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南宋諸將

賞賜完畢之後,一名小太監找到了林遠,遞給林遠一封聖旨。

聖旨就是趙構賞賜他的東西。

“林大人,奴才是奉旨帶你去楚江侯府的!”

“敢問公公貴姓?”

“不敢,小的姓王,名文禮,是司禮監的跑腿太監。”小太監笑着回答道,臉上帶着一絲討好。

在這些小太監眼中,林遠受到宋高宗封賞,賜侯爵贈府宅,是前途無量之人。

只要和他攀關係,將來鐵定會有巨大好處。

而且,他們一般傳旨意,只要和授封之人搞好關係,都會獲得一點喜錢。

“原來是王公公,失敬了。”林遠面帶微笑。

而此時,那羣文臣武將,也走了過來。

這些人,全都是跑過來恭維的,官階品級均在三品以下,可惜林遠一個都不認識,只能盲目的回禮。

等到所有的官員散盡後,就只剩下兩撥人。

其中一波,是一班文臣,爲首的是幾個衣着紅袍,頭戴直腳襆頭的大官。

光從氣勢上,就能看出來不一般。

這一波人,朝林遠道了聲喜,便直接離開了。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那也沒什麼。

偏僻林遠從他們的眼中,看出了他們對林遠的不屑。

是那種非常自然的不屑。

林遠被搞得有些莫名其妙。

王文禮見林遠有些不明所以,忙開口道:“這是當朝的一二品大員,都是文官,我大宋朝歷來文臣瞧不上武將。”

說者無心,但聽着有意,林遠聽到這是朝廷一二品文官,立刻就想到了那一幫奸臣。

他忙低聲問道:“這羣人中,哪位是秦檜?”

“原來你也聽說過秦尚書的名聲。”王文禮笑道:“秦尚書不在這羣人中,秦尚書告了病假,在家中療養呢。”

林遠微楞,原來秦檜現在還不是宰相。

秦檜現階段的官職,只是禮部尚書,從二品。

“那這幾個人是誰?”林遠立刻問道。

“有御史大夫万俟卨大人,參知政事汪伯彥大人……”王文禮介紹了一邊。

御史大夫,從二品,監察、司法,爲皇帝進言的言官。

參知政事,正二品,就是皇帝的參謀長,替皇帝分擔一些政務重擔。

林遠打量万俟卨,發現此人面目醜陋,鷹眼梟鼻,歪嘴大耳,單看面相,就知道是一個愛搬弄是非的小人。

而那個汪伯彥,身上雖然有一股儒生之氣,卻酸腐不堪。

另外一批人,面相也是各有異色,不一一贅述。

總之,就是這一批人,他們一味的主和,在金人面前卑躬屈膝,極盡討好,才致使南宋的大好形勢付諸東流。

如果在其他地方,林遠說不定會直接砍了他們。

可惜這裡是臨安城,他自己也身不由己。

倒是秦檜,他居然沒有見到,多少也是有些可惜。

万俟卨等人走後,就剩下一班武將了,岳飛也在其中。

岳飛抵近後,開口道:“林子義,我來爲你介紹。”

“這位是左相趙鼎,在朝中任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趙鼎爲人非常氣派大度,有一種文人的風骨,也有一種武將的剛毅,他是南宋少數幾個被稱爲伯樂的人。

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名將,就是他舉薦任用的。

趙鼎上下打量了林遠一番,眼神中多了一絲讚許,“好一個楚江侯!”

“左相謬讚了!”林遠拱了拱手。

岳飛又繼續介紹道:“這位是右相張浚,現兼任興元府經略使,負責統籌西北戰線。”

這又是一個大人物。

張浚,雖然他自己是一介文人,統領打仗的水平不行。

不過,他和趙鼎一樣,也具有一雙慧眼。

張浚在漢中時,提拔了一批青年才俊,其中就包括吳階、劉錡、楊沂中等名將,以及楊萬里、虞允文等文官。

吳階、劉錡、楊沂中三人,此刻也在此地。

吳階現任川陝經略副使,張浚的二把手,主要的任務是防範完顏宗弼(金兀朮)入蜀。

劉錡,南宋第一儒將,是所有大將中最溫和的。

他的統兵之能非常了得,而且個人武力值也很厲害。

歷史上就有一個劉錡的小典故。

劉錡在少年時代從軍,軍中考較箭術,劉錡命人在一隻木桶裡注滿水,然後一箭穿破木桶,木桶水流如注,接着再補一箭,剛好射到之前穿破木桶的地方,木桶完好無缺,水流不再。

他的箭術早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第三個人楊沂中,現任殿前都指揮使,也就是趙構的護衛軍隊長。

他的身份,有些類似曹操的許褚。

這三個人,幾乎都是王級武將,每一個都能鎮守一方。

隨着岳飛逐一介紹,林遠和在場的所有武將,全部認識了一遍。

韓世忠,和岳飛齊名的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現任建康府經略使,提領軍政大權,最少是皇級武將。

吳璘,吳階之弟,現任釣魚城(重慶)宣撫使,提領軍政大權,差不多也是王級武將。

王夜叉王德,淮西軍第一悍將,作戰勇猛,殺人如麻,人送外號‘王夜叉’,這一位應該是高武低智的戰將。

麗瓊,淮西軍副都統,王德的同事,是低武高智的文將。

以及淮西軍的統帥,王德麗瓊的頂頭上司,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

還有最後一位,廬州府經略使,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

此張俊,非彼張浚。

歷史上的張俊,也是在後面才慢慢變壞了,參與了誣告岳飛一事。

這裡的一小撮兒人,集中了南宋在外統兵的所有大將,掌握着南宋近乎九成的兵力。

只要這羣人聯合起來,跺一跺腳,整個南宋江山都會翻個個兒。

林遠和這些人打交道,也必須小心。

不爲別的,只爲了不讓皇宮裡的那位起疑心。

因爲自古君王,都最忌憚統兵大將私下來往密切,像漢武帝時期的李廣利,朱元璋時期的藍玉,都沒有好下場。

何況宋朝的皇位,也是一羣將軍推選出來的。

宋朝的皇帝,對此事更加無比忌憚。

在場的所有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

因此,在簡單認識了一番後,所有人全部散開了,各自打道回府。

林遠在王公公的帶領下,離開皇宮,穿過幾條街道,抵達一座雄偉的府邸前。

第21章 火燒雁蕩第307章 大混戰魂鎖典獄長第241章 決戰前夕第69章 進擊雷鳴谷第110章 慘勝第34章 極品資質丹第78章 大發神威第180章 大潰敗下第155章 淮西戰役第104章 首戰告捷第142章 宋高宗趙構第254章 陷危局商團齊撤資第169章 非常之舉第294章 神通符籙殺戮劍訣第145章 宴席辯論第64章 第二次進攻第4章 探馬營征討馬欄山第188章 黃天蕩大戰第49章 請君入甕第118章 高額懸賞第276章 以命換命逼退天仙第187章 雄主問世第217章 岳飛辭官第31章 甕中捉鱉第246章 方城關趙雲鬥關羽第305章 復仇之矛響雷果實第282章 設國教管理修仙者第247章 司馬徽勸降三兄弟第174章 刑徒軍第273章 神農淵三大道降臨第113章 大儒程頤第88章 活動結束第174章 刑徒軍第273章 神農淵三大道降臨第22章 守城戰第302章 殺戮劍意魔劫爆發第270章 煉髓如霜煉血汞漿第114章 大膽計劃第198章 招賢天下第225章 名帥吳起第54章 活動地圖第236章 劉家七長老第129章 詐敗誘敵第5章 建村令到手第150章 朝野大變第263章 慶典畢聲威傳遠洋第154章 視察三軍第133章 一級郡城第218章 宋金停戰第217章 岳飛辭官第259章 辦慶典林遠建商國第241章 決戰前夕第249章 一統南陽第28章 特殊獎勵第145章 宴席辯論第127章 武將大亂鬥第31章 甕中捉鱉第37章 晉升皇級第258章 招李綱組建火器營第9章 軍營獎勵第165章 大破柺子馬第22章 守城戰第138章 南宋諸將第187章 雄主問世第48章 脫險第32章 統一隨州第8章 鐘相起義軍第104章 首戰告捷第235章 誘敵大敗第33章 火雲聖殿第206章 廳鬥第29章 親征北區第51章 返回吳山城第152章 重建計劃第137章 楚江侯第219章 天下英才入吾彀第85章 南獸王隕第267章 找洞府奸人現蹤影第53章 饕餮盛宴第56章 聯合軍第180章 大潰敗下第201章 綠林好漢第71章 獨眼巨人第11章 三級村莊第134章 朝野局勢第225章 名帥吳起第200章 大洪山第10章 特殊任務第25章 隨州知州第304章 骨魔統帥白骨舍利第66章 面見伏羲第23章 攻心爲上第169章 非常之舉第301章 活動前的最後準備第132章 迴歸第196章 三喜臨門第287章 接見二使翻臉峨眉第244章 單雄飛力鬥隋唐三傑第193章 三將效忠第60章 二階影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