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第二個五年計劃

最後的核心問題那就是讓中華帝國的人民,生活的好一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能帶動其它周邊的國家,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否則的話他們也會心中不滿意的,他們很快就會與中華帝國離心離德,要是那樣就不好了。

對於李振華所提出來的想法,以馮國璋爲首的政務院,以及下面的各個部的領導們已經全都能理解了,下面就看省下面的幹部們怎樣了,要是一個省長能夠理解了,他會給自己手下的那些地區級作好工作的,並對他們的工作展開督促檢查,而一級級的下去,一直到村一級的政府,都能理解了那就好說了。

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單純是吃飯問題,也包括文化水平的提高,身體素質的提高,以中華帝國的文盲比例來說,剛一建國時,那中華帝國的文盲比例大概爲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降到了百分之八十,再有一個五年計劃,那就會降到了百分之六十,那樣中華帝國的大部分人全都識字,提高了文化水平,自然人的素質也就提高了。

人的身體方面也是一樣的,原來被西方人稱爲“東亞病夫”,由於生活的提高,人的壽命也提高了,經過統計知道已經從剛一建國時的三十多歲,提高到了五十二歲了。再加上在美國的奧運會上我們取得了衆多的金牌。現在已經沒有那種腔調在出現了。但是這不等於我們就可以,還要保持下去的。

有些人對這個增長速度很高興,但是李振華卻是說道:“這沒有什麼可比性,原來我們的起點太低了,這不能算的我們以後要和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比才行的。”

分組討論後,馮國璋又講了一下工作的重要性,李振華則講了一下幹部的工作作風問題,他要求全體幹部要以國家利益爲重,徹底改變原來的不良習氣,豎立真正的爲大衆利益而努力工作的作風。

而李振華所要重點說的就是廉政建設問題了。自從建國以來,政府已經出臺了多種措施,對各種不良行爲進行限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已經有人已經死在了他的刀下,李振華對大家說道:“我是不願意舉起刀砍向自己人的,但是如果你們有誰要是侵犯了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那就沒有辦法了,現在特別是有一些幹部的子女,現在已經是無法無天了,如果事情一但要是鬧大了,就連你們也要受到牽連的。”

“各位領導同志們,我不希望有一天你們的孩子犯了事,一問他就會說出我的父親是誰。事情真要是到了我的手中,那就誰也不管用了,我現在先給大家提個醒,把自己的孩子管好,把自己夫人的手管住,這樣大家相安無事,如果你們的孩子有誰管不了,你們可以交給我,讓我來替你們管,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的。不過你可不要捨不得,要是捨不得那你就自己把他管好了,別讓別人替你操心就可以了。”

聽到皇上的講話,那些下面的幹部們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說是問心無愧。有的卻是心裡有了鬼了,皇上已經發話了那就一定要管住他們。否則的話不定哪天就許撞到槍口上的。

在分組討論時,各地的領導們對此事非常的重視,張作霖就氣勢洶洶地說道:“你們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給我看好了,誰家要是出了事,別怪我老張不認人,我這人認得你,但是我的槍卻是不認得你的,到那時你們誰也別埋怨,就埋怨你們自己就行了,孩子出事我槍斃孩子,老婆出了事,我槍斃你們的老婆,不過你們自己也別想躲乾淨了。”

“我也一樣,你們都給我把眼睛睜大了盯着我,要是我出了事也一樣,尤其是我們家的小六子,那小子膽子大,心眼活,我們都要互相監督,這點小事也就別找皇上了,你們管不了就交給我,我給你們管,保證出不了事。”

遼寧的唐傑卻是說道:“家屬出了事情,我就先找你們,把你們的職務一擼到底,他們就會都老實了,不用那麼費事,沒有你們撐腰我看誰還敢?”

政務院的幾位高層領導下去,到各省一級的地方去參加他們的討論,大家對上面制定的計劃進行討論,各地都有自己的主打項目,像是上海他們也就只能是發展經濟,加強各種輕、重工業的發展,在各種日用品上面下點功夫,增加出口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多掙外國人的錢。

廣西和安南的一部分,着重就是要增加水稻的產量,爭取多生產糧食,以供應全國各地和出口的需要,吉林省就是要想辦法增加玉米的產量,

遼寧的重工業要發揮出他們的優勢來,以重工業帶動全省其它的行業,而自己的飛機制造行業也要考慮出口問題了。

北方的幾個省級市他們是要以森林工業爲主,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像海灣市(馬加丹)和靖邊市(伊爾庫茨克)要考慮黃金產業問題,如何增加產量,爲國家增加收入。

河北的棉花,如何進行深加工,爲紡織行業提供原料,增加它的附加值。

另外還有一些靠海的省份,還要有造船業和海洋捕撈,有石油的地方也要考慮石油工業的問題。

這一次的會議,就是要讓各地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來,把生產搞上去。這是最主要的。

到了最後,最高層和下面的基層意見達到了充分的一致,大家也都有了信心,政務院的領導們估計這一次會議下來,將會在經濟上出現一個新的飛躍,但是這當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就是蒙古的邊青山,他提出了要開始把草場變爲良田的設想,並且說他們現在已經有了幾千畝地的試驗田了,這效果還不錯。

聽到邊青山的彙報以後,李振華急忙讓他把這項工作停止,不能再進行下去了,邊青山表示不理解。李振華可是知道的,拿後世的中國來說,由於五、六十年代,人們大肆地開發草場,讓它們成爲了農田,以後造成了土地的沙漠化,這可是一個沉痛的教訓,自己知道這些,因此就不能讓他們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個事情還不好說,說我原來有經驗,那就不行了,他只好是對邊青山說道:“我覺得這樣不好,這大草原上的土壤是沙性地,以後可能會讓這些土壤繼續沙漠化,要是那樣就不行了,以後那北京城裡都要會全是沙子了。”

皇上你這不是瞎說嗎?這裡的沙子怎麼會跑到北京去呀,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單純地這樣解釋,那邊青山卻還是不同意,邊青山就是說下大天來他也不會信的,邊青山說道:“我們蒙古這裡自古以來糧食就不夠吃的,所有的糧食都是從外地的弟兄省進來的,現在我們要自己解決一些,這沒有什麼不對的,以後要是真的出現沙漠現象,那我們就再改回來。”

這一下李振華也不好說什麼了,李振華想了一下,不行那就得來硬的了,讓事實來說明問題,於是他就對邊青山說道:“老邊啊,咱們就先這麼着,你已經改造成了的也就算了,你們就先種着,沒有改的你也就別改造了,那裡的地我以後有別的用處。”

一聽皇上如此說,那邊青山也就沒了脾氣了,皇上說有用那就是有用了,不過已經改造成了的卻是讓自己繼續種着,那也不錯那就先種着,這個問題就算過去了,邊青山對皇上的話還是能認真執行的,不過現在他的心裡卻是有了一個疙瘩,不過也就是那個年代,人們都有一種盲從的觀念,否則的話李振華這個事還真不好解決呢。

李振華現在也很彆扭,自己明擺着就是有理,可是有理卻說不出,這叫什麼事啊,現代的人根本就認識不到那些問題的,也只能是以後讓那裡形成沙漠,然後再教育他們好了,現在提出保護環境的問題還太早啊。

現在就是找一些學者們恐怕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自己要是說出來人們肯定會去執行,但是他們的心裡肯定是不會痛快的,自己手下的那些高層領導們也不能認識到那些問題上去的,唉,只能是先這樣了,過幾年再說,不過自己一定要記住這個事情,以後一但有學者們提出來,那自己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對他們進行支持。

先從理論上進行然後就是行動,到那時候這個問題事情也就好辦多了。

散會以後,上海、天津、廣州三個城市最先行動了起來,他們組織了大量的貨源,他們要儘快地銷售出去,那些領導們不是傻子,他們對於國外那高的令人吃驚的價格,他們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馬上就動員自己的商人們向外貿要效益了。

最早行動的就是肖天強他們那些茶葉商家們,他們組織起來以協會的名義,派出人手到國外去進行銷售了,天津的行動也不錯,他們依靠河北省的棉花產地資源,紡織業也上去了,先是引進的機器設備,然後進行消化吸收,自己又搞出了新設備,比進口貨提高了一個檔次,他們馬上又開始向外銷售,讓中國的棉紡織行業重新又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第385章 賣國賊與民族英雄第667章 新城的佈局第1216章 紅場上參加檢閱的拖拉機第296章 收復伊犁第182章 李中堂(一)第90章 殺一儆百第1044章 美軍要動手了第353章 高級戰俘第1031章 一戰名將約翰?潘興將軍第1245章 分艦隊參謀長第960 章 姐妹之間第753章 電報密碼第21章 飛艇之父第449章 皇帝的新衣服第1177章 前往中東地區第218章 落日行動(四)第1220章 真牛!門前警衛竟然是“契卡”第1170章 學員們的表演第1146章 蘇俄的形勢第240章 戰爭的藝術第468章 德川慶喜的想法第1306章 整頓游擊隊第663章 視察新區第352章 首戰告捷第1332章 攻擊塔蘭託(上)第750章 物理實驗室第1196章 第一枚導彈第678章 瘋狂的聶青第239章 山縣有朋的擔心第90章 殺一儆百第146章 鼓舞第1300章 奇襲彼得裡謝沃村第36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第379章 維新派來訪第238章 收了一個東北王第759章 全運會(三)第686章付蘭雅的科技情報處第301章 走西口第1262章 “海獅計劃”第942章 戰役總結第843章抓賭掃娼第217章 落日行動(三)第691章 老張真摳門第851章到工廠裡去鍛鍊第528章 東北的戰備情況第1182章 波斯的游擊隊第249章 炮轟馬關第992章 日德蘭大海戰(二)第75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四)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132章 盛宣懷大人要跳槽第1171章 到底是多少米第535章 “主”沒有站在俄軍一方第880章 歡迎舞會第1220章 真牛!門前警衛竟然是“契卡”第1192章 日本向何處去第1016章強勢的空軍第907章 女傭人第975章 擒拿格鬥第1112章 夜襲(二)第769章 波斯帝國與土耳其聯軍第273章 準備第729章 奠基典禮第398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472章 連飯也吃不上的稅務官第872章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第459章 首任航母艦長薩振冰第939章 小毛奇的難處第88章 福特向我們購買流水線第865章 天塹變通途第914章 猶太人復國的想法第397章 通州的駐軍第273章 準備第122章 設計個新磚窯第276章 可笑的印軍第479章 農場的獨第1003章 代理第二集團軍司令第1171章 到底是多少米第284章 菲律賓的新政第384章 到底誰在剽竊第154章 經營絲與茶第五章 以後的路子第146章 鼓舞第966章 策略第1256章 “弩炮計劃”第85章 美國來的兩對兄弟第658章 會見羅斯柴爾德第595章 裝甲兵出擊第1114章 委以重任第141章 金陵機器製造分公司第304章 保溫第832章最高指示第1073章 “海鷹號”的結局第142章 世界開始關注第702章 套版印刷第384章 到底誰在剽竊第1146章 蘇俄的形勢第1234章 狡猾的希特勒第1131章 反間諜第332章 德軍佔了膠州灣