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浴血疆場的勇士

趙匡胤在軍中結識了年齡相仿的柴榮,其幹練聰穎給柴榮留下了深刻印象,野史上稱之爲“雙龍會”(指白龍子柴榮和赤龍子趙匡胤的聚會,但歷史上他們並沒有結拜,這只是和桃園結義一樣的小說橋段)。由於在乾佑之變中,郭威的子女都被漢隱帝殺光了,所以柴榮就過繼給他的姑父郭威,更名爲郭榮,立爲皇太子,兩人的命運都由此發生了轉折。廣順三年,趙匡胤升爲滑州副指揮使。同年,晉王郭榮(柴榮)任開封府尹,明確了皇儲地位。既然明確了儲君地位,就要拉攏人手,於是郭榮將其頗爲欣賞的趙匡胤調任開封府馬直軍使,成爲未來皇帝的潛邸近臣。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駕崩,晉王、鎮寧節度使郭榮繼位,即爲周世宗。周世宗剛繼位時情形其實和漢隱帝差不多,都是年輕人面對一羣老叔伯,但是顯然周太祖也充分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駕崩前就作了解決。

首先是讓郭榮擔任開封府尹,明確爲皇儲,既鍛鍊能力,也培植勢力,然後廢掉王峻、王殷兩位老伯,掃清了郭榮繼位的障礙,所以後來周世宗繼位後避免了漢隱帝當時的尷尬,這都是以一個(或許還不止一個)朝代的滅亡爲代價換來的寶貴經驗哪!不過周太祖可以在身前解決內憂,卻未能完全解決外患,別忘了北漢還在太原等着後周出醜呢。這下郭威死了,剩下郭榮這個毛頭小子,劉崇欣喜若狂,認爲這是報仇雪恨的大好機會,立即集結兵馬,並且向遼國強烈要求派出大軍助陣,討伐後周。劉崇親率三萬大軍,以義成節度使白從暉爲行軍都部署,武寧節度使張元徽爲前鋒都指揮使,直指潞州(今山西長治)。遼帝國則派出援軍約七萬人,由政事令、武定節度使耶律敵祿率領。這一次劉崇其實是傾國而出,更兼有遼帝國鼎力援助,但是後周方面剛開始並未引起重視,認爲又是例行襲擾。

鎮守潞州的昭義節度使李筠派出部將穆令均僅率兩千騎迎戰,當然是羊入虎口,穆令均陣亡,全軍覆沒。李筠這才認識到這是一場大戰,連忙固守潞州,向開封報告軍情。正在爲太祖治喪的後周朝廷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就如何應敵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周世宗認爲應該御駕親征,理由是漢遼聯軍勢大,非親征難以獲勝,何況漢隱帝的教訓就擺在眼前,遣將出徵容易造成兵變丟了皇位。而老臣同平章事馮道則認爲小皇帝應該坐鎮開封,遣將出徵,理由是五代中有很多皇帝都喜歡御駕親征(因爲他們實際上都是一些武將),前腳剛出門後腳家裡面就造反了,連被譽爲五代第一神將的唐莊宗也是這樣死掉的。平心而論,五代就是這樣的亂世,隨便你怎麼選擇,只是早死晚死的問題,周世宗的情況還更接近漢隱帝而不是唐莊宗。

兩派辯論到最激烈的時候,周世宗激動地喊道:“唐太宗就喜歡御駕親征,每戰必勝,我也要學他!”馮道則不留情面地反駁道:“你是你,唐太宗是唐太宗!你龍椅都沒坐熱,還是先把小命保住再來說這些大話吧!”雙方的言辭愈發激烈,就差沒在朝堂上說“在下欲與令堂攜手共赴巫山”了。這位馮道老先生號稱五代最牛公務員,在朱溫手下就開始當官,一直當到郭榮,其油滑於官場的能力史所罕見,就算後周又滅亡了估計還能在新朝廷當官,他都這麼激動的駁皇帝面子,可見當時的情形確實非常激烈。應該說馮老油條也是一顆赤誠忠心,逆鱗直諫,理也說到了點子上,不過最終後周朝廷還是決議:御駕親征!事實上,周世宗還有一個打算,就是要通過一場大戰,樹立起他在軍隊中的威信。馮道所說的風險他當然全部都要承擔,但是生就亂世,熱血男兒豈能不擔風險!皇帝的龍閣暖裘、嬪妃佳麗固然令人不捨。但是,這些都暫寄給孟昶、李煜這些人吧!我,郭榮!註定是要跨上戰馬,提起鐵劍,浴血在疆場之上的勇士。即使有朝一日,我遭遇了李存勖的困境,那我也寧願選擇戰死在馬背上,而不是窩囊地死在宮中!馮大人,感謝您的忠心直諫,但這一次,柴榮已決心要用雙手殺出一條血路,就請拭目以待吧!

第66章 宦官霸主 (1)第29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2)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96章 御魔殺神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6章 高平之戰:北方邊患初定第19章 劍舞!攻克太原!第96章 御魔殺神第56章 後元昊時代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25章 李繼隆:配饗太廟的戰場指揮大師第101章 孟珙:擎天一柱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11章 北漢:最難啃的硬骨頭第33章 謝幕:火與霜之協奏曲第6章 高平之戰:北方邊患初定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87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第15章 熱兵器時代前夕第15章 熱兵器時代前夕第72章 風雨飄搖中重新挺立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11章 北漢:最難啃的硬骨頭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101章 孟珙:擎天一柱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76章 力保四川的吳家兄弟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48章 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第39章 澶淵之盟:真誠的大國和平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57章 收復河湟,平定交趾第99章 端平入洛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111章 青史留忠魂第72章 風雨飄搖中重新挺立第84章 淚灑中原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55章 獨敗宋遼的大漠強者第15章 熱兵器時代前夕第49章 名將世家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35章 毅然亮劍的孤膽老將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42章 一個文明帝國的末日第110章 最後的抵抗第49章 名將世家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99章 端平入洛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50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41章 海上盟約第93章 皇帝不孝被彈劾,宰相飛頭去和戎 (2)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18章 宋遼爭雄,力拔頭籌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84章 淚灑中原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78章 最年輕的建節封侯第101章 孟珙:擎天一柱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41章 海上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