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肱骨

曹軍中帳內。

豪華的幕僚陣容,絲毫不遜色於如日當天的周趙二國。

戲忠、程昱、荀彧、婁圭、陳宮五人皆附下座,此外還有毛階、呂虔、楊原、任峻、衛臻、丁儀、丁廙等人佇立左右。

這還不算身在後方治理地方的夏侯惇、應劭、鄧遂、楊沛等人。

而聚集在軍前的將校,更是名將雲集。

曹氏宗族大將曹仁、夏侯淵、曹洪、曹昂、曹純、曹休、曹真,外姓大將趙儼、于禁、樂進、李典、史渙、臧霸、劉岱、王忠、劉若、蔡陽、孫觀、孫康、尹禮、昌稀、吳敦、路招、牛蓋、殷署、馮楷、朱蓋、張喜、徐翕、毛暉等人。

不知不覺之中,原本附屬於趙王袁紹麾下的一員小弟,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勢力。

參與會議的只有一衆幕僚,各軍將校皆在營中整頓兵馬。

“文若,爾等說說,吾等是先破臨菑,還是先行拿下樂陵?”

曹老闆坐在上座,微微頷首,半眯着眼睛,問策於荀彧。對於臧洪,自己瞭解的可不少,最關鍵的是此人與張邈、張超兄弟相交莫逆。

東平陵一戰後,己軍大勝。若是常人,只怕早就徑直退過大河,回到河北了。但這臧洪卻率軍退到臨菑。不可否認,臨菑是堅城大城。然而,一羣敗兵,想要守住這麼大的臨菑城可不容易。更何況,外無援兵,又能堅持多久?

不過是必死之地!

曹操明白的,荀彧也明白,甚至曹操心中在考慮什麼,荀彧亦是一清二楚。於是,諫言道:“主公既然如此問,那彧便直言了。若主公有心渡河北上,當先下樂陵。若主公無心北上,大可圍而困之,待臨菑城內人疲馬乏,輕而下之。”

“唉~”

曹操短嘆一聲,這是個難選的題啊。

無論渡河與否,與兗州而言,皆是弊大於利。

兗州口衆不過二百餘萬,養軍十餘萬,更兼常年來天災戰火不斷,百姓異常艱辛。若非是這兩年效周國屯田之法,自己也沒有膽魄於此之際和本初分道揚鑣,更沒有能力帶着數萬大軍東征西討。

兗州、青州雖比不上冀州富庶,可也算得上不錯了。可若是渡河北上,配合王允夾擊趙國,出兵幾何又是關鍵。

時值四月,春耕在即。出兵多了,徵召的民夫便多,必然耽誤春耕。出兵少了,又唯恐戰事不利,既做不到滅了趙國,也做不到削弱趙國的實力。

“吾若是隔岸觀火,如何?”

曹操試探一問。

荀彧陷入沉思,這件事放到誰身上都不好抉擇。一則近利,二則遠益。隔岸觀火,休養生息,修兵繕甲。待到趙漢戰事結束,趙國恢復元氣,少說也得兩年後。而兩年後,盤踞兗青二州,自家實力亦會更盛。

不過,如此下來,王允勢孤,早晚必敗。到時,袁紹據之幽冀並三州之土,口戶衆多,糧秣充足,甲馬如雲。

怕就怕袁紹心不急,氣不燥,同樣積蓄實力,靜待天時。

畢竟,兗州所處的地理位置,實在不妙。四戰之地,還被楚國牢牢的堵住了西、南兩面。

“主公,隔岸觀火,不若趁機取利。”

一直緘默不語的戲忠,突然道出一句,讓曹操莫名疑惑了一下,問道:“志才的意思是,當擊袁紹?”

“非也!”

戲忠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袁紹與王允之戰,王允早晚必爲其所敗,無過非時日長短而已。若有吾等相助,或有三分勝算。但即便如此,又能如何?袁氏於冀州,根深蒂固,錯綜盤雜,吾等便能趁虛而入,得一時之利,亦難與其回師主力相抗衡。最好的結果,就是在冀州拼個你死我活,平白使他人得利。”

“忠之所指,乃是齊國,徐州是也。楚軍大舉進攻齊國,齊王陶謙抵敵不住。如今,淮河以南悉數盡失,主公何不取淮河之北?”

聽完戲忠所講,曹操眉頭一皺,說道:“如此不妥吧,吾等與楚王、周王剛立盟約,促然背之,恐爲天下唾....”

“袁術剛剛背盟!”

不等曹操話說完,戲忠便回頂了一句。

“這...公路背的乃是齊楚之盟,吾等所背卻是楚周之盟!”

“袁公路一心貪心不足,一攻揚州,一攻徐州,又聚兵河洛,欲助王允,大而不實,必受其害。周國舉動三軍,入之河東,獨取一離石,遂而回師,其之所圖,仍是益州,必不與吾生害。主公可知,合縱連橫?”

“自是知之。”

曹操點了下頭,想聽聽戲忠對於合衆連橫有何高見。不只是曹操,其餘人也皆是附耳,欲聞其所言。

“所謂合衆,自是合劉表、陶謙、王朗、劉繇是也。所謂連橫,自是連周國也。諸君皆言趙之大害,殊不知楚國方是吾等大敵。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戲忠眉目一橫,精光四射,繼續說道:“趙國再強,其亦有王允牽制,再有大河天險,可以阻止。然而楚國呢?河洛之地,其控虎牢,脅吾陳留、東郡。豫州原野,潁川、陳國可爲虎牢羽翼,樑國、沛國可爲奇兵,朝夕可至昌邑。今其又欲盡取徐州,若吾等坐而視之,不出三載,必爲楚國所滅!”

“志才的意思是,從始至終,吾等都陷入他人棋局之中,爲人棋子?”

話講的如此通徹,曹操哪還能不知道自己被人坑了。之前,雖然對於楚國奪取徐州有些忌憚,可青州都還沒拿下呢,也沒心思去想那麼多。

現在一想,從自己脫離袁紹,再到周、楚、曹會盟,乃至今日楚國伐齊,這背後好像都有那麼一張手在操控啊!

“周王帳下,奇謀冠絕之士,何其多也!”

戲忠搖着頭感慨一聲,言語之間,直指周國。

曹操眉頭一豎,慕然一笑,說道:“高子明本就是文武兼具,其征伐數載,養士數載。今又有科舉爲助,自是人才濟濟。然而,諸君莫非已甘拜下風乎?以某觀之,志纔不弱與那郭嘉,仲德足以比肩賈詡,文若勝於鍾繇,子伯甲於閻象,公臺似於楊衡。其餘諸君,比之那科舉十甲,又有何異?有君等相助,操豈懼周國哉!”

一番話,可謂是說的衆人心情澎湃。

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32章 鳴金退兵第578章 益南第205章 這天子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428章 授學第367章 公孫瓚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518章 蔡璣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818章 宗員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42章 服喪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40章 京觀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600章 袁渙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905章 破勢(4)第91章 問答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512章 董魏之喪第759章 凜冬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857章 交易第40章 京觀第838章 潰第663章 援兵第560章 臨洛第877章 無題第359章 軍旗第57章 退保長社第257章 清君側第600章 袁渙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353章 批評第358章 大徵兵第375章 抗洪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292章 天子!崩!第869章 軍議(上)第37章 只要首級第643章 休整第871章 軍議(下)第278章 定關中第588章 結外第669章 退兵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444章 舊部第743章 邀名之徒第379章 杜畿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643章 休整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134章 信騎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2章 終有離別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476章 訂盟第600章 袁渙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432章 意外第660章 論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347章 上林苑第573章 洛陽!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563章 謀城第363章 大練兵第691章 負隅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523章 復漢庭第65章 蟻附第431章 丹水降第588章 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