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陰陽小界 神道傳承

歸無咎和鍾離意等人之對話,有關“丹符陣器”的誤會,根子便在聖教之中。

“丹”之一道,乃是元教嫡傳;“符”之一道,乃是清教鎮教之本。

於這兩家而言,丹符二道,其含義和歸無咎所理解的“丹藥”、“符籙”已然大有不同,不再是外物旁門,而是立身之根本。

元教之丹法,又被稱爲“丹道”或“外丹法”,乃是特指服用外藥,壯大自身元胎、金丹、元嬰、元神,補足根基的甚深法門,說是道術中的根本大法也不爲過。

同等資質的前提下,元教弟子能夠較其餘八經傳承俱足的隱宗弟子稍勝一籌,便是由於其在“丹法”上的不傳之秘。

而清教之符法,又名爲“符道神通法”,乃是將每一道掌握的神通法訣,凝練爲一道“符種”。

所謂“符種”,具象之形是一個字,對於所修神通理解最深、自然而然得到的一個字。

將所有的“符種”以清教秘傳的“神元星陳砂”書寫於“神通元符”之上,即成一道“本命神符”。以本命神符爲綱領,統御一身神通法訣。

元教之丹法,清教之符法,一主內煉根基,一主外馭神通,其實是道本所在,並非器道、陣道等旁門支流。因此土著文明之中,丹符與陣器,尊卑判然,自然是無“丹符陣器”一說的。

土著文明之中,於“仙家四御”相當的名目,乃是三輔:器道,陣道,通靈師。

但凡能夠走上修行之道、神通廣大的妖族精怪,多半是靈智已開,和人類無異。但是也有少數例外:某一類妖精始終渾渾噩噩,只憑本能修煉,無法開啓靈智。但是其又偏偏掌握某些對人類極有用處的能力。

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有人與之溝通心意,簽訂契約,甚至創造出一門專門與其交流的語言來。這就是通靈師的職責。

在本土人道文明的環境下,別有專長的精怪着實不少,尋寶,探險,避水火風雷毒,趨吉凶,甚至充作打手,可謂大有用武之地。因此通靈師的地位,比之應用面較爲狹窄的煉器師、陣法師,隱隱然更勝一籌。

至於歸無咎以往概念中用作增進修爲、修補傷勢、滋養神魂、補足元氣、刺激血肉、突破境界等所謂“丹”道大宗,在此處不名之曰“丹”,卻被稱爲“藥”。

更重要的是,並無一個所謂“煉藥師”的專門存在。在土著文明之中,“煉藥”和修道本就是不可分割的,若說有“煉藥師”,那每一個修道人同時都是“煉藥師”。

一片又一片玉簡,歸無咎看得入神。

突然“哇”地一聲,被裹在地上的黃希音突然雙足亂蹬,哭鬧起來。

歸無咎一怔,不知不覺,原來他閱覽玉簡,已經過去兩個時辰。這小娃娃多半是餓了。

納物戒中清光一閃,一隻碩大的銅鼎驀然出現,透出刺骨寒氣。掀起鼎蓋,當中卻是半鼎凍成堅石的乳白色“石塊”。

歸無咎手指一劃,在這“石塊”上削下約莫二三兩分量,丹力一卷,立時化成液態,在空中微微冒着熱氣。此時歸無咎右手已經出現一隻白瓷小瓶,盡數將其注入其中。

再插入一根麥秸稈,讓黃希音小手捧住玉瓶,啜飲剛剛溫熱的豹乳。

少頃,黃希音飲完,果然心滿意足,將玉瓶丟在一旁,又沉沉睡去。

歸無咎幫她擦了擦嘴角,心中暗暗搖頭。他當然不可能尋些凡俗僕役侍在身旁;按照此中典籍所載,由通靈師尋一個溫順的精怪簽訂契約,跟在身邊專門服侍纔好。

重新將注意力放回眼前書簡之中。

乾元宗、上清宗這僅存的兩家“顯宗”成立聖教之後,自然會抓緊時間完成開枝散葉、擴充勢力之舉。

所散播出去的下宗,依照修爲成就高下,分爲四等。

修士修爲最高達到天玄上真境界的宗門,稱之爲“道宗”;

門中弟子最高修爲臻至“天人感應”三小境,即化神,步虛,離合境的宗門,稱之爲“玄宗”;

弟子門人最高臻至元嬰境的宗門,稱之爲“下宗”;

若是門人修爲連元嬰境也無,此等微小宗門稱之爲“流宗”。

四者之中,顯然以“道宗”爲骨幹。既然能出得天玄上真,那麼這等宗門即便是獨立開來,也是本土人道中最頂尖的勢力了,不亞於其餘數百家隱宗巨擘。

“道宗”之數,元教屬下有六,清教屬下有八,共計一十四家。

這一十四家宗門鋪開,聖教兩位人劫道尊因有一樁倚仗在身,自以爲擴張之勢已成。

這倚仗,名爲“陰陽小界”。

本土文明之中的小界,並非如九大上宗一般早已被煉化深藏。相反,許多小界存於世間,人人皆可進出探尋。

其中有一種小界名爲“陰陽小界”的,非是止有一個入口的封閉小界,而是一端是出口,一端是入口,如同隧道一般。

更奇的是,此端進入,那頭出去,或許內裡只是短短數百丈、數十里,但外界相隔已隔如參商,不知幾億萬里。這等小界,在本土文明中總共發現了百餘座之多。

這“陰陽小界”,起點爲何,終點爲何,原本是完全是固定的,唯旅途一致者可順道用之。

但元教中這位人劫道尊,不知從何處兼修了極爲了得的空間神通,歷時六七千載,竟然將百餘座“陰陽小界”全部攫取走,自由鋪設,將聖教兩座祖庭和十四道宗,一一相連。

原本以人道文明之廣闊,各下宗相距之邈遠,若要溝通,非得費時數載、數十載、穿渡百餘座甚至上千座傳送陣不可。

但自從將“陰陽小界”化爲己用,兩大祖庭、十四道宗頓時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再非任何其餘勢力所能攻破。

可是數千載過去,“聖教”卻發現事情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這麼簡單。

縱然祖庭、道宗的框架堅實之極,但是門下修士多以一意清修爲本,極少有願意多管閒事的。故而“聖教”骨骼雖堅,卻無有血肉肌裡。宗門勢力,依舊侷限在十六個“點”的不遠處,難以擴張。

此時,清教的這位人劫道尊出手了。

這位人劫道尊,從魔道得到啓發。

魔道之中,大魔尊從來只是作爲賜法偶像存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過是分身影像降世。而真正入世行走的,修爲最高的不過是魔尊弟子、魔尊分身一流。

此輩修爲比之天玄上真還要遜色一籌,爲何魔道能夠無孔不入、流佈天下呢?

其原因便是魔道以“信、祀、布、奪”爲入道之門,魔道門徒,對於其推廣傳佈,可謂不遺餘力。

清教這位人劫道尊恰好精通神魂之道,又精研魔宗秘奧。於是從中精研出一件異寶,名爲“神意天池”。

若是元嬰、化神、步虛、離合四境修士破境失敗,可用神意天池之水澆灌元嬰,使其滋養穩固,脫離肉身獨自長存,延壽三萬載。

在兩位人劫道尊的旨意下,聖教之中天玄上真,壽數已盡、破境人劫道尊失利後,以此法延壽,陸續重塑神魂之軀。自此之後,離開聖教山門,投入一新成立的“神庭”之中任職。

其中修爲最高的數位,乃是直接聽命於兩位人劫道尊的旨意,一位號稱“帝君”,其餘幾位亦各有輔弼專名,統轄諸神官神將。

神庭之所在,乃是在漂浮在天上數十萬裡的一處隱秘小界中。

其餘天玄上真神道之身,俱號稱“大帝”,於本土文明之中劃定界域,每一位大帝統轄一處界域,陸續開闢二十八處,號稱二十八界天。

另外,聖教嫡傳,若是修到離合境,突破天玄境失敗,上可以於天庭之中任職神官神將,下可以投身某一界天內、大帝治下,開闢王朝,號稱“神君”。

天庭,界天,王朝,乃是神道的三層骨幹架構,乃是聖教嫡系的二祖庭十四道宗的弟子破境失敗後,修神充任。

而神道的擴張性,借鑑於魔道法門的精華,乃是在於其基層勢力。

諸玄宗、下宗,乃至旁門隱宗弟子,自元嬰境界開始,若到了壽盡之時,突破無望,便可尋到一處“王朝”,洗禮摩頂,拜入神道。王朝自有法器,引下一滴神意天池水,得享延壽千年。

王朝神君,便於本王朝中未經開闢的荒地,撥出一塊作爲封地,號稱“心田”。

若是步虛修士轉修神道,此“心田”之名即爲郡,郡主號爲神侯;

化神修士轉修神道,此“心田”之名即爲縣,縣主號爲神伯;

若是元嬰修士,“心田”無有制名,其本人號位神師。

每隔千年,各王朝考較各郡、縣、心田之所出,若凡俗人口、修道之士、天才道種之增減,業績分爲三等。

上等者,再享洗禮,延壽千載不說,更能有神道秘法賜下,精進修爲。甚至跨階從“神師”進階爲“神伯”,“神伯”進階爲“神侯”,也不是不可能。

中等者,得享洗禮,延壽千載,並無其他賞賜。

下等者,斷絕神水下賜,千年之期一至,不數日其人便死。

有此制度,神道擴張之勇猛,也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歸無咎所處地域,大昌王朝乾符郡,正是天祐神候韓景林的“心田”之地。

第一百二十六章 絲絲入扣且答疑第三百三十八章 氣質陡變 神遊紫薇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異寶歪打正着第三百三十三章 行道悄然有異同第九十一章 留影印鑑 古修傳承第五十五章 友盟相別獨退敵第五十二章 一杯強勸 兩處交鋒第七十九章 唯實唯簡且試之第四十六章 卷歸論部終遂志第二百零四章 天地雖寬也爲鄰第五十二章 心印正法真形圖(下)第一百八十章 陰火陽金 機緣一線第九十一章 摧枯拉朽 盛族除名第二百七十七章 謀劃全局 爭鬥伊始第二百一十章 寶月空音 借境法門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盡之後有漣漪第九十五章 幻境真法 混沌無定第三百章 連奪二獸 鹿死誰手第四十四章 道益性靈 包藏禍心第二百章 相感相融 得失代價第八十一章 闢道得人 重返越衡第二百五十二章 問計託底自有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言出有悔 文武之策第十七章 故交相約報緣由第一百五十章 重振才名 疑是故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試用二珍 狩獵規則第八十七章 辭別再會顯真容第一百八十七章 固守之界 大事從簡第三十五章 緣空一聚得果名第一百四十六章 相約推演 借力爭鋒第九十四章 擬氣未諧 一眼稱心第六章 妙有存身 神變一擊第五十六章 仙武相合 三四步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入陣奪寶 道則異同第二百三十九章 靜觀其變收桑榆第九十三章 餘波合流 演算之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拳以喻道 心之所向第一百九十六章 枯木逢春何以報第二百六十一章 止定中二處伏兵第九章 當年遺策一伏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殿之行 囈遊奇症第二十章 雙全之法 出陣之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師徒之緣 玄機對答第一百章 門戶漸寬猶魚水第四十章 臨故地先取後予第五十三章 李代桃僵 自易根本第四章 觀望英傑 激盪局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參戰抉擇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九章 靜享天倫 異同穎悟第二百零九章 靜享天倫 異同穎悟第二百一十七章 玄律歸身塑真魂第一百四十五章 句餘英傑初相逢第六十四章 制度之議 曲相遊戲第七十五章曲直二道天時在我第十三章 設謀爭位水就虛第一百九十七章 各顯神通法相容第二百零七章 天外手段 師徒之緣第一百七十二章 土木煉法 玉蟬來客第六十一章 成敗論定 禍福之論第二百九十三章 法會再啓 緩手實證第三十五章 鬥戰投獻得三精第一百五十六章 迂迴之法 意外轉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分身方稱完備第把一十八章 各自因緣一線牽第三十七章 符門秘法 丹中妙韻第一百零一章 閉關深尋 後起之秀第四十三章 速戰速決 意外勝機第一百七十章 一域從速一域寬第八十四章 互惠舊約 名實職分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覆印證 四子機緣第六十四章 外敵摧陣急 入世正當時第一百七十五章 跳出方圓能制敵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聚之約 以待將來第八十八章 迫二道相試 論六族英傑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界星河共浮沉第九十一章 迴環交徵 欲得先機第二十章 劍破雷震 終顯真身第一百一十三章 感通遁返 根本之寶第一百六十五章 歧路紛紜抉擇時第十七章 彼之機緣 我之機緣第二章 三日備戰 性相不合第三百零六章 初探大界 天外有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心性相異藏憂思第八十五章 略知前事 際遇不同第二百三十九章 靜觀其變收桑榆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而不作 意之所指第二百七十三章 計略已定 洞悉秘津第五十五章 觀象知理避玄機第四十八章 王圖霸業總成空第十八章 虛虛實實 略論短長第八十三章 隱真寄託法第二十一章 傾天一擊火石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景行殿上見真容第五章 大族底蘊 採擷遺株第二百八十五章 網開一面 黃雀奪食第一百零一章 不速之客驗虛實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通不暢 試越雷池第七章 藉機搦戰 辰陽四客第九十九章 天祭器 異蛇卵 魔宗訊第一百零六章 依法九轉 對影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