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

許是到了八月的緣故,這一日過得格外地慢。

巡撫衙門外,巡撫樑夢龍率着一衆官吏正在等候皇帝的聖旨德諭。

三司衙門捱得不遠,也匆匆趕來。

樑夢龍不動聲色向左右問道:“武岡王那邊,去請了嗎?”

湖廣宗室這一圈下來,泰半都是戴罪之身。

要收拾局面,少不得楚藩配合。

更何況還有一出玷染宗脈的事,楚藩總得來個人接旨,領悟皇帝的意志纔是。

左右連忙賠笑道:“說是焚香沐浴更衣完,在半道了,馬上就到!”

樑夢龍不滿地皺了皺眉頭。

更衣就罷了,還焚香沐浴,又不是祭祀,弄給誰看?

這些宗室,難怪被整治得毫無還手之力。

也不怕耽誤了接旨。

樑夢龍想到這裡,似乎想起什麼。

他又好奇地往衙門內看了一眼,馮時雨還在裡面磨蹭什麼。

……

外間吵吵嚷嚷,而巡撫大堂內,卻是十分安靜。

樑夢龍方纔還唸叨的馮時雨一言不發,與慄在庭無聲對峙。

自從慄在庭問出那句“是否對陛下心懷怨懟”之後,氣氛就這般陷入了凝滯。

慄在庭也不逼問,只是靜靜看着馮時雨,等着他的答案。

馮時雨則是別過臉看向一旁,恍若不覺。

過了好半晌。

直到外間的動靜越發喧嚷。

馮時雨終於開口。

他仍舊沒有直視慄在庭,只是別過視線:“彼時我上奏陛下,乞宥罪言,曰……”

“貪酷官員不過貶削提問,至於言官抗章上無非爲國計,一觸聖怒,即加誅殺擯逐,是狂戇之罪,反浮於貪酷之夫。乞恕胡涍等人之罪”

馮時雨這話,是在回答慄在庭先前的問題——他馮化之,是不是在怨憤皇帝。

此事牽扯到去年火燒慈慶宮,誅殺胡涍,流放沈一貫等一系列事。

當時上奏爲胡涍求情的言官不在少數,馮時雨也在其中。

貪腐也不過削貶官職罷了,反而頂撞皇帝就要誅殺流放,到底孰輕孰重?

況且還是風聞奏事的言官,本心大多還是爲了國家計,究竟憑什麼呢?

只聽馮時雨繼續說道:“奏疏送上去後,陛下硃批八字曰,爲國家計,非殺不可。”

“奏疏下內閣後,呂閣老親自見了我,寬慰我說,相忍爲國。”

“後來的事應鳳也知道,胡涍被殺,我隨即也被貶來了湖廣。”

慄在庭默默聽着並不插話,此事去年鬧騰了這麼久,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別人爲胡涍求情也就罷了。

但馮時雨作爲蘇州府人,自然而然就被皇帝視爲南直隸鄉黨。

事後還沒有向申時行這個保皇派鄉黨靠攏,主動表示願意支持皇帝跟內閣的工作。

政治上不表態,自然被視爲反對,貶下地方纔是合情合理。

慄在庭神色複雜,看向馮時雨:“所以,你便對陛下心懷怨憤?”

既然此前的岷王都能察覺到湖廣之事,是有人在推波助瀾,身在局中的幾位欽差自然也不會毫無所覺。

事實上,在荊藩那位三子莫名其妙滑跪之後,朱希忠便立馬知會了海瑞慄在庭二人。

很多事情,只要有心查,總有蛛絲馬跡。

馮時雨聽到慄在庭這話,彷彿聽到什麼笑話一般,忍不住笑了笑:“我的器量還沒有小到擢升外放就要怨天尤人的地步。”

他看向慄在庭,正色道:“不錯,楚王幾個遺腹子未必親生之事,是我告訴張楚城的,也是我誘他前去核查。”

慄在庭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雖說此事來前就已然有了推測,但從馮時雨口中說話,意義自然大不相同。

馮時雨眼神帶着回憶,接着說道:“到了湖廣後,我別的事都不在意,只有些許疑惑。”

“陛下口口聲聲爲國家計,內閣諄諄教誨相忍爲國。我作爲南直隸人,鄉人故里吃了虧,總是忍不住想,陛下跟內閣的大局,有幾分真幾分假。”

“是故,我便將楚藩玷染天家血脈之事,私下告訴了張楚城。”

“想看看是跟胡涍一樣,爲國家計,非殺不可。”

“還是跟當初憲宗皇帝處置一樣,宗室犯法,罰酒三杯。”

面對馮時雨一番狀若情真意摯的陳情,慄在庭的神情,一直沒有太大變化,只是保持着溫和的平靜。

這與當初在京城,乃至初來湖廣時的怒形於色,大爲不同。

這一趟湖廣之行,他最大的經驗之談,就是對任何同僚,無論什麼同科也好,座師也罷,都要有所保留。

以往那般輕易表露喜惡情感的疏漏,他是不可能再犯了。

事情最是鍛鍊心思,反過來看事情也更爲通透。

馮化之這番話,比起還在京城的時候,老道太多了。

其中的未竟之意與自我開脫,也全然在不言中。

馮化之沒有直接上奏,反而引誘欽差去暗中查探。

這必然是因爲,前者走的是布政司公文,是公開的奏疏,皇帝想捂着被子處置都做不到。

而張楚城作爲皇帝親信下來的欽差,必然會單獨奏與皇帝知道。

只要皇帝願意,且別說憲宗皇帝處置岷藩的故事,楚藩這次甚至連反省都可以省了。

可以說,這是故意在引誘皇帝息事寧人。

馮時雨嘴上說着想看看皇帝的大局,是國家,還是朱家,實際上,恐怕巴不得看到皇帝的私心。

這也意味着,一旦皇帝真的偏心宗室,馮時雨必然還有後話等着。

揣摩聖心,算計皇帝,不忠不孝啊!

偏偏馮時雨又是在拿小放大。

馮時雨看似在和盤托出,其實暗中又有爲自己開脫的意思。

畢竟,要試探皇帝的前提,就是張楚城要把事情捅到御前,他馮時雨才能看到皇帝的反應。

按這個道理,他應該巴不得張楚城全須全尾回到京城。

是故,張楚城被害之事,與他沒有半點干係。

姿態放得極低,但要命的事卻摘了個乾淨。

“所以你之後又暗中提醒東安王,說張楚城正在調查此事,促使他痛下殺手?”

慄在庭彷彿沒聽出來馮時雨的意思一樣,還是順着其人的話,不無惡意地揣測。

馮時雨眼皮一跳。

他露出苦笑:“應鳳,陛下既然視我爲鄉黨,那我這種結黨營私之輩,又豈會陷害同科黨朋?”

“再者說,我既然希冀陛下知曉此事,又何必替東安王掩蓋?”

“多半是張楚城行事不經遮掩,露了痕跡,也沒料到東安王如此喪心病狂罷了。”

慄在庭不置可否。

下放地方之後,馮時雨無論是治政一方的能耐,還是這份官場老練的僞飾,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果馮化之真能摘得這般乾淨,那當初欽差來湖廣的時候,此事就應該作爲線索告訴他,而不是還惺惺作態在江邊與自己對飲,試探自己。

所以,當真是給了機會,馮時雨自己不好好把握啊——無論是當初陛下給的,還是如今他慄在庭給的。

慄在庭想到這裡,心裡嘆了口氣。

他終於不再追問,反而自顧自說道:“彼時化之想借此試探陛下,幾乎篤定了陛下的私心,認爲陛下會包庇宗室,對此事秘而不宣。”

“所以,化之事先就做好了準備,用此事給陛下一個難堪。”

“又不肯自己出面,受陛下敵視,於是化之就串通了武岡王,讓他藉着與東安王爭奪楚藩掌府事作爲藉口,準備好捅破此事,‘順便’將陛下掩蓋此事的私心,昭示於衆。”

“孰料,武岡王有自己的算盤,暗中將張楚城的事,透露給了東安王。”

“這才讓事態超出了你的掌控。”

他眼睛直勾勾,看向馮時雨,一字一頓:“馮時雨,本官說的,對否?”

慄在庭一番話語,既有掌握的實情,又以馮時雨方纔的陳情做推測。

說得是有板有眼,宛如親眼見證。

這次湖廣之行,武岡王可謂不顯山不露水,按理自然也不會懷疑到這位頭上。

奈何政事總歸是有跡可循——有實力的人中,誰獲益最大,誰的嫌疑就最大。

那麼引誘東安王做下這等蠢事,還能有誰受益?

當然,孤證難立。

可偏偏湖廣這次的事,有人暗中推波助瀾太過明顯。

武岡王世子的檢舉,荊藩三子被人授意關鍵節點的反水。

尤其本身都沒查到楚藩這次狸貓換王子的事,竟然被胡氏孃家人自己揭發!

楚王之位空懸,幾個楚子血脈成疑,這親王之位,要花落誰家,立馬就有了懸念。

兩相對照,除了武岡王,難作二想。

馮時雨聽了武岡王三字,眉毛抖了抖,再度陷入了沉默。

正當慄在庭以爲又要等上半晌時。

馮時雨嘆了一口氣,露出頹然之色:“哎……”

“我還是接觸少了,這些宗室的腦子,當真不能以常理揣度。”

“武岡王爲克東安王,瞞着我將張楚城暗中調查的事泄露給了東安王,眼睜睜看着他犯下此等蠢事。”

“我知道的時候,亦是驚怒交加,悔之晚矣!”

按照宗室的常理來說,只是淫亂親族而已,未必會受到實質性的懲罰。

武岡王爲了徹底扳倒東安王,順水推舟,便將事情往大了玩。

除此之外,還能借着這股風,讓狸貓換王子的事,以更加令人厭惡的姿態暴露在衆人面前,好好上上秤。

如此非但掌府事能十拿九穩,甚至於楚王之位誰來繼承,都還要重新掂量一番。

甚至於,武岡王只是推波助瀾,哪怕被人知曉也不怕。

這也是爲什麼馮時雨說的是“克”——罪魁禍首本身就是東安王,武岡王只是放任其犯案而已。

同樣的道理,馮時雨做的事,也說不上犯案,最多隻能說犯忌諱——透露線索給風聞奏事的言官,本來就是分內之事。

至多被皇帝所惡罷了,畢竟他已經被皇帝所惡了。

所以馮時雨幾乎沒做什麼掙扎,最終還是將事情認了下來。

他看向一副不打算善罷甘休的慄在庭,忍不住開口勸道:“應鳳,聖旨已經到外面了,湖廣的事,已經了結了。”

“若是鬱憤難平,想懲戒武岡王,不妨等回京從長計議。”

朝廷辦事,總要講規矩。

既然都給上下吃了定心丸,總不能再掀起風浪,讓官場上下擔驚受怕。

再者說,武岡王何罪之有?

透露個消息的事情,連教唆都夠不上。

退一萬步說,如今聖旨都到了,要爲此事做個了結,還能如何?

慄在庭擡頭看着天空,眼中似乎倒映着罹難的同窗好友。

他喃喃道:“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非我也,兵也。”

……

巡撫衙門外。

武岡王焚香沐浴更衣之後,乘着轎晃悠悠來到了巡撫大門外。

“殿下。”

“樑巡撫。”

武岡王笑眯眯與巡撫樑夢龍、三司衙門諸官吏見禮。

旋即便與樑夢龍並肩而立,分列左右。

武岡王左右打量了一圈,將在列的官吏收入眼中。

而後一臉好奇道:“樑巡撫,怎麼布政司衙門今日未來人?”

也不知道他在看誰。

樑夢龍客氣解釋道:“前些時日,荊州府地震,徐藩臺跟鄭參政親自救災去了,今日是馮參議來領旨。”

雖說是被迫跟着海瑞去的,但在外面面前,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

武岡王恍然大悟,哦了一聲,又四處看了看。

樑夢龍這纔想起什麼。

連忙吩咐左右:“快,進去請馮參議出來接旨,天使到了。”

左右作揖領命。

武岡王看在眼中,暗暗點了點頭,而後便一同站在大門處翹首以待起來。

不消一會。

天使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街道盡頭。

人頭攢動。

旗幟、內使、儀仗,爭相出現在衆人眼中。

在場的官吏、宗室連忙整理衣冠。

武岡王一邊整理,又忍不住忘巡撫衙門內看了一眼。

恰在這時,馮時雨姍姍來遲,從裡面走了出來。

兩人同時擡頭,視線交錯。

武岡王投去徵詢的神色。

馮時雨則很快移開了視線,面無表情地走了出來。

直到馮時雨從武岡王身旁走過時,後者才聽到一聲冷哼:“自作孽,不可活。”

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45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75.第74章 榮辱與共,大局爲重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69.第168章 反躬自問,蓋棺定論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第6章 暗流涌動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第7章 孝事兩宮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75.第74章 榮辱與共,大局爲重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156.第155章 西學中用,騰蛟起鳳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134.第133章 犯顏直諫,讀書百遍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107.第106章 宵旰憂勤,案牘勞形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29.第128章 謊徹梢虛,爲王前驅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129.第128章 謊徹梢虛,爲王前驅158.第157章 隨物賦形,越辨越明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171.說個事情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第47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94.第93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第146章 鏗鏘有力,摧金斷玉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