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

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

過去,薊縣人把屬於公共使用的東西稱爲“官的”,老縣城裡的公用生活設施水井、碾子和磨,人們稱之爲“官井”、“官碾子”和“官磨”。這是因爲還有屬於單位和個人傢俬有的水井、碾子和磨。如官府衙門、大的寺廟(後改成學校或機關單位)、大戶人家、大商號、大作坊(工廠)以及有園田的農戶,都有自己的水井。加工米麪的作坊(米鋪、面鋪)也有自家的碾子和磨,賣豆腐腦、豆片等豆製品的作坊也有自家的水磨。這些專供某個單位或個人家庭使用的水井、碾子和磨都屬於“私的”。只有那些位於街道旁邊,供大家使用的水井、碾子和磨(沒有水磨),才被授予“官的”稱號。

水井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設施,但過去的水井與現在用電機水泵抽水的機井根本不同。過去的水井都要有一個高出地面半尺甚至更高的“井臺”,以防止下雨時地面髒水流入井內。井臺中間是井口,井口大多是用條石砌成的三尺左右寬的正方形的,也有用磚砌成的圓形的。因地形地勢的不同,水井的深度也不同。“水皮”(井內最高水面)淺的距井口三五尺深,“水皮”深的要有兩三丈甚至十來丈深。

因水井的深淺不同,所以從井中取水方式也不同。“水皮淺”的井,不需要輔助設施,取水人站在井口上,用扁擔或者繩子把水桶放到水面,搖擺一兩下,使水桶傾倒,灌滿水提上來就行了。這種用扁擔從淺井裡提水的過程,人們稱作“拔水”。

“水皮深”的井,則要在井口上安裝轆轤,才能把井下的水取出來。井上的轆轤是由井樁、轆轤頭、轆轤芯子、轆轤把(柄)和井繩組成的。井樁是用一尺多寬、半尺來厚五六尺高的石樁子埋在井口後面(井口一般以臨近道路的一方爲前面)三四尺遠的地方,地面上要露出多半人高。石樁子上部面對井口鑿個圓窟窿,在靠近井口的地方用兩根四五寸粗的木棍,上部互相交叉做個支架,把轆轤芯子(也是一根六七尺長、三四寸粗的硬木棍)橫放在支架上,末端插進石樁子上面的窟窿裡。支架的高度大約在成年人的腰與胸部之間,以適合手臂搖轉轆轤把(柄)爲宜。調整好高度後,支架的兩條腿上要用粗鐵絲拉住,防止趴架。還要在支架後面的轆轤芯子上掛上墜石(用粗鐵絲穿掛殘破磨扇,或其他塊石),以防止轆轤芯子在架上顛簸。轆轤芯子在井口上方那一段(前段)稱轆轤軸,大約有一尺半長,直徑要比後面細一點(大約半寸),上面塗滿潤滑油。轆轤頭是用一尺多長,五六寸粗的圓木製作的,圓木的中心要掏一個比轆轤軸略粗一點的圓孔,把轆轤頭套在轆轤軸上。轆轤柄是一根下部平直,上部彎曲的木棍。平直的部位鑲嵌進轆轤頭裡(方法是在圓木的外面開鑿一道槽溝,溝裡順便掏成圓孔,再把轆轤柄下部塞進槽溝內,轆轤頭兩端外面用鐵箍固定),彎曲的部分做搖柄使用。井繩的上端拴在轆轤柄上,順時針搖動轆轤柄,把井繩纏繞在轆轤頭上,井繩的下端有個掛水桶用的倒須勾,或者用個細繩套,套上水桶樑用小木棍一別。然後逆時針轉動轆轤頭,把水桶放到井下,灌滿水後,順時針搖動轆轤頭,就把水桶拽上來了。這個用轆轤從深井中提水的過程,被人們稱爲“打水”。轆轤芯子與轆轤頭之間是互相磨損的,即使經常塗抹潤滑油,使用多年之後也要更換新的。尤其是井繩,更容易損壞斷裂,需要經常更新。

以上介紹的是水井的外部形狀及使用方法,它的內部結構以及開挖過程又是如何呢?

上面只講了井臺和井口,井口以下的部位是井筒。從井筒的結構上看,過去的水井有石井、磚井與土井之別。過去薊縣人的土語把挖井稱作“打井”,最簡單的是打土井,雖說是土井,也不是完全不用磚石,因爲地表土層鬆軟,容易坍塌,所以也要先從地面往下挖一個直徑兩米左右的深坑,用塊石或磚砌成內徑一米多粗(一個人蹲在裡邊能幹活爲最小限度),深達硬土層(大約一至二米深)的圓形“井筒”。在圓形井筒四周做個井臺,井筒上邊還要用四塊長方形條石壓蓋在井筒上,做成正方形的井口。之後在井口上面架好轆轤,由一個人或兩個人在磚或塊石井筒裡,用短柄小鎬和鐵杴,或刨或挖,繼續向下開挖土井筒,土井筒還要比上邊的井口再細一點,以防止坍塌。井下的人將挖起的土裝進“土藍”(帶提樑的枝條編的小筐)內,井口上的人扭動轆轤頭,把“土藍”提上來,將土運到他處。挖到地下積水地層(沙石土層)後,要改用水桶把水和泥掏到井外。那年代沒有水泵,只能把水桶掛在轆轤上,一桶桶的往外淘水。再往下挖一定的深度,認爲井底下的積水夠用爲止,這就是一眼土井。如果挖到岩石層還沒見含沙地層,就是選錯井位,打“乾眼”了。還需重選井位,另挖新井。

石井和磚井則是在整個土井筒的內側,從上到下都用塊石或者磚砌成一道圓筒狀的防護牆,既可以防土井筒坍塌,還可以通過石縫和磚縫對井水進行過濾,以減少井水中泥沙的含量。這就要求在開挖土井筒時直徑要更大些,同時,還要在井筒的最底下用較厚的帶數個小窟窿的木板做“井底”,在木製“井底”上面砌一圈石頭或磚。井底下的泉水從木板窟窿裡冒出來,井筒外面的泉水從石塊和磚縫中流入井內,這樣可以更好地防止泥沙混入井裡的水中,不像土井的水那樣容易變渾。通常井筒的內徑越大,水下部分越深,儲水量就越大。土井都是一家一戶的私井,其中有不少是“苦水井”,雖然儲水量小,但成本低廉,適合澆灌菜園子使用。而公共使用的“官井”,都是石井,也是所謂的“甜水井”。其中儲水量大的石井,井筒的內徑往往都有兩三米,水下的深度也有三四米,可供多人不停地用水。

因爲石井和磚井都是需要先開挖好土井胎,從井底下往上砌磚或塊石的,而且把井筒砌好後還要在其外圍回填部分泥土並要夯實。所以,在挖井時就沒法使用轆轤了,一般都是在一側開一個斜坡通道,由通道往上挑運土和泥水。砌井筒時從通道往下運塊石或磚及回填的泥土,而且隨着井筒的升高,通道也隨之被填平。到地面之上做井臺和井口時,則是根據井筒內徑的大小,靈活掌握了。如果是一米左右的小井筒,做一個方形井口就可以。如果是兩三米的大井筒,則要用留有較小“井眼”的大石板蓋住井筒。由此可見,沒有足夠大的院子是無法打成一眼石井或磚井的。

土井筒容易“涮堂”(有水的部位泥土溶化水中,越用越大,最後造成上部井筒坍塌),壽命較短,大約用幾十年。磚井筒壽命較長可用一二百年,石井筒本身不糟不爛,不腐不朽,如果不是地層變化,幾千年也不至於損壞。如果地層發生變化,地下水乾枯,多好的井筒也都成爲廢井了。

薊縣城裡的地勢比較高,水位比較深,一般的井都有三四丈深,挖一眼井的成本很高。另外老縣城裡的地下水脈,因所含礦物質不同而口感不一。所以,老城裡的水井既有與現在的自來水(深機井水)甜味相似的真“甜水井”,也有又苦又澀的“苦水井”,還有不甜不苦口味清淡的所謂“甜水井”,以及半甜不苦俗稱“半口水”的井。總的看是鼓樓以北以西甜水多,苦水少,鼓樓以南以東甜水少,苦水多。但也有同一條衚衕,這邊的井水和那邊的井水就可能味道不同。

對於普通居民來說,正因爲挖一眼水井很不容易,而且挖一眼“甜水井”更不容易,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並且那年代各家沒有下水道,沒有水沖廁所和洗澡間,生活用水不多。所以,普通小戶人家既沒有在自家宅院內打井的能力,也沒有每家必備一井的必要。於是,“官井”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據《薊縣誌》記載:明朝嘉靖年間,薊州城裡有堂子井(州城內西南部)、秀女井(州城內西部)、石碑井(州城南門外)、燕家上井(州城內東北部)五眼水井。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城內西南角樓新開一眼甜水井。清道光年間,南門外石碑井已無存。燕家上井氺味甘冽,稱爲“上醴泉”,清皇帝謁東陵途徑獨樂寺行宮時,專飲此井水。到1943年時,全城僅有五眼公用水井,包括錢局子井(原燕家上井)、上井、北大井、北四眼井、侯宅子井。

縣誌記載的1943年時,城內僅有五眼“官井”,是否準確我不清楚,但我小時候,也就是解放初期的官井比這要多一些。

在1955年之前,老縣城裡有十四眼官井,這些官井中,有的本是大財主家的私井,土地改革後變成了村裡的官井。

西南隅有四眼官井:

在村中塔東胡同與南四眼井衚衕交叉路口的東北角處,有一眼大石井,井口處並排鋪蓋兩塊大石板,每塊石板有一米多寬、三米多長、二三十釐米厚。每塊石板上有兩個直徑四十釐米的窟窿,故稱“四眼井”。但平時只用一個井眼,另三個用塊石蓋着。這種井口比較安全,打水的人不容易掉進井內。

在白塔寺前面西側的路旁的城牆根下有個“西大井”,這眼井應該就是康熙四十一年在西南轉角樓地段新開的那眼井。這眼井的井口是用四塊長條石砌成的一米來寬的正方形(方口井)。這樣的井口安全性差,尤其是冬季,井臺結冰路滑,打水時需要特別小心。

在塔前衚衕路北,老宋家(位於南大街與塔前衚衕交叉路口西北角,現在的工業局院內)大園子外面也有一眼方口井。

在原星星石衚衕北段路東(現在的鑫龍商城內),老麻家院牆外,還有一眼方口井。

這四眼官井,雖然俗稱“甜水井”,實際上就是不甜不苦的“淡水井”。

西北隅有四眼官井:在文廟衚衕與北四眼井衚衕交叉路口東南角處,有一個四眼井,形狀與西南隅的四眼井一樣。在文廟衚衕西口路南的西城根下,藥王廟對面,也有一個方口井。在北大街路西的侯家衚衕與錢家衚衕之間的園子旁,有一個方口井。這三眼水井都是不甜不苦的“淡水井”。在侯宅子院裡也有一眼方口井,是半甜不苦的“半口水”。因侯宅子是侯姓人家的舊宅,早已無人居住,宅院荒廢,成爲官地,這裡的水井自然也成了“官井”,由鼓樓附近的居民和商戶使用。1955年後侯宅子被建成“官宅”,這眼井又成爲“私井”。

東南隅有三眼官井:在豬市東面、龍泉庵西面有一眼方口井;在南城根張家牆外南菜園子處,有一眼方口井;在東南城根老楊家牆外有一眼方口井。這三眼井也都是不甜不苦的“淡水井”。

東北隅有三眼官井:在錢局子處有一眼方口井,原稱燕家上井,上醴泉,後稱“錢局子井”,是老縣城裡最好的甜水井,從前“過皇差”時,都要用這裡的水供皇帝家人們飲用。在錢局子前邊東南方位不遠的上庵牆外也有一眼方口井,俗稱“上井”;在錢局子的西南方不遠處,大蔣家衚衕路西也有一眼方口井俗稱“北大井”;“上井”和“北大井”雖然距離“錢局子井”不遠,但是水的口感卻不如“錢局子井”的水甜。

由於城裡的地勢較高,所有的水井都要使用轆轤“打水”。

此外,在東、西、南城門外的護城河外面,也都有所謂的甜水井,而且由於距護城河較近,水位較高,井上面都沒有轆轤。來挑水的人用扁擔“拔水”,用小獨輪車推水的人用短繩“提水”就可以了。這三眼井不僅是城外三關的村民使用,城裡靠近城門的東西大街兩側居民也到城外的井裡挑水。尤其是東大街,除去路南豬市東(龍泉庵西牆外)的路旁有一眼“官井”之外,往東就沒有“官井”了。東大街的居民,要麼到北面的“上井”去挑水,要麼到南面的城根下“南菜園井”去挑水,要麼到東門外的“東大井”去挑。總之,過去人們用水是很不方便的。

1960年以後,薊縣從唐山電網引來國家的電力,可以用水泵從井裡抽水了,1965年初,縣人委(政府)開始在自己單位院裡安裝“自來水”。那時還沒有高壓水泵,就是在院內打一眼鍋錐井,在水井旁邊,砌一個簡易蓄水池,院內安裝一部分水管和幾個水龍頭,用上了“自來水”。65年底,縣裡在北倉廒西鑽一眼28米深的機井,在北城牆上面修建容量30噸和120噸的“水塔”各一個。那時薊縣城裡還沒有樓房,北城牆上的水塔高於普通房屋,用電機水泵把井裡的水抽到水塔中,利用水流的自然壓力,就可以把水輸送到城內需要用水的機關、學校等地方去。但是城內的四個村子,由於經濟困難,還是要到井裡去打水。

到七十年代後,有的村子富裕些了,雖然無力安裝自來水管道,也在井邊地面上修建個“水樓子”,用電機水泵把水抽到“水樓子”裡,社員來挑水時,打開閥門灌滿水桶就走,也比從井裡“打水”快了許多。

到了八十年代以後,縣裡修建了自來水廠,老城裡農村的各戶家裡,也都逐漸接通了“自來水”,這些使用幾千年的生活設施——水井,才退出人們的生活舞臺和視線。

碾子是我們北方特有的糧食加工用具,它既可以用來碾米(南方有的用杵臼搗米),也可以用來軋面。只是用碾子軋面,不如用磨磨面的效率高。

碾子是由碾盤、碾砣子、碾框組成的。碾盤是一塊平放的半尺左右厚、直徑六至八尺(大小不一)的圓形石板,下面用石頭或磚墊起到二尺左右高。碾盤的正中間要鑿一個孔,孔裡要豎立一根三存粗、三尺高的圓木棍,俗稱“碾管芯”,它是控制碾砣子圍繞碾盤中心轉動的“軸”。“碾管芯”的上半部做“軸”用,要“刨”的細一點,上面塗抹潤滑油。碾砣子又稱碾磙子,是一個平放在碾盤上的大石頭滾子,它類似圓柱體,但不是真正的柱體,而是內側的直徑小於外側的直徑(圓錐體的下部),只有這樣才能做圓周運動。碾砣子有大有小,大的約二尺多高(圓柱體的直徑)三尺多長(圓柱體的高度),小的一尺半高二尺多長。碾盤的半徑要比碾砣子的長度還要多出六七寸,以防止碾盤上的糧食灑落到地下。爲了使碾砣子圍繞碾盤中心軸轉動,需要在兩側(圓柱體的上下底)中心部位鑲嵌進外方內有凹坑的鐵製“碾臍子”。以便碾框上邊的“碾軸”,頂住“碾臍子”,帶動碾砣子向前運動。按標準要求,碾框的高度應該在成年人的腰部,這樣用起來方便省力。早期的碾框都是用木料做的,是個略大於碾砣子的四方框,水平擺放着,把碾砣子套在木框中。木框是用四根方木用公母榫連接拼裝成的,碾砣子的左右兩側木框(內框和外框)要寬大些,上面要挖“母榫”(鑿個長方形的空)。碾砣子前後的木框相對窄細些,兩端做成“公榫’,前後框插入內外框裡後,再用麻繩或者鐵絲綁緊。在內框的中間部位,要鑿一個能套入“碾管芯”(軸的部位)豎孔,在內框和外框的內側,與碾砣子上的“碾臍子”相對的部位,要各安裝一個“碾軸”。“碾軸”其實就是個帶尖的“鐵橛子”,插進木框內,外面露出一寸左右,尖端頂在碾臍子的凹坑處。同時在內框的後部和外框的前部(均在插入前後框公母榫的外面多餘部分)還要各掏一個橫孔,孔裡插根三尺長的木棍(俗稱碾棍),由兩個人推着碾棍在碾道(圍繞碾盤轉圈的路)上走。這樣碾框就帶着碾砣子在碾盤上滾動了。把糧食粒放在碾盤上,經碾砣子的反覆碾軋,就可以成爲米、渣、或者細面了。這項加工米麪的勞動,人們俗稱“推碾子”。當然,也可把牲畜套拴在前面的碾棍上,繮繩拴在碾框後邊,用驢或牛來拉碾子。大碾子(碾砣子大的)推着費勁,但是碾軋效率高。小碾子推着省力,但效率低些。

碾子是利用碾盤與碾砣子之間的碾壓力來破碎糧食粒的,這就要求碾盤的水平面和碾砣子的圓柱形面,接觸中要嚴絲合縫,不出空隙。所以,要保持表面的平整光滑,因此都用大青石製作。這種石頭質地細膩堅硬,不易磨損,使用年限很長。但是木頭做的“碾管芯”和“碾框”互相磨損,容易毀壞,需要定期更新以及隨時塗抹潤滑油進行保養。

磨也是北方的一種糧食加工用具,磨的功能就是把糧食磨成細面,主要是把小麥、豆子研磨成白麪和豆麪。過去老百姓貼餅子用的玉米麪、小米麪、高粱面、白薯乾麪都比較粗糙,一般都用碾子軋,不用磨研。

磨是由磨盤和磨扇組成的。磨盤一般是木板做的,下面用磚或石頭架平。磨盤的半徑要比磨扇大一尺左右。磨扇也有大小之別,大磨的磨扇直徑三尺左右,七八寸厚,小磨的磨扇二尺多大,三四寸厚。還有家庭單人手搖小磨更小,但不是公用設施。

磨扇分上下兩個,下面的磨扇固定在磨盤上,正中心有個二寸大的孔,裡面鑲嵌進一個圓木軸,俗稱“磨臍子”。上面的磨扇正中心有個凹坑,套扣在下面磨扇的木軸上,以保證上面的磨扇圍繞中心軸(磨臍子)轉動。

磨扇的上下兩扇的構造是不同的,下面的磨扇是下方平,上方凸,上面的磨扇卻是上方平,下方凹,而且兩扇之間凹凸的程度必須一致。上面的磨扇中間凹坑的兩側還有兩個二三寸大的窟窿,俗稱“磨眼”。從“磨眼”到磨扇外還有許多道弧形的槽溝,下扇的槽溝與上扇的槽溝弧度方向相反。需要加工的麥粒堆放在磨扇上邊,磨扇轉動時,麥粒從“磨眼”裡沿着槽溝往下滑動,同時受到研磨被粉碎。最後滑出磨扇,落到下面的磨盤上。麥粒被研磨一次,俗稱“一道”,經過羅篩出細面(頭道面)後,把羅上粗糙的渣子放在磨扇上邊,再研磨一次,,再過羅篩出細面(二道面);如此反覆幾次,就把麥子全都磨成麩皮和白麪了。開始篩出的面比較白,後幾道面越來越黑些。

驅使上面磨扇轉動的工具稱爲“磨棍”,磨棍的粗細要根據磨扇的大小而定,長度以超出磨盤二三尺爲宜。上面磨扇兩側各鑿一個小石孔,插進小木棒。這兩個小木棒既可以做搬動磨扇的手柄,也可以把磨棍拴在小木棒上。公用磨的磨棍都是使用者臨時拴上去的,一個人推磨或者用驢拉磨,拴一根磨棍就可以。如果是兩個人推磨,也可以拴兩根磨棍。磨棍的高度也是到成年人的腰部爲宜。

這種加工麪粉的磨,老縣城人就單稱一個“磨”字,還有一種專磨豆漿的磨,稱爲“水磨”。水磨的磨扇和磨麪粉的磨沒區別,只是水磨的磨盤外邊有一圈突起的“沿”,臨近外面的部位有個孔,磨棍上拴一根細繩拖着的用弧形鐵片做的“小刮子”,把磨好的豆漿刮孔裡,流進磨盤下邊的水桶內。

不論加工麪粉的“幹磨”,還是加工豆漿的“水磨”,都是利用兩個磨扇之間的摩擦力來擠壓粉碎糧食顆粒的,這就要求兩個磨扇表面越粗糙、槽溝的邊棱越鋒利越好。因此,製作磨盤的石頭與碾子不同,磨盤是用質地粗糙的豆渣石製作的。而且因爲磨扇裡側的槽溝邊棱,使用一段時間後,經磨損變得光滑了,槽溝也變淺了。摩擦力變小了,磨面的效率就低了。所以,還需要定期對槽溝重新觸鑿,俗稱“觸磨”。幾次“觸鑿”後,磨盤就作廢,需要更換新的了。

另外,不論是磨還是碾子,都是既可用人推,也可用牲畜拉。但用牲畜時,都要帶上“捂眼”,過去有麥秸稈編成的專用“捂眼”。但多數人家都是用破布單子掛在驢的臉部遮擋驢眼睛。據說如果不給牲畜捂上眼睛,牠們就會因總在一個地方轉圈子而“迷昏”。也不知這個說法是否有科學道理,反正從實踐上看,當“捂眼”鬆開,驢眼見到光線時,發現拴在碾子或磨的旁邊,驢就真的停下不走了。只有給驢遮擋好眼睛,使牠“不明真相”以後才“繼續前進”。

由於碾子、磨的主體部件都是在山上由石匠打鑿出來的,買來後有木匠配合安裝就可以了,雖然它們的佔地面積比水井的井臺還要大,但是要比打一眼水井容易的多。所以,老縣城裡的碾子也比“官井”多,差不多每一兩個衚衕就有個碾子。如西南隅塔東胡同與南四眼井衚衕交匯路口處,有一個碾子。以此爲中心向周圍看,在它的東南面,林家衚衕南段路西,有一個碾子。在它的西南面,塔前衚衕西段路北也有一個碾子,在它的西北面,対廟衚衕西段馬道處也有一個碾子。它的東北面,星星石衚衕北段還有一個碾子。因爲過去小麥少,老百姓吃白麪不多,磨的用途也比碾子小,所以“官磨”比較少,只在少量的公共碾棚裡才既有碾子也有磨,而多數碾子都是露天的。由於公用的碾子比較多,普通的老百姓個人家庭都沒有碾子,由於磨的成本比碾子低,有的人家就自己安裝一盤磨,既可自家使用,也可以借給別人家使用。在1955年以前,老縣城裡“私磨”的數量要比“私碾子”多一些。

過去“官井”、“官碾子”和“官磨”的保養和維修費用,是由使用者自願捐獻加攤派的,每到需要維修的時候,就有幾個熱心公共事業的人,到各家各戶去“賗錢”,俗稱“井繩錢”和“碾框錢”。富裕的人家多交點給幾塊錢,困難的人家少給點交幾毛錢,當然特困難的也可以不給。錢收夠了,他們就負責操辦維修事宜。

1961年集體食堂解散後,縣辦工業有了一定發展,水井上的轆轤芯子由木棍變成了三寸粗的空心鐵管子,轆轤頭也變成鐵皮焊接的,轆轤頭與轆轤芯子還安裝了滾珠軸承,井繩變成鋼絲繩。這樣的轆轤用起來省力多了。同時,碾子的木框和木頭“碾管芯”,也被鋼鐵製品代替了。“碾管芯”都是鐵管做的,有的還在碾管芯上面安裝了軸承。碾框是用鐵管或三角鐵製成的,用穿釘和鐵銷子固定,不必再用麻繩綁緊的方法了。有的工廠需要大量碾壓原料時,發明了“電碾子”。就是在“碾管芯”和碾框之間,安裝上類似自行車“飛輪”的設備,使用電機帶動“碾管芯”旋轉,扭動“碾砣子”在碾盤上滾動,比用驢拉碾子的速度快多了。不過很快,國家就出產了“小鋼磨”,“電碾子”如同曇花一現,很快就消失了。公家單位的糧食加工,全部用“小鋼磨”了。在農村確是現代化機器與原始碾子、磨並存。

“小鋼磨”代替“石碾子”和“石磨”,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這是因爲用機器加工糧食需要花錢。六七十年代農村收入不高,不是所有的村子都開辦“米麪加工廠”,不可能免費爲社員加工糧食。而且那年代,生產隊裡有驢有牛,在農閒季節,可以免費輪流爲社員拉碾子、拉磨使用。另外,農活不忙時,社員自家人推碾子、推磨也不算什麼累活。所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薊縣的縣城裡,是現代化的小鋼磨與傳統的石碾子石磨並存的時期。直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城裡人開始打工做買賣,家裡有錢了,而且生產隊的牲畜也沒有了,大家就不再費力去使用碾子和磨了。這樣,過去人們使用幾千年的新石器工具,也就從老縣城裡消失了。

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