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李中堂

81章李中堂

李鴻章馬上道:“那可不行,讓廚房給你作一點吧也不費事。.bsp;“不用了,快就好,咱倆一邊吃一邊說。你就聽我的好了。”

李鴻章看了李振華一下,馬上說道:“也好,就依你了,來人”

一個聽差馬上在屋子外面答應,李鴻章和他說道:“馬上給李將軍上飯,同時給他把下人們安排一下。”

外面有人答應一聲:“喳”自然就去安排了。

李鴻章先給李振華倒了一杯茶,倆人這就進入了正題了,李振華直接就問道:“中堂大人,面對日本人灼灼逼人的架勢,請問中堂大人可有什麼想法呀。”

李鴻章看着這個年輕的額駙,用手慢慢地捋着自己的鬍子,對他說道:“將軍有什麼想法嗎,有就請直接告訴我就可以了,不用繞彎子了。”

“不,中堂大人,中日之間兩年之內必將要生一場大戰。當其衝的就是你的北洋水師和你所管轄的朝鮮,難道大人看不出來嗎?”

“非是本官看不出來,而是看出來,我也是無能爲力呀。”

“那麼中堂大人打算怎麼辦哪?”

“還能怎麼辦?只好是請各國進行調停了,大人有什麼好辦法嗎?”

果然就是這一套,這讓李振華心中想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你就不會來點新的詞嗎?看來好說是不行了,那就給他下點猛藥吧,於是他就向風玉清一擺手,風玉清把自己搞的一個日本人針對清政府的情報文件拿了出來,雙手遞到了李振華的手中。.bsp;李振華又把它交到了李鴻章的手中,張佩倫馬上給他把一副水晶老花鏡,雙手遞到了李鴻章的手中,然後又給他加上了兩支蠟燭,室內更加明亮了,李鴻章開始認真地看了起來。

風玉清的文件說的很仔細,把近年來日本政府對清國的一系列情況都說了出來:

日本在19世紀6o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這樣一個怪胎,它們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戰勝中國,這就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子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鮮;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瘋狂的擴張思想,對她的弟子們,後來成爲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爲此一時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

在他們的明治維新初期,日本人就奠定了大陸政策,大臣田中義一在那個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中說:“明治大帝遺策是第一期征服臺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說這些議論在當時還只是一個“藍圖”的話,到了1887年就已經非常的明確和具體了。日本政府制定了詳細而又具體的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舟山羣島。7年後,日本政府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動侵略戰爭,並幾乎達到了他們的全部目的。

日本在幾十年裡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準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o萬元作爲海軍補助費,而皇后則把自己的飾拿出來捐獻給了海軍,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國產生很大激勵。

果然,在日本天皇兩口子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多萬日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日本一面擴軍,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及各地沿海地區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細地圖。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着,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上面是日本方面上層的政策性問題,而下面就風玉清搞的一個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一些對比:

日本一直注意着中國。188o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在嚮明治天皇進呈的中**隊調查報告中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軍制,如果仿效歐洲,則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o萬人之多。所以他認爲“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189o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o%來展海、6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日本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中國爲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o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七艘,共二萬七千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五艘,共一萬七千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6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已經大大過了北洋水師。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看到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像鴉片戰爭時那樣,連洋人幾艘炮艦就都應付不了,所以他們不免有些飄飄然了。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併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佔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水師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以後,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這倒不是因爲軍火工業實現了國產化——錢被慈禧拿去修頤和園了。慈禧太后說:“光緒1875年登基時年幼,我不得不垂簾聽政,到1886年改爲‘訓政’,1889年‘歸政’。我什麼都不過問了,修修花園養老還不行麼?”慈禧太后與人家那明治天皇兩口子相比、對照,這個境界差距何其之大。

(正文)

第743章 蘇珊要走第46章 東南亞的處女航第917章 俄羅斯又要動手了第236章 北洋之狗馮國璋第13章 救了一個馬幫第589章右翼俄軍的命運第204章 充分利用能源第1185章 殘酷的政治鬥爭第898章 迷一樣的航速第479章 農場的獨第518章 慰問鐵道兵第87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1169章 防城的軍事學院第371章 唐廷樞的後人第1223章 美國人的股票夢破滅了第1025章 海上“幽靈”(二)第1193章 日本人的南進戰略第1050章 收網第115章 黃河邊第120章 世界上最早的女交警第1142章 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扭第107章 李鴻章的三策第638章 戰爭總結第533章 狙擊手第858章 初現收穫第293章 夜襲俄軍第725章 我要跳下去第770章 劃分新區第7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861章座談會第890章 摸底第434章 東北的重工業基地第1176章 陳嘉庚第898章 迷一樣的航速第1308章 站穩腳跟第1308章 站穩腳跟第173章 長期上你的牀,不是更聰明第54章 驕兵之計第565章 發不出去的獎金第1050章 收網第398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295章 目標俄軍司令部(二)第319章 遭遇襲擊第1092章 激勵第1000章 問計於蔡鍔將軍第902章 很有一套的游擊隊第15章 小主人原來是個女的第1257章 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第106章 別開生面的婚禮第414章 皇室企業第690章 新區的市長工作會議第1060章 歡迎第983章 間諜風波第801章我要當一回模特兒第1054章 漂亮的空戰第1003章 代理第二集團軍司令第1239章 扭曲的心態第677章 瘋狂的聶青(二)第465章 興安省和東方省第191章 格格成了售車小姐第557章 商場開張第999章 英、法的索姆河反擊(阿拉伯起義)第732章 渦輪發動機的應用第592章 將軍夢第384章 到底誰在剽竊第1137章 與伏龍芝的交往第297章 找到了克拉瑪依第1105章 再次擴軍第492章 山地團第13章 救了一個馬幫第860章農民進了皇宮第876章排毒第722章尼古拉特斯拉遇險第1280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1127章 戰俘軍官們的暴亂第1166章 志在必得第85章 美國來的兩對兄弟第157章 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第970章 歡迎法軍第92章 妻也?妾也?第1167章 雷厲風行的調查組第335章 飛過嘉峪關第880章 歡迎舞會第260章 收了朝鮮第104章 風玉清第549章 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第819章 直升機之父(二)第400章 清除第200章 輿論的力量(二)第1111章 夜襲第841章老百姓的事情沒人管第601章 左右爲難的總司令第995章 海戰的影響第1143章 日本人又不老實了第851章到工廠裡去鍛鍊第667章 新城的佈局第98章 格格親自出馬第1305章 解決叛亂第216章 落日行動(二)第390章 鄭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