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兩路使者

“察思馬斤,今天好像不是很熱呀,你怎麼又冒汗了?要不要找個太監幫你扇幾下?”一直沒有發言的李春燁,終於開腔了,他一出口,就嗆得察思馬斤直翻白眼。

“三貝勒的正藍旗,是八旗中最勇猛的,他們不可能失敗,更不可能敗得這麼慘這麼快,這軍報是假的,一定是你們僞造來欺騙我的。”察思馬斤顯然答非所問。

朱由檢含笑看着失神的察思馬斤:“察思馬斤,我們欺騙你有什麼用處?能否訂立和約,訂立什麼樣的和約,不是由你決定,而是由皇太極決定的,再說了,假的軍報對訂立和約有什麼影響嗎?”

察思馬斤用寬大衣袖抹去臉上的汗珠,本來黝黑的臉上,現在十分蒼白。

“原來驚嚇的效果,比任何增白霜都有效。”朱由檢暗笑,看到察思馬斤狼狽的樣子,他的心情愉快多了。

“察思馬斤,你的臉色不太好,還是先回驛館休息,會談的事,改日再說吧!”

“是,明皇陛下。”察思馬斤也需要整理思路,他告別朱由檢,恍恍惚惚中,都忘了和李春燁打個招呼。

察思馬斤一走,朱由檢立刻下令:“傳禮部主客清吏司黃曉福!”

不大一會兒,黃曉福就小跑着進了皇極殿。

“微臣黃曉福,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黃曉福學着官員們的樣子,給朱由檢行了大禮。

“起來吧!看座。”

小太監立即給黃曉福端過座椅,倚在李春燁的下首。

“謝陛下!”黃曉福戰戰兢兢,側身坐了。

“曉福不用拘謹,這段時間在禮部,你學到了什麼?”

“回陛下,微臣知道了大明周邊有哪些國家,這些國家有什麼優劣長短。”

“奧?真的學了這麼多?那朕問你,蒙古人有什麼優劣長短?”

“陛下,蒙古人自七八歲開始,就學習騎馬和射箭,他們的騎射技術,天下無雙,就是大明的士兵,也很難比得上。”黃曉福語氣一轉,“不過,這是他們鼎盛時期,現在,他們的騎射技術有所下降。”

朱由檢微微點頭,不錯,有長進。“大明士兵不是很難比得上,是根本沒法相比。那蒙古人有什麼短處?”

“回陛下,蒙古人自小學習騎射,他們的尚武之風遠遠強於大明,比較野蠻、血腥,所有的糾紛,都是依靠武力解決,他們內部的不同部落,常常發生戰爭,就是爲了爭奪財物、女人,因此,他們不團結,常常分成很多個各自爲戰的部落。”

朱由檢微微點頭,“那建奴呢?建奴有什麼優劣?”

“建奴和蒙古人的習慣差不多,不過,他們出了一個努爾哈赤,整個部落比蒙古人團結一些。”

朱由檢點頭之後,又是搖頭,“建奴和蒙古人,還有一個不一樣,蒙古人是純粹的遊牧民族,而建奴,正從遊牧民族向農耕民族過度。”

“遊牧民族?農耕民族?”黃曉福瞪大眼睛,他不太明白朱由檢的意思。

這些名詞,黃曉福暫時不懂,朱由檢只好免費授課:“建奴和蒙古一樣的地方,都是自小練習騎射,都是追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習性,但他們已經開始學習漢人的農業技術,開始種植莊稼。有了農業,糧食產量就會大幅增加,而糧食增加了,人口就會大量增加,所以,建奴比蒙古人更可怕。”

“陛下,建奴會種莊稼了?”黃曉福在典籍這,根本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訊息。

朱由檢搖頭,“建奴本身不會種莊稼,但建奴俘獲了大量的漢人,這些漢人作爲包衣,正在爲建奴種植莊稼,一旦建奴嚐到農業的甜頭,他們一定會向農耕過度。”

黃曉福似懂非懂,只是不住點頭。

“算了,這些

問題以後再說,”朱由檢決定歸於正題,“曉福,你對建奴有一定的瞭解,朕打算派你出使建奴,奧,他們叫大金國。”

“出使建奴?”黃曉福一聽,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陛下……”

“曉福可是不願出使建奴?”

“微臣……微臣不敢。”黃曉福的臉上隱隱出現了水珠。

“哈哈,曉福,你緊張什麼?出使建奴,你是代表大明,一定會受到他們的盛情款待,你看,我們雖然不歡迎察思馬斤,還不是每天好酒好菜供着?”

黃曉福想想也是,但他還有些不放心:“陛下,建奴比蒙古人更加野蠻。”

“野蠻,那是對他們的敵人,但你是大明到訪的使節,在他們連連戰敗的情況下,他們巴結你都來不及。”

黃曉福知道朱由檢特意召見自己,顯然出使建奴的任務是無法推脫了,既然推不掉,不如主動點。

他撲倒在朱由檢的座椅前,“微臣黃曉福,願意出使建奴,求陛下賜給微臣法旨。”

不錯,果然是聰明人!朱由檢暗讚一句,“曉福,你先起來。”

“是,陛下!”黃曉福重新落座,“陛下,微臣從來沒有出任過使者,這次出使建奴,微臣要做些什麼?”

“做什麼?”朱由檢嘿嘿一笑,“該吃就吃,該喝酒喝,該玩就玩。”

“啊?就這麼簡單?請陛下明示。”黃曉福再次瞪大眼睛。

“當然,這些是大部,不是全部,既然出使建奴,雙方當然需要談判,談判,你懂嗎?”

“陛下,這個微臣有點懂,就像在菜市場,買賣雙方侃價,先是提出較高的條件,然後根據對方的需求程度,一步步降低條件,直到最後雙方成交。”

“大致就是這樣,”朱由檢想起在陝西被黃曉福騙取銀子的場景,“曉福,這是國家之間的談判,任何手段都可以用,只要是爲了國家的利益。”

“微臣明白,微臣明白。”黃曉福一疊連聲,他長期混跡於市坊,這是他的強項,也是朱由檢看中他的地方。

“陛下,那我們開始提出什麼條件?”黃曉福問道,還隨意地看了李春燁一眼。

“侯質知道也無妨!”朱由檢把剛纔對察思馬斤提出的條件,又對黃曉福說了一遍。

黃曉福嚇得面如土色:“陛下……陛下,微臣如果向建奴提出這樣的條件,怕是沒命回來見陛下了。”

“哈哈,哈哈,無妨,曉福不要緊張,朕已經和察思馬斤說過了,他回去後,一定會轉告皇太極,所以,你再提出這樣的條件,他們也不會感到意外。”

“陛下,他們會答應這樣的條件嗎?”

“這就需要你去談判了,”朱由檢看着黃曉福,臉上的笑容堆得有二尺高了:“朕提醒你,到了建奴那裡以後,一定要像個貪官,建奴送給你的一切財物,你都可以收下。”

“陛下,微臣不敢,微臣雖然職位底下,但也在廉政文書上籤了名,微臣可不敢貪墨,壞了陛下的規矩。”

“奧,曉福的職位太低,出使建奴,有失天朝使者的身份,這樣吧,臨時加個禮部右侍郎銜,待出使歸來之後,另有任用。如果建奴要送給你財物,你儘可收下,回來之後,交給戶部就行,也不算貪墨。”

“微臣多謝陛下!微臣明白了!”

“起來,曉福。”

“謝陛下!”黃曉福再次落座,“陛下希望談出什麼結果?”

朱由檢看裡李春燁一眼,哈哈笑道:“你談出的任何結果,都是我需要的,不過,朕給你兩條真正的底線,不到萬一,絕不要讓步:一是大明不能讓出遼東三城;二是讓建奴進貢一定數量的上等戰馬。”

“陛下是說,特殊情況,這兩條底線也

可以突破?”

朱由檢點頭,“曉福,此次出使建奴,任務並不輕鬆,不管達成什麼協議,都算完成任務,但過了新元,就要想辦法回來,即使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也要回來,如果達成協議,你要申明,必須等朕批准了,纔會生效。”

“微臣明白。”

“一定要記住回來的時間。”朱由檢再次提醒。

“多謝陛下體恤,微臣一定銘記在心。”

“你先回去準備準備,也許一兩天之後,你就要啓程了。”

“是,陛下,微臣告辭。”

黃曉福告辭回去,大殿的正廳裡,只剩下朱由檢和李春燁。

“侯質估計,黃曉福能談出什麼結果?”

“陛下,老臣實在猜不出,”李春燁頓了頓,“但老臣估計,皇太極聽到陛下的條件,一定會大發雷霆,也許宮女太監們要領受一頓皮鞭,也許擺在宮裡的瓷器花瓶,要摔破不少。”

“哈哈哈……”朱由檢笑得說不出話來,只用手指着李春燁。

李春燁也笑了,“陛下,經過兩次大的失敗,皇太極會讓出佔領的土地嗎?”

朱由檢終於止住笑,“侯質認爲,遼東的大片領土,可以用談判的方式要回來嗎?”

李春燁緩緩搖頭,他隨即問道:“陛下,既然必須用戰爭的方式收回遼東,那陛下爲何要派黃曉福出使建奴?”

“遼東的冬天太冷,我們的士兵,難以在這樣的嚴寒中,保持平時的戰鬥力,而且,燧發槍在這樣的低溫下,能否正常射擊,根本沒有檢驗過,所以,冬季必須休戰。”

“所以,陛下讓黃曉福,必須在新元之後,及時趕回來……”

朱由檢笑而不答,只投去一個會意的眼神。

“陛下,那我們現在要做些什麼?”

“第一、立即向孫承宗、袁崇煥發去密信,讓他們保持現狀,固守好廣寧,千萬不要冒進;第二,準備好足夠的糧草和火器彈藥。”

“臣明白,”李春燁思索了一會,“陛下,臣斗膽。”

“侯質,你我君臣之間,還有什麼罅隙?有話只管直說。”

“陛下向建奴派出使者,臣倒想起一事,袁崇煥的軍報中說,在清剿廣寧的殘敵時,他們俘獲了三十八名蒙古士兵,據這些蒙古士兵交代,嶽託曾經向科爾沁要求,補齊各個蒙古牛錄時,科爾沁置之不理,他們顯然有了一定的隙縫,加上現在大明又是完勝……”

“侯質是說,我們應該向科爾沁派出使者?”

“臣正是這個意思,現在大明在遼東節節勝利,完全有可能將科爾沁拉過來,至少也要讓他們保持中立。”

“嗯,侯質的想法不錯,現在正是拉攏科爾沁的機會-------如果今天拉攏不了,以後也不用拉攏他們了。”

“陛下,應當派何人出使科爾沁?”

“朕想起了一個人-------錦州知府李鴻基,他現在就在錦州,離科爾沁近得很。”

“陛下,李鴻基的歷練好像太少……”

“侯質不用擔心,出使科爾沁,不像建奴,不需要太多的人情練達,大明的實力就擺在這裡,科爾沁一定會選擇依附強者。”朱由檢喚過張彝憲,“傳旨,加錦州知府李鴻基禮部左侍郎銜,着立即出使科爾沁。”

聖旨發出不久,加銜禮部右侍郎的黃曉福,也踏上了前往建奴的出使之路。

察思馬斤以身體不適,不能繼續談判爲由,請求返回大金國,禮部尚書黃立極非常爽快地接受了他的請求。

爲了讓雙方沒有完成的和平談判,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大明朝廷派遣禮部右侍郎黃曉福出使大金國,由察思馬斤陪同,一同向盛京進發。

(本章完)

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14章 拋射第27章 武略將軍第18章 老奴多嘴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356章 羽化第318章 首府玉樹第248章 一頭受驚的小鹿第293章 兩個大國的碰撞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167章 鑲紅旗隕落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202章 一份即將生效的和約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18章 老奴多嘴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258章 崇禎,重振第388章 《遠西奇器圖說錄》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318章 首府玉樹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248章 一頭受驚的小鹿第308章 蒙藏聯軍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11章 發表演說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398章 密旨第227章 袁崇煥一籌莫展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45章 山東府兵第201章 喂酒第450章 婆羅洲第441章 國恨家仇第238章 水淹騎兵第10章 初涉軍營第474章 劉宅的僕丁第361章火龍出海第463章 商品與貨幣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468章 朱慈烺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484章 福鬆城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139章 爲大金國的士兵賠葬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79章 偷營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468章 朱慈烺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328章 南海艦隊第434章 進退兩難第287章 新時代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115章 皇后無所出第237章 圍點打援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357章 人言雜貨店第389章 自行車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34章 戰前動員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437章 瘋狂的人口登記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249章 雙喜臨門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486章 不再裹小腳第423章 緬甸省與老撾省第112章 皇后懿旨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159章 第一個攀上錦州城頭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310章 謠言第353章 裁軍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326章 爲明軍做嫁衣第382章 莫寧島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404章 象兵的剋星是火箭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373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三)第381章 談判結束了第406章 潰敗第188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