大動盪的年代,故自幼就有了一點特殊的經歷,加上我是伴隨着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而成長起來的,耳聞目睹了舊中國與新中國,改革開放前與改革開放後中國北方縣城與農村的發展變化,尤其農民們的生活水平的變化,用許多薊縣城裡老農的話就是:“差天上地下去了”。
縱觀我國曆史,儘管幾千年來發生過多次改朝換代,政權交替,而且每次經過戰亂之後都有一個“從亂到治”的歷史時期,都要出現一段“太平盛世”。儘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出現了“書同文、車同軌”,滿清王朝使漢族人的髮型和服飾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從人們的生產工具、交通工具、住房樣式、吃喝穿戴質量上看,新舊中國的變化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次政權交替後的社會變化。
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把“嫦娥奔月”,“騰雲駕霧”,念動咒語“武器”可以自動殺傷敵人當成幻想,而今的火箭、導彈、航空、航天、登月球、落火星,已經把幻想變成了現實。過去人們把“千里眼”和“順風耳”,當成可望不可即的神話故事,而今的網絡視頻則可以使兩個人在萬里之外面對面聊天。過去只有帝王將相財主豪紳等高貴人物出行才能騎馬坐轎,而今小汽車已經成爲薊縣城鄉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過去把用“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廣廈千萬間”,代替老百姓居住的“卷我廬上三重茅”的茅草屋當做美好的理想,而今農村的老百姓全部住進了大瓦房或小樓房。自古以來,農民種地交租納稅,是天經地義的。而今農民種地不僅不納稅,國家還給補貼,沒有養老金的還給“老年費”,這些惠民政策都是歷朝歷代所沒有的。
總而言之,從夏商周到元明清,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也有發展和變化,可那全是量變。只有在出現了大機器生產,出現了現代化工業和科學技術之後,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的生活才發生了質的變化。而我國的這次政權交替,正好處在世界工業化的大潮流中,新政權代表了新的生產力,發展了大工業,逐步實現了現代化,才使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我才說新舊中國交替後的社會變化,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次改朝換代。
正由於我親身經歷了薊縣城區在新中國建立後的巨大變化,我的回憶錄才用了“天翻地覆六十年”這樣一個大標題。
2012年本文第一章在互聯網上陸續發表,2014年秋,引起薊縣文聯書記劉北星同志和薊縣縣誌辦公室主任劉春同志的關注,對筆者進行了鼓勵和指導,並贈我1991年版《薊縣誌》和2014年版《薊州通鑑》各一本,使我對薊縣的歷史資料有所瞭解。這就爲我繼續撰寫回憶錄提供了大量史料,並使我以這些史料爲依據,對已經發表的回憶錄部分章節進行補充和完善。爲此,筆者對二位領導表示感謝。
我的《回憶錄》既有自傳的成分,又並非完全是自傳。不僅是反映我一個人的經歷,而是反映了這個時代,一部分平民百姓的生活狀況,從某個側面,也就是以薊縣城裡爲主軸,記錄一段中國歷史發展的真實情況,供年輕的網友們參閱。本人計劃利用多年時間,按照時間順序,陸續撰寫並發表相關章節(注)。
我是在薊縣城裡出生的,還是先從薊縣城談起吧。
注:本書於2008年10月開始創意,2012年5月開始在網上陸續發表,2014年11月開始補充修改。
第一章 古城舊貌
序言
薊縣縣城位於燕山腳下,州河之濱,西距北京九十餘公里,東距山海關二百餘公里,東南至唐山一百二十公里,南至天津一百二十公里,北至承德一百三十餘公里。
薊縣老縣城是一個有二千多年曆史的古城。
在春秋時期,這裡稱無終子國。不過國主只是子爵,與公爵、侯爵、伯爵相比,屬第四等級了。那年代公爵侯爵的封地——也就是“國”的地盤也沒有一個省大,估計這個子爵的“國土”也就和縣差不多了。
戰國時期這裡稱無終邑,隸屬燕國右北平郡。
自秦朝至東晉十六國時期,這裡隸屬“北國”(前後建立的燕、趙、秦等)一直稱無終縣,隸屬北平郡,併爲郡治(郡政府駐地)。
南北朝時期,這裡稱無終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將北平郡改稱漁陽郡,無終縣先後隸屬北魏(公元432年至534年)、東魏(公元534年至550年)、北齊(公元550年至577年)、北周(公元577年至580年)政權的漁陽郡管轄。
隋朝初期,這裡稱無終縣,併爲漁陽郡的郡治,與同期的范陽郡(北京一帶)和盧龍郡(唐山一帶)並列。隋朝大業(公元605年至616年)末年,無終縣改稱漁陽縣。
唐朝時期這裡一直稱漁陽縣,先後隸屬玄州、幽州和營州管轄。唐朝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薊州,漁陽縣屬薊州管轄,併爲州治(州政府駐地)。
五代十國時期,這裡稱漁陽縣,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後晉主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遼國),內有薊州和漁陽縣。
被劃歸遼(公元907至1125年)、金(公元1115至1234年)管轄時期,這裡一直稱薊州漁陽縣,併爲州治。這其中曾經於大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薊州歸北宋王朝管轄,改薊州爲廣川郡,漁陽縣改稱平盧縣,隸屬廣川郡,併爲郡治。金天會三年(1125年),復歸金國管轄,仍稱薊州漁陽縣,併爲州治。
據史料記載,大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訂立“海上之盟”,約定聯合滅遼後,金歸還宋燕雲十六州。當年,宋金聯合滅遼,金把燕京、涿州、易州、順州、景州、薊州等地如約歸還大宋。二年後,金開始出兵伐宋,又佔領了這些州縣。明代小說《水滸傳》第八十四回:“宋公明兵打薊州城,盧俊義大戰玉田縣”,大概就是根據這段歷史而編寫的。至於薊州是被宋軍攻佔的,還是被金國“歸還”的,《縣誌》並無明確記載。
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這裡稱漁陽縣,隸屬大都路薊州,併爲州治。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撤漁陽縣入薊州。薊州內管本州,外理(管轄)玉田、豐潤、遵化、平谷四縣,隸屬順天府(北平布政司)。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這裡仍稱爲薊州,轄玉田、豐潤、遵化、平谷四縣,隸屬順天府。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稱薊州,轄玉田、平谷二縣。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稱薊州,不轄縣。
1913年,也是中華民國二年,改稱薊縣,隸屬順天府(1914年,順天府改稱京兆特區)。
1928年,隸屬河北省。
1935年至1945年期間,薊縣縣城被日僞政權控制,城外鄉村成爲抗日民主聯合縣政府的游擊區和根據地。1945年9月,抗日民主聯合政府佔領了薊縣城。
1946年5月,撤銷抗戰時期的聯合縣政府,恢復薊縣建制,隸屬冀東區行署第十五專署(轄寧河、寶坻、薊縣、玉田、遵化、豐潤、灤西共7個縣)。
1947年11月,薊縣改爲隸屬冀東行署第十四專署(轄平谷、密雲、順義、通縣、三河、香河、薊縣、興隆、承德縣共9個縣)。
1949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建立,8月1日,冀東行政區建制撤銷,冀東行署及第十二、第十四、第十五專署建制撤銷,成立通縣專署(轄通縣、順義、密雲、平谷、薊縣、三河、香河7個縣)和唐山專署(轄臨榆、撫寧、盧龍、昌黎、灤縣、灤南、遷安、遷西、遵化、樂亭、豐南、玉田12個縣),連同唐山、秦皇島2市均屬河北省直轄。原隸屬冀東行政區的寧河、寶坻2個縣,劃歸河北省天津專署管轄。
1958年2月,天津市從國家直轄市降格爲河北省省轄市,原河北省天津專署(轄永清縣、靜海縣、文安縣、大城縣、天津縣、霸縣、安次縣、武清縣、寶坻縣、寧河縣、漢沽鎮、楊柳青鎮、勝芳鎮)併入天津市。1958年3月,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懷柔、密雲、平谷、延慶9個縣和通州市劃歸北京市管轄。河北省通縣專署撤銷,薊縣、三河、大廠劃歸唐山專署管轄。11月,薊縣、三河、大廠三縣合併,稱薊縣,仍歸唐山專署管轄。
1960年3月,薊縣劃歸河北省天津市管轄。
1961年7月,恢復天津專署,受河北省與天津市雙重領導,薊縣隸屬天津專署管轄。
1962年6月,薊縣、三河、大廠三縣分開,恢復原薊縣建制,仍隸屬河北省天津專署。
1966年5月天津市恢復爲國家直轄市,天津專署隸屬河北省。1968年各省的專署改稱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3年8月,河北省天津地區14個縣中的靜海、武清、寧河、寶坻、薊縣5個縣劃歸天津市管轄,原天津地區改稱廊坊地區,管轄其餘的9個縣和廊坊鎮。
2016年6月,撤銷薊縣建制,升格爲天津市薊州區。
從以上演變過程可以看出,歷史上的無終縣和漁陽縣,都是郡或者州下面的縣級行政單位,但同時也是郡或者州政府的駐地,那時的郡或州就類似新中國的“專署”和“地區”的機構,它管轄幾個縣,也在某個縣城設置辦公機構。這些設置“郡治”或“州治”的縣城,都是交通比較發達的地區。同期還有與“專署”並列的“地級市”,它們也屬省直接管轄,但是隻管本市內的“縣級區”,不管轄其他縣。
明朝洪武四年,“撤漁陽縣入薊州”就類似薊州從“專署”變成“地級市”,漁陽行政區從“縣”升格爲“地級市”了。“薊州內管本州,外理四縣”,就類似1983年後政治體制改革的撤銷“專署”,改爲“地級市管縣”(專署的職權交給地級市政府,減少了管理機構)的架構,類似一個地級市下面管轄四個縣。
康熙十六年,薊州由轄四個縣減爲轄二個縣;乾隆八年改爲薊州不再轄縣,就等於薊州不再行使“專署”的職權,只是享受“地級市”待遇了。辛亥革命後,薊州改稱薊縣,就等於從“地級市”降格爲“縣”了。後來天津市把五個縣都升格爲區,就等於這些縣都享受“地級市”的待遇了。
薊縣這座老縣城雖然有悠久的歷史,卻由於沒有在這裡發生過較大的歷史事件,而沒有多大名氣,也和普通百姓一樣,是個普通的小縣城了。這個小縣城五百年前什麼樣子,除非縣誌上的記載外,已經無人知曉了。但在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的縣城面貌,我是既聽一些老年人說過,也曾親眼見過的。其中最老的是我的曾祖母,她是1882年生人,看到過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去東陵上墳的隊伍的。現在經歷過舊社會的老人多以故去,我想把他們所說的和我所見的,記錄下來,介紹給下一代,也算對歷史的回顧吧。
本章標題所指的老縣城舊貌,是指1955年之前的狀況。這時雖然新中國已經建立六年了,但還處於經濟恢復時期,從薊縣縣城建築來看,變化還不大,還是解放前直到明清朝代的老樣子。1956年農業合作化和公私合營化以後,纔是建設新縣城的開始。
附:本章目錄:
第一節 薊縣老縣城的城牆
第二節 薊縣老縣城的護城河
第三節 薊縣老縣城的街道
第四節 薊縣老縣城的商家店鋪
第五節 薊縣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
第六節 薊縣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
第七節 薊縣老縣城的鼓樓與新鼓樓
第八節 薊縣老縣城公用的水井和碾子磨
第九節 薊縣老縣城的交通工具
第十節 薊縣老縣城的照明燈具
本章寫於2009年5月——2010年11月,2014年後對部分內容作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