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

墨守陳規在現代是一個貶義成語,形容死板不變通。但探尋其典故卻是讚頌堅不可摧的意思。“墨守”指的是春秋戰國時墨家很善於守城,而陳規則是紹興十年時知順昌府大人的名字。撻懶掌權後積極與宋講和,秦檜也通過巴結趙鼎復爲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後來秦檜又排擠趙鼎當上首相,多年後張浚和趙鼎偶然在福建相遇,才知道都被秦檜整了。經過長時間談判,撻懶和秦檜達成宋金停戰協議。雖然高宗要求歸還欽宗等許多要求未得滿足,但得還大片國土和親人,還是很高興,大賞重臣,其中嶽飛進封爲太尉、武勝定節度使。但很多人認爲這個協議與金約爲伯侄,非常屈辱,而且山東、河北就收不回來了。岳飛聲稱中原乃至幽燕唾手可得,不需要議和,秦檜暗中懷恨在心;籤書樞密院事王庶當面叱責秦檜,被罷官;翰林院編修胡銓上疏請斬秦檜等主和派,被貶往廣西。此時秦檜一派勢力畢竟很大,宋廷最終通過了議和的決議。

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年),宋廷以籤書樞密院事王倫假端明殿學士,赴金國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奉迎徽宗梓宮及宗室人員,到河南、陝西接受土地的官員也紛紛出發。其中,觀文殿學士孟庚任東京留守,先期上任。濟州防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劉錡任東京副留守,帶兵後繼趕到。劉錡的兵力主要是前護副軍,也就是王彥的八字軍3.7萬人,臨行前又從殿前司劃撥了3000人,共4萬兵前往東京。劉錡從臨安出發,溯江而上,有2200里路程,快到順昌府時,得到了金人敗盟來侵的消息。原來金國內部已經發生劇變,沈王兀朮升任都元帥後,聯合陳王完顏希尹鬥倒了撻懶,撻懶在逃往南宋途中被兀朮追殺。和平天使撻懶一死,戰爭狂人兀朮立即改弦更張,扣押王倫,不顧盛夏不宜作戰,急令搶佔原僞齊國土。右副元帥撒離喝入陝西,驃騎大將軍李成入河南,兀朮自率精兵十餘萬入汴京。劉錡尚未到達,光桿司令孟庚只好投降,兀朮又立即率兵繼續向南進攻順昌府。

劉錡帶輕兵棄舟陸行,趕到順昌,輜重大部隊尤其是最精銳的選鋒、遊奕兩軍未能跟上,加上順昌當地部隊也只有不足兩萬兵。陳規告訴劉錡順昌府屯有不少糧食,但很多人都認爲順昌無險可守,應趕緊保護老幼退回江南。劉錡慨然道:“我本來赴任東京留守,現在東京已失,但我們仍然有城可守,怎能放棄?我意已決,敢言去者斬!”並鑿沉船隻,以示決無去意。劉錡又將全家搬到順昌府,在門口堆滿薪柴,告訴守衛一旦作戰不利,就舉家,不辱敵手!劉錡氣蓋雲天,全城軍民也無不氣激,願與劉將軍共同堅守,男子備戰守,婦人礪刀劍,萬衆一心對抗金軍。尤其是八字軍,由於是游擊隊出身,在御前軍中地位較低,經常遭其他部隊欺負,還因此發生過械鬥,這一次爭相呼躍:“平時人們欺負我八字軍,今天要爲國家破賊立功!”劉錡、陳規親自在城上準備守禦,6天后金軍遊騎來到城下,繼而大兵包圍順昌。劉錡在城下設伏,生擒金軍千戶阿黑等二人,問出韓常在離城30裡的白沙渦紮營。劉錡遣千餘人夜襲韓營,金軍無備,被殺傷甚重。繼而金軍三路都統、葛王完顏烏祿與龍虎大王突合速合兵三萬來到城下。

劉錡下令大開諸門,金人猶豫了很久還是不敢接近,是歷史上“空城計”的一次成功典範。金軍不敢進城,只在城外射箭,但豈是神臂弓的對手,只好退卻。金軍一退,劉錡立即派步兵出城邀擊,金軍溺河死者無數,損失鐵騎數千。宋廷在後方已得知順昌的情況,特授劉錡鼎州觀察使、樞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並派劉光世率軍赴援。宋廷又封韓世忠爲太保、英國公,張俊爲少師、濟國公,岳飛爲少保,與金國全面開戰。順昌城下的金兵越來越多,陳規又提出許多守城策略,劉錡一一採納,遣驍將閻充募500勇士夜襲金營。當晚,閃電頻繁,黑暗中宋軍藉着電光,見辮髮者便砍。金軍一時陷入混亂,自相砍殺,死傷慘重,退卻15裡紮營。劉錡又募百人繼續劫營,有人請銜枚行軍,以免被發現。劉錡哈哈大笑,令全軍吹着竹哨進攻金營。宋軍待電光起就奮擊,停電則藏匿不動,並以竹哨爲信,聚散自如。金軍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終夜自戰,積屍盈野”,只好退去。數日後,越國王、都元帥兀朮率十萬大軍趕到順昌,責備諸將作戰不力。諸將答道:“南軍已今非昔比,國王自己去看看便知。”兀朮來到城下,見城池簡陋,豪言道:“這城牆我一腳就可以踢倒!明早在府衙會餐,諸軍搶得子女金帛可以自留,成年男子全部殺掉!”並折箭爲誓,金軍士氣大振,狂呼願隨都元帥殺掠。而宋軍諸將見敵軍勢大,認爲可以乘勝全軍而返。劉錡道:“朝廷危急,正當用兵之際,何況我們已經挫敗敵人鋒銳,軍勢稍振,雖然衆寡懸殊,但有進無退。現在兀朮大軍已到,我軍一動,必然遭到邀擊,則前功盡棄。敵軍還會趁勢進攻兩淮,震驚江浙,我等平生報國之志,反成誤國之罪啊!”衆人感慨,願隨劉錡盡忠。劉錡曾派間諜讓兀朮以爲自己是個花花公子,非常輕敵,甚至連炮石、鵝車等工具都不帶來。劉錡派耿訓主動向兀朮下戰書,兀朮怒道:“劉錡怎敢與我戰?我一腳就要踢倒城牆!”耿訓答道:“劉太尉不但要和四太子戰,還說四太子必然不敢過河,願意獻浮橋五座,過河來戰。”兀朮立即答應明日會戰!第二天,金軍果然通過浮橋,到城下列陣邀戰。事前劉錡已在上游下毒,戒令士卒雖渴死不準飲。當時六月天氣大熱,劉錡讓宋軍輪番衛戍,充分休息。而金軍急於進攻,人馬不卸甲,非常渴累,飲水後不少人中毒。

宋軍諸將在城上觀察金軍陣形,都認爲應先攻韓常部,劉錡認爲即使擊退韓常,只要兀朮挺住不動還是沒用,只要擊退兀朮本部,其餘部隊自然就會潰散。清晨天氣清涼時劉錡按兵不動,將鎧甲放在日光下暴曬,下午天氣變熱突然派數百人穿着熱甲出西門接戰,緊接着派數千人出南門,直奔兀朮本部,與金軍決戰!這一次兀朮帶來了他的精銳部隊:長勝軍。這不是郭藥師的常勝軍,而是兀朮手下從未敗過的無敵戰陣。中央主陣由鐵浮屠推進,三人一組,身後拖着拒馬樁,每進一步,拒馬樁便跟進一步,戰士有進無退。兩側翼則以鐵騎爲柺子馬包抄。這支戰隊全部由女真完顏本部戰士組成,專用於攻堅,從無敗績,故號稱“長勝軍”。劉錡派數千鋼甲重斧兵,專克鐵浮屠。宋軍用標槍挑開金兵鐵兜,再用巨斧劈砍。統制官趙撙、韓直身中數箭,仍奮戰不已。文官陳規在城頭督戰,被流矢射中衣襟,毫無懼色。宋軍氣血激昂,愈戰愈勇,鐵浮屠損失慘重。金軍以柺子馬來合,宋軍中的河北義軍主動請纓,將其迎頭痛擊。戰至下午,金軍損失太大,被迫將陣形後撤。宋軍設好據馬樁,就地用餐,金軍遠望卻不敢來攻。

宋軍不慌不忙吃完飯,養足力氣,撤開拒馬樁又發起新一輪衝擊。又累又餓還中了點毒的殘敗金軍哪裡還能抵抗,大潰而去。四太子這一次非常倒黴,當晚暴雨,平地水深尺餘,劉錡趁機劫營,兀朮苦不堪言,拔營北去。劉錡又遣兵邀擊,金兵只顧北逃,被追殺者萬餘。兀朮逃回陳州,痛罵諸將,自韓常以下都捱了鞭子。其實這仗是他自己親自指揮的,應該承擔首責,此舉有失名將風範。劉錡進封武泰軍節度使、侍衛馬軍都虞候、知順昌府。陳規進封樞密直學士、淮西安撫使、知廬州,卻很快卒於任上,享年70歲,贈右正議大夫,諡號智敏,後追封忠利侯,立賢守廟。陳規以一介文官帶兵守城,立功無數,着有《攻守方略》傳世,被視爲古代守城的經典教科書。建炎三年出使金國的徽猷閣待制洪皓,一直被扣留在北方,頑強不屈,被稱爲“宋之蘇武”,他從北方偷傳消息說順昌之戰後金人震恐,將財物都遷往北方,可能是準備放棄中原甚至幽燕了!所以當時很多人認爲如果諸將齊心協力,不說收復幽燕,至少可以收復汴京。劉錡、陳規在中原戰場取得順昌大捷同時,吳璘也在川陝戰場大敗撒離喝,形勢突然變得對宋帝國非常有利。但秦檜堅持要求停戰,失去良機,殊爲可嘆。

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35章 毅然亮劍的孤膽老將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96章 御魔殺神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86章 盡忠報國第18章 宋遼爭雄,力拔頭籌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41章 海上盟約第40章 什麼都能幹,除了皇帝第99章 端平入洛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84章 淚灑中原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101章 孟珙:擎天一柱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41章 海上盟約第5章 浴血疆場的勇士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75章 別了,陝西軍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45章 頑強的李繼遷第19章 劍舞!攻克太原!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66章 宦官霸主 (1)第92章 皇帝不孝被彈劾,宰相飛頭去和戎 (1)第58章 縱橫千里的宦將李憲第43章 西遼的滅亡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52章 三川口:湯火平地赴人急第10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90章 採石磯:白馬書生保家衛國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33章 謝幕:火與霜之協奏曲第22章 圍城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41章 海上盟約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75章 別了,陝西軍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12章 杯酒釋兵權:亂世終結的關鍵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15章 熱兵器時代前夕第18章 宋遼爭雄,力拔頭籌第2章 不堪回首的超級亂世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9章 帝國的統一第6章 高平之戰:北方邊患初定第9章 帝國的統一第90章 採石磯:白馬書生保家衛國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110章 最後的抵抗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29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2)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7章 後周英雄遭遇南唐忠義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54章 定川砦:名將之花凋大漠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28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1)第49章 名將世家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72章 風雨飄搖中重新挺立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着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93章 皇帝不孝被彈劾,宰相飛頭去和戎 (2)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31章 契丹的反擊:君子館戰役第7章 後周英雄遭遇南唐忠義第69章 奇怪的叛徒郭藥師第22章 圍城第57章 收復河湟,平定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