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揚州八怪

兩人此時也聊得差不多了,餘耀一邊收起畫軸裝進書畫盒,又放進了提包,一邊說道,“不耽誤你生意了。我先走一步。”

“你還想跑?”老黃哈哈一笑,“幫着掌掌眼唄,中午我請你吃飯。”

“合着一頓飯就打發我了?”

“你還想怎麼着?沒有什麼是不能用一頓飯解決的,如果不行,那就兩頓。”

“得得得,就這麼着吧!”

兩人走出裡間,老黃在前,餘耀在後,原本坐在店鋪一側八仙桌旁的一個小夥兒立時站了起來。

這小夥兒看着比餘耀還要年輕,打扮得卻是偏老成些,和老黃握手之際,餘耀看到他手背上紋了一個類似衣帶盤卷的吉祥紋飾。

這個紋飾紋得很飄逸,餘耀不由多看了兩眼,腦子裡忽而冒出了“吳帶當風”這個詞兒。

的確,這似乎是根據畫聖吳道子的衣帶風格紋出來的紋飾。

小夥兒和老黃握手互報家門之後,並沒有和餘耀握手,但是卻看了餘耀幾眼。這小夥兒自稱姓古,稱老黃爲黃老闆,讓老黃叫他小古就行。

見小古看了餘耀好幾眼,老黃旋即介紹道,“噢,小古先生,這位是我們店的掌眼,不坐店,今兒碰巧在,一起看看。”

小古點點頭,隨後三人便在八仙桌旁圍坐下來。

小古拉開了一個雙肩揹包,從裡面取出了一個書畫盒。

老黃還沒看畫,就先問道,“不好意思,先問一句,這畫怎麼來的麼?”

“家傳。”

小古的話似乎不多,說完之後,便擡了擡手,請老黃和餘耀上眼。

這書畫盒裡,是一幅捲起的鏡心。

鏡心這種裝裱形式,算是書畫裡相對簡單的,也叫託片,就是在畫作後面簡單託一層宣紙,不用綾子,沒有畫軸,橫豎皆可,簡單直接。

很多書畫鏡心,現在如果要懸掛,一般都會再加一個玻璃框。

鏡心一般不大。這幅鏡心高不到六十釐米,寬至多四十釐米,是一幅蘭石圖。水墨。

畫得比較滿,山石嶙峋,蘭草稠密。不過,在左下山石的“空白處”,還是有款識的:

癸卯夏夜,兩峰。

鈐印一方:衆香之祖。

老黃看了一遍,忽而別有深意地對餘耀說道:“揚州八怪啊!”

他倆剛纔在裡間看了上官周的畫,上官周是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的老師,而這幅畫的作者“兩峰”,是揚州八怪裡的另一個人:羅聘。

羅聘,字遁夫,號兩峰,算是揚州八怪裡最年輕的一個,主要是因爲他生得晚。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揚州八怪”,並不只是八個人,也並不是同一時期的人。

揚州八怪,是一批人,從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畫風相近。所以在華夏書畫史上,更準確的稱呼是“揚州畫派”。

當然,也有些說法會單獨挑出八個人來,但挑八個人也並不統一,各有各的說法。

揚州八怪的畫風異於當時的主流風格,不落俗套,纔有了八怪的名頭。

這幅蘭石圖,和羅聘傳世作品的風格是一致的,可以說有一眼。

餘耀點點頭,“羅兩峰的幽谷新蘭,向來不是市井盆中俗物。”

小古聞言,不由又看了餘耀一眼,轉而微微一笑,“滿紙春風。”

老黃沒作聲,餘耀也是微微一笑,“我只是說羅兩峰的風格,還沒有評價這幅畫。”

小古稍稍一怔,隨即眉頭微皺,聲音不大卻很堅定地說道,“婀娜而不失剛氣,不染半分塵俗,一看就知道是兩峰筆墨。”

老黃哈哈一笑,“這還沒進一步細看呢,我們可不能受你影響先入爲主啊。”

小古沒再多說,只是攤了攤手。

餘耀也就此打住,細細把這幅鏡心看了一遍。

等餘耀看完,老黃看了看他,“有一眼,但我總覺得有點兒說不出來的東西。”

小古一聽,臉色登時變得有些難看。

餘耀伸手點了點款識,“第一,羅聘的草隸款識,用得不多,只在少數很得意的作品上,挺拔古厚,很有味道;第二······”

正說着,小古忽然一擡手,“好了,不收就算了。”

說罷,擡起的手在鏡心上一壓,“我也不賣了!”

老黃連忙撤手,“小古先生,不要着急,我們只是分析,並沒有當場定論啊!做藝術品生意,評頭論足是難免的。”

“呵呵,我沒說你們定論了,只是我不想賣了!”

老黃又看了看餘耀,轉而輕聲道,“好吧,這是你的東西,自是按你的主意來。不過,我也不是隻收古玩啊。”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了,仿畫一樣可以收。

實際上,書畫作品相對也是比較特殊,有的仿得比較好的,價格還是可以的。有些拍賣會上的書畫作品,在作者後面加一個(款),就是仿作的嫌疑偏大。

“但是我只按古玩賣!”小古說着,收起鏡心,裝進書畫盒,而後又裝進了雙肩包,速度很快,旋即單手提起雙肩包,說聲告辭,便向門口走去。

但是還沒走到門口,忽又生生頓住,扭過頭來,看着餘耀問道,“這位掌眼,請問‘第二’是什麼?”

餘耀想了想,“第二,羅聘是乾隆時期的畫家。”

小古不由微微一愣,“這?”

“黃老闆已經說了,我們沒有定論,只是評論。”

小古皺眉沉思幾秒,復又轉身回來,“我想請教一下您,第二的意思,可是紙墨的年份不對?”

餘耀微笑不語。

老黃擺擺手,“這是我們店的掌眼,既然你不賣了,這規矩想必你應該懂。”

小古看了看餘耀,又看了看老黃,轉而竟在原來的座位坐下了,“好,黃老闆你開個價兒吧。”

老黃咳嗽一聲,“小古啊,這可不是我出爾反爾,剛纔是剛纔,現在我也不收了。”

因爲,老黃表達“不是隻收古玩”之前,餘耀並沒有說出第二點。現在,餘耀說羅聘是乾隆時期的畫家,意思老黃明白了,這幅畫,紙墨託片中肯定有不是乾隆時期的東西。

如果用了乾隆時期的老紙老墨,裝裱託片的宣紙也是老的,那麼這幅仿畫纔有收的價值。

第413章 取珠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643章 指日高升第577章 下三濫的後賬第678章 意欲何爲第218章 不打不相識第592章 這貨燙手第714章 不太對第282章 踢碎了一件元青花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474章 聚齊第44章 成化鬥彩第712章 做好你該做的事情第745章 洞府之中,只取丹砂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735章 儀器第607章 左右羽林衛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21章 崇禎官窯第481章 靳伯聲第718章 偏差第115章 淵源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278章 最難仿的古玉第409章 鬱悶中的一線希望第106章 真佛難請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782章 五十塊的來龍去脈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258章 譚木匠第94章 背後的瘸爺第597章 神秘來客第437章 兩個保險箱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第409章 鬱悶中的一線希望第326章 佛龕第167章 會面中谷神花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50章 藍戳第544章 萬幾餘暇第337章 聖旨,和珅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45章 暗戰第553章 盯上了(爲盟主莊John加更)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663章 歐陽主任第296章 氣氛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647章 多管閒事第127章 餘爾摩斯第568章 小宋何許人也第493章 辨物,認人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128章 我不是演員第735章 儀器第629章 我也是靠鼻子第692章 誰拍走了趙無極的畫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581章 雲青花第456章 奉驚鯢以定陵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682章 貫虹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535章 故宮五線第474章 聚齊第767章 內畫壺,李蓮英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773章 青瓷臺盞,如此流轉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373章 春聯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703章 煞氣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3章 撿漏?打眼!第700章 來由第66章 大壽金胎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償命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232章 最後的水字口第272章 九鼎堂第137章 絕頂高手第360章 漏兒不是這麼撿的第120章 上中下策第273章 養子第15章 次品第758章 所謂迴流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700章 來由第544章 萬幾餘暇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126章 謝流齋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