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

能從液態固化硬化的東西,用水浸泡下,可能是有用的。

而且這個盒子,裡面也有一層黑漆,不怕水泡,可以試試。

房間裡有現成的純淨水,餘耀先用手沾了一點兒抹到了珠體表面,手感和普通玻璃差不多。

“倒上水泡吧,要是沒用,那也不可能有損害;要是有用,我們觀察着,隨時處理!”林豐草道。

餘耀點點頭,倒上了水。而後點了一支菸,就在邊上觀察起來。

這種包裹物,看着是近乎透明的,不過本身帶什麼顏色或者極細微的紋理,也不好說,只能等到取出珠子才能見分曉。

雖然之前用刻刀的時候,情況不太好。但是泡水之後,情況卻比他們想的樂觀得多。

過了大約十幾分鍾,肉眼便能明顯見到,珠體表面,似乎是變軟了。

餘耀用牙籤輕輕觸碰,有刺入感,卻刺不破,順勢又在底下撥動,珠子好像有了輕微的晃動感。

林豐草一看,“倒掉水試試!”

餘耀將盒裡的水倒進了一個杯子,但是這個顆珠子依然還能附着在盒底的凹槽內。

接着,餘耀乾脆用牙籤探着邊緣挑動,感覺粘着力依然有,卻也不是牢不可分了。

餘耀和林豐草調換工具,幾番嘗試,最後終於把珠子從凹槽里弄了出來,先將其“轉移”到了一個空杯裡。

這時候,這顆珠子的表面,透明包裹物看着有點兒軟顫顫的,表面也有一定的粘膩感,但仍舊沒有脫離珠子。

“這既然是保護珠子的,那就應該不會有腐蝕性!”林豐草說着,直接把手伸進了杯子,試着揉捏。

揉捏之後,珠子表面微微變形,但是感覺這層包裹物依然比較韌,破不了也剝離不了。

林豐草放手,聞了聞手指,沒有明顯的異味。

餘耀拿起純淨水瓶子,“既然水能分離表層,那就繼續泡泡?”

“好!”林豐草點頭。

餘耀便在杯子裡倒上水,繼續浸泡這顆珠子。

此時,林豐草順手清理了一下盒底。盒底露出的半圓形凹槽裡面,沒有黑漆,看底子,應該是楠木的。

這個上漆的木料,多是不易變形又相對便宜的木料;因爲紅木類比較貴重,而且上漆屬於畫蛇添足;便宜的木料都在軟木類裡,其中杉木相對用得最多。松木不行,因爲容易出油。

至於楠木,也屬於軟木,木質不如紅木緻密,也不容易變形,不愛出油,從這些方面來說,上漆倒是可以。但是,楠木幾乎是紅木類木料之外最貴的木材,上漆做東西的極少。

這黑漆木盒的胎,居然是楠木的,這說明不惜工本,突出的就是一個技藝。

盒子擦乾之後,完好無損。而這顆珠子,在杯子裡的清水中,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表面的包裹物,似乎分解的力度加大了,原本相對光滑的包裹物,出現了一些粗糙的感覺,有點兒像去了皮的葡萄。這個“粗糙”說的是表面,這包裹物的本身質地給人的感覺,還是很細膩的。

這一次,餘耀和林豐草沒有着急動手,足足等了半個小時,珠子最後變得已經不是圓的了,成了隨意“掛糊”的形狀,而這杯純淨水,也變色了。

變成了一種類似啤酒的黃色。

林豐草湊近聞了聞,還是沒什麼明顯的異味。

“我覺得可以了。”餘耀說着,伸出了手。林豐草點點頭。

餘耀這一試,觸感如同石灰膏一般,在水中揉搓幾下,包裹物便分崩離析了!

“成了!”餘耀驚喜不已,接着便拿出了珠子,林豐草立即又在一個透明杯子裡倒上了純淨水,讓餘耀先放進去。

而在餘耀拿出珠子之後,啤酒色的那杯水裡的包裹物,也進一步發生了變化,最後變成了一杯懸濁液。這說明,這包裹物當中,有溶於水的物質,也有不溶於水的物質。

餘耀和林豐草都沒空兒去關注這個,而是盯着純淨水裡的珠子。

如此一看,和原先透過包裹物看,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兒了!

看得非常明白。

這顆珠子,直徑應該在1.8釐米左右,表面是黑灰泛紫的顏色,並沒有黃色。原先看到的黃色的色感,應該是包裹物導致的。

“珍珠!”林豐草脫口而出。

“黑珍珠!”餘耀補充,“這麼大個兒的黑珍珠,還是正圓,聞所未聞啊!”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黑珍珠的體量,直徑多在一釐米左右,大部分不會超過1.1釐米。超過1.5釐米的黑珍珠,而且還是正圓,市場上還真沒出現過,價值一時都不好估量。

“這下子大發了!沒想到鑲嵌的居然是一顆黑珍珠!”林豐草手指輕敲杯壁,“若是沒有這層包裹物,明代的珍珠,怕是早就化成粉了!”

珍珠,喜歡的人很多,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長期保存,壽命和人差不多。即便小心翼翼,最長保存期也就是百年左右。

正所謂人老珠黃,珍珠因爲材質原因,保存幾十年後,到了人老的這個時間段,一般先會發黃,黯淡無光;百年以上,基本就乾枯粉化了。

不過,有些品質不凡的珍珠經過特殊養護,壽命有可能到兩三百年,比如現在有的博物館裡或者市面上也出現過保存還可以的清代東珠朝珠。

但是再往上,那就不太可能了。要是有人拿着一串珍珠告訴你,說是清早期的甚至明代的,你說你是不信呢?還是不信呢?

當然,這顆黑珍珠,那就超出養護範疇了,而是密封!所以才能“凍齡”。

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覷。不過,現在科技發達,使用特殊材料密封一顆珍珠,長期保存,做到也不難;問題是這就沒法兒佩戴和賞玩了。

這顆黑珍珠,要不是取出來,被包在裡面,甚至都看不出是什麼材質。

林豐草搓了搓手,“對了,你說還可能有工藝?這麼看,是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啊!”

餘耀點點頭,小心將杯子裡的黑珍珠取出、擦乾,放到桌面的軟布上,一邊觀察表面,一邊說道:“我剛纔甚至異想天開,不會是一顆‘九曲珠’吧?現在看是不可能了,上面沒眼兒啊!”

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294章 流水席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213章 大宅門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413章 取珠第612章 順便撮合第313章 李大嘴第607章 左右羽林衛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決定第440章 古玩江湖今猶在,不見當年格古齋第296章 氣氛第207章 九月初三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223章 開門紅第543章 一善堂第40章 盧記瓷行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407章 買瓶帶了一棵樹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439章 一箱過十億第78章 筒子錢第247章 唐八棱第510章 借緙絲,騎銅盒第769章 接盤第428章 滅魂第19章 老蘇片第730章 洞府第92章 一寸緙絲一寸金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115章 淵源第631章 繁花似錦,五彩龍騰第93章 賭格第215章 節外生枝第651章 朱子常第468章 奪盒,收網第399章 翡翠店裡買瓷器第601章 憋寶第772章 祖傳之物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645章 討主意第338章 這買賣太圓滿了第579章 受傷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703章 煞氣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80章 金頂香爐第27章 管殺又管埋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351章 胭脂紅第417章 真假參半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193章 麻煩第181章 天球瓶第661章 紫金字體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647章 多管閒事第562章 黃地青花,賭不賭第561章 哪兒都能碰到他第251章 樞府瓷,卵白釉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579章 受傷第593章 子岡牌第677章 彼暗我明第309章 兔毫盞第484章 法花釉,後門造第83章 他老人家神出鬼沒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56章 因爲,你是我的朋友第181章 天球瓶第65章 彈弓刻痕(求收藏)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102章 鍾仿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682章 貫虹第757章 東南第39章 殺豬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189章 一組天珠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1章 鬼臉花錢第434章 順藤摸瓜第140章 鳩首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第238章 面熟翻出老照片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496章 赴港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