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二次談判

一大早,唐朝正使蕭瑀、副使宇文士及便來到晉陽宮前,等待楚王楊元慶的接見,兩人都顯得有點心事重重。

蕭瑀剛剛接到皇帝李淵的秘密手令,同意把會寧郡北部的礦山劃給隋朝,但條件是把南陽郡和淅陽郡返還唐朝。

蕭瑀的心事就在於楊元慶肯不肯讓步,事實上,無論中原兩郡還是會寧郡都原本是唐朝的地盤,被隋朝奪去,用來討價還價,做無本生意。

儘管隋朝很橫蠻霸道,但這又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唐朝剛經歷中原之敗,不得不忍辱負重。

可就算如此,唐朝還得承受隋朝的漫天要價,蕭瑀覺得自己就是大唐最屈辱的人,堂堂相國,一國之使,居然還得站在宮門口等待召見。

宇文士及是以御史的身份擔任副使前來,這個機會是秦王李世民給他爭取得來,但宇文士及並不是爲了公事,他是爲了妻兒,他希望能利用這次機會,把自己妻兒接回長安。

他知道自己的妻兒就住在晉陽宮內,離他只有咫尺之遙,可對他而言,這咫尺之遙卻彷彿相隔天涯,令他黯然傷神。

“宇文御史!”

蕭瑀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滿地拉長了聲音,“應該以國事爲重。”

宇文士及默默點頭,“是!卑職明白。”

這時,一名侍衛快步走出宮門,上前拱手問道:“請問,是唐使蕭相國嗎?”

蕭瑀負手道:“正是!”

侍衛依然不卑不亢道:“楚王殿下有請蕭相國,請隨我來。”

蕭相國心中十分苦澀,按照正常的禮節,像他這樣級別的使者,應該有專門的貴客驛館招待,他們卻自己掏錢住客棧。

會見前,應該進宮在迎賓房休息等候,他們卻站在宮門外吹乾風。等了足足快半個時辰。

迎客時,應該是對等的相國來迎接他們進宮,不料竟然只是一名侍衛來引路,令蕭瑀忍無可忍。

他陰沉着臉。剛要發怒不見,宇文士及卻淡淡提醒他道:“蕭相國,應以國事爲重!”

蕭瑀狠狠瞪了宇文士及一眼,只得忍住這口氣,跟着侍衛進宮了。

。。。。。。。

此時,楊元慶正負手站在窗前遠遠眺望大門,他已經看見侍衛帶着兩名唐朝使者向晉陽宮內走來。爲首之人應該就是蕭瑀,楊元慶嘴角露出一絲會心的笑意。

蕭瑀居然沒有賭氣而走,忍住了屈辱,足見唐廷想解決南陽兩郡和戰俘問題的迫切心情。

很好,可以和他們談一談條件了,楊元慶轉過身,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書法上,由虞世南手書。上面寫着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是他楊元慶的座右銘。做人要有野心,要有眼光,要有魄力,要敢作敢爲,這就叫君子自強不息。

但僅僅有野心和魄力還不夠,還必須有雄厚的實力,沒有雄厚的實力,野心和魄力也只是紙上談兵,徒給人添飯後笑料耳,這就叫厚德以載物。

兩者相輔相存。他楊元慶欲取天下,心胸是足夠了,但實力還有所欠缺,軍隊不足,財力不夠,整個大隋的實力還略遜一籌。他還需要厚積薄發,積蓄力量。

楊元慶凝視着牆上的字,這時,門外有親兵稟報:“啓稟總管,唐使帶來了,在紫微閣外等候。”

楊元慶從沉思中醒來,便命道:“帶他們到我的議事堂,順便叫一下楊相國和韓御史。”

雖然他故意以冷淡的方式讓蕭瑀倍感屈辱,但到正式談判之時,楊元慶還是用對等的禮節,他走到樓下議事堂門口,正好遇到了匆匆趕來的相國楊師道。

楊師道出任納言,主管門下省,這一次楊元慶準備讓他出面和蕭瑀面談。

“殿下!”楊師道笑着向他拱拱手。

“唐相蕭瑀要來談判,你就代表我和他先談談吧!”

楊師道一怔,臉上露出爲難之色,這件事他從頭到尾都不知曉,讓他怎麼談?

“殿下,屬下和唐使談判沒有問題,只是我們底線是什麼?屬下能答應什麼,不能答應什麼,這個,能否先告之屬下。”

“我知道,進來說吧!”楊元慶和楊師道走進了議事堂。

。。。。。。。。

片刻,侍衛領着正使蕭瑀和副使宇文士及走進了議事堂,治書侍御史韓壽重也匆匆趕來。

“蕭相國,這些天休息得可好?”楊元慶笑着問道。

蕭瑀冷冷道:“多謝楚王殿下關心,太原的客棧還算乾淨,就是太貴了一點。”

他語氣裡充滿了不滿和嘲諷,楊元慶卻一笑了之,又給他介紹楊師道和韓壽重,其實不用介紹,蕭瑀和楊師道早就認識,蕭瑀是蕭後之兄,是隋朝外戚,而楊師道是楊廣之侄,是宗室,他們常有來往。

不過蕭瑀卻沒有想到楊師道竟然出任納言,這讓他不由想到了其兄楊恭仁,在唐朝出任禮部尚書,這兄弟二人皆爲隋唐兩朝爲高官,將來不知如何相對,蕭瑀竟有一種荒誕的感覺。

其實他自己倒忘了,他是唐朝相國,但他妹妹蕭太后卻在隋朝。

見對方也有相國和御史來對應,蕭瑀心中不滿頓時蕩然無存,生活和禮儀上差一點其實倒也無妨,關鍵是談判的誠意,如果能把事情談成,就算楊元慶把他趕出太原城,他也不在意了。

蕭瑀的臉上變得嚴肅起來,四人各自落座,楊元慶則坐在後面,不緊不慢地喝一杯茶。

該交代的話他已經告訴了楊師道,第二次談判,他將一言不發。

楊師道微微笑道:“爲了表示我們大隋對於談判的誠意,我們將先釋放史大奈,等會兒,會有人把他送到你們住的客棧,他隨時可以離開太原。”

隋朝先釋放的善意令蕭瑀的精神一下子振奮起來,使他看到了希望,他就害怕楊元慶漫天要價,提出一些根本辦不到的條件。

蕭瑀也欠身道:“多謝貴國放人,我很希望今天能達成協議。”

“我們也很希望!”

楊師道笑了笑,把話題先引到了會寧郡,“關於會寧郡,我們提出承認隋軍對會寧郡的控制,作爲這次談判的前提,不知蕭相國有沒有請示朝廷?”

蕭瑀心中的火騰地燃燒起來,原以爲隋朝釋放史大奈是有談判誠意,不料對方竟一點也沒有讓步,還是以會寧郡作爲談判前提。

他沉聲道:“請恕我直言,會寧郡本是大唐的領土,有着豐富的礦產,卻被隋軍強行佔領,我們可以接受隋軍奪取礦產的現實,但你們也必須有所讓步,否則,一場維護尊嚴的戰爭肯定是避免不了。”

楊元慶似乎沒有聽見蕭瑀的強硬,他的目光落在宇文士及身上,宇文士及坐在蕭瑀身後,一直低着頭,顯得心事忡忡。

楊元慶知道他的心事,這個可憐的男子,一心想求得妻子的原諒,可是殺父之仇,南陽公主能原諒他嗎?

歷史上,南陽公主寧願竇建德殺了自己的兒子宇文禪師,就因爲他是宇文士及的兒子,足見南陽公主對宇文家族痛恨之深。

這時,楊師道輕輕咳嗽一聲,提醒楊元慶,蕭瑀提出的要求,他有點難以回答。

楊元慶起身向外面走去,楊師道也跟了出去,很快,楊師道又走了回來,蕭瑀心中有點緊張起來,他知道關鍵時候到了。

楊師道坐了下來,淡淡道:“楚王殿下說,我們可以讓一步,如果唐朝肯把會寧郡完全讓給大隋,我們可以把南陽郡和淅陽郡還給唐朝,和從前一樣,作爲緩衝郡,唐朝不得在這兩郡駐兵。”

停一下楊師道又道:“還有所有的降兵和被俘官員,包括獨孤懷恩和溫大雅,我們可以他們全部放回,但釋放條件是糧食五十萬石。”

“五十萬!”

蕭瑀失聲喊了出來,皇帝李淵給他的上限是糧食二十萬石,這相差得也太遠了。

。。。。。。。。

會寧郡雲天堡,裴行儼在殺死丘行恭後,便西移大營十里,在一座低緩的山崗上紮下大營,他沒有撤離,而是從遠處監視唐軍。

唐軍所駐紮的雲天堡地勢險要,難以攻打,僅憑一萬隋軍,是攻不下這座堅固的堡壘,裴行儼便改變了計劃,進行圍堡打援。

在挫敗了唐軍的夜襲後,裴行儼也知道了山頂主將竟然是駙馬柴紹,這可是一條大魚,他不想輕易放棄這條大魚。

這時,涼川縣的隋軍也送來了幾千石糧食和大量馬料,足夠裴行儼撐十天以上。

這天上午,裴行儼和平常一樣正在大營前眺望雲天堡動靜,忽然,幾名隋軍斥候從遠處疾奔而至。

“裴將軍!”

斥候老遠便興奮地大喊:“發現了敵情。”

裴行儼精神大振,連忙問道:“可是唐軍援軍已到?”

“正是!在八十里外的平涼郡,一支約三千餘人的騎兵正疾速向這邊趕來,看樣子,是一支很精銳的唐軍騎兵,爲首者是名女將。”

“女將?”

裴行儼一怔,這會是誰?難道是柴紹之妻李秀寧。

。。。。。。。。。

【二月即將拉開大幕,二月的月票之戰也會更加激烈,但月票規則已更改,對老高有利,懇請書友們二月支持老高,二月春節,老高將不會斷更】

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3章 切斷退路第12章 東都內亂第7章 金剛引狼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7章 元家之慾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5章 初查齊郡第24章 會寧戰起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4章 京城來信第13章 投鼠忌器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0章 備戰高麗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章 上兵伐謀第28章 馳援代州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章 勸降建德第9章 恆山之亂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20章 高熲事件第14章 存心討打第56章 士信之擇第8章 欲速不達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9章 敦煌風動第6章 北地天鵝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42章 要何封賞第6章 玄感起事第51章 長安警報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5章 亡國之恨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4章 內部奸細第5章 公主請客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7章 留條後路第41章 弟高一籌第1章 灞橋秋色第17章 接受密旨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0章 絕戶之計第21章 誰爲主將第4章 假手於賀第26章 咬金爭功第13章 收復齊郡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3章 收復齊郡第3章 意外相遇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39章 父子攤牌第4章 入伍斥候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47章 關隴暗箭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33章 攻城前夕第5章 咬金練箭第3章 盜馬風波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8章 關鍵小賊第52章 死不瞑目第6章 裴府家宴第41章 高麗水師第6章 借兵突厥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3章 隱形力量第45章 援軍到來第23章 奸佞之計第7章 羽翼已成第6章 戰前會議第29章 側翼佈局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0章 娶妻當慎第57章 楊家有女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1章 興風作浪第24章 朝堂對質第2章 聖旨東至第25章 關鍵人物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6章 商業繁榮第55章 借風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