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7章:馬歸元編馬步聯隊



孟洋和柴希望見吳玠讓他們上橋北邊的山頭上設伏,各自唱過諾,領兵去了。

吳玠見四將分頭在大橋兩頭設伏,便就驅馬緩行,向橋北走去。

馬蹄蹬踏在木板砌鑄的橋面上,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吳玠心潮激盪,凝目去看大橋下面的葫蘆河,但見:南北寬十幾裡,東西長不見邊,大水狂瀾,渾波涌翻;不亞長江東逝水,勝似黃河九曲灣。

再看河兩岸的山:筆鋒挺立,曲澗深沉,花木爭奇,鬆簧鬥翠。

山水之間,魚在水中游,鳥在林間鳴,獵豹撒腿追黃羊;獨狼林間覓麂鹿。

吳玠倒吸一口冷氣,道:“真個好山,真個好水!”

嘴裡喊着,禁不住唸了一段現代詩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走在吳玠馬前的洪大嫂見他嘟嘟囔囔,好奇地瞥過一眼,道:“姑爺,講什麼渾話哪,民婦怎麼聽不明白……”

自從吳玠和孫荊草結爲連理,洪大嫂便以孃家人自居,喊吳玠姑爺,吳玠也不在意。

這時候,吳玠聽洪大嫂說自己講渾話,不禁一怔,道:“我在念老人家的詩詞!”

洪大嫂一驚,道:“老人家?誰是老人家!”

吳玠見說,這才感到自己的思緒回到二十一世紀去了,搪塞幾句,笑道:“老人家就是老人家嘛,末將見山水絢麗,唸了幾句詩詞助助興唄!”

洪大嫂笑笑:“民婦還以爲姑爺中了邪,嘴裡嘟嘟囔囔……

吳玠和洪大嫂看了一陣山水,打馬來到孟洋、柴希望埋伏的陣地,躲進一處小樹林中,觀察橋面上的動靜。

但見哇峪口大橋彷彿一條沉下去的長鏈,將葫蘆河兩岸牽在一起。

哇峪口大橋是範正文公主持西北軍務時,催促朝廷籌集銀兩修建的。木石結合的大橋總長10多華里,填寫了北宋造橋史上的空白。

10多華里長的大橋上,2裡一個崗哨,共有5處,常年派兵把守。

柴希望被張聲指派,領兵固守大橋時,沒能擋住李乾順和馬歸元的馬隊,吳玠總結了柴希望失敗的經驗,將橋面守軍全部撤空,於大橋兩岸的山頭上設下埋伏,打算給到來的西夏兵一個痛擊。

正當正午時辰,天上的太陽像顆火球懸在高空燒烤,密不透風的小樹林蒸籠一般燥熱。

洪大嫂一邊抹着汗水珠子,一邊對吳玠道:“姑爺,這種藏貓膩的舉作民婦實在受不了,你讓我上橋頭去,西夏人只要一過來,民婦手中的棒槌就打他個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話沒說完,便聽大橋南邊喊殺聲一片,卻是西夏軍和于謙、石碐接上火。

原來,馬歸元得知哇峪橋兩邊有埋伏,便知伏兵會用強弓硬弩對付夏軍,就將權生隸的步跋子和西夏馬軍做了搭配、編織。

每二百馬軍搭配20個步跋子。20個步跋子全都頭盔、身甲,左手執彎刀,右手持盾牌。

200馬軍一接近哇峪口大橋,20個步跋子便分散兩邊,伸出盾牌阻

擋宋軍射來的箭簇。

這一組合還真湊效,很快,便有幾千馬軍在步跋子掩護下,突破于謙和石碐的防線。

于謙和石碐見事先設好的強弓硬弩沒能阻止西夏馬軍,使他們向大橋涌去,便就跳出陣地,和夏兵肉搏。

但猛虎難敵羣狼,于謙、石碐的五六百軍士不是上萬名夏軍的對手,只好退回山林暫避鋒芒。

馬歸元見宋軍退去,正在得意洋洋,卻沒防備孫荊草率領的青雲兵,田牧香率領的秦隴軍從兩邊趕到。

青雲兵和秦隴軍圍住夏軍砍殺一陣,馬歸元不敢戀戰,即令夏兵糾結一起,向橋北衝擊。

孟洋、柴希望的幾百軍士箭羽齊發,卻被橫山步跋子的盾牌擋了回去。

西夏軍突破宋軍陣地,前呼後應,揚長而去。

吳玠見夏兵逃遁,悔恨當初只帶一千兵士來做先鋒,而讓孫荊草的青雲兵,田牧香的秦隴軍於後緩行。如果青雲兵,秦隴軍一道趕來,形勢恐怕不是這個樣子。

吳玠正在自抱自怨,孫荊草、田牧香、張聲、楊遷已經來到跟前。

孫荊草見吳玠情緒低落,眉頭緊趨,知道他爲沒有阻擋住西夏軍而發懵,走過去安慰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夫君何必爲區區小事發熬煎!”

吳玠看了孫荊草一眼,唉聲嘆氣地說:“小可愚鈍,過高估計了自己力量,錯過一次殲滅夏軍的絕好機會!”。

孫荊草笑道:“吃一塹長一智,留有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本章完)

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5章:蘇澤設計賺鄭達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5章:隴親王夜宴憶往事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4章:美人計構陷忠良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1章:楊謙臥底夏軍營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5章:乾坤雙槌洪大嫂(3)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1章:眉塢靈動⑵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3章:緊急救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2章:青雲寺吳玠結良緣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2章:莫小兒長安除三害(1)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8章:鄭達逃脫燕山府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6章:莫小兒夜導吳晉卿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8章:孫荊草求偶施小計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0章:青雲寺長老憶舊事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9章:風流皇帝宋徽宗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5章:完顏婁室犯關隴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5章:麒麟神槍(4)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1章:梅尼師太⑶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7章:吳晉卿應邀青雲寨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48章:心心相映傾心扉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5章:祈神禱天保平安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5章:玉清洞天⑵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1章:夫人田牧香(1)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5章:渭州府吳玠認父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3章:石將士懲惡鳳凰閣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2章:童子雞邂逅販馬客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8章:小兒哭夫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2章:孫荊草設計殺金兵第556章:骷髏溝吳玠斬金將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8章:施恩威童貫治禁軍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1章:九穀城鍾離味賣餅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1章:九穀城鍾離味賣餅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8章:衆心同歸姜城府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8章:西夏兵慌走八角寺⑵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6章:西夏安撫處置使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7章:喬裝成行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2章:莫小兒計殺烏龍霸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9章:于謙重返木香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6章:冰山鎮魔(1)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0章:徽宗帝親睞楊家將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7章:故鄉月明(2)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5章:吳晉卿驅逐西夏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6章:冰山鎮魔(1)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2章:嚴陣以待(1)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1章:趙元帥夤夜憂國事⑴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5章:施丹簪殺喬智叟(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8章:羅天夜入渭州城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3章:孫荊草修書辱夏酋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6章:郭子懷馳援彭陽成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4章:田牧香重提未了事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7章:密室中的櫝圖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2章:大散關千丈峰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3章:趙元帥加封功臣將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4章:西夏主謀劃侵宋事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9章:三劍泉宋將罹難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2章:宰相千金(1)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3章:母鹿夜鳴報凶信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1章:藥王遺篇⑵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1章:童貫顯身暗夜中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8章:見風使舵張太監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5章:深入敵營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4章:麒麟神槍(3)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7章:應天府俠女救親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2章:大散關千丈峰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5章:祈神禱天保平安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0章:調兵遣將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2章:童貫伐遼(1)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8章:關西五路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1章:萍水相逢⑴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2章:莫小兒鬥戰武旋風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4章:石將士一箭中雙鵰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1章:夫人田牧香(1)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8章:李侍郎捐贈黃花梨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4章:張聲巡營秦隴軍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9章:吳玠夫婦赴大理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3章:結伴而行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7章:吳玠解甲大散關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4章:美人計構陷忠良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6章:兩先鋒爭執雲霧山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5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2)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0章:石廳探查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3章:鳳凰救生(1)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2章:應天府趙構即皇位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0章:洪大嫂威霸青瓦臺⑵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4章:將才孫荊草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8章:暗夜廝殺耳朵嶺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7章:蜘蛛金丹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9章:梅尼師太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0章:馬歸元逃遁月牙坊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6章:風雨漂泊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9章:楊林玉試射霸王弓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0章:金太子誅殺兩宋將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1章:天王鎮童子雞盜馬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4章:田牧香涿鹿馬頭坪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1章:兄弟重逢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8章:花心郎君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2章:大散關千丈峰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0章:馬歸元逃遁月牙坊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4章:麒麟神槍(3)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6章:密室中的櫝圖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6章:宜興縣鄭達顯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