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

陳璘對此雖然有所看法,不過蕭如薰的指令他還是遵從的,日本人的事情解決了,那麼那些國內的流亡商人子弟的處理方法,還要看蕭如薰的意思,這件事情雖然關乎國際友人的切身利益,但是這個時代,大明是不會爲了別的國家的利益而損害自己的利益的,這一點,大明非常清楚。

表面上說一套,背地裡又做另外一套,表面上說的好聽,看起來很好欺負,但是背地裡下手又黑又狠,讓你防不勝防,猝不及防,一招斃命,大多數時候就能讓你完蛋。

這就是中國從古至今的一貫做法。

表面上撫卹那些日本人和逃亡海商的後代,但是實際上還是利用各種手段整死他們,這是陳璘所理解的蕭如薰的真正用意,這也是中原王朝對付蠻夷的一個套路。

招安,招安之後分化瓦解,幹掉絕大多數男人,然後血統吞併融合,將你融入華夏,從此不復存在。

而這個套路運用在這件事情上面,就是表面大度,表示天朝上國根本不在乎,你們想怎麼來怎麼來,但是暗地裡,蕭如薰可以以主帥的名義徵調這批日本人出戰,暹羅王絕對不敢反對,然後再用各種指令讓日本人去和洞武人拼殺,借刀殺人,不僅可以幹掉洞武人,還能幹掉日本人,你不上?好!軍法處置!

舉銃!

一陣硝煙之後,這些日本人全部完蛋,順利解決,事後給暹羅王一點點補償,說這些日本人不聽命令,擅自離開戰場,造成軍心不穩,不得不殺之,暹羅王敢說什麼?他什麼也不敢說,到底,這些人不是他們的血脈親族,爲了這些人得罪大明的主帥,殊爲不智。

對付那些海商後代也差不多,以大軍行軍需要,徵調這些人來爲大軍服務,運輸糧草,計算糧秣,分配大軍所需,然後暗地裡遣人做點手腳,然後蕭如薰派人去查賬,一查,查出問題,好!居然敢貪污大軍糧草,簡直不知死活!

舉銃!

一陣硝煙過後,該解決的還是解決了。

暹羅王能說什麼?敢說什麼?

藩屬國是藩屬國,不徵之國是不徵之國,但那是建立在你對大明恭敬的基礎之上,就像朝鮮,你發牢騷可以,你抗議也可以,但是大明官兵要真在朝鮮胡作非爲,你朝鮮王還真敢和大明撕破臉皮不成?

大明就是天,就是你的皇帝,你在國內可以稱帝,想怎麼做怎麼做,但是對大明只能稱臣,皇帝只有一個,天子只有一個,那就是大明天子,平常無所謂,你可以和大明貿易得到好處,真的出了事情,你要是敢不配合大明,對不起,不徵之國?我只看到了“不臣”二字!徵!

陳璘似乎誤會了蕭如薰的意思,但是在這個時代,這種誤會是非常合情合理甚至被人們視作理所應當的,蕭如薰一路南下,伴隨着大軍南下南洋的消息傳開,南洋所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似乎也能印證這種誤會的正確性。

朝鮮之役把大明的聲威重振了,自鄭和下西洋之後日漸衰微的聲勢重新響亮起來,而朝鮮之役之後沒多久,大明再次開啓了對外征伐,這似乎是一種大明要重新君臨世界的訊號,這讓南洋諸國中曾經臣服大明後來又脫離了朝貢體系的一些小國心中惴惴不安,尤其是得知大明軍隊下南洋的消息之後,各人的心中都有各人的心思。

在他們看來,大明這頭雄獅看來是睡飽了,養足了精神又開始準備四處呲牙裂嘴伸爪子了。

一時間,南洋各地肆意橫行的海盜船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終於再度想起了當年鄭和的船隊在整個南洋橫掃海盜的壯舉,想起了那些死得非常難看的前輩們,想起了當初鄭和的船隊所過之處,海盜銷聲匿跡的可怕景象,那一次的震懾就足以讓他們永遠銘記,他們絕對不會想要承受第二次。

而那些沒有經歷過第一次的外來者,和大明短暫交手之後不得不撤退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更加警惕,更加戒備,生怕大明是打算對他們秋後算賬。

當初在廣東和福建各地的短暫交手以大明的勝利而告終,他們不得不退出了沿海地區,但是大明沒有追到深海區域和他們交戰,讓他們放心的在這裡紮根生存,他們得知了這裡的海島和土地曾經都是臣服於那個古老的神秘的國家,但是那個國家現在似乎並不在意這裡的土地和海島。

一段黃金歲月之後,他們已經在這裡建立了不少殖民地,正準備進一步深入地方政權得到地方權力的時候,大明船隊南下南洋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南洋,看到那些平時囂張無比的海盜們紛紛偃旗息鼓搬起良民的樣子,他們的心中也是有些擔憂的,畢竟那個國家太大了,而且曾經打敗過他們。

之前的那場地域大戰爭他們也略有耳聞,那個大國把一個小國的二十萬兵馬打的全軍覆沒,還把那個國家給滅了,由此可以知道,這個大國的軍力十分強悍,之前的局部戰役沒能讓大明出全力,如果大明全力出擊,他們在南洋的利益還能得以保證嗎?這是個未知數。

所以,歐洲人秉持着戒備和擔憂的態度,整兵備戰,把能派得上用場的人全部拉來武裝起來了,而海盜們則是偃旗息鼓假扮良民以避禍,等着大明打完這場仗之後回去,他們再重新活躍起來,現在就當作是一次難得的休假,好好兒的休息一下吧!

而南洋的各大藩屬國則是搖旗吶喊歡迎大明來除掉那個地域之害洞武國,他們有的的確是遭到了洞武國的打擊,所以痛恨洞武國,有的甚至和洞武國暗中交際,發展良好的雙邊貿易合作伙伴關係,對大明陽奉陰違,絲毫不在意大明的宗主之權,但是這個消息傳來之後,不管是紙上盟約還是口頭協定,他們統統都不予承認了。

洞武國和大明比起來就像是螞蟻和大象的對比,只要不是個傻子,誰都能看出來這場戰爭的結果。

而至今爲止還不知道大明艦隊即將征討他們的洞武國還在做着春秋大夢,莽應裡依舊沉浸在自己稱霸南疆的美夢之中,這種美夢在如今的局面之下看起來分外的可笑,只是,他依舊沒有自覺,他不知道南洋局勢隨着大明三萬大軍的南下而變得急轉直下。

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四十七 戰後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三百零七 要生了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八百九十五 僵局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十 夜襲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五百九十九 困獸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三百八十五 還政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 橫越五百年八百五十 沒人可以阻止我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五百九十四 好黑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七百七十四 兵變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三百四十六 焦土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三百八十三 歸來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九百二十 臨界點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二百零五 斬!!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