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雞肋之城

襄陽戰役結束後,唐軍還剩下最後一個堡壘,襄陽城沒有被攻下,襄陽是荊襄地區最大的一座城池,城牆高大而堅固,護城河寬達三丈,易守難攻。

再加上楊恭仁防禦有方,他不僅合理安排三萬軍的防禦,同時將倉庫裡的三十萬匹絹布全部分發給了士兵,安撫了軍心,振奮了士氣。

更重要是他沒有驅逐民衆參與防禦,使城內民心安定,糧食供應充足,糧價穩定,有利於打長期防禦戰。

楊恭仁心裡很清楚,城外有八萬隋軍,其中還有兩萬騎兵,如果出城作戰,他的三萬軍隊不是隋軍對手。

但如果是守城防禦,八萬隋軍要想攻破堅固的襄陽城,也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關鍵是不能讓隋軍裡應外合,楊恭仁顯然是吸取了江陵城的教訓,所有的襄陽籍將領,他一概不用,所有的襄陽大戶,都不準輕易出門,這就有力地杜絕了一些投降者的破壞。

只不過楊恭仁也很清楚,唐軍不可能再來援助他,他這樣堅守下去,最終也會有兵盡糧絕的一天,死守襄陽實際上沒有什麼戰略價值了,除了證明一點氣節外,給朝廷一點安慰,襄陽不降。

楊恭仁心中儼如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霧霾,使他看不到光明的前途,他也只能是守一天算一天。

城外的隋軍主將是河南道總管徐世績,杜伏威擔任副將,他們圍困襄陽已經二十餘天,只有在剛開始時試探性地進攻兩次城池,損失了幾千人,此後便再也沒有攻城。

一方面固然是他們也明白,八萬軍隊攻不下襄陽城,另一方面,隨着荊襄戰役結束,襄陽城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攻下襄陽城也不再那麼急迫了,沒有必要再損失士兵,只需圍困下去,襄陽城遲早會有城破的一天。

這天上午,隋軍大營內,徐世績正坐在帥帳內看書,看似悠閒,其實他心中也是焦慮不安,自從中原結束後,他便留在了中原。

隋突大戰沒有他的份,打青州羅士信輕而易舉掃平了,滅李密他沒有趕上,而荊襄大戰他至今一戰未打,打巴蜀也輪不到他,眼看關中最後的決戰即將拉開,他卻在圍困一座孤城。

如果他再沒有表現,那麼軍功榜上他的資歷就顯得太單薄了,將來論功封賞,他能得到多少利益?

現在他徐世績也只是縣公,聽說王君廓若打下巴蜀,便封爲蜀國公,這令他又是羨慕,又是急迫,他需要機會,需要楊元慶給他立功機會,爭取封賞的資歷。

雖然心急如焚,但徐世績也無可奈何,若不顧代價去攻打,損兵折將,恐怕功勞拿不到,反而引起楊元慶震怒,他很清楚,楊元慶此時把士兵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除非是隋突大戰或者隋唐決戰這種戰略性的目標,否則絕不會輕易付出大代價。

這時,一名士兵在門口稟報:“稟報總管,楊相國來了。”

“誰?”徐世績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

“是小楊相國。”

朝廷有兩個崔相國,兩個楊相國,其中小楊相國便是楊師道,徐世績頓時大喜,他知道楊師道的到來,必然和城中的楊恭仁有關。

“快快請進!”

不多時,楊師道笑呵呵走進帥帳,“徐總管好悠閒啊!”

徐世績苦笑一聲,連忙上前施禮,“圍城不打,無所事事,讓楊相國笑話了。”

“圍城不打是好事啊!保全一名士兵,就多一個自耕農,給我大隋多一分稅賦,我們是求之不得。”

兩人分賓主落座,楊師道取出一封信遞給他,“這是殿下給你信,總管自己看看吧!”

徐世績頓時精神一振,打開信件,匆匆看了一遍,信中楊元慶給了他一個大機會,他不由大喜,連忙道:“我這就安排相國進城。”……

在襄陽城的四面城池中,隋軍只包圍了南城和東城,西城和北城外面都沒有兵力圍困,不過雖然沒有駐兵包圍,像柴紹的敗軍也無法逃回城,只能西逃漢中回長安。

半個時辰後,楊師道單人匹馬出現在西城門下方,他向城頭上大喊:“我是楊尚書家人,特來逃奔他。”

有士兵早奔去向楊恭仁彙報了,片刻,楊恭仁便出現了城頭上,他認出了城下之人,正是他的兄弟楊師道,他立刻便猜到了楊師道的來意,心中s十分複雜,半晌,點點頭道:“放他進城!”

吊橋轟隆隆放下,城門開啓了一條縫,楊師道催馬進了襄陽城,剛出城門洞,迎面便看見了兄長,他立刻翻身下馬,快步走上前,兄弟二人擁抱在一起,雖無一言,但雙方心意相通,儘管是敵對兩朝,卻無法阻隔兄弟間血脈親情。

“你跟我來!”

楊恭仁帶着兄弟回了自己的住地,楊恭仁暫時住在行臺府後宅,他單身一人,只住一座三畝地的小宅,便足夠了,只有兩名老家人照顧他的起居。

“是直接從太原過來嗎?”楊恭仁給兄弟倒了一杯茶,關切地問道。

楊師道接過茶杯點了點頭,“先去了一趟洛陽,然後過來。”

“洛陽?”

“楚王殿下在洛陽,我先去見他。”

楊恭仁沉默了,片刻他緩緩問道:“你是勸我投降,是吧!”

“當初大哥在滎陽時,我去找你,你告訴我,我去太原,你去長安,各給對方留一條路,大哥還記得嗎?“

“我記得。”楊恭仁淡淡道。

楊師道嘆了一口氣,“現在的時局我不說,大哥也應該清楚,唐朝大勢已去,人人各尋後路,連關隴貴族的獨孤氏和竇氏也暗地裡找過楊元慶,現在荊襄戰役已經結束,襄陽成了一座孤城,大哥守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楊恭仁沉默半晌,嘆道:“這些我當然明白,只是當初李淵不肯用我,就是懷疑我會投降隋朝,我心中早憋了一口氣,若我現在投降,豈不是說明他的猜測正確,我卻陷於不義,這口氣我咽不下。”

“大哥,這只是一口氣而已,爲了賭這口氣,卻賠進了大哥的前途,是否合算?楊元慶讓我轉告大哥,只要大哥肯投降,他將實封大哥爲戶部尚書、襄國公,而且五妹現是楚王側妃,將來會是貴妃,我們家族又將成爲皇親國戚,大哥,不能爲了一點面子,就毀了自己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楊恭仁低下了頭,良久,他苦笑一聲道:“就算我不爲面子,投降隋朝,那你大嫂和侄兒侄女怎麼辦?他們都在長安,這會害死他們,我不能這樣做。”

“大哥,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長安有隋軍情報堂,可以很輕而易舉把他們轉移出來,而且還能讓獨孤家或者竇家幫忙,保護住他們,我可以保證他們平安無事。”

楊恭仁揹着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視着院外,他最終嘆了口氣:“爲我一人的顏面而陷襄陽城四十萬人於危境,是我失大義了。”

他又回頭道:“你回去告訴徐世績,我可以把襄陽城交給他,但我要回長安,而且願意回長安的士兵,也希望他不要攔截,我就只有這個條件。”

楊師道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半晌,他無奈地問道:“大哥真的要回去嗎?”

楊恭仁點了點頭,“我不能讓自己陷於不義,我必須回去,不管李淵怎麼處置我,至少我問心無愧了。”

楊師道知道大哥是個極爲固執之人,他已決定之事,自己無論如何也勸服不了他,只得起身行一禮,無可奈何告辭而去。

楊師道剛離開不久,高士廉便匆匆趕來了,他也聽說楊師道來了,這令他心中充滿了希望。

“楊尚書,聽說師道來了,人還在嗎?”高士廉進屋沒有看見楊師道,心中不由有些愕然。

楊恭仁搖搖頭,“他已經走了,高長史,有件事我要告訴你,我已經決定棄城了,襄陽城已成孤城,和唐朝相隔,我們沒有再守它的必要了。”

高士廉默默無語,既然楊師道來過了,他便知道必然是這個結果,可以說在他的意料之中。

“楊尚書決定投降了嗎?”

“我不投降,只是棄城,我還是回長安,這些士兵中有荊襄人,有關中人,願意投降者我不勉強,願意跟我回長安者,我將帶他們走,高長史自己做一個決定吧!”

“其實我早就想說,荊襄大局已定,死守襄陽城除了證明一點氣節外,真的沒有什麼意義了。”

高士廉嘆了口氣,“既然楊尚書做出了決定,那我們二人就分頭行動吧!願意投降者,跟我開南城門出城投降,願意回長安者,跟楊尚書走北門。”

高士廉的表態倒有點出乎楊恭仁的意料,原來高士廉已經心存投降之意,不過這可以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自己一樣,要賭一口氣。

楊恭仁平靜地點了點頭,“就這麼決定了!”

兩個時辰後,襄陽城門大開,高力廉率領兩萬餘荊襄籍和巴蜀籍唐軍出南城門,向徐世績率領的隋軍投降,而楊恭仁則率領八千關中籍唐軍,出了北門,向西北方向的漢中撤退,返回長安。

徐世績並沒有阻攔,率領大軍進駐襄陽,兩天後,徐世績率領四萬精銳隋軍向漢中方向進發。

這便是楊元慶交給他的任務,一旦楊師道勸說楊恭仁放棄襄陽後,由杜伏威守襄陽,他徐世績則率領四萬中原隋軍進攻漢中,切斷關中和巴蜀的最後聯繫,從而完成對關中的戰略包圍。

四萬隋軍沿着漢水河谷,浩浩蕩蕩向漢中進軍,此時唐朝在漢中地的兵力並不多,只有羅藝率領的一萬軍隊,以及之前柴紹帶回來的數千敗兵,一共有兵力一萬五千人……。

第14章 存心討打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3章 切斷退路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4章 佳夕如夢第6章 北地天鵝第82章 收到假錢第46章 落井下石第10章 善度聖意第9章 臨危下船第15章 貌合神離第22章 南壓李淵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章 意外收穫第6章 戰前會議第8章 合縱抗隋第43章 西秦內訌第8章 假途滅虢第10章 通風報信第40章 先禮後兵第4章 利益之誘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6章 一條記錄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7章 士信發威第7章 國事家事第22章 庶叔積善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章 意外相逢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5章 化繁爲簡第28章 殺人無形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2章 先鋒玄霸第3章 小妹何名第48章 家族之弊第64章 宮外之音第1章 戍堡聞警第26章 裴氏父子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0章 丹陽來客第1章 如期而至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3章 戰船立威第24章 汾陽宮監第7章 不徇私情第65章 蕭後心機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章 勸降建德第82章 收到假錢第1章 中元新夜第30章 蛇打三寸第5章 元家造反第10章 善度聖意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1章 清河崔氏第8章 怒極生誓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26章 一條記錄第35章 真相揭開第14章 長孫求救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9章 家族利益第41章 盧氏橋樑第39章 水師新帥第18章 契苾助力第36章 霹靂行動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41章 局面被動第6章 陰山可汗第2章 冤家路窄第48章 集中民力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3章 切斷退路第6章 梳理上谷第3章 微妙來訪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8章 關鍵小人第3章 盜馬風波第34章 斷然拒絕第9章 恆山之亂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章 先攻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