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

發生在政事堂的刺殺案終於使李慶安下定了最後的決心,他已經意識到,河中的矛盾漸漸成了一道死結,儘管他不想用武力來解決什葉派穆斯林的暴亂,但除此之外,他已很難找到平息河中動盪的快速辦法,如果再不平息河中的動亂,一旦什葉派被組織起來,爆發大規模的起義,河中將會在唐和大食之間易手。

爲了最大程度地不使用武力,李慶安決定親赴河中,去解決河中地區的危機,就在刺殺案的第二天,他便疾速趕往河中,一千騎兵在遼闊的平原和山地之間疾駛,這是一次高速度的行軍,每名騎兵配備了三匹優良的大宛戰馬,日以繼夜地向西奔馳,四天後,騎兵隊抵達了寧遠國都城渴塞城,在那裡換了戰馬繼續疾駛,八天後,騎兵隊抵達了俱戰提,在那裡渡過了真珠河,終於在第十一天的中午,一千騎兵護衛着李慶安抵達了撒馬爾罕,這次行軍是一次體力和意志的考驗,一千騎兵沿途換了一萬匹戰馬,只在俱戰提睡了完整的一夜,用了十一天時間便跑完了需要二十天才能跑完的路程。

騎兵們已經筋疲力竭,到了撒馬爾罕城外的大營內,他們倒地便呼呼大睡,李慶安也同樣地疲憊不堪了,但河中嚴峻的局勢令他難以入眠,不僅撒馬爾罕戒嚴,其餘各國的各大城市都出現了什葉派穆斯林集會的跡象,唐軍不得不實行全面戒嚴。

尤其是撒馬爾罕,長時間的戒嚴給城內的居民帶來了嚴重的生活困難,物價飛漲,許多人家糧食斷絕,一貧如洗,爲了有飯吃,許多人甚至故意違反禁令而被抓,糧食危機使祆教徒也開始不滿,爲了緩和危機,白孝德不得不放鬆戒嚴,從一個時辰的自由時間,放寬到了兩個時辰,就是這樣,城內糧食的不足,還是不斷引發騷亂,唐軍不得不在街頭賑粥,李慶安便是在這樣的局勢下趕到了撒馬爾罕。

沒有時間休息,李慶安立刻召見了白孝德和羅啓明,詢問城中的情況,白孝德已經有些焦頭爛額了,李慶安的到來使他長長鬆了一口氣,這就意味着河中局勢將出現了轉機,很多重大的決定並不是他白孝德能拍板敲定,必須要李慶安來決定。

“稟報大將軍,撒馬爾罕的戒嚴已經不能再繼續下去,糧食的價格比戒嚴前漲了十倍,大戶人家或許還能勉強支撐,但普通平民人家都因糧價而變得赤貧,臨時關押的人犯已經超過五千人,撒馬爾罕居民對唐軍的不滿越來越嚴重,昨天下午,一百多名祆教徒衝擊官衙,羅使君也受了傷。”

李慶安回頭向羅啓明望去,他見羅啓明進來時戴了一頂帽子,便覺得有些奇怪,現在他大概猜到原因了。

“羅使君,你的傷勢如何?”

羅啓明也是三天前快馬加鞭趕回撒馬爾罕,昨天下午,官衙門口的粥棚發生了衝突,使他也不幸受了輕傷,他摘下帽子,額頭上出現了一塊傷疤,便苦笑一聲道:“被一塊流石砸中前額,流了點血,傷勢不是很重。”

李慶安點點頭對白孝德道:“我已經下令從俱戰提火速運二十萬石糧食來河中,估計幾天後便會陸續運到,你現在先盡庫存發放糧食,另外,把撒馬爾罕的戒嚴改成宵禁,允許居民白天正常生活,天黑後嚴禁出門,其他城市依舊戒嚴,不得放鬆,現在立刻去執行。”

“是!”

白孝德答應一聲,轉身去了,李慶安這才問羅啓明道:“聯席會議的情況怎麼樣?”

羅啓明搖搖頭道:“聯席會議現在已經形同虛設,每次開會就會發生激烈爭吵,他們明顯分成了兩派,康、安、史三大國爲一派,石國和其他小國是另一派,他們互相不服,使任何討論都難以成爲決策,我前天已經派人去通知所有國王,要求開會解決目前局勢,另外,我還有一件事要彙報。”

“你說!”

羅啓明低聲道:“康國王宮中有侍衛偷偷向我稟報,說康國國王稍芬和大食有勾結,大食使者已經來了三次,另外,安國正王和史國正王目前都在撒馬爾罕,我懷疑他們在密謀造反之事。”

河中地區國王和大食有勾結,這在李慶安的意料之中,面對河中的亂局,大食無動於衷纔是令人奇怪之事,他們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擴大亂局,可以肯定,河中的亂局和大食有着密切的關係。

李慶安也心中有數,大食出兵河中已是必然,關鍵是他們出兵的時機,現在布哈拉雖大亂,但動亂還沒有在河中各國全線爆發,它們暫時被唐軍的戒嚴強行壓住,一旦出現任何情況,比如撒馬爾罕的糧食危機,就會立刻成爲大規模動亂的導火線,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及時趕到河中,是完全正確的決定。

“大將軍,我們要不要把他們立刻控制住?我是指三國國王。”

李慶安搖了搖頭,“不要着急,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們有所企圖,就不怕他們翻上天去,多派人手監視他們,另外可以用重金收買他們身邊之人,時刻掌握他們的動向,尤其要找出他們同夥,時機成熟便可一網打盡。”

“卑職明白了,卑職這就去安排妥當。”

“等一下!”

李慶安叫住了他,他取出一本厚厚的冊子,笑道:“這是崔乾佑給我上的萬言書,關於解決河中的方案,他的長遠建議是按信仰不同,分爲兩個國家,這個我不是很贊成,但他的短期方案我比較贊同。”

“大將軍說的是按居民區分開居住?”羅啓明記得在議會上,崔乾佑曾經提過這個方案。

“不!那個方案已經被我否決,他換了一個新方案。”

李慶安道:“他建議是分而化之,什葉派中總會有強硬派和溫和派之分,只要找到這兩派的首腦,我們嚴厲打擊強硬派,大力扶持溫和派,只要我們和溫和派達成共識,再約束祆教徒的過激行爲,我想矛盾應該能得到緩和,局勢也會漸漸平息,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建議,而且我沒有猜錯的話,大食和康國國王也一定在爭取穆斯林中的強硬派領袖,所以你的任務就是儘快找到溫和派的首腦,我要親自和他們面談。”

........隨着唐軍正式解除了戒嚴,原本冷冷清清的撒馬爾罕街頭立刻變得熱鬧起來,男人們涌出家門,以最快的速度向餅店和糧鋪狂奔,城內的十幾個粥棚前都迅速排滿了長隊,婦女和兒童拿着陶罐、長瓶焦急地向前伸頸探望,在密水河邊,更是擠滿了密密麻麻來取水的男女,人聲鼎沸,祆教徒和伊斯蘭教徒擠在一起,爭先恐後地在河中打水,不少孩子都跳進河中,無憂無慮地大笑,享受着陽光和自由,這一刻,信仰的爭端已經顯得不重要了,生存纔是第一要務。

大街上人來人往,牽着駱駝的商人出現了,一隊隊士兵在街上巡邏,維持秩序,他們不再隨意干涉民衆們的行爲,二十人以上的聚會隨處可見,這意味着戒嚴的正式取消。

李慶安坐在馬車中望着街頭的情景,一排排白色的平頂房層層疊疊地在城市中鋪延,到處可聽見焦慮地喊聲,不時可見一羣年輕人互相追逐,爭搶懷中藏掖着的幹餅,這座被焦慮、飢餓和宗教衝突折磨的城市,使李慶安心中沉甸甸的,撒馬爾罕是河中地區最大的城市,尚且如此混亂,可想而知,別的城市又該怎麼樣的焦慮。

李慶安開始意識到他最初的妥協是一種錯誤,正是他爲了穩住初期局勢,便保留了所有的勢力,包括河中各國的國王,但正是這些居心叵測的國王導致聯席會議形同虛設,河中地區最終出現了一種無政府的權力空白,使各個教派的首領得以迅速填補這一權力空白,應該說,這是爭端產生的重要原因,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搭建一種新的權力架構,讓世俗政府取得主導權。

李慶安思考着各種可能的方案,取消聯席會議,恢復各國自治,建立起親唐政府,大唐只掌握軍隊,待大唐完全控制住河中後,再慢慢實施各種改革,不能操之過急,李慶安漸漸找到了解決河中危機的長遠辦法,再配合短期手段,局面應該能穩定下來。

這時馬車經過了康國王宮,李慶安望着這座巨大的宮殿,他不由冷哼了一聲,他遲早會收拾這幫居心叵測的國王。

就在李慶安路過康國王宮的同一時刻,在王宮的密室裡,康國正王稍芬、安國正王野解、史國正王那曲偌,以及昨天趕到的阿布.穆斯林的特使賽義夫,四人正在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各位,我要先告訴你們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阿布.穆斯林總督已經在阿姆河西岸集結了四萬大軍,隨時可以越過阿姆河進攻河中,你們爲阿布.穆斯林總督效力的時刻已經到來。”

賽義夫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瘦高男子,他曾是大食駐布哈拉的稅務官,對河中地區的情況十分了解,他因此被阿布.穆斯林選中,成爲河中地區的聯絡官,見三個國王皆一聲不吭,他便對稍芬冷笑道:“康國國王殿下,你難道不爲這個消息感到振奮嗎?”

稍芬暗暗嘆了口氣,趕走了唐軍又能怎麼樣,大食人一樣會統治河中,粟特諸國不過是他們兩大帝國的麪糰罷了,隨他們揉捏,去了虎又來狼,沒有什麼區別,他們這些國王左右都是傀儡。

他不敢表露出情緒,便強作笑顏道:“我怎麼會不感到高興呢?大食軍的到來,意味着我們翻身一天的來臨,我一定會大力支持。”

“那你們兩位呢?”賽義夫的目光又投向了安國和史國正王,史國正王那曲偌立刻表示了自己的支持,儘管他也不喜歡大食人,但總比完全被唐軍架空要好一點,安國正王野解卻愁眉不展,他是在布哈拉發生嚴重暴亂之時逃出了城,來康國避難,他昨天得到消息,他的王宮已經被焚燬,庫中財物和各種值錢的東西都被一搶而空,除了原配妻子和兒子跟他逃出來外,其餘幾個妻子都不知所蹤,現在他是一無所有,野解心中懊悔異常,可以說布哈拉的什葉派暴亂在一定程度上和他的支持慫恿有關,但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當局勢失控後,他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現在賽義夫又要他表態,他搖了搖頭,嘆氣道:“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我表態有什麼意義?”

“話不能這樣說。”

賽義夫笑着安慰他道:“你畢竟是安國國王,財產雖然沒有了,但你的威信還在,只要你呼籲安國民衆支持大食,號召他們起義趕走唐軍,你就立了首功,到時總督一定會重新立你爲國王,給予你應有的利益。”

賽義夫算得很精明,如果大食軍進攻河中,第一站就是安國,而安國還有三萬唐軍駐紮,直接威脅大食軍渡過阿姆河,如果安國人能羣起反抗唐軍,那麼他們就會替大食軍消耗唐軍的部分實力,成爲大食軍渡河的有力保證,從這個角度上說,安國國王還是很有用處。

野解無可選擇,他只好表態道:“好吧!我支持呼羅珊總督的決定。”

賽義夫見衆人都表了態,便欣然道:“那好,就這樣決定了,我剛剛得到消息,唐軍已經解除了戒嚴,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們分頭聯繫各個什葉派的首領,將他們組織起來,十天之後,舉起大規模起義,無論如何,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成功,到時論功行賞。”

........下午,有消息傳來,從俱戰提開來第一批運載有五萬石糧石的船隻已經進入康國境內,最遲三天後,糧船便將抵達撒馬爾罕,得到這個確切消息後,唐軍立刻向撒馬爾罕市場上投放了三萬石庫存軍糧,用於平抑糧價,市場上的糧食明顯增多和利好消息傳來,使撒馬爾罕高企不下的糧價驟然暴跌,喜悅替代焦慮,迅速傳遍了全城,人們的不滿情緒開始得到緩解。

傍晚時分,羅啓明領着五名穆斯林老者來到了李慶安的大帳。

........(週六第一更,

(未完待續)

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17章 胡女多情第163章 舞衣決定第124章 改造箭頭第5章 安西小娘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359章 安西奇兵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9章 安西副帥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231章 曲池壽宴(上)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258章 入城風波(下)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76章 孿生姐妹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471章 獨孤家宴(下)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506章 皇帝染恙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243章 暗流涌動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391章 貨幣戰爭(上)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331章 初次談判第85章 細水長流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85章 細水長流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49章 封賞前夜(下)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21章 酒樓慶功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8章 百步殺人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560章 拜訪崔家第64章 相國遠慮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4章 拔煥之旅第39章 奉命東行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236章 攻取石國(下)第49章 封賞前夜(下)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22章 石國來客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