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覺得我行!

駱思恭很清楚魏忠賢和張維賢爲啥會優先來找自己,無非是他們覺得這個京師裡有本事繞開他們的也就只有同爲天啓帝託付之人,而且手裡同樣有着人馬,更有着不經通傳就能帶人出城權利的自己。

可是如今自己身上的嫌疑也稍稍洗脫了一點,那麼首要任務就很明確了。

接回信王!

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調兵遣將!

經過這麼一提醒,魏忠賢也是反應過來了。

沒毛病,現在最主要的事情還得是去白羊口所給朱由檢救回來。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朱由檢這個監國王爺一旦出了事,那麼就完犢子了!

而在順天府裡邊熱火朝天的討論怎麼營救大兵朱由檢的這個時間裡,朱由檢已經帶着這一戰中活下來的三百多人一口氣追着蒙古人追到了鎮邊衛附近。

可是沒有人能夠提醒朱由檢這地理位置的情況下,朱由檢看着前方那高聳的城牆,也不由得放緩了戰馬。

再追下去,沒準就要出事了!

朱由檢對於大明的九邊瞭解程度也僅僅只有知道這九邊是哪九邊這一點上。

具體的地形走勢,鎮守之人是誰,朱由檢可以說是一概不知。

而連九邊地勢都沒有了解,朱由檢更加不可能知道,京畿附近的這些衛所關城到底是叫什麼,又是何人駐紮。

這一波蒙古人,雖然只有一百餘騎。

然而朱由檢此時稍稍冷靜下來,就覺得定然有問題。

京師西北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居庸關,號稱天下九塞之一。

白羊口所就在居庸關後方。

在雄關和長城的防備下,這些蒙古人,是怎麼衝到京畿重地來的?

朱由檢當然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他登基成爲皇帝的第二年,那一場己巳之變中,皇太極率領的金兵也是突破了長城,兵鋒直抵京師。

長城固然是天險,可是在這個時代,早已是“塞垣頹落,軍伍廢弛”。

有幾個人能夠好好的駐紮防線的?

特別是居庸關沿線作爲天下第一雄關,一直沉浸在美夢當中的守軍們,更是不把蒙古人當一回事。

畢竟蒙古人都多長時間沒跟大明碰了?

上邊的人是怎麼說的來着?

蒙古人和建奴互掐,沒時間南下!

蒙古人的大汗林丹汗,是個想和中原互通有無的親明派,在他的管制之下蒙古人不是大明的敵人!

在這種宣傳之下,京畿周邊的防禦更加疏鬆,任誰都想不到,會有蒙古人出現在京師的後方。

兵備稀鬆,長城幾乎成了擺設。

也就是蒙古出了個林丹汗想着聯明抗金,不然的話但凡來試過一次京畿的防守成色,蒙古人的兵鋒就能早於建奴十幾二十年殺到京師!

然而不懂歸不懂,朱由檢卻也還是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自己帶着的這點人馬,不足夠攻城!

蒙古人的一百多個人,此時已經死傷大半。

自己的首戰,也可以說得上一句首戰告捷。

繼續追下去,先不提會不會落入蒙古人的陷阱,應了來宗道的那句話,就說自己身份泄露,被前方那城池的守將報告給了京師裡的大臣們。

朱由檢合計着得被煩死。

皇兄留下來照顧自己的那幾個輔政大臣就不提了。

東林和其他的文人黨派,可都想着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監國這些時日以來,朱由檢感悟最深的,就是好像除了輔政三大臣和他們派系的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皇兄這一次御駕親征是一着臭棋。

是去送人頭的。

沒準都已經死了。

這些時日當中,也不乏有做的比來宗道更加激進的人,直接奉勸自己登基,說什麼大明不可一日無主之類的廢話。

這些,都是讓朱由檢後怕的原因。

也是促成了這一次朱由檢出京師的原因。

比起殺人,其實朱由檢一開始更多的,是想着出來放風。

畢竟,京師裡實在是太悶得慌了。

更何況朱由檢自詡飽讀兵書,負責當狗頭軍師的來宗道也是一口一個文武雙全,加上五百騎兵正規軍剿匪一百多個蒙古難民,朱由檢甚至都想不到輸的理由。

可事實就是,白羊口所的那一波。

如果不是這些騎兵都是來宗道身後的人訓練出來的半死士,能夠聽從指揮兼之有戰鬥力,朱由檢就折在了白羊口所了!

這也讓朱由檢吃一塹長一智,雖然說沒聽來宗道的,在白羊口所就停下腳步。

可是追殺這麼久,也沒有遇到蒙古人的後手,這也讓朱由檢覺得,自己現在回師,不算是被來宗道所操控。

“行了!將士們!追殺到這個位置,咱們已經差不多了!”

“先回京師!而後再讓掌管京師的新城侯調兵遣將,大索京畿,將這些蒙古人,挖出來!”

勒停戰馬,調轉馬頭。

就在朱由檢回師的時候,白羊口所當中的來宗道也面臨着人生以來最大的挑戰。

那十餘個身着護龍衛白袍的騎士,一個個的,都殺氣騰騰。

來宗道連面對蒙古人的時候都怕的兩股戰戰,結合上蒙古人所說的那一番話,讓看誰都覺得是陰謀論的來宗道覺得,這些護龍衛,就是遵守天啓帝的指令,想要設局將信王這個最有可能奪走他皇位的王爺給弄死!

滅了信王這個口。

哪怕是天啓帝無法回朝了,這大明的天下也不會落入和東林黨人走的很近的信王身上!

所以看到這些護龍衛戴着面具,殺氣騰騰逼向自己的時候,來宗道的心中充斥着的,都是懼意。

甚至來宗道都還在心中祈禱。

信王殿下一定要回到京師,戳破天啓帝的陰謀。

登基稱帝!

親君子遠小人!

來宗道的心中,都有些錯亂了。

“信王殿下去追擊蒙古流寇了,不知道來講官,爲何不跟上殿下?”

“你們休想……”

聽着來人中統帥的話,來宗道想都沒想就是一句你們休想從我口中得到消息差點說出口。

可說了一半,來宗道方纔明白了這來人話語的意思。

來人居然是問自己,爲什麼不跟着信王一同去?

加上來人一口道破了自己的身份,頓時又讓來宗道覺得自己站起來了。

畢竟,天啓帝對自己,可也是信任有加啊!

挺起胸膛,來宗道看向來人道:“信王不聽老夫言,貿然追擊,想必定會大敗而回!”

第二百五十五章 東北大開發計劃第四十八章 日月山河還在第三十三章 重創!第三百六十三章 鰲跑跑,沒得跑第五百一十一章 好煩啊這小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誤傷友軍第三百零八章 當大明朝的狗實在是太好了第五百一十章 東林逆黨袁崇煥!第四百三十一章 還請兄長教我第四百八十章 嘴笨無所謂,鄧艾也嘴笨第二百零七章 奪功?第二百七十二章 關外難民,迴歸!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發炮彈,黃金十兩!第二百零一章 海東青之殤第四百零一章 爲何要救祖大壽?第三百一十五章 和朕合作,你配麼?第四百一十一章 俯首帖耳,聽命於前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馬!破軍!第五百零六章 外行不能指揮內行!第八十三章 五年平遼!第四百四十六章 你們想被明蠻子看不起嗎?第三十章 揚名!第三百四十二章 疑雲密佈興中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怕他個甚!來!喝!第一百三十四章 是也不是?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太極的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 哪來的刺客!第五百四十章 哦?什麼秘密?第五百三十八章 設伏!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能否認歷史第二百七十五章 糟了!本貝勒完了!第一百七十章 你是何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蝗災第三百四十八章 蒙古?第一百三十三章 臣,遵旨!第二百六十六章 嚇暈了一個第一百五十八章 所有手段,儘管使來!第二十五章 武器出爐,朕心甚慰!第二百五十章 難見美人白首,難見名將善終第三百二十九章 阿敏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遼東風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個功勞,二哥你想要否?第二百二十章 咋地?又是貴族是吧?第一百零二章 這孩子看來還是跑的少!第二十二章 玉石俱焚?他們也配?第四百四十一章 祖某有個外甥叫三桂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刀第五百零四章 不知當講不當講第二百四十四章 換俘!第二百八十五章 逃命與追殺,朋友與仇敵第三百零九章 來人啊!陛下昏倒了!第十八章 這牌子,也摘了罷!第四百七十三章 寶塔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六字真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定計謀阿敏!第二十五章 武器出爐,朕心甚慰!第二百六十二章 哪來的刺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覺得我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吳三桂:我燃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不好殺啊第三百一十二章 朕累了,交給你們了第五百零六章 外行不能指揮內行!第五十三章 老祖宗,你找我?第八十章 土地兼併第一百五十章 切磋一下打一架?第四十一章 布大明武德於天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奴才的誠意,是這個!第十五章 駱家父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看看朕的作戰風格!第二百零七章 奪功?第二百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一十七章 就由朕來結束。第九十七章 朕,給他們做!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本營的選址第一百七十九章 孫承宗的心思第四百一十四章 好一個天啓帝好一個燈下黑!第一百九十四章 由刀入槍,又有何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外鄉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不對勁!第四百五十四章 帶着咱們的袁兵備見陛下!第四百九十章 等會,那丫好像是林丹汗?第二百三十二章 談妥第八十三章 五年平遼!第一百三十六章 這不是想殺人玩嗎?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太極下黑手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勝負第四百一十三章 果然有幾分真本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諸君,可願隨朕往遼東?第四百一十三章 果然有幾分真本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給建奴好好漲漲記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不乾淨第一百零二章 這孩子看來還是跑的少!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來得真快第二百七十二章 關外難民,迴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好好給袁崇煥上一課!第一百五十七章 兩面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等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三十四章 灑家帶你見陛下!第六十六章 鷂兒嶺覆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