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間的推移,開始有考生交卷,不過更多的考生連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紀寧作爲先行交卷的考生,他暫時挪到一個偏院中等候,在之後一個多時辰時間裡,居然沒一人交卷過來作陪,以他恐怖的四分之一時辰完成兩道四書文的成績,在很多考生是匪夷所思的事。
紀寧不禁想到了一句話:“無敵是多麼寂寞!”
雖然他不敢說自己的才學,在大永朝所有的考生中可以拔得頭籌,但至少不會落於下風,他通過腦海中的強大文庫,是可以跟任何一名大永朝的考生一較高下的,兩世爲人,才學都已經留在腦海中,見地也是別人所不及的,如果就這麼被冤枉賄考,他自己都會覺得很荒誕可笑。
時值中午,紀寧腹中有些飢餓,早晨就沒吃什麼東西,中午這裡也不管飯,就在他想事情時,突然一陣微風吹來,紀寧下意識轉過頭,便見到身後的涼亭內,出現了一名身着白衣華服的女子,這女子並未以男裝示人,但身上的服裝偏中性,但身前高聳,遠眉鳳目,身上少的是女兒家的柔弱,而是一股英氣,還有出身帝王家的威風凜凜。
是文仁公主趙元容。
與上次紀寧見到趙元容面帶輕紗不同,此番趙元容出來,臉上沒有做任何的修飾,紀寧只能分辨出,趙元容應該是畫過眉毛的,至於別的都未加雕琢,這是一個近乎於素顏狀態的趙元容,身着的是中性的華服,但紀寧還是能感覺到趙元容身上女人的風采,如果單純是對一個女人欣賞的態度來說,紀寧還是很喜歡用目光來打量如此由上天來雕琢的美女,可惜趙元容所揹負的身份,令紀寧知道自己不能在言語和視線上有所冒犯。
“公主殿下。”見趙元容走來,紀寧還是恭敬拱手行禮。
“紀公子,又見面了。”趙元容走到涼亭內,笑着招呼一聲,在石桌前的石凳上坐下,道,“之前匆匆一別,本以爲從此並無機會再見面,未想到你我還有見面之期!坐。”
紀寧在琢磨趙元容說這些話的目的,他心想:“文仁公主這是要先禮後兵,先用和顏悅色來吸引我的注意力,再來威脅我?”
“能與公主見面,實乃在下三生有幸,在下本就一介寒微之士子,如今又爲疑罪之身,不敢正面與公主相對。”紀寧可不會貿然與趙元容平起平坐。
趙元容笑了笑,道:“紀公子,之前本宮很欣賞你的才華,你在算學上造詣頗深,本以爲你在詩詞文章上或許會資質平平,但今日欣賞過你幾篇文章後,感覺頗有啓發,如今本宮奉皇命前來徹查江南科場舞弊賄考的案子,如今再跟紀公子提出招攬之意,不知紀公子是否會考慮接納呢?”
紀寧暗忖:“果然是先禮後兵,她先對我很客氣,讓我先放鬆警惕,然後告訴我她負責這案子,提出招攬,這是要脅迫我必須要歸順她,否則我就要被歸於賄考考生之列?”
紀寧語氣很堅決道:“在下不會考慮。”
“哦?”趙元容臉色微微一變,似有薄怒之色,“爲何?”
紀寧裝作視而不見,趙元容對他的威脅,在他形同虛設,很明顯的道理,趙元容如果是這種要趁人之危脅迫他的人,這種人怎能配得上被他所投靠,繼而爲其效命?
紀寧道:“公主贖罪,在下如今尚未洗脫嫌疑,而且就算能洗脫,在下的志向也不在朝堂爭鋒,而是希望將來能在文廟中有所建樹,可以研究儒學造福於天下之民。”
“道不同不相爲謀。”趙元容突然說了一句,“紀公子之前在文章中特別點明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對本宮暗示什麼嗎?”
“在下不敢。”紀寧道。
“紀公子,你說想在文廟中研究儒學有所建樹,那爲何不在朝堂上有所建樹呢?”趙元容開始與紀寧駁斥,“文廟建樹,不過是儒學經典大篆小篆,文字之間,爲天下百姓中識字之人可得,且四海蒼茫,文化始終在有智慧之人中傳播,而無法真正造福於萬民。但若志在朝堂有所建樹,則可以安萬民,上到百歲老人,下到襁褓嬰孩,可以做到生有所養老有所依,更是能留名青史爲世代之人所敬仰。孰輕孰重,本宮想來,紀公子也能分辨一二吧?”
跟之前紀寧與旁人辯論時,都是一邊倒向他不同,這次他跟趙元容辯論,有種“棋逢對手”的感覺。
趙元容胸中有丘壑,才學卓著,又有皇室貴胄的威嚴,志向更是不在當一個安分守己的公主,這樣一個有才有能的女人,在紀寧是很可怕的,如果說將來*和五皇子黨在鬥爭中折戟沉沙的話,趙元容甚至都是有機會當女皇的人,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
但紀寧與人辯論多場,自然懂得辯論的技巧,如果不能在一個理據上佔據上風,那就只有另闢蹊徑。
此時的趙元容在笑寧,她似乎也想聽聽紀寧用什麼言語來駁倒她的言論。
但恰恰,紀寧根本就沒去駁趙元容的高論,紀寧笑道:“公主所言極是,若要留名青史,爲萬人所敬仰,志在朝堂或許真的比志在文廟,要更能實現胸中抱負。但在下生平志願,不過是能安然守于田野之中,一生衣食無憂,身邊有嬌妻美妾相伴,最好能過得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在這種生活狀態之下,在下若能偶爾做一些詩詞文章,爲文化傳承作出一些貢獻,果然是好,就算不能,在下也無愧於心。敢問公主,若在下身在朝堂,可是能追求到這種平靜的生活?”
趙元容本以爲自己所提出的觀點,就算是找幾個大儒來,都無法將她辯倒,但當紀寧說出這番話來之後,她突然卷的啞口無言。
紀寧的話總結起來也很簡單:“公主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同意,但我胸無大志就是準備過平淡生活,所以我不接受!你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