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

“李大人,臺灣自古就是我漢人的土地。李大人熟讀經史,應該知道,三國時孫權就曾派人登島,宣示主權;前元也曾經管理過臺灣;現在臺灣島上的居民,絕大部分都是我大明的子孫,他們是標準的漢人。本朝由於北方一直有蒙古的邊患,精力放在北方,才忽略了對臺灣的管理。儘管如此,成祖年間,鄭和的船隊也曾到過臺灣,宣揚大明國威,安撫當地百姓,臺灣與漢民族一直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李大人,臺灣離大明的福建、廣東太近,以西夷的海軍實力,如果臺灣被他們佔據,必然時時威脅大明的海疆。那時,大明北方邊患未除,又增加南方海患,大明能承擔得起嗎?”朱由檢只好給李春燁上起政治課,這種理由在國際上肯定站不住腳,不過沒關係,只要在李春燁的心裡站住腳就行,朱由檢也沒打算到國際上和誰說理去,現在還沒有聯合國,沒有解決國際糾紛的渠道,國家之間,靠的就是實力,誰的實力強,誰就是老大,就可以分配國際資源。

李春燁果然眯着眼睛,在慢慢回味着朱由檢的話,就好像是在反芻的老牛,完全忘記了外界的存在。過了好久,似乎朱由檢的理由真的在他心中站穩了腳跟,他沒再提出反對臺灣的意見,“殿下,西夷真的會入侵大明嗎?”

“西夷已經佔領臺灣,連大明陸地上的壕鏡都被佔領了。李大人,西夷的海軍都是由海盜組成的,有哪個海盜登上大明的陸地後,對大明豐富的財物、美麗的女子不動心?”朱由檢被迫採用忽悠戰術,他將現在的荷蘭、葡萄牙和將來的英國、法國混爲一談了。

現在的歐洲諸國還真沒有入侵大明的膽量。

荷蘭人佔領的臺灣,實際上是大明白送的。荷蘭人要與日本、朝#鮮進行海上貿易,需要經過臺灣海域。

荷蘭人最先看中的是澎湖諸島,但澎湖諸島是大明的領土,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爭。經過海戰,荷蘭人無法

承受戰爭的損失,主動派人和大明福建的官員和談,希望大明能在澎湖劃一塊土地,讓他們進行轉口貿易,福建的官員不敢答應,就讓他們去更外面的臺灣找落腳的地方。

但荷蘭人年更喜歡開化程度較高的澎湖,便藉口不認識去臺灣的路,不肯離開澎湖。

結果福建的官員派人給他們帶路,將他們送上臺灣島。

葡萄牙佔領的壕鏡,就是後來的澳門,也不是採用軍事手段強行奪取的。

在佔領壕鏡之前,葡萄牙已經有大量的傳教士來到大明傳教,對大明的強大和廣闊有着清醒的認識,所以葡萄牙根本不敢和大明進行戰爭。

他們來到東方自身爲了求財,於是在熟悉大明制度的傳教士指點下,他們賄賂了廣東的地方官員,以每年五百兩銀子的稅款,取得了在壕鏡的獨佔權。

壕鏡一地,只許葡萄牙人貿易,不許其它西洋諸國進入,連當地的漢人也是必須接受葡萄牙人管理。

“那大明要怎樣和西夷開戰?”李春燁逐漸跟上了朱由檢的思路,如果大明要收回臺灣、壕鏡,幫助南洋諸國,一定和西夷有一場戰爭。

“這是大明的第二戰。和西夷開戰,主要靠海軍。先收復臺灣,將戰場移到南洋,儘量減少大明的損失。南洋離大明很近,大明海軍有陸地依靠。而西洋海軍雖然在南洋有據點,但他們的軍艦、彈藥、槍炮的補給遠在萬里之外,一旦船隻槍炮彈藥損失,難以及時補給。大明獲勝所依靠的就是地利、人多。”

“難道還有第三戰?”李春燁暗暗心驚,這年青的王爺,到底要將大明帶入何方?

“李大一定還記得萬曆年間大明與緬甸的戰爭吧?大明軍事上並沒有失利,卻是將雲南的孟養、木邦、緬甸、八百大甸等軍民宣慰使司丟盡,這是大明的恥辱,連小小的莽應龍都搞不定。此處在南洋和西洋之間,如果大明能收回,

並在此駐紮海軍,就是在南洋和西洋之間打下一顆釘子,也有利於大明鞏固在南洋的軍事成果。換句話說,即使大明在南洋軍事不利,有了緬甸,西洋也不敢對大明不利,這兒是扼守他們回家的路。”朱由檢收復緬甸,實際上是爲大明尋找印度洋的出海口,在後世,中央王朝爲了繞過馬六甲航線,花了巨大的國家投資,才取得一定的交通權。

但李春燁不可能看得懂出海口的意義,所以朱由檢只是強調緬甸曾經是大明的藩屬國,緬甸的北部曾經是大明控制的領土。“不過,緬甸國家比較小,軍力比較弱,這第三戰的規模不會太大。”

“可是殿下,緬甸與大明交界的地方,山勢雄厚,交通不便,軍隊進入緬甸後,補給怕是不易。而且,南方叢林瘴氣瀰漫,不適合大明士兵行進。”李春燁在兵部工作多年,對本朝的歷史還是很清楚的,要想忽悠他,還真不容易。

“修路。李大人可見到京師東直門外的水泥路?如果將這種寬闊、平坦的大道修到雲南、修到緬甸邊境,則大明的軍隊在緬甸的行動就會勢如破竹。而且,對緬甸的戰爭,不用調北方的軍隊,就近調雲南的軍隊就行。雲南和緬甸的地形相似,雲南的士兵更容易適應緬甸的環境。”

大明的地域廣闊的優勢要充分發揮,打建奴、蒙古,要用北方的軍隊,他們比南方的軍隊更適應北方的嚴寒,而打緬甸,則需要雲南、廣東的軍隊,他們更能適應南方悶熱的叢林氣候。

地大物博,不是掛在嘴上,要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地大物博纔有實際的用處。

“殿下,雲南交通複雜不便,人口更是稀少,哪有大量的人丁修路?”李春燁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雲南的人口不用與南北直隸、浙江比,就是常常受到蒙古騷擾的陝西、山西,也比雲南的人口多得多。而且雲南還沒有改土歸流,很多地方的人口還沒有歸化。

(本章完)

第390章 皇宮中唯一的男人第10章 初涉軍營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34章 戰前動員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第270章 新增四個半省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175章 史可法與李鴻基第226章 貓和老鼠的遊戲第463章 商品與貨幣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173章 虎踞炮第421章 先治人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380章 普蒂的重任第97章 歸德飯莊第83章 兵鋒安寨 (求收藏)第52章 再會兵部尚書第409章寧做太平犬第176章 科爾沁的臺吉第303章 武裝漢人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62章 西洋景第361章火龍出海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13章 箭技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450章 婆羅洲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166章 要他的命第394章 刺客的身份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427章 斯佩克斯的善意第46章 回京覆命第282章 迷霧一樣的報館第446 一定屬於大明第429章 空無一人的淡馬錫第115章 皇后無所出第420章 國師的謀略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470章 使館區第112章 皇后懿旨第437章 瘋狂的人口登記第480章 變革第36章 兵發山東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34章 戰前動員第361章火龍出海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232章 襲擊三號大帳第28章 籌建軍校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462章 銀行第367章 階下囚第325章 又遇紅毛鬼第146章 兵臨絕境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65章 陰謀得逞 (求收藏)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346章 暗渡淡水河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359章 西夷聯合艦隊第346章 暗渡淡水河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112章 皇后懿旨第475章 單獨相處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313章 藏巴汗的困惑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380章 普蒂的重任第241章 我們一起殺回家第86章 一死一傷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294章 藍眼睛紅頭髮第8章 孤獨的皇后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230章 狡猾的漢人第446 一定屬於大明第370章 徐福東渡第140章 薩滿,你在哪裡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209章 五千匹戰馬做嫁妝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58章 死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