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章 明王之死一家之言

天下王者1150章 明王之死 一家之言

前兩章寫了《瓜步船沉》說的是小明王被朱元璋暗殺的事情,有些人對此有些疑問,這裡小景略爲說一說。

韓林兒是元末農民起義中最先舉義的將領,曾被北方各支紅巾軍尊爲共主,因而一向被認爲是當時最重要的兩位紅中軍領袖。然而,關於他倆最後是如何犧牲的,歷史記載卻都模糊不清,後人對此猜測紛紛,頗多爭議。

史載韓林兒於至正十五年二月在毫州(安徽毫縣)正式稱帝,同年十二月因元軍圍攻毫州不得不遷居安豐(安徽壽縣)。至正十八年五月,劉福通北上攻佔了汴梁(河南開封),並迎韓林兒居之。次年八月,元軍察罕帖木兒攻陷汴梁,韓林兒與劉福通不得不丟下數萬名官吏、將士及其家屬,匆忙逃回安豐。至正二十三年盤踞南方的割據者張士誠趁紅巾軍北伐失敗,苦戰元軍即將不支之際,派遣大將呂珍率軍二十萬(也有說只有十萬),從背後襲擊安豐,安豐迅速被圍困,戰亂之中,韓林兒不得不飛檄向朱元璋求援。

朱元璋一方面考慮到不能讓張士誠如此輕易地擴大地盤與勢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控制小明王韓林兒,挾天子以令諸侯來壯大自己的力量,打算派兵救援安豐。但謀士劉基極力反對,認爲這時如果陳友諒偷襲應天(南京),朱元璋的後方會喪失殆盡。而即使沒有這一威脅,如何處置被救出的韓林兒與劉福通也頗費腦筋。

當時朱元璋並沒有看出這一個障礙,猶豫了一番,最終沒有聽從了劉伯溫的苦勸,猶豫再三,朱元璋還是決定親率大軍救援安豐。

朱元璋大軍出發之時,陳友諒也大軍出發,所幸陳友諒此時去圍攻南昌,朱元璋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擊敗了呂珍率領的張士誠軍,解除了安豐之圍。但韓林兒、劉福通卻沒能堅持到這一時刻,安豐城在援兵來到之前已被攻破,韓、劉二人的下落與生死從此成了人們爭論的焦點。

許多人認爲劉福通在安豐陣亡,韓林兒則遷都於滁州(安徽滁縣)。

對於這個問題,小景也查閱了不少資料,這裡一一說明一下:“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吳》曰:“二十三年二月,張上誠、呂珍率衆十萬圍劉福通於安豐,福通間道遣人求援。珍破安豐,殺劉福通,據其城。韓林兒走滁州”。

清朝張廷玉《明史》、夏燮《明通鑑》、畢沅《續資治通鑑》以及《明太祖實錄》等衆多史書的記載與之略同。推測當時的情形,劉福通可能力守安豐而陣亡,韓林兒則突破重圍到了滁州,適逢朱元璋援兵趕到,故得以保全性命。日後朱元璋在滁州大興土木,將韓林兒軟禁於豪華的宮中。這樣,既借張士誠之手除掉了難對付的劉福通,又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繼承了紅巾軍的餘部與地盤,朱元璋是大收實利的。

到了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幾乎掃平了南北所有強大的競爭對手,韓林兒也失去了利用的價值。於是,朱元璋暗中指使部將廖永忠,以迎韓林兒入應天(南京)爲名,將他溺死在瓜步的長江之中。此說流傳最廣,當代史家如吳晗、翦伯贊等均持此說,因而幾乎成了定論。

有一論,就有第二論,其中很多人認爲劉福通被殺於安豐,朱元璋救出了韓林兒並將他帶回到應天。

據明正德年的高岱《鴻猷錄》卷二《宋事本末》:“張士誠遣將呂珍率兵攻安豐,福通遣使詣建康(南京)求救,上(朱元璋)自率諸將救之。未至,呂珍攻破安豐,殺福通,據其城。三月,上至安豐,擊呂珍,大破之,珍棄城走。

上遂以宋主韓林兒歸金陵“。

查繼佐《罪惟錄》、郎瑛《七修類稿》、陳邦瞻《元史記事本末》與之略同,談遷《國榷》則認爲韓林兒是先到滁州再與朱元璋一同去應天的。朱元璋在解了安豐之圍後把韓林兒帶在身邊,以便隨時操縱利用,這當然也不是不可能的。然而,此說認爲韓林兒於至正二十六年死於應天,卻引起了不少人的懷疑,因爲這一事實不見於正史及大多數筆記,相反韓林兒死於瓜步倒是諸書衆口一同的。

出於同樣的理由,明末人錢謙益在《國初羣雄事略》中力斥此說爲”承小說家之訛“,當代史家也鮮有采用此說者。

還有一種說法,認爲劉福通、韓林兒兩人是同時溺死於瓜步的,據權衡《庚申外史》載:“小明王駐兵安豐,爲張士誠攻圍,乘黑夜冒雨而出,居於滁州。至是,朱鎮撫(朱元璋)具舟楫迎歸建康。小明王與劉太保(劉福通)至瓜州渡(江蘇六合東南),遇風浪掀舟沒,劉太保、小明王俱亡。”吳寬《平吳錄》、近人柯紹忞《新元史》以及當代史家呂振羽的《簡明中國通史》均採此說。

從歷史記載來看,韓林兒確實曾經多次在危難之際放棄都城,另覓新居。因此,在張士誠大兵圍攻,朱元璋援兵遲遲未到的情況下,乘機突圍至滁州,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有人指出安豐之役後劉福通就再也不見於史書記載,此時突然聲稱他被溺死,未免令人懷疑。以劉福通的性格與經歷而言,既然他尚有能力突圍而出,就不會甘於寄人籬下。

但就小景看來,當時劉基拉着朱元璋的衣服反對救援安豐的一個重要理由也是劉福通難以控制的,因此小景覺得劉福通在安豐陣亡的可能還是較大。

當然,關於劉福通究竟是死於安豐還是瓜步,爭論的雙方都未能拿出真正確鑿無疑的證據來。

翻閱元明史書,對於劉福通、韓林兒之死,所有的記載幾乎是寥寥數語,或意義模糊,或語焉不詳。究其實,根源在於未元璋不願過多地張揚他曾奉韓林兒爲盟主這一史實,也不願承擔殺害韓林兒或劉福通的罪責,因此不惜暗中指使人掩蓋甚至篡改歷史。今人根據這些殘缺不全,舛誤與漏洞層出不窮的史料來研究歷史,就難免要衆說紛壇了。

小景還是採用了正史的說法,死於瓜步,這裡就諸位見諒了,至於喜歡哪一種,那就看各人的喜歡了!

832章 良才劉伯溫216章 一鼓作氣1129章 傷痛781章 第二人選682章 少年不畏虎1838章 樊噲狗肉531章 生死相依1376章 金屋藏嬌1333章 猜燈謎522章 公審377章 因小失大407章 旁若無人1480章 立儲②一些要說的話928章 水門1132章 姑娘吃醋了1075章 一個條件436章 門下狗630章 用計855章 大獲全勝928章 水門513章 求見907章 全城尋人209章 死期1459章 返回金陵1654章 蒙古騎兵996章 死而復活783章 男人不壞1007章 報仇雪恨129章 乾坤1865章 愁嫁的公主336章 猖狂1130章 美女的要求1817章 火上加油470章 後方起火218章 憂心862章 異變814章 翩翩佳公子302章 氣魄修改1308章 那年大雪823章 保命要緊839章 坦誠1309章 左牽黃右擎蒼333章 前往1115章 徒有其表640章 撕心裂肺關於大明國號243章 美人一笑164章 合適人選1545章 浮生片刻閒1388章 心中的英雄249章 不爲所動120章 大膽奴才1900章 胡惟庸的結局③907章 全城尋人513章 求見第1278章 老虎不發威037章 找個臺階下1343章 不要胡來641章 看天意611章 赤壁風雲②528章 不屑220章 如鯁在喉貴在耕耘693章 擂臺比武653章 加一把火790章 後生小輩1868章 朱家江山910章 不依不饒1728章 瞻仰聖人595章 文臣不愛錢410章 出手不凡1308章 那年大雪501章 大隊人馬060章 常某何懼054章 真假難辨1220章 逃出蘇州941章 首戰得勝284章 海誓山盟1311章 憤世嫉俗817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1025999章 一個蘿蔔一個坑1210章 給攪局了1241章 傷心斷腸393章 傀儡420章 殺意010章 天涯海角1898章 胡惟庸的結局1329章 醉仙酒家564章 閒言碎語239章 世風日下813章 應天危局878章 稱霸天下1652章 一比三十1111章 胡說八道329章 夜出1761章 以天下爲棋盤1477章 上早朝638章 如此甚好276章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