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這樣說,誰也更無異言,聽其安排,悄無聲息地上山。
這一上峰,各人輕功強弱立時便顯了出來。
東方不敗見跟着自己的幾個靈鷲宮門下雖是女流,足下着實快捷,心想:“果然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天山童姥的部屬甚是了得。”
一處處天險走將過去,但見每一處都有斷刀折劍、削樹碎石的痕跡,可以想見敵人通過之時,都曾經過一場場慘酷的戰鬥。
過斷魂崖、碎骨巖、百丈澗,來到接天橋時,只見兩片峭壁之間的一條鐵索橋已爲人用寶刀砍成兩截。
兩處峭壁相距幾達五丈,勢難飛渡。
羣女相顧駭然,均想:“難道鈞天部的衆姊妹都殉難了?”
衆女均知,接天橋是連通百丈澗和仙愁門兩處天險之間的必經要道,雖說是橋,其實只一根鐵鏈,橫跨兩邊峭壁,下臨亂石嶙峋的深谷。
來到靈鷲宮之人,自然個個武功高超,踏索而過,原非難事。
這次陽天部屬下得到警訊時,敵人尚只攻到斷魂崖,距接天橋尚遠,但鈞天部早已有備,派人守禦鐵鏈,一等敵人攻到。便即開了鐵鏈中間的鐵鎖,鐵鏈分爲兩截,這五丈闊的深谷說寬不寬。但要一躍而過,縱然輕功極高之人,也所難能。
這時衆女見鐵鏈爲利刃所斷,多半敵人斗然攻到,鈞天部諸女竟來不及開鎖分鏈。
幾個女弟子見狀,急得團團轉,有的大叫:“怎麼辦?咱們得快想個法子。快點過去纔好。”
有的低首沉吟:“嗯,怎麼過去,那倒不大容易……”
一言未畢。忽聽得對面山背後傳來“啊,啊”兩聲慘呼,乃是女子聲音。
羣女熱血上涌,均知是鈞天部的姊妹遭了敵人毒手。恨不得插翅飛將過去。和敵人決一死戰,但儘管嘰嘰喳喳地大聲叫罵,悲嘆議論不絕,卻沒法飛渡天險。
東方不敗眼望深谷,妙目一轉,伸手在嘴裡點了口唾沫,將沾有唾沫的食指立在空中測了一下風向與風速,心中已有計較。
轉身向衆女問道:“各位可帶有傘具?”
羣女聞言。不明所以,東方不敗只好再問了一遍。
“屬下有!”這下終於有了迴應。伴着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一位女弟子越衆而出,雙手捧着一把結實的油布大傘,恭恭敬敬地呈到東方不敗的面前。
東方不敗接過大傘,道一聲“謝了”,俯身拾起幾塊雞蛋大小的碎石,扭頭就朝懸崖衝去。
羣女齊聲驚呼,大叫:“掌門人,不可冒險!”
一片呼叫聲中,東方不敗已身凌峽谷。
算準身子下跌的時機,她體內真氣流轉,雙臂齊出,同時做了兩件事:左臂朝上一揚,以內力助推,“呼啦”地一下撐開了大傘;右手向下一拂,朝前扔出了一粒碎石。
緊接着東方不敗伸出左足往上用力一踏,但聞“砰”的一聲,碎石便如彈弓的彈丸一般,飛速墜入深谷,而她便這麼一借力,身子沉而復起,輕飄飄地向前飛行,待又要下落之時,右手中的又一小石放出,她再那麼使勁踏上借力,幾起幾落間,整個人便穩穩地站到了峽谷的另一端。
東方不敗收好大傘,轉過身來,說道:“大家且歇一歇,我去設法救人。”
衆女又驚又佩,又是感激,齊道:“掌門人小心!”
虛竹向傳來慘呼聲的山後奔去,走過一條石弄堂也似的窄道,見兩女屍橫在地,身首分離,鮮血兀自從頸口冒出。
四下望去,已不見人影,看來兇徒已經跑遠了。
也不再遲疑,當即順着小徑向峰頂快步而行,越走越高,身周白霧越濃,不到一個時辰,便已到了縹緲峰絕頂,雲霧之中,放眼皆是松樹,卻聽不到一點人聲,心下沉吟:“難道鈞天部諸女都給那些烏合之衆殺光了?”
只見地下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大道,每塊青石都長約八尺,寬約三尺,甚爲整齊,要鋪成這樣的大道,工程浩大之極,似非童姥手下諸女所能,料想是前人遺留。
這青石大道約有二里來長,石道盡處,一座巨大的石堡巍然聳立,堡門左右各有一頭石雕的猛鷲,高達三丈有餘,尖喙巨爪,神駿非凡。
這古堡形貌古樸,不知是何時所建,堡門半掩,四下裡仍一人也無。
東方不敗閃身進門,穿過兩道庭院,來到一處花園之外。
進了花園,四下搜索間,摸進了一間寬大的臥房。
東方不敗擡眼四望,只覺該屋陳設華麗,想必是天山童姥的臥房了,心中暗想:“乖乖,這麼大的房子,快趕上李秋水在西夏的宮殿了,這童姥真是處處都要與自己的師妹攀比啊!”
正欲轉身出屋,突然瞥見屋裡掛着的幾套華麗女裝,不禁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嘿嘿,餘婆還要那位符統領爲我趕製一件華麗戰袍,這裡不是有現成的嗎?而且賊逆人多勢衆,我一個陌生人去,他們多半不服我,就算殺他幾個人立威,也比不上利用童姥在他們心中長久以來的積威有效啊!就讓我來‘狐假虎威’一番!”
言念及此,當即取下戴在自己頭上的鐵面具,於童姥臥室之中簡單梳洗了一番,挑了一套與自己來大宋之時所着華服最爲相似的紅衫、紅裙換上,而後對着一面梳妝檯前上大銅鏡按照《盡態極妍錄》中所記載的“妝容”之術略施粉黛。
靚妝已畢,東方不敗望着鏡中自己,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成了!反正那幫烏合之衆也沒有見過童姥的廬山真面目,只要我學着她的聲音語調,應該就能唬住他們,不戰而屈人之兵。若是他們實在是不識好歹,那麼我唯有露兩手了,正好試試我在西夏皇宮冰窖裡練得略有小成的那門功夫。能化天地萬物之力爲體內真氣……海納百川……嗯,就叫它‘四海歸一**’吧,準比任我行的‘吸星**’厲害。我這就扮童姥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