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聞仲的自述

李靖趕忙隨着侍衛往回走,這次侍衛帶李靖去的不是剛纔的大廳,而是這座大帥府的書房。

李靖跟隨侍衛有了一會,就到了書房,侍衛推開門,示意李靖可以直接進入。李靖也沒推辭,直接邁步走進了書房。

看到聞仲,李靖微微的一愣,因爲聞仲這次居然沒有着甲,平時聞仲都是頂盔摜甲,雙鞭不離身,這次確是一身青色長袍,略顯魁梧的身材,以及一身出塵的氣質,像極了一個文臣。

李靖這纔想起,後世的封神演義中,聞仲官拜太師,是一個位極人臣的文官,而且帝乙去世時也告訴紂王,軍事諮詢黃飛虎,政事諮詢聞仲。從種種跡象表明,聞仲是一個極有才能的文官!可能現在這個氣質雍容的文官才真正的是聞仲。

李靖可沒管聞仲是何裝束,納頭便拜:“末將李靖,參見大帥,不知大帥找末將有何事情,末將必竭盡全力。”

李靖先不管聞仲找他什麼事情,但是無論什麼事兒,先表一下忠心再說。顯然聞仲對李靖的態度很是滿意,笑了笑朝李靖右手虛擡,示意李靖起身,李靖借勢起身,老老實實的現在一旁,等待聞仲發話。

“李靖師弟,現在我當不論形勢、士氣還是軍力,我軍都佔據絕對優勢,而我在北伯候接受投降後,沒有爭取一下,現在就要求全軍撤退,你是何什麼看法?”

聞仲笑着詢問,現在的聞仲跟之前在大廳中臉色鐵青的聞大帥簡直是天差地別,現在的聞仲滿面笑容,像極了一個和善的員外。

李靖沒有立即回答,因爲李靖根本不知道聞仲是什麼意思,按道理聞仲軍中嫡系衆多,不應該找自己問這個問題。但是聞仲的提問還不能不回答,略微沉吟,擡起頭看着聞仲。

“聞師兄,我也不知道現在退軍是何意,我們憑藉拋石機和雲梯等器械以及高昂的士氣,攻破那些小諸侯的城圍子簡直易如反掌,畢竟再有半個月左右我們基本就能橫掃北海全境!不過師兄既然要退軍,必然有必須退兵的理由,我相信師兄不會做昏聵的決定!”

“哈哈哈!”

爽朗的笑聲在書房中迴盪,李靖被聞仲笑的摸不着頭腦,自己說的話基本都是萬金油的話,根本沒什麼主觀意見,他怎會笑的如此開心?

正在李靖不斷盤算聞仲的用意時,聞仲停止了笑聲朝李靖道:“我聞仲當年在金鰲島師傅坐下修道,由於資質不佳,也就修煉了個地仙,再難寸進,我不認命,我拼命的修煉,別人學一天,我就學十天,直到學會爲止,可以資質不是人力能改變的!”

“後來我還是不甘心,我去多寶師伯那裡,打聽可以增長道行的辦法,後來多寶師伯告訴我,我的機緣在紅塵中,於是我不顧師傅的挽留,毅然決然的下山。”

“可是我下山之時,並沒有攜帶過多的法寶,只有幾件不入流的小玩意兒,後在紅塵中歷練的過程中,被一隻妖魔最後一擊所傷,我跌跌撞撞的逃出妖魔的洞府,後來就暈過去了,不知過了多久,在我醒來之後我才知道,我是被人救了,而救我的人正是帝乙。”

“那時帝乙才二十左右,我們相談甚歡,也是爲了紅塵歷練,也是了報答帝乙救命之恩,我就答應了輔佐殷商百年,話說百年對我們追求長生而言的人來說,也不算多久!於是就讓我入朝爲官,這官一作就是30年!”

“我曾經發過誓守護大商,你知道麼?這三十年我無時無刻不爲大商考慮,而大商的國力也在這幾年得到飛速提高,不過我大商有一個極大的隱患,師弟,你猜猜是什麼?”

李靖整在聽的仔細,被聞仲突然的一叫,愣了愣說道:“師兄,可說的是東南西北四大諸侯?”

李靖雖然不是什麼高智商的人才,但是這個問題其實都不用想,後世的商朝就是被西伯侯幹倒的,存在即是合理,自己說是四鎮諸侯自然沒問題,至於其他殷商的問題,自己也真心不知道呀!畢竟不瞭解歷史上殷商的底細。

聽了李靖的回答,聞仲眼睛一亮,聞仲問李靖其實也就順嘴一說而已,沒想從李靖得到什麼真正的答案,沒想到自己還真小看這個師弟了,這個小師弟真是個多面手,看來以後真的不能以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看待了。

於是聞仲笑着說道:“哈哈,李靖師弟,果然是伶俐之人,一猜便中!正是這幾位,師弟你知道麼?我大商最初爲什麼設立四鎮諸侯麼?”

李靖心中翻了翻白眼,自己哪能知道爲什麼設立四鎮諸侯,就算原本的李靖也不知道呀,輪迴八次都沒經歷紅塵,這一世的李靖從小在山上修行,也從未下山,怎們瞭解殷商的歷史呢?

“這個師弟我真不知道,還請聞師兄賜教!”

“師弟不知道也正常,我也是下山之後,融入我大商的朝堂,才漸漸的瞭解到的。我大商立國之初,禹皇九鼎不知所蹤,爲了鎮壓人族氣運,把人皇氣運分出六分,分鎮四地,使我人族血脈得以延續傳承。不過這麼作有其弊端,人皇自此不復遠古人皇那般威勢,不得不借助封禪國教來鎮壓中央王朝的氣運!”

“而得到一成半的氣運的四大諸侯,則因爲有一定的人皇氣運,也使他們的命格有僞龍之相。這也給一些窺視我人族氣運的宵小磕磣之機。這北海叛亂就是這麼來的,至於是那股勢力想要介入,相信度厄師叔和師弟心裡多少都有些猜測。”

“這次北海撤兵也是逼不得已,四鎮諸侯佔天下氣運的六分,這氣運佔比我大商都多,我們只能借北伯候給的臺階,要是真的被四大諸侯在朝歌聯名上書,我大商的氣運定會收到損耗,氣運受損後果不堪設想。”

“我大商要想在與各諸侯博弈中佔據優勢,必須至少拉攏四大諸侯其中的一位,而這個北伯候胸無大志,是最好的拉攏對象,這次不管北伯候出於什麼目的,我們必須放任他這次,循序漸進把他拉到我大商這邊,這樣我們就能挪出手,梳理各地野心勃勃的傢伙們!”

李靖驚訝的睜大眼睛,從後世封神演義來看,聞仲的這個策略是對的,這個北伯候不但被聞仲拉過去了,再封神演義中北伯候崇侯虎一直對紂王馬首是瞻,還對其他三位諸侯下黑手,對紂王獻計囚禁其他三鎮諸侯。

而且封神中紂王東面出擊攻擊東夷,然後又往南出擊徐夷,把中央政權的版圖擴大很多,而且還找機會吧東面的東伯侯幹掉,收服東面的二百鎮諸侯,從這些來看要是沒有闡教扶持的西岐,沒準在聞仲的引導下,殷商真的會強盛不已,要是把散落在四處的人皇氣運加於一身,沒準人族皇者真的能展現出遠古人皇的威勢。

李靖想到這,身子不由一滯,紂王之所以急切的要幹掉四鎮諸侯,是不是目的就在這,而他的失敗會不會是因爲衆聖級強者不想看到,在人族中有一個可以左右各教道統的強者出現?聯想到西岐去的幫手有西方教的二位教主赤膊上陣,有闡教十二金仙,還有龍吉公主代表的天庭勢力,有代表地仙的蕭升、曹寶,更有代表散仙的陸壓。

李靖被自己的想法嚇到了,不管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樣,自己還真的不能跟殷商因果過於深重,這麼多勢力摻雜其中,自己這個連元神都沒有的修士,不被人家玩死。

第八百七十五章老聃成道後的餘波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擒二大王第五百六十六章太鸞伏誅、土行孫被廢第六百五十九章軍營之中見孔宣第八百七十七章點化元神第六百零八章被接納第二十五章請戰第六百五十四章佳夢關下,火靈戰洪錦第七百九十九章帝辛出陣第四百三十九章薊城飛走了!第七百一十一章萬仙陣?第六百一十七章擒洪錦再波折第二十一章崑崙山上第六百六十六章可怕的餘元第八百二十六章李靖教子(下)第六百五十六章李靖救援黃飛虎第九十五章帝辛的命令第六百二十三章燃燈道人尋李靖第四百三十一章風林慘死第六百五十七章戰丘引第二百八十九章哪吒出世,紂王伐冀第二十七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五章畫像消失了第三百四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七章戰丘引第三百二十五章李靖戰龍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失落的牛魔王第六百三十一章衆仙齊聚金雞嶺第五十八章虎頭蛇尾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定計前往東海第三百九十一章白走一遭第六百九十三章李靖殺法戒第三百一十四章苦命人第一百四十三章回馬槍第二十章 鯤鵬說冥河第三百零八章交心第五百三十九章元始天尊傳法第六百四十六章高繼能戰死第二百四十六章面見聖人(二)第七十二章打上門來(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咸陽見聞第八百九十一章審問第二百六十六章紂王七年第九百二十八章稱述利害第八百七十四章洛邑的異象第五百一十六章下游魂關第九百一十二章孔宣成聖第四百六十五章聞仲大軍來襲第六百五十九章軍營之中見孔宣第六百四十一章李靖說原始(2)第八百二十四章家事第六百章楊戩VS翻天印第六百二十一章洪錦投城第九百九十七章收徒小鼉龍第七百一十三章金箍的威力第一千零五十四章猴王重返花果山第一百二十章子辛戰姜文煥第九百五十三章探花果山第九百五十一章收穫頗豐第九百五十二章偶遇彌勒佛第六百一十六章龍吉鬥洪錦第三百三十八章龍王低頭第四百三十三章崑崙島四聖第二百四十三章玉鼎的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傳旨風波第四百六十一章機遇第五十六章狄龍山三傑第八百二十七章夫妻交心第八百四十三章定計第三百零一章各有心思第八十四章副將孔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天庭議事第一千零五十章猴王設套第七百六十五章窺探西岐軍營第九百三十七章泓水之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如來與嬴政的對決第一百五十一章返回山門第五百六十二章戰場之上,師徒相對第四百七十章費仲說李靖第一百二十三章再臨青羊部落第一百五十二章診治第一百二十六章梨花槍第五十六章狄龍山三傑第八百四十八章三品功德金蓮蓮臺第七百八十六章孟津決戰第四十六章 六合槍第六百七十五章大破汜水關第六百七十九章元始天尊駕臨第三百六十八章特使到訪第九十二章偷襲!第九百三十一章攻克邊城第八百一十八章闡教護法天王第四百一十三章出兵河間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成子破陣第九百四十五章有徒孫武第四百章至陳塘關第七百二十二章再現“百分之百空手接白刃”第六百零八章被接納第七百零五章聽聞截教聚羣仙第三百八十四章傳道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