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這酒就不要飲了,萬一那統計數據有誤,你可有責的!”劉玘提醒道。
“那今日只好失禮,明晚我一定補上!”李尚一聽,也覺得有理,畢竟工作最爲重要。
普通人家來客,自然也是在堂屋。李尚家同樣如此,在來人少時,他家就利用這小几待客,人多時就換牆角的大案,並無專門的食案。
劉玘剛幫着收拾完小几上的簡牘、刀筆硯墨,李妻趙氏就把菜端了上來:一個大陶盤,裡面裝着菽燉薰豚肉,香氣撲鼻。
菽就是豆子,品種很多,這裡面放的是大白豆。豬肉已是當時漢人常見肉食,比如“太牢之禮”,就要用到豬牛羊三種牲畜,少勞之禮則沒有牛,只有豬羊。
不過,尋常百姓一年也吃不上幾回肉,李尚在本地屬於中等家庭,他父親也曾經當過縣斗食吏,分家時獲得數萬財產,所以家中倒也殷實。
隨後又端上來一盤豆豉、一盤醬,每人一大碗糲米飯,以及箸、匕(勺)、匙等餐具。匕既可以當勺子用,又可以當小刀切肉。
糲米是最初級的粟米,也叫糙米,一石粟谷舂六鬥,如果是粺米,就能出五斗四升。
官府舂米,一般也就這兩種,最高級的精米是御米,一石粟出四鬥二升,這是供給王侯以上的。
李尚一看是糲米飯,立刻臉色大變,呵斥其妻趙氏道:“豈有此理!劉郎與我有手足之情,何故以這樣的糙米飯待客?”
趙氏急忙辯解道:“夫君,家中已無粺米,妾已問四鄰求借,他們家中也都沒有,只好委屈劉郎!”
劉玘一看,一頓飯而已,普通老百姓不都是吃糲米飯嗎?何至於此?於是忙說道:
“我在家中也經常吃糲米飯,再說,你我二人既然情同手足,就不應當如此介意!”
李尚搖搖頭:“話可不是如此講,家中理應該多備粺米待客,這如何不是她的責任?”
趙氏被罵得已經雙眼含淚,只好低頭不語。
劉玘在一旁又勸了幾句,示意趙氏趕緊離去。
李尚隨後說道:“早餐就如此,晚餐可一定得有粺米,雞魚也要備上!”
“諾!”趙氏點頭而去。
劉玘一看,李尚這小子從前沒有這麼大脾氣啊,莫不是剛剛爲吏,在老婆面前有本錢了?
這倒也很難說,男人如果沒有什麼本事,很多時候會被人看不起。
比如自己附身的這劉玘吧,成績平平,而且還寄人籬下,張氏不就一直冷眼相看?
“飯菜粗鄙,還望見諒!來,我二人開始吃飯!”李尚趕緊招呼劉玘就餐。
他不停用小匕割肉夾給劉玘,非常熱情:“想不到幾月未見,你書法水平居然突飛猛進,就憑你現在這隸書,在縣中擔任門下佐吏當無問題。
我想,你可得設法入縣校,長在聚學總不行,許功曹會看低,另外,他頗爲勢力,足下也得想法與其結交!”
“這……隨緣吧,暫時也不會招考縣吏,我閒時多讀讀書,哪日真若爲吏,可就沒時間讀書了,比如像你這般!”
“多讀讀書也好,對了,我看你五經也一般,最好多學些詩賦書畫,前幾日我聽何縣尉言,皇帝不喜五經,尤其喜歡詩賦書畫,還在籌建鴻都門學,如果進得此學,那可前途無量!”
鴻都門學?
劉玘猛然間一怔,心想,歷史上這個學堂好像是這幾年開辦的。
鴻都門學,也就是設在洛陽鴻都門的學堂,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專科學校,主要教授詩詞歌賦和書法繪畫。
這對後來國家教育啓迪作用極大,也算漢靈帝這個昏君對中國歷史上少見的貢獻之一。
不過,士人都瞧不上鴻都門學畢業之人,因爲他們很多人都不通五經,只懂得詩詞歌賦和書畫,因此爲士人所鄙視。
而且從該學畢業之人,有的居然能直接當上太守,這自然讓太學以及天下士人更加憤慨。
然而,世事無常,明經學子到了唐代以後就沒落了,進士科反而蓬勃發展,能夠考中進士者,寫好詩詞歌賦就則是必要條件。
想到這裡他說道:“進鴻都門學門檻極高,除了擅長詩詞歌賦和繪畫之外,而且同樣要郡國推薦,我才疏學淺,加上又不認得達官顯貴、風流名士,自然進不去!”
“這倒也是,不知何人有此福氣了,你既然無此想法,那還是琢磨如何在郡縣爲吏吧!”
……
在李尚家忙了一天,一直接近子時,總算替他把賬簿整理完畢,全都按照劉玘新發明的格式處理。
晚上回到家,沒見到張氏。在他房中昏黃的油燈下,阿奴還在練字,見他回來,阿奴說道:“阿兄可吃過晚餐了?”
“嗯,今日一整天都在李尚家幫忙,累死人了!”隨後他看了看阿奴寫的字,感覺沒什麼章法。
“阿兄,這是九十錢雜用,伯母倒沒食言,另外,晚餐也是與伯母同吃的,是粺米飯,還有魚醬!”阿奴心情非常輕鬆,遞給他用麻繩穿着的九十錢。
總共才九十錢?也就是給自己七十錢、阿奴二十錢,這也太少了!
不過總比一錢不給強得多,想從張氏那裡得到更多錢也不現實,關鍵還得自己獨立。
“哦,那就好!對了,明日你把錢拿去付藥錢,不知可夠了?”
“都是些尋常草藥,醫工自採的,只需十五錢,阿兄看我的字可有進步?”
“當然有進步,不過還需要努力,主要靠多練習,如能寫穿幾塊白石,這功夫自然就出來了。當然,技巧也必不可少,來,我教你一些訣竅……”劉玘開始手把手教她寫字。
……
第二日一早,雞初鳴,劉玘就起牀,摸出了點火工具:燔石、火絨、鐵鐮,將油燈點燃之後,重新開始溫習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此時點火併不是太方便,一般的人家是在火竈中用竈灰埋火炭,儘量不讓火熄滅,否則就只有找鄰居借火或者自己生火。
不見得每家人都有燔石、鐵鐮,很多時候還要鑽木取火,相當麻煩。
前世,他曾在國學館學習多年,對四書五經以及其他重要經典均有涉獵,現在只需要稍加溫習,絕不遜於此時普通文人。
前面講過,鄉、聚一級學室並不傳授五經。不過自從儒學大興之後,從漢武帝開始一直到唐代,五經都是主要考試科目。
他剛剛打開竹簡《禮記·聘義》看了片刻,忽聽見門外妹妹的聲音:“阿兄,開門,我也要與阿兄一起讀書!”
“好啊,我馬上開門!”劉玘一聽,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