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記載爲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帝,實際上坑殺的絕大數人都是方士。誠然,他並未太過重視儒士,卻也並未真正趕盡殺絕。
反倒漢高祖劉邦,面對齊魯儒士,直接往他們的帽子裡撒尿.......而後者,愣是一個屁都不敢放。
同時,被稱爲暴君的秦始皇,實際上一生也並未爛殺過任何一個臣子。而被稱爲苛刻如猛虎的秦法,也被漢朝所吸收化作己用.......
看到這些時,小沈書心中震撼,覺得世界觀完全被顛覆了。等他沉靜下來,不由嘆息,對古代一些文人的品德起了疑。
但後面仔細思索,又發現,古人真是聰明,寥寥幾字的春秋筆法,往往給人無限遐想。
雖有時候將白的說成黑的,將黑的說成白的不行,但若是想法子給黑的洗白,白的污黑,似乎也能強詞奪理一番.......
.......
其後數月,小沈書便一直閉門在家裡讀史,哪怕是過年期間也從不間斷。他第一次只是略看自己喜歡人物的性格、一生事蹟。
但在這之後,則開始鑽研起歷朝歷代的興盛衰敗。
爲何興盛,爲何衰敗?
讀的多了,思考的多了,雖然沒有人指導,但小沈書還是隱約間明白了一些什麼。
“秦之所以強於六國在於政.法強大,而其餘六國不知道變法的好處嗎?不,他們肯定知道,但爲何不變?那是因爲一些人在阻攔他們,而這些人莫不是不勞動,只享富貴的高層!”
小沈書目光閃爍。
匹夫之怒,只能殺一人,酷吏之狠,只能誅百人,而政.法之毒,則能禍及千萬家。
秦國兩代國君變法,殺了國內不少貴族,嚴厲的將商鞅之法推行下去,這卻是其他六國國君所沒有的能耐和魄力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當秦國變法完成之後,六國就已經是待宰羔羊,註定要被秦國滅亡。
之後的歷朝歷代,亡國的直接緣故,也都大多因此。
只不過尸位素餐的對象從早期的貴族變成了世家,又從世家變成了士族,士族又變成了豪紳.......
但其本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罷了。
“都是一些貪心的人啊,和西方寧願將牛奶倒入河中也不肯降低價錢售賣的資本沒有任何區別。”小沈書搖了搖頭。
掩藏在王朝輝煌衰敗的表面之下的本質,便是這麼一羣人的存在。在秦之後,當然也曾有過變法,但大多數都失敗了,如名氣較大的范仲淹、王安石、張居正.......而之所以失敗,有主要的三個原因,其中之一便來自於這些人的阻撓。
誰又願意自己的利益受損呢?
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豪門的眼中,尋常匹夫死活與我何干呢?我自享福不管。
......
“索性,如今的年代和過去都不同。”放下書,小沈書深深舒了口氣,臉上帶着慶幸之色。
階級和門第自古便存在,如今的年代雖然改變階級艱難,但比較過去可要輕鬆太多了。
很多人認定若回到古代,以自己的能力能怎樣怎樣的。實際上,在古代你出生什麼身份,死就什麼身份......
那種階級之間的歧視和打壓,是毫不掩飾的,想要改變,幾乎同於登天。
小沈書記得課本上有一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曾經讀時,只感覺對方品行高德。
但如今在看,未必不能從中窺視出一二的文人階級的優越感,和對尋常大衆的態度。
而“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時,也曾對所謂的‘商女’咬牙切齒,但如今來看,被圈養的‘商女’,又何錯之有呢?
畢竟這國哪怕不亡,也不曾對她們有什麼優待。她們過的日子,仍是被人欺凌。
倒是那些往常嘴上忠君愛國,備受恩寵厚待的文人,大多數在危機之時,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