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位於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區,東牆在今南北河沿的西側,西牆在今西皇城根,北牆在今地安門南,南牆在今東、西華門大街以南.宮城偏居皇城東部,修建極爲繁華。
皇城內略有燈火,但古蹟以及參天古木的遮掩,那點動火聊勝於無,皇城內依舊是漆黑一片,唯獨東南方向的皇城一片火光。
整個皇城內沒有半個人影,這一切都歸功如劃都城的中央的聳立的一座高樓,高樓懸着一口大鐘,每夜鳴鐘報時。第三次鐘響後,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緊急事務,如孕婦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請醫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外出的人必須提燈。”“夜間,有三四十人一隊的巡邏兵,在街頭不斷巡邏,隨時查看有沒有人在宵禁時間——即第三次鐘響後——離家外出。被查獲者立即逮捕監禁。”正是有了這樣奇怪的規定,整個大都內外看不到半個人影,這也爲徐達、常遇春的大軍順利進入皇城減少了阻力。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急速行軍後,常遇春的五千騎兵率先趕到皇城城牆外,徐達、常遇春相視望了一眼,這座喪失了四百多年的都城,就在眼前,饒是二人身經百戰,此時此刻也禁不住心頭的激動。
徐達正要發動進攻,忽聽得常遇春驚道:“徐大哥,你看——?“
徐達心頭微微一震,心道:“莫非中了埋伏?“順着常遇春所指的方向望去,雖沒有燈火,但皇城反射的光芒多少還能看得清楚,只見皇城西直門方向,一對人馬正在急速涌動,徐達目測了一下,人數不過三千多人。
“徐大哥,現在怎麼辦?”常遇春扭過臉問道。
眼下這是深入韃子的地盤,最怕還沒達到自己的目的,便被韃子發現,那將是萬劫不復之地,皇城堅固,糧草充盈,兵馬也有幾萬,還有一個能力不差的愛猷識理達臘從旁調度,要殺了他們也不是不可能。
徐達想了想,忽然一咬牙,道:“常將軍一切看你的?”
常遇春一愣,隨即明白,沉聲道:“徐大哥是想讓我拿下這些韃子?”
徐達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如其被他們發現,不如先發制人,拿下他們, 這樣一來,也好摸清楚韃子的動靜,我看這批人馬朝西直門方向,八九不離十的是想再一次對西直門發動進攻,小兄弟剛剛經歷一場廝殺,相比元氣也大傷,萬一死守不住,放出了韃子,你我可就要功虧一簣了?”
常遇春點了點頭,道:“徐大哥言之有理,小弟這就拿下他們?”
常遇春的五千騎兵飛一般衝了過去,動作快如風,烈如火,手中彎刀寒光閃閃,寒氣逼人。
正在遊動的韃子大軍聽得響聲,紛紛回頭,只見夜色裡,數千人騎兵縱馬而來,馬上之人,身着明軍服飾,手中腰刀晃動,待看清楚這一切,韃子纔想驚呼,但爲時已晚,常遇春的騎兵動作快如烈風,手中的彎刀早已斬向了敵軍頭顱。
一場大的屠殺就此開始。
“常兄弟,快停手——快快停手——?”徐達見狀暗叫了聲:“糊塗”不得已大聲呼喊起來,但廝殺的騎兵哪裡停了下來,彎刀彷彿一道道的催命符,瞬間斬殺了剛纔還在涌動的韃子大軍,此時此刻眼前不過留下一人而已,跪在地上不住的求饒,額頭已經磕破了皮。
“常兄弟,留下活口?”徐達驚叫了聲,縱馬趕來望着眼前血流成河的一幕,徐達輕聲一嘆,想說什麼,卻不知從何說起。
常遇春打仗素來以勇猛著稱,但爲人也有一個很不道德的缺點,那便是喜好屠城,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
對於這一點,就是朱元璋也無可奈何,常常規勸,甚至剝奪軍功,下旨喝罵,但他充耳不聞,幾乎每佔領一座城池就忙着屠城,殺降更是常有的事兒,一次在睡夢中慌慌忽忽間想起小時候的屈辱,便下令屠城,等他醒來,發現軍士都不在軍中,便問近伺:近伺回稟:將軍命令屠城,常遇春馬上驚出一身冷汗,急令收兵,這時大軍已屠城二十里裡,滿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讓人不敢睜開雙眼去看。
元至正十八年九月陳友諒又使贛州遭受一次危難。陳友諒遣將幸文才率兵圍贛,使人招降,全普庵撤裡(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和總管哈海赤死守,殺招降人。八月,民間食盡,九月軍無見糧而守益力。陳友諒兵入城後,憤其久不下,燔劫一空,居民殲焉。贛州百姓又遭受一次屠城。
至正二十四年,距陳友諒屠城後不過六年,常遇春圍攻贛州,二十五年正月,陳友諒黨熊天瑞,援絕糧盡出降,城內已無人可殺了。贛州流傳一則故事,說常遇春攻城不下時,發怒要殺贛民百萬,後來殺了一個姓黃名百萬的人了事。
元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出兵攻打張士誠的都城平江(今蘇州)受挫,後破平江便下令屠城。
洪武元年,泰州爲吳王張士誠佔據,朱元璋命大將常遇春率兵攻取泰州。因爲久攻不下,朝廷對泰州人十分仇恨。後來常遇春用水陸兩路夾擊的方法攻破泰州,進城後大肆屠城。同時,朱元璋命人從高家堰放水淹淮揚,泰州隨即成爲一片澤國。一時間,泰州兵災加水災,百姓非死即逃,以致城空地荒。朱元璋下令遷移蘇州部分百姓到泰州定居。
朱元璋在金陵(今南京市)先後打敗了陳友諒(據武漢)、張士誠(據蘇州)、方國珍等江南所有起義軍,統一了江南地區,便派正付元帥徐達、常遇春帶領雄兵北上滅元。常遇春於蘇北攻入山東佔領濟南,在東進青島途中,先包圍了魯中重鎮濰縣城。由於守城元兵拼死抵抗,並強制不少看青壯年百姓上城保衛,使明兵費了很多時日,做出重大犧牲纔將縣城攻下。常遇春因此惱羞成怒,下了屠城命令,將全部元兵及大部分城內居民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