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軍制之弊

按說,西北就算將門勢力複雜,如今大宋有些實力的將門曹潘王楊都在這兒,只缺一個石家,真想動,就是幾家一句話的事兒。

但是,事情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問題在哪兒呢?

還是大宋的軍制問題。

宋朝軍隊分爲四類:

禁軍,是爲中央軍,均屬三衙;

廂軍,是爲地方兵,屬於諸州;

鄉兵,系民兵,僅保衛本地方,不出戍;

蕃兵,則是異族團結爲兵,而用鄉兵之法保衛本地方的。

宋太祖用周世宗之法,將廂軍中的強者都升爲禁軍,留下來的,都是些沒什麼戰鬥力的殘兵,用以充數。

所以,當初老曹以一營廂兵打出了崑崙關阻擊戰,朝中才會無人敢信,都覺得太假了。

至於鄉兵、蕃兵,本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不去論他。

所以,所有武力的重心,實際都在禁軍。

全國需戍守的地方,派遣禁軍輪流前往,謂之“番戍”。

而問題,正出在這個“番戍”之上。

人們在議論宋朝兵制時,大都加以詆譭。認爲唐朝之所以強,宋朝之所以弱,是因爲宋朝廢除了藩鎮。

這純屬扯蛋!

唐朝強盛時根本沒有藩鎮到玄宗設立藩鎮時,是因爲國運漸衰改取守勢了。

戰略後移,把重心放在經營自己的邊境上,這纔是藩鎮形成的原因。

至於藩鎮的利弊且不去論它,只說大宋。

宋朝的兵是全出於招募的,和府兵制相反。人們又認爲這是宋代兵制的一個缺點,其實不然。

募兵制,雖有其缺點,但在經濟上,以及政治上,有其相當的價值。

民間的奸悍無賴之徒,必須要有他的歸容之處,最好是能懲治之、感化之,改變他的本質。

此輩在經濟上,就是所謂“無賴”,他不能勤事生產,欲懲治之、感化之極難。只有在軍隊之中,規律最爲森嚴,纔可能約束他,使之改變(當今社會也存在類似情況)。

這種人在軍隊裡呆上10年到20年後,已經過長期的訓練,大多數人的本質會改變,可以從事生產,變做一個良民了。

這也是從北宋開國到南宋滅亡,終宋三百年沒有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的一個原因之一。就算有反,也沒出去一省之地。

遇飢災之年,收鄉壯以充禁軍。想想,年輕的刺頭兒都被收走了,老百姓還怎麼反?

而從經濟上說,本來就宜於分業,平民出餉養兵,全不過問戰事,對經濟建設是有益無損的。若實行府兵制,則舉國皆兵,實至今日乃有此需要。

可兵若真能禦敵,平民原不需全體當兵。所以說,募兵之制,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有其相當的價值。

大宋立法有其深意,只不過所行不能副其所期,利未形而害已見罷了。

而剛剛說到番戍的問題,兵力的逐漸**,番戍之制使得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不便於指揮統馭。

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習地形,又和當地的人民沒有聯絡,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費卻等於三年一次出征,勞財何其之巨?

更重要的是,每逢水旱偏災,又多以招兵爲救荒之策,於是兵數遞增。

宋開國之時,不滿20萬;太祖末年,已增至37萬;太宗末年,增至66萬;真宗末年,增至91萬。

仁宗時,西夏兵起,增至125萬。後雖稍減,仍有116萬。

歐陽修說:“天下之財,近自淮甸,遠至吳、楚,莫不盡取以歸京師。安然無事,而賦斂之重,至於不可復加。”

養兵如此多,即使能戰,也存在危機,何況並不能戰,對遼對夏,都是隱忍受辱。

好吧,說遠了,只說對鹽改的影響。

上面已經說了,大宋番戍和後世正好相反。

後世華夏也有輪轉番戍,但是,後世輪轉的是將領。也就是說,幾大軍區司令,包括基層軍官升遷調職,動的是官,而不是兵。

但大宋正好反過來,動的是兵,而不是將。

三年番代,士兵剛熟悉地方戍衛,就被調走了,勞身勞財不說,也確實不利於防衛。

而如此一來,如果推進鹽改,將門要打好招呼的就不是某一個節點的將領,而是幾乎要和整個西北的將官達成一致。

再者說,西軍幾代嚴整,軍力強盛不假,但這也是有代價的。

“大郎也知道,咱們幾家將門的立足根本是什麼,沒有好處,誰跟着你幹啊?”

潘豐道出其中真意:“將門之所以叫將門,那是因爲咱大宋軍官升遷實行的是舉薦制。我潘家舉兵爲將,自然就是我潘家這一系的人。這是將門建立的基礎。”

大宋開國,幾大名將一代一代這麼舉薦下來,就跟入黨似的,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派別。

“但是,舉將是基礎,那些見不得人的東西,纔是把大夥兒綁在一塊兒的定軍石!”

“西軍本來就沒空餉、假餉這些門道,要是再把鹽道的油水斷了,那誰還跟着咱們幹了!”

“沒人跟着你,那還叫什麼將門?”

“”

唐奕無聲一嘆,這也是他至今未動軍改的重要原因。

按理說,做爲一個後世之人,又對歷史有着相當的興趣,唐奕怎麼會不知道,大宋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軍制。

改了軍制,就算唐奕別的什麼都不幹,大宋的日子也比現在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可是,爲什麼他在朝堂和經濟上,甚至是文化上,都準備動手腳,唯獨不碰軍隊呢?就算碰,也只在一個閻王營搞點小試點,不敢有任何的大動作?

就是因爲,他與將門混得越熟,對大宋軍制瞭解得也就越深,就越不敢動了。

弄不好,就得出亂子,而且是大亂子!

“我也沒說斷了西軍將士的財路。”唐奕解釋道。“都不是外人,我就跟你們交個底吧,軍制早晚要動。”

“就算我不想動,陛下也早就受不了如此龐大的軍費了。”

幾人一怔,“怎麼動?”

“現在說這些還早”

“只說鹽改這個事兒,這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定要做。至於西北軍中的油水”

唐奕沉吟了一下,“和下面說,鹽路不斷也得斷,這是國之大事,誰攔路,誰死!”

“但我也不會虧待了將士們,,我另給大家找一條生財之路!”

(未完待續。)

第10章 再提親第61章 抵達第804章 相見隨筆,與君分享.第572章 送考第709章 辜胖子的人性第326章 閻王營第416章 唐奕的陰險第318章 講理的和不講理的第937章 最精的還是王韶第297章 到底誰幹的第82章 猜迷第917章 超級鐵浮屠第359章 算總賬第376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446章 妙到毫巔的制衡第193章 瘋子的演說第81章 燒刀子史上最強開掛第652章 觀瀾山長——趙禎第194章 徹底忽悠瘸第954章 開封八大王第139章 聚勢第983章 賜姓第419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8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565章 損人文扒皮第500章 你是我的祝英臺第165章 曹少爺的悲慘遭遇第419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500章 你是我的祝英臺第416章 唐奕的陰險第50章 還欠您一座書院第727章 縱橫四海第852章 十船第727章 縱橫四海第369章 說他瘋的都是傻子第176章 開講第713章 算計辜胖子第437章 先打了再說第489章 遲到了五十年的勇氣第21章 合作第479章 押自己第426章 實幹第24章 尹洙的評價第159章 又爲半闕詩第83章 猜迷 二第170章 新衣給你們第730章 富貴病第904章 一個得道第14章 勸辭第554章 商量商量別考了第689章 又扔鞋?感謝大家的關心第827章 四個億的一盤好棋 免費第960章 不省心的爹第372章 地籠第607章 過境第214章 好像上當了第402章 託孤第993章 虛僞第470章 姓耶律,還是姓趙第355章 大宋說書人第346章 放大招第801章 朕老了第878章 仁心第489章 遲到了五十年的勇氣第190章 打不起來第467章 一扔半年第544章 火焰一般的女子第612章 穩坐一片石第808章 智商被碾壓了第320章 軍魂第279章 觀瀾動第783章 粗鄙凡人第233章 犯賤的耶律洪基第64章 妖星救宋第709章 辜胖子的人性第565章 損人文扒皮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65章 曹少爺的悲慘遭遇第710章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78章 馬行市第230章 遼人驚了第137章 治亂局第838章 打一架吧第528章 束水之渠,推舟之力第79章 比豬還能生第752章 扔出來的肉饅頭第931章 大開眼界第761章 獅子大開口第7章 宋之疾第722章 唐奕最討厭的文章第979章 滔天大禍第89章 無毒不丈夫第169章 中秋宴第305章 斷後第893章 驚天之變第577章 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