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議會已經通過了對倭軍自衛反擊的議案,駐遼東的北平軍就開始更大規模的調動,而海軍也在朝鮮沿海一帶集結,這一臺高速的戰爭機器已經運轉起來,而入遼劫掠的倭軍還處在短時間的狂歡之中,並不知道一架絞肉機已經靠近。
二月中,四萬騎兵匯聚遼陽城,大批軍需軍火也一併運到,軍隊在趙全節的帶領下,兵分四路,緩緩地向東推進。而朝鮮沿岸,由李國保帶領的一萬精銳步兵由海軍負責運送,已經集結在了鴨綠江以南地方,準備好了登陸作戰。
三月初,遼東大部分地區雪化,而朝鮮境內更是進入了春季節。天時轉而對北平軍有利,李國保自然不會多等,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就帶隊潛伏上岸,準備抄倭軍的後路。
而這個時候,入遼的倭軍已經有四萬人以上,佔去在朝倭軍總數的三分之一,鴨綠江沿線駐守的倭軍反倒是隻有兩萬人不到,防線何其薄弱,而李國保的戰鬥任務,就是在海軍的配合下,把這兩萬倭軍打垮。
而趙全節的作戰任務,則是圍殲入遼的那四萬倭軍。趙全節手上也只有四萬人馬,四萬對四萬,看起來沒有優勢,實際上北平軍的兵力集中,而倭軍的兵力分散,總得說了,北平軍戰有很大的優勢。
而且北平軍大部是騎兵,倭軍是步兵,機動性遠遠比不上北平軍,真打起來,倭軍肯定會被分割包圍,然後各個擊破。再加上北平軍是主場作戰,佔有地利,倭軍更得陷入被動挨打之境,所以,這一場戰爭還未開打,北平軍就穩佔贏面。
當然,北平軍能佔這般大的贏面,也是先期籌謀得當,用海上封鎖斷掉倭軍補給,再用“糧食”來引誘倭軍入遼,最後用“撤兵”來引倭軍深入,使得倭軍陷入到一個無形而且巨大的包圍圈之中。
“趙司令,這是倭軍的大致分佈圖。”一個大沙盤上,顯示着遼東的地形圖,上面插有很多小白旗,一面小白旗就代表一支倭軍,從白旗的分佈上看,這些倭軍呈海浪形向遼陽方向逼近,而且看起來隱隱有合兵圍攻遼陽之意。
倭軍擺出如此陣勢,看樣子真把北平軍當成紙老虎了。而遼陽是遼東的工業重鎮,倭軍來遼陽,肯定是想一舉攻佔遼陽,再一舉西進,攻佔整個遼東,甚至於取道山海關南下,進攻北平。
倭軍想要通過鯨吐蠶食來擴張領土,不過趙全節很快就會用一場場大敗的慘痛教訓來告訴他們:醒醒吧,別做白日夢了。
這不,趙全節用一根長棒在沙盤上劃了三道,把倭軍分成四份,對身邊的部將道:“你們各帶一萬人馬,各向這些方向進兵,要速戰速決,我要你們五天之內最少殲滅敵軍先頭部隊,一舉把倭軍打懵掉,再跟進追擊,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快準狠。”
“敵軍戰線拉得這麼長,正適合各個擊破,我軍必勝無疑。”四名部將道。
“現在讓軍隊好好休息,凌晨時分出城,這一次要打閃擊戰,軍隊要連續快速穿插進擊,所以不能帶太多的補給,你們要做好將士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做好吃苦的準備。”
“明白,這種強度的戰爭,算不了什麼。”
“好吧,都下去準備吧。”趙全節一揮手,部將就告辭退下,其實,他自己也想親自領兵上陣的,不過萬磊早就跟他說了,他作爲一軍主將,能不上陣儘量不上陣,免得出現意外,畢竟倭軍是出了名的二愣子,打起仗來不要命。
一切準備就緒,三月初五夜,戰爭開始,西線的趙全節部分兵突擊,東線的李國保部也在海軍戰船的配合下,閃電般突襲位於鴨綠江邊的倭軍防線,而海軍主力,也分成數部,在朝鮮沿岸,特別是漢陽一帶進行狂轟爛炸...
北平軍分兵多路,全面反擊,波斯義將的書案上,很快就被各種戰報堆滿,特別是北平軍海軍沿漢江逆流而上進攻漢陽,這更是如一把尖刀一把刺入他的心腹之中,他急向各地拉救兵,各地卻都自顧不暇,朝鮮的戰局頓時就亂成一團亂麻。
北平軍大規模向遼東調兵譴將,自然逃不過明朝的眼睛,而萬磊也沒想過要遮掩什麼,戰爭一開打,他就讓出版社發了一篇社評,公開倭軍罪惡,強烈譴責倭軍無信無義貪得無厭,並聲明要替天行道,不滅盡倭軍誓不還師。
北平軍與倭軍開戰的消息一傳回到金陵,明朝廷興奮了,建文帝更是高興得跳起來,忙召集謀臣入宮,商議是否趁機進攻北平軍。
其實,自從去年朝賊之亂後,明朝就在山東集結了重兵,有三十萬之多,再加上陝西山西河南等地的駐軍,合起來也有五十萬。當然,這五十萬兵力並不足以讓朝廷這麼快就恢復自信,真正讓朝廷自信無比的,是火炮,那些新鑄的幾十門火炮。
特別是剛剛結束的圍剿朝賊的戰爭中,明軍裝備的火炮就顯露出其威力,幾十門大鐵炮一字排開,攻城簡直就如同砸豆腐,就算是磚砌的城牆,幾天的功夫也能轟塌,這也就是說,那堅固的北平城已經擋不住明軍的進攻了。
而且明朝廷也知道,北平軍主力不是北駐蒙古高原,就是西進遼東,北平行省境內最多隻有幾萬防軍,用幾十萬去攻幾萬,也不用什麼計略,用人海戰術也能把這幾萬人給堆死。
不管是從兵力上看,還是從裝備上看,明軍都佔盡優勢,所以,建文帝主張馬上對北平軍用兵,他的口諭也得到齊泰黃子澄以及谷王秦王等文武兩線官員的支持,反倒是方孝孺提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朝廷剛與北平軍簽訂和議,背信棄義,非天朝上國所當爲。
不過,方孝孺的建議沒幾個人願意聽,一翻廷議之後,明朝廷上下達成共識:撕毀和議,趁北平軍與倭軍激戰之際,出兵“收復”北平!明朝廷廷議一定,明軍這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也運轉起來了,一場全面的大戰開始。
然而,明朝廷雖然只看到了自己的優勢,卻沒看到自己的劣勢,明軍雖然兵多炮也利,但是有一個致命的軟肋,一個足夠讓明軍全線崩潰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