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拉鋸戰(上)

bookmark

倒也不是萬磊不信任文人,而是明朝培養出來的那些文人跟他的思想本就不對路,沒法重用。而他之所以留着一些文人,不過是充當統戰工作的吹鼓手而已,如果這些文人識相,萬磊倒也可以給他們的後代多一些特殊的就學和從業待遇,如果他們給臉不要臉,那萬磊不介意讓全北平的人來鄙視他們,讓他們全家永難翻身。

當然,萬磊不重用的只是外來的文人,對於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他是非常重視的,只可惜學校教育才剛剛起步,最早也得過幾年才能培養出一批可堪重用的人才。

這些人才可不像明朝那邊的文人那樣只會寫詩作文,他們文則研習經世濟國之道,分爲行政、金融、法律,工商管理等科目,培養的是搞行政和搞經濟的能手。理則研習科學技術,分爲理化生等科目,培養的是搞科研的能手。

除了重視學校教育之外,萬磊也鼓勵百姓搞創作發明,凡是自主研發的創新發明,都能得到專利證書和資金獎勵,過去的兩年中,很多小發明小創作紛紛涌現,最重要的當屬崇道堂的發明——飛梭!

飛梭,顧名思義就是飛速運動的梭子,它帶有小輪並安裝在滑槽上,滑槽的兩端裝有強力彈簧,可以使梭子以極快的速度來回穿梭,它是赤誠與赤心兩小道研究了半年才搞出來的。

不要小看這一小機械,它不但可以加快織布的速度,還可使布面加寬好幾倍,大大提升織布的效率。安裝上飛梭的改良型織布機,可以讓原本一天織一匹布都十分困難的織工織出三布甚至四匹,如此高的生產力,完爆江南那些小織戶。

只可惜,蒸汽機還是沒有改良成功,不但功率太低,功率的輸出也不穩定,所以無法帶動織布機,無法進行工業革命。

不過,織布機的改良,還是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棉花的需求量激增,如果不能保證棉花供應,北平城內四千張手工操作的織機都會陷入停產的境地,更別說織布機機械化生產了。北平軍攻略保定河間兩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紡織業需要更多的棉花地。

另外,以現在每天過萬匹布的產量,棉布的銷售也是重中之重,如果出現滯銷,那就會嚴重損害織工的利益。爲此,海外市場的開闊才被提上了日程,在年初的軍事會議中,萬磊就建議開春雪化之後,海軍就要派出一支分隊,保護商隊前往倭國貿易。

萬磊也曾想過把棉布拉到朝鮮去傾銷,不過朝鮮正值戰亂,最需要的是武器而不是衣服。而明廷已經開始對順天府這邊實行了最嚴格的經濟封鎖,並對走私商人進行了嚴打,累致順天府對明貿易嚴重縮水。

內銷不旺,北面的韃靼國市場又不大,要擴展銷路就只能遠走海外了。倭國地震火山多,物資相對匱乏,不過還是盛產白銀的,硫磺產量也很大,甚至還有大量銅礦出產。

再說了,用可再生的棉布去換取倭國那些不可再生的資源,不管怎麼說都是佔便宜的,等到倭國把各種礦石資源都賣光,這個國家也就沒啥前途可言了。所以說,把棉布拉到倭國去傾銷,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唯一的問題是,怎麼打進倭國的市場。

要論起明朝與倭國的關係,那又是一大段故事。總而言之,明朝壓根就沒把倭國看在眼裡,更沒有跟倭國通商的打算。明太祖初期,也曾允許倭國朝供,不過目的是爲了對倭國進行“羈縻”,以防其“釁隙”。

而在倭國看來,朝貢卻是盈利之機,甚至有一些大名把朝供當成是最主要的財政來源,所以在正常的進貢之餘,還挾帶了很多私貨來販賣,其中就有武士刀這種違禁之物。明太祖獲悉這些事情,自然是大怒,多次申戒都不見改正,所以於洪武十六年以“通謀胡惟庸”爲藉口,斷絕了與倭國的朝貢關係。

近二十年過去了,倭國那邊的政局發生了鉅變,明朝那邊的精忠衛探知:去年十月初,倭國遣使入明,上國書奉明朝爲正朔,稱臣納貢。明廷迫於海上新敗之頹局,已經同意倭國的請求,並建立了共同剿滅海冦的盟約。

倭國已經倒向明朝,要打破這種格局,恐怕要用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萬磊要求海軍給商隊護航,一面展現武力讓倭國知道畏懼,一面給他們送去大量商品,讓他們看到:順天府纔是他們最好的合作伙伴。

只要有銀子,就能得到很多物美價廉的商品。順天府又不像明廷那樣,在朝貢貿易之上附加各種政治性的霸王條款,雙方純粹是對等貿易的關係,而對明朝的朝供貿易不會因此而中斷,首鼠兩端只有得沒有失,只有傻子纔會拒絕。

倭國人的誠信水平,萬磊是不會抱幻想的,這種對等貿易只是眼前之策,他心中只承認一條:國與國之間唯有利益,沒有仁義。一國之利益永遠只存在於火炮射程之內,如果沒有堅船利炮作爲後盾,任何貿易條款都是廢紙一張。

安排完海軍的事,又對陸軍作出一系列的調整,正月二十,萬磊離開北平城,前往保定府與真定府之間的交界處,因爲這幾個月來,明軍已經在真定府囤積了近十五萬的軍力,一場大戰很快就要爆發。

除了真定府這一主戰場之外,永平府和大同府方向也陸續有明軍集結,據精忠衛探知,此次明軍要對付北平軍,在北方調集了不下二十五萬軍力,加上運糧隊,號稱五十萬。

大軍壓境的同時,明朝也派出大量錦衣衛,企圖對新建立的北平行省進行滲透破壞,不過這些傢伙哪裡是精忠衛的個,幾乎是來一個被捉一個,非但沒探聽到北平軍的情報,反倒是被審問出很多軍情,其中一條最重要的情報:京軍精銳幾乎悉數調集北上,金陵防禦空虛!

乍一聽到這個情報,萬磊倒也沒怎麼在意,因爲金陵離北平實在是太遠,並且隔着黃河長江兩道天險,以北平軍現有的軍力,打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軍委商議會決定,北平軍主力還是以固守北平行省爲主。

當然,固守也分主動防禦和被動防守,北平軍的陸軍以守土爲主,不過海軍卻可列爲奇兵,可南下騷擾山東和江浙一帶,讓明軍首尾不相顧,無法全力進攻,以緩解陸軍的作戰壓力。

另外,萬磊也通過劉綰把金陵防衛空虛的消息轉告劉夫人,至於她是不是藉機起事,他就不管了。總之北平軍已經一切準備妥當,以應對明軍瘋狂的反撲,而萬磊也把這一次守士戰當成是對北平軍的磨礪。

寶劍鋒從磨礪出,狂沙百戰淬雄師!北平軍有精騎六萬,何懼明朝二十萬雜兵。

明朝山西真定府城,一隊人馬踏雪緩緩進城,文武官員在城門外遠迎,因爲來人正是徵北大將軍開國公常升。常升是開平王常遇春之次子,其兄長常茂早逝且無子嗣,所以國公之爵位由他承襲,並由原來的鄭國公改爲開國公。

作爲開國名將之後,常升雖然只有四十來歲,卻數次被外派練兵,因功加封太子太保,是明朝新晉的將領。由於沒有親自領兵出戰過,所以也沒人知道他是不是真有實料。

不過明朝已經無大將可用,魏國公徐輝祖陷入安南戰場,曹國公李景隆懦弱無能,唯一能派出來當大將軍的就只剩下開國公常升了,所以明廷也沒得選擇,只能委之以重任。

朝廷並沒有完全信任常升,不但安排了一位駙馬和一位侯爵當副將,還安排了近十名文官作爲監軍,以御使大夫練子寧爲首,下面還有數名御使,這麼多人與常升一同北上,誓要掃平北平軍,可謂是意氣風發,不過他們或許不知道什麼叫兵兇戰危。

作爲徵北大將軍,常升實際掌控的軍隊只有真定府的十五萬人馬,永平府和大同府的邊軍並不在他的指揮之下,至於原因,是朝廷方面害怕常升擁兵自重,更擔心常升被北平軍策反,所以搞出了三府大軍各自爲戰的制衡之局。

當然,常升手上的軍隊算是最多的,而且也是進攻北平軍的主力,不過這時尚值寒冬,冰天雪地不宜進軍,軍糧和器械也還不足,所以暫時沒有出兵。常升一行人進了城,就把真定城的各級將領召來,共商對付北平軍之計。

“常將軍,這是我們所探知的軍情。”一位鎮守真定府的偏將將一份情報呈上。

常升掃了一眼,很不滿地怒喝道:“怎麼才這些?你們已經與北平賊交戰數月,難道就只探知到這些少情報?”

“將軍息怒,北平賊精於騎射,我軍派出的哨隊大多有去無回,這些情報也是數月前那些逃散回來的潰軍帶回來的。”那偏將一臉便秘的表情,他何嘗不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的道理,只是情報工作實在不好做啊,他不但派出了哨隊,還派出很多人僞裝成難民進入保定河間兩府,可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他都沒法弄明白這兩府中發生了什麼事。

“再加派人手去查探,務必要獲悉北平賊的軍力分佈圖。”常升一聲令下,揮手把那偏將請出營帳,又繼續與部將一起商定出兵事宜。

第9章 玩火(上)第159章 明鏡是非(十五)第317章 心黑手狠(四)第436章 新概念戰爭(四)第284章 暗流涌動(五)第169章 明鏡是非(二十五)第104章 各懷鬼胎第408章 經略江南(七)第466章 捨得(上)第407章 經略江南(六)第140章 因勢利導(十七)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373章 陳綱立紀(八)第128章 因勢利導(五)第154章 明鏡是非(十)第397章 定鼎(九)第443章 大選年(中)第406章 經略江南(五)第447章 石油大開發(上)第292章 大修鐵路下第175章 明鏡是非(三十一)第367章 陳綱立紀(中)第420章 大殖民時代(上)第481章 捨得(十六)第364章 縱橫捭闔(十三)第457章 大華夢(六)第118章 高爐鍊鐵第192章 文化擴張(六)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13章 心理戰第443章 大選年(中)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第470章 捨得(五)第341章 挑事(下)第89章 放長線禍皇明第4章 合作開發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333章 爲人做嫁裝(上)第146章 明鏡是非(中)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263章 先手與先機(中)第115章 鬼胎第151章 明鏡是非(七)第369章 陳綱立紀(四)第87章 燕商會第301章 輔路八第333章 爲人做嫁裝(上)第283章 暗流涌動(四)第385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五)第190章 文化擴張(四)第345章 縱橫捭闔(四)第51章 戰前動員第251章 拉鋸戰(十二)第105章 招標開礦第243章 拉鋸戰(四)第409章 全面整治(上)第189章 文化擴張(下)第103章 寶礦第419章 全面整治(十一)第199章 文化擴張(十三)第202章 海上擴張(上)第282章 暗流涌動(下)第271章 江南一夢(下)第145章 明鏡是非(上)第496章 捨得(三十一)第15章 暗香傲雪第278章 殺雞儆猴(上)第409章 全面整治(上)第435章 新概念戰爭(下)第271章 江南一夢(下)第190章 文化擴張(四)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175章 明鏡是非(三十一)第480章 捨得(十五)第373章 陳綱立紀(八)第350章 縱橫捭闔(九)第246章 拉鋸戰(七)第336章 積極備戰第340章 挑事(中)第60章 鏖戰(下)第424章 大殖民時代(五)第344章 縱橫捭闔(下)第178章 福船(下)第218章 海上擴張(十七)第372章 陳綱立紀(七)第106章 赴會第231章 融合(中)第10章 玩火(下)第371章 陳綱立紀(六)第417章 全面整治(九)第386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六)第282章 暗流涌動(下)第156章 明鏡是非(十二)第235章 融合(六)第413章 全面整治(五)第497章 捨得(三十二)第500章 捨得(三十五)第444章 大選年(下)第105章 招標開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