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7章 各打各的

“轟轟濃重如烏雲的硝煙,在帕特凱山中部橫亙在古茶馬山道前進方向的山頭上翻滾升騰,一枚枚105mm山地榴彈炮炮彈和107mm火箭彈,若流星一般落到日軍精心構築的戰線上。

驚天動地、延綿不絕的炮聲,將羣山與大地震得瑟瑟發抖。

距離敵人陣地只有兩公里的一處山間谷地,數以千計的第四山地師官兵坐在一塊塊石頭上,只等一聲令下就順着兩翼的山道衝出去,以最快速度攀援呈四十度的陡坡,向敵人陣地發起猛烈攻擊。

日軍依託呈“人”字型的兩座大山,在十多公里的山間構築了三道防線,牢牢地卡死了大軍前進的道路。

由於這裡的岩石非常堅硬,挖掘洞窟和掩體極爲困難,日軍只能利用原有的山間縫隙以及山洞,修築陣地,不過由於居高臨下,同時山道蜿蜒,僅僅只有一條道路可供通過,在日軍指揮官看來,這樣的地勢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要說現在在這裡負責阻止安家軍進攻的是一個五千人的獨立警備隊,哪怕只有一千人的步兵大隊,只要配備足夠的機槍和少數山炮、野炮,便可以擋住安家軍主力的進攻線路。

安家軍正面炮擊的同時,在日軍背後的高山絕壁上,兩支大約各兩千多人的衣衫襤褸的部隊,冒着凌厲強勁的大風,以及南面十餘公里外炮擊帶來的濃烈硝煙,分別從東西兩翼,緩慢向“人”字型山粱的中心一點匯攏。

三天前,這兩支隊伍在距離日軍戰線三十多公里外的兩翼絕壁,攀援上了“人”字型大山的峰頂,然後在幾乎沒有道路的情況下,一多一個腳印,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脊上,頂着刺骨的寒風,幾乎是爬着行進了七十多個小時,終於來到現在這個位置。

在勁風的吹送下,由於炮擊產生的沙礫及岩石碎片滾滾而來,撞擊臉部皮膚生出陣陣刺痛,山峰上散開的從第二山地集團軍三個師抽調精銳組成的突擊隊員,紛紛撕下身上破爛的迷彩軍服,包裹起面部,繼續前進。

十餘分鐘後,兩支隊伍順利會師,在他們的下方四百多米處,一條寬大的溶洞,溝通了南北的山道。

不過,沒有歡呼雀躍,也沒有任何慶祝行動,分佈在近十多公里山粱上的四千多名官兵,解下沉重的背囊,開始緊張的進行戰前準備。

他們紛紛用碎布堵住耳朵,隨後拿出重達二十公斤的特製炸藥包,在各級指揮員的口令聲中,點燃導火稟,在三秒鐘之內將這些“吱吱”作響的炸藥包扔下了山粱。

突擊隊員們奮力撲向後方臥倒隱蔽,過了大約十多秒,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接踵響起,耳塞棉布的隊員們,只感到耳膜欲裂,山搖地動,覺得身下堅實的山峰,在沖天而起的濃煙和數千米方圓地〖激〗射石雨中,不停地搖晃。

起碼有幾百名精銳的山地兵甚至在聲波的衝擊之下胸悶頭暈,呼吸困難,接着劇烈地嘔吐起來。

四千多個特製炸藥包產生的威力如此巨大,可以想象山谷下方那些陣地上,日軍的遭遇如何了。

一刻鐘後,大地逐漸恢復平靜,匍匐隱蔽的官兵們,奮不顧身地順着繩索,來到下面狹窄的山道上,然後從東西兩翼,猶如兩條快速遊動的長蛇,沿着山腰蜿蜒而下,時不時失足摔下山崖的官兵,根本就無人理會。

官兵們在墜崖弟兄一聲聲悠長而絕望的慘叫聲中,發瘋似地一往無前,所有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在震暈的鬼子反應過來之前,拿下三道陣地。當靠近日軍佈置的最後一道陣地時,出現在官兵們眼前的是地獄般慘狀:由於距離炸藥包的炸點最近,在劇烈的爆炸聲和衝擊波的肆虐下,一個個以不同姿態斃命的鬼子面目猙獰、七竅流血,被炸藥包中數不清的鋼珠擊中的成片屍體慘不忍睹,根本就沒有半個鬼子進行過抵抗。

隨着隊伍的不斷前進,出現在眼前的屍體奇形怪狀,滿地排列,

某個屍體集中的區域血流成溝,散發出大小便失禁的惡臭,衝在前面的官兵堅決地用刺刀結束一個個尚在掙扎中的生命。

這時,從電臺中得到消息的第二山地集團軍司令員張浩中將,立即下令蓄勢待發的第四山地師進行突擊。

震天的喊殺聲響起,士氣如虹的安家軍官兵衝出山谷,向着北面的山異攀援,雖然大多數日軍在背後突如其來的炸藥包的爆炸中震死震暈,越到後方、越到高處死亡率越高,但處在一線的日軍,依舊有數百人倖存,他們在頭暈眼huā的情況下,依舊拿起槍射擊。

可是山地兵們突擊的速度太快了,鬼子們還沒來得及射出幾槍,第一批官兵已經衝進了陣地,短兵相接的戰鬥迅速發生。

山地兵們利用一切手段,毫不留情地消滅面前的敵人,槍聲、刺刀捅入人體的呲呲聲、槍托沉悶的打擊聲、怒吼聲、哀叫聲響成一片,殘存的日軍在安家軍山地兵們迅如驚雷的攻擊面前,倒斃在了陣地上。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戰鬥,在前後夾擊下,日軍被絞殺殆盡,橫亙在第二山地集羣前方的、日軍自詡不可逾越的天險,便在安家軍山地兵們的奇襲下,土崩瓦解,印度東北部地區,猶如成熟的果子,已經觸手可及。

就當安家軍在三個戰區縱橫馳騁,日軍馬來方面軍及緬印方面軍各條戰線皆節節敗退的時候,太平洋地區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

西南太平洋戰場,九月十一日,繼頭一天日軍坦克第二、第五師團及第二十八軍四個師團兵不血刃拿下艾爾半島南部的林肯港,接收大量美軍轉運不及的作戰物資,日軍澳大利亞方面軍司令官石11浩一大將集中了戰區直屬的第四、第十、第十四、第二十三、第三十二、第三十五、第五十二、第一O二共八個師團,在野戰重炮兵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聯隊的協助下,猛烈進攻澳軍於弗拉德斯嶺及格雷嶺一線構築的堅固陣地。

澳軍爲了保護東南海岸的富庶之地,同時也爲了維護親人和家園的安全,在數百公里的戰線上,奮起還擊,戰鬥極爲慘烈,連續四天四夜的戰鬥下來,作戰雙方都精疲力竭。

九月十五日,澳軍後方傳來噩耗,日軍主力突然出現在南澳快路沿線重要城鎮揚塔城外…經過一夜的戰鬥,在援軍趕來之前,

城池已然陷落。

在擊退澳大利亞軍隊的反擊後,日軍自東向西,順着鐵路線發起猛攻,納卡拉、彼得伯勒、詹姆斯敦等城市先後被日軍擊破。

這個時候作爲生力軍的日軍坦克第四、第六師團和第十七軍四個師團,由奧古斯塔港出發,沿着斯潘塞灣東岸的平原地區高速南下,於十九日凌晨與從澳軍後方迂迴而來的日軍兩個傘兵師及第十八軍兩個師團,前後方一起發力猛攻巴波爾要塞羣,將澳軍精心構築的弗拉德斯嶺捅開了一個大窟窿。

隨後,打通進入東南澳大利亞門戶的日軍,會攻皮里港,拿下這座斯潘塞灣東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只是時間問題。

或許有人要問,這支從背後出現的曰軍從何而來?其實很簡單在正面進攻發起後,日軍再次採取了非常實用的空降戰術,充分利用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特點先用鋪天蓋地的空襲迷惑澳軍的陸基雷達,集中運輸機在弗羅姆湖南岸的草原地區實施傘降迅速開闢出可供運輸機起降的簡易機場。在此後三四天內,運輸機羣向澳軍後方輸送了大約三萬餘人及部分輕便武器。

日軍在無聲無息攻佔弗洛姆當斯、柯納莫納、巴塔納等城鎮後,得到了部分糧食物資和武器裝備,但收穫最大還是攻克揚塔城,除了在澳軍的後方紮下一根釘子外,這裡還是澳軍的重要的作戰物資中轉中心,原本只有輕武器的日軍,一下子便有了一百多門各種口徑的大炮,並且還得到了兩百多輛美製軍用卡車和三十六輛裝甲車、十八輛坦克,使得其在後面的作戰中,越來越順利,攻城略地後得到的裝備越來越多。日軍以戰養戰,終於擊破澳軍苦心經營的防線。

隨着日軍打通進入東南澳大利亞的通道,美澳聯軍的失敗已經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在此前的艾爾半島大撤退中,美軍已經退往塔斯馬尼亞島,原本準備將部隊重新整頓後再投入東南澳大利亞戰場,但看到弗拉德斯嶺天險已被攻破,盟軍西南太平洋司令官麥克阿瑟上將立即改變主意,抓緊時間構築塔斯馬尼亞海防要塞,同時搶修島上的軍用機場,並且開始努力積蓄戰機,以應對日軍有可能發起的登陸作戰。

麥克阿瑟深知,隨着盟軍在西南印度洋的海陸軍的攻勢遭遇慘敗,眼下盟軍及日軍正在伊麗莎白港與開普敦之間的奧特尼誇山、朗厄山一線激戰,爲了阻止日軍進入大西洋,美軍主力正源源不斷地投入南非戰場,短時間內無法抽調更多的兵力支援太平洋作戰。

因此,屢敗屢戰的麥克阿瑟,不得不低下驕傲的頭顱,老老實實地先做好防守工榫,再伺機進行反擊。

中太平洋戰場,九月上旬得知日軍聯合艦隊主力出現在西南印度洋海域後,太平洋戰區司令官尼米茲上將心神大定,立即決定趁着〖日〗本海軍主力不在太平洋之機,繼續發起所羅門羣島作戰。

此時重組後的美固海軍太平洋艦隊,主力艦計有戰列艦兩艘、航空母艦兩艘、重巡洋艦十二艘,此外還有護航航母一艘、輕巡洋艦十五艘、驅逐艦四十多艘,實力遠在缺少大型艦隻的中南太平洋的〖日〗本海軍之上。

隨着美軍恢復對新喬治亞島的攻擊,〖日〗本海軍東南艦隊司令官草鹿任一中將不得不再次下令艦隊出擊,以撤回新喬治亞島上的日軍。

擔任撤兵任務的是〖日〗本海軍第三驅逐艦戰隊司令田中賴三海軍少將接到命令後他果斷地將艦隊分爲兩部分,警戒隊由他親自率領,下轄六艘驅逐艦運輸隊由黑巖精一海軍大佐指揮,編有四艘驅逐艦和十艘運輸船。

九月十五日晨五點半,田中少將指揮警戒隊從拉包爾啓航,同日晚八點一刻,黑巖大佐指揮運輸隊從布因出海。

盟軍海岸監視哨,很快便發現了日軍艦艇編隊,立即發出報告航母特混艦隊司令官哈爾西上將接到報告,電令漢斯沃克海軍少將指揮所部前往截擊。

此時,漢斯沃克海軍少將的艦艇編隊,已得到特混艦隊的加強,共有三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漢斯沃克海軍少將接到哈爾西的命令後,於十五日下午五時從圖拉吉港出發,沿聖伊薩貝爾島西岸北上午夜前後斜穿新喬治亞海峽,駛向韋蘇韋蘇角。

十六日凌晨零時,美軍夜航偵察機報告,在艦隊西北二十六海里處發現日軍驅逐艦六艘,正以127度航向30節航速航行。

不得不說美軍偵察機的報告非常及時而又準確,這支南下的驅逐艦編隊,正是〖日〗本海軍的警戒隊。

漢斯沃克立即下令編隊從航行隊形改爲戰鬥隊形,羅伯遜海軍上校指揮五艘驅逐艦爲前衛,漢斯沃克少將本人指揮三艘巡洋艦爲本隊,勒菲鬆海軍上校指揮一艘驅逐艦爲後衛各艦依次排成單縱隊,以二十八節的航速,向西北方向搜索前進。

凌晨一點九分美軍前衛艦隊的五艘驅逐艦,開始向日軍驅逐艦隊發射魚雷緊接着美國海軍本隊的巡洋艦的主炮,也開始射擊。

漢斯沃克少將認爲己方軍艦裝有先進的雷達,能夠佔有先機,一定可以將日軍戰艦打個落huā流水,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日〗本海軍已經掌握了雷達技術,現在配屬到各戰區的戰艦雖然未進行現代化改裝,加裝先進的雷達,但卻進行了最簡單的改造,裝有可接受雷達脈衝的裝置,因此竟然比美國海軍更早就發現對方。

根據美國海軍戰艦〖運〗動航向,田中賴三下令艦隊以戰鬥隊形接敵,並且由於提前知道了美艦航行方向,〖日〗本海軍的睹望兵比對手提前一分鐘發現對方艦船的蹤影,田中賴三沒有絲毫猶豫,立即下令實施魚雷攻擊,這樣實際上雙方几乎是同時開火!

日軍先導艦遭到美艦集中射擊,在極短的時間裡,美艦就向其發射了兩百多發230mm炮彈,先導艦不斷中彈,傷痕累累,被迫退出戰鬥。

〖日〗本海軍田中編隊的其餘五艘驅逐艦,將發射管裡的魚雷全部射出後,便掉頭退出戰鬥,準備與美艦脫離接觸,重新裝填魚雷,再殺個回馬槍。

美國海軍一艘巡洋艦被日軍驅逐艦所發射的魚雷擊中,無線電天線被彈片炸斷。當場陣亡二十九人,失去了繼續戰鬥的能力,無奈之下。漢斯沃克少將派出兩艘驅逐艦護送其返航。勒菲鬆海軍上校指揮作爲後衛的驅逐艦,伴隨本隊巡洋艦行動。

這個時候,美軍夜航偵察機報告日艦已高速向北撤退,漢斯沃克少將認爲日軍是在敗逃,立即命令羅伯遜海軍上校指揮前衛驅逐艦隊前去追擊,羅伯遜帶着三艘驅逐艦追了一陣,沒有發現目標,看到海面一片寂靜,擔心自身力量不足掉進〖日〗本海軍的陷阱,於是指揮所部,向東經新喬治亞海峽返航。

在羅伯遜上校看來,既然已經達到了驅逐日艦的目的,艦隊司令官漢斯沃克肯定已經帶着本艦隊返航了,在自以爲是之下,他甚至沒有去電確認。實際上,漢斯沃克少將並沒有向東返航,而是向西航行,準備與前衛驅逐艦隊協同配合,夾擊〖日〗本海軍驅逐艦隊,爭取全勝。

但是,美國海軍的艦載雷達操作員忙中出錯,把迎面而來的日軍戰艦當成自己的前衛艦隊,一點五十六分,伴隨本艦隊行動的那艘驅逐艦的艦載雷達,發現日艦在左前方正在掉頭轉向,這才明白來的是日軍戰艦!

漢斯沃克少將立即下令右轉六十度,向日艦開火射擊!可惜的是,兩艘巡洋艦還未來得及開炮,睹望員便驚駭地發現,一條條魚雷正劈波斬棘,向戰艦逼近。

原來,〖日〗本海軍的戰艦掉頭,是因爲剛剛發射完魚雷,準備溜之大吉,五艘日軍驅逐艦,總共發射了三十一條魚雷,美艦真正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這個時候再想進行規避已經爲時過晚,其中一艘巡洋艦被兩條魚雷擊中,艦首下沉,另一艘巡洋艦被一條魚雷擊中,艦首扭曲,航速大減,伴隨本艦隊行動的那艘驅逐艦機艙中雷,引發大火迅速蔓延開來,由於火勢很大搶救工作相當困難,戰艦開始下沉。

不久,田中賴三少槽率領五艘驅逐艦返回戰場,進行了最後一次魚雷攻擊,兩艘美國巡洋艦沉入海底,漢斯沃克少將以下九百多名美軍海軍官兵,被日軍用艦載機槍瘋狂掃射,悉數斃命,鮮血染紅了海面。

就在〖日〗本海軍警戒編隊與美軍艦隊激戰的時候,日軍運輸隊順利駛入新喬治亞島的鐺地,把日軍部隊撤上了軍艦和運輸船。

十六日晨,〖日〗本海軍警戒隊回到布因港,中午海軍運輸隊也平安回到布因港。被美軍戰艦炮擊的那艘前導驅逐艦,因爲傷勢嚴重,做了應急修理後,被送回本土接受大修。

此次海戰,〖日〗本海軍僅有一艘驅逐艦被擊傷,並確保了新喬治亞羣島駐兵撤退任務的順利完成,美國海軍雖然兵力上佔有一定的優勢,卻遭到較大損失,有兩艘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被擊沉,另有一艘巡洋艦遭遇重創。

美國海軍在總結失利原因後認爲,此次海戰失利,主要是因爲漢斯沃克少將指揮不當,過於相信雷達優勢,失去了先發制人的先機,隨後又過於依仗主炮威力,企圖在一萬米距離上,憑藉主炮口徑與數量上的優勢,再加上雷達指引的準確性,一舉擊沉日艦,卻輕視魚雷攻擊,沒有組織艦炮與魚雷的協同攻擊,同時又忽視了對日艦魚雷攻擊的防範,結果在日軍採取的重新裝填魚雷多次攻擊戰術面前,遭到沉重打擊。

儘管海戰中美國海軍遭到失敗,但是航母特混艦隊司令官哈爾西上將並沒有放鬆陸地上對日軍機場的攻勢,至九月下旬,美國海軍陸戰隊先後在新喬治亞島、聖伊莎貝爾島、科隆邦阿拉島、韋拉拉島和舒瓦瑟爾島登陸成功,初步實現了對新喬治亞羣島的佔領,鞏固了中太平洋一線的防禦。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十點。

南華,新京,1小南海治政堂。

安毅收到美國方面轉來的太平洋戰區的情報,想了想讓總參把馬來亞及緬印戰區的情況,也向美國方面進行通報,以加深彼此的瞭解和信任。

目前,中原戰局突然變得好轉,在蔣介石調動〖中〗央軍六個軍近八十萬大軍助戰的情況下,第五戰區在李宗仁將軍指揮下全線反擊,先後在韓莊、臺兒莊、傅家莊、李家莊等地,擊退日軍的進攻,併發起凌厲的進攻,各條戰線已經恢復到戰前的局面。

根據〖中〗央情報局在南京的內線反饋的消息,史迪威正在遊說蔣介石,投入重兵全力殲滅黃河以南的日軍,隨後紮緊黃河防線的籬笆,待安家軍拿下東印度和緬甸,同時盟軍海軍取得對印度洋的制海權後,便從〖中〗國戰區抽調兵力馳援南非和澳大利亞戰場。

對於美國人的奇思妙想,安毅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現在緬印及馬來亞戰局未定、印度洋地區的制海權尚控制在〖日〗本海軍手裡,美國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讓〖中〗國軍隊來分擔太平洋地區所面臨的壓力。

不過想想美國強大的生產力,安毅又覺得美國人未雨綢繆完全可以理解。

按照美國的造艦計劃…,到明年四五月間便會有起碼六艘艦隊航空母艦、八艘戰列艦、十二艘重巡洋艦加入美國海軍現役,美國海軍部已經發出通告,海軍現役主力艦、航空母艦和重巡洋艦每損失一艘,便會相應生產一艘新的戰艦彌補損失,而且依舊以原艦命名,足見美國人的財大氣粗。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的優勢,僅僅能保持到明年中旬,屆時,美國海軍完全可以組織龐大的運輸艦隊,繞過馬達加斯加等戰略要點,穿越印度洋,抵達次大陸西海岸,接上〖中〗國軍隊到南非及澳大利亞作戰。

至於爲什麼不邀請安家軍參戰,安毅心知肚明,不管是羅斯福還是丘吉爾,已經無法再容忍南華擴張了,以蔣介石的一貫的表現,將來戰爭結束〖中〗國軍隊肯定會從戰地撤軍,如果南非及澳大利亞等地落入安家軍手裡,再想讓安毅把吃進肚子的地盤吐出來,就千難萬難了!

安毅不知道蔣介石會如何選擇,不過想想宋美齡現在在美國受到羅斯福總統與美國民衆熱烈歡迎,美國國會頻頻提高援華資金的額度,便知道蔣介石恐怕會真的答應抽調部隊到南非和澳大利亞作戰。

第6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758章 北平的冬季(二)第614章 要錢給錢要槍給槍第1443章 何去何從(下)第1937章 退避三舍第2189章 紛亂戰局第1813章 三國憲章第1619章 判斷一致第1981章 神鷹展翅第199章 戰火中的交易(下)第1187章 後發制人(十一)第1889章 謀議聯邦第2059章 湖中議事第1737章 最好的選擇第1803章 一擊必殺第721章 血雨腥風上海灘(六)第2070章 美華師(上)第2212章 日新月異第1395章 用意深遠第1940章 微霜逼迫何容易第707章 還是當軍閥好(四)第1766章 絕不放棄第2194章 遠征軍出征第832章 冰與火的見證(二二)第892章 破繭振翅圖霸業(三)第17章 戰亂中的卑賤第958章 歷經磨難再相逢第628章 不速之客第134章 揚威奉新城第1696章 懷璧其罪第2072章 一攬子協議第79章 被遺忘的部分第192章 微妙的會議第1659章 試金石的破滅第2143章 三亞光復第894章 破繭振翅圖霸業(五)第1772章 記憶猶新第954章 慶典第763章 全方位反擊(三)第162章 陣前寶馬第580章 西南大混戰(一)第1074章 化敵爲友(三)第1388章 一夜無眠第274章 問天下誰是英雄(中)第1522章 戰忻口(六)第86章 出事了第1968章 另類將相和第531章 雄風不再的鐵軍第140章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第1161章 秘密請求第770章 忠貞不改第2118章 進攻的契機第1570章 崛起的海軍第66章 一步三回頭(上)第1567章 一觸即發第955章 家宴第54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399章 安毅發飆第661章 碧血丹心保家國(十一)第35章 民國愛情第1836章 一觸即發第817章 冰與火的見證(七)第169章 哪裡都有能人啊第1171章 推心置腹第1082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三)第487章 魚龍混雜大上海(七)第31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1875章 重新洗牌第679章 衝冠一怒(一)第1769章 攻其不備第1029章 得失之間第1432章 功與罰第557章 要打就打疼他(四)第116章 這不是我的錯第1242章 雷霆一擊第876章 高舉輕落第1710章 陶公之戰(上)第9章 左右逢源第188章 血與火的考驗(中)第1610章 設下圈套第843章 古北口危機第407章 造勢與成果第1420章 中樞應對第177章 複雜的目光第1630章 胡家林質疑第1794章 六種武器第2001章 雙贏第343章 迷亂紛雜暗流急第941章 劍拔弩張(一)第934章 鐵血懲戒第643章 回家第51章 交心第1674章 江南之行第2004章 帶來噩夢的那個人第1392章 敏感神經第473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中)第1184章 後發制人(八)第1569章 大戰爆發第1514章 完勝——不對稱的較量!第932章 難以獲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